七年级下册语文 15.驿路梨花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 15.驿路梨花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9:3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语文 15.驿路梨花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课文《 驿路梨花 》有一句表达全篇主旨的话,这句话是(  )
A.山,好大的山啊!
B.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C.“驿路梨花处处开。”
D.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答案】C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解析】【分析】课文以《驿路梨花》为标题,结尾又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是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的,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完整有重大的作用。从结构上说,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从内容上说,诗句既承接和总结上文多处描绘梨花树林的美好景色,又以花喻人、寓人于花,即人像梨花一样的洁白美好。所以“驿路梨花处处开”是全篇主旨。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虑,从重点语段、语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迷茫(máng) 菌子(jüèn) 简陋(lòu) 悠闲(xiān)
B.延伸(shēn) 茂密(mòu) 花瓣(bàn) 陡峭(dǒu)
C.麂子(jǐ) 恍惚(hū) 撵走(niǎn) 驿路(yì)
D.喷香(pèng) 修葺(róng) 四溢(yì) 寨子(zài)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菌子”应读作“jùn zi”,“悠闲”应读作“yōu xián”;B.有误,“茂密”应读作“mào mì”;C.正确;D.有误,“喷香”应读作“pèn xiāng”,“修葺”应读作“xiū qì”,“寨子”应读作“zhài zi”;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3.“驿路梨花”中的“梨花”指的是(  )
A.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梨花。
B.具有美好心灵的哈尼族小姑娘。
C.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的象征。
D.语意双关,既指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梨花,又指心灵美好的哈尼族小姑娘,更是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的象征。
【答案】D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梨花在这里象征着雷锋精神,处处开指的是人人都学雷锋,都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是梨花一样处处开放。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拨开横陈的枝丫,迎着细细的春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
②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
③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
④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她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⑤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
A.①③②⑤④ B.③①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①③②④⑤
【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这段话写的是作者由远及近观察雨中的梨花的情景。①句中的“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交代了行踪,为首句;③句描写梨花的整体美,因此紧接①句;②句中的“越往深处”交代作者行踪的变化;⑤句和④句具体写雨中观梨花的所见、所感。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二、填空题
5.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   )(A . pēn B . pèn)香的米饭和gǔn(   )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niǎn(   )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   ) ( A .pū B . pù)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答案】B;滚;撵;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喷”是多音字,此处读作“ pèn”,表示程度;“ 滚 ”与“ 撵 ”的笔画较多,注意书写时交代清楚。“ 铺 ”是多音字,此处读做“ pù ”,作名词。
故答案为:B;滚;撵;B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6.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下列句中。
①这么   (高大 陡峭)的山,这么   (茂盛 茂密)的树林……
②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修葺 修理)一下。
③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   (修长 直长)的眉毛和一对   (晶莹 晶亮)的大眼睛。
【答案】陡峭;茂密;修葺;修长;晶莹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①高大:又高又大。陡峭:山势高而陡峻。结合语境分析,这里的山指的是哀牢山南段最高处的山非常的险峻,不是形容的是一座山,故应选用“陡峭”。茂盛: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茂密: 茂盛而繁密 。茂密包括茂盛繁密,更符合走了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的语境。
②修葺:修理(建筑物)。修理: 整治,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结构或功能等修理机器。这里是修理房屋,故选用“修葺”。
③修长:就是细而长的意思,修就是细长。直长:又直又长。这里形容的是还你小姑娘的身材又瘦又高,故选用“修长”。晶莹:明亮澄澈。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晶亮:晶莹明亮。这里形容的是哈尼小姑娘的眼睛,故应选用“晶莹”。
故答案为:①陡峭;茂密;②修葺;③修长 ;晶莹
【点评】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
三、默写
7.(2023九上·青岛月考)文言诗文填空。
(1)独坐幽篁里,   。
(2)   ,凭君传语报平安
(3)杨花榆荚无才思,   。
(4)黄梅时节家家雨,   。
(5)谁家玉笛暗飞声,   。
(6)吕蒙曰:“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   ,寒光照铁衣。
(8)徐以杓酌油沥之,   。
(9)《木兰诗》中表现木兰飞驰战场抗敌的诗句是   ,   。
(10)韩愈《晚春》中交代时节的两句诗句是   ,   。
【答案】(1)弹琴复长啸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惟解漫天作雪飞
(4)青草池塘处处蛙
(5)散入春风满洛城
(6)即更刮目相待
(7)朔气传金柝
(8)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春夜洛城闻笛;木兰诗;竹里馆;逢入京使;晚春
【解析】【分析】注意以下词语的字形容易写错:琴、啸、纸、惟解、满、刮目相待、朔气、金柝、戎机、草树、斗芳菲等。
故答案为:⑴ 弹琴复长啸 ⑵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⑶ 惟解漫天作雪飞 ⑷ 青草池塘处处 ⑸ 即更刮目相待 ⑹ 蛙散入春风满洛城 (7)朔气传金柝 (8)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9)1、万里赴戎机2、关山度若飞(10)1、草树知春不久归2、百般红紫斗芳菲
【点评】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四、语言表达
8.本文《驿路梨花》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本篇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答案】本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知识点】人物描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直接描写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等。间接描写是通过对比或衬托的写作手法刻画人物。
故答案为: 本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点评】本题考查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从文本中找到描写段落,然后分析其描写方法,并摘抄原句即可。
五、名著导读
9.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来完成下列任务单:
(1)任务一:根据提示进行填空,完善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
   洋——经托雷斯海峡——   ——经锡兰采珠场——   ——经苏伊士地下水道——   ——从直布罗陀海峡——   ——   ——到达极点——   ——北冰洋。
(2)任务二:“我们”收获了哪些惊喜,遇到了哪些危险?
【答案】(1)太平;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冰洋;大西洋
(2)任务二:“我们”收获了哪些惊喜,遇到了哪些危险?
惊喜:可分别从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其仆人孔塞伊和鱼叉手内德 兰德的角度谈。
危险:①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 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②在印度洋,肉搏鲨鱼。③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④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海底两万里》
【解析】【分析】(1)《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这部作品叙述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海底两万里》简要的航行路线是:太平洋——【经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经锡兰采珠场】——红海——【经苏伊士地下水道】——地中海——【从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南极海域(或“南冰洋”)——【到达极点】——大西洋——北冰洋【挪威海岸附近的罗弗敦群岛附近的海域】。
故答案为:(1)太平洋;(2) 印度洋 ;(3)红海;(4)地中海;(5)大西洋;(6)南冰洋(7)大西洋
(2)文中一些故事情节:
1.从太平洋出发,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
2.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
3.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
4.在北大西洋,“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
5.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 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等;
故答案为:喜:可分别从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其仆人孔塞伊和鱼叉手内德 兰德的角度谈。
危险:①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 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②在印度洋,肉搏鲨鱼。③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④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
【点评】本题考查《海底两万里》名著故事情节的梳理。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根据内容抓住住人物、事件的核心进行概括即可。
六、语段阅读
(2023七下·揭西月考)现代文阅读一
《驿路梨花》选段
①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②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③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④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⑤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⑥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⑦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⑧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⑨“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⑩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0.为头的哈尼小姑娘有什么性格特点?
11.选文第⑦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2.揣摩下列语句,分析画横线词或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任选一个作答)
①“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②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
屋。
13.文章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有何用意?
【答案】10.她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意思相近,答出两点即可)。
11.插叙;作用是补充交代小茅屋的来历,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
12.①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②“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
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使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13.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诗,在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开头;内容上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升华文章主题。
【知识点】驿路梨花;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记叙顺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描写、描述、事件三个方面来入手。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从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描述是文章中对人物的叙述部分,从描述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事件是跟人物相关的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态度和表现可以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本题考查插叙的辨别及作用。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标志词有“记得”“曾经”“记忆中”“多年前”等。插叙的作用包括内容作用和结构作用。内容作用一般就是叙写了......内容,写出了......特点/补充交代了....../对......进行解释,表达了......情感。结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3)本题考查词句的作用。分析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从词意、词句是否是描写、词句是否含有修辞这三个方面入手,若含有描写或修辞,要写出描写或修辞所起到的作用。注意联系前后文,体会词句蕴含的情感。
(4)本题考查引用诗句的作用。分析作用时,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结构上,诗句照应文章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一是写出诗句显而易见的意思,二是分析诗句是否以物喻人、一语双关等,写出暗含的深层含义,起到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10.结合描写、描述来分析为头的哈尼小姑娘的性格特点。第③段“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对她的外貌描写,红润的脸颊,弯弯的眉毛,晶莹的大眼睛,无一不透露出小姑娘活泼的性格特点;第⑥段“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对小姑娘的语言描写,她向老人解释误会,表现了她的纯洁和热情;第⑦-⑩段,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告知“我们”梨花是她姐姐,已经出嫁了,而她接过了季节的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写出了梨花的热情以及助人为乐的精神。
故答案为:她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意思相近,答出两点即可)。
11.定位第⑦段,抓关键语句“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可知,这段话采用的是插叙的记叙顺序。插叙的作用包括内容作用和结构作用,内容作用是补充交代了......,结构作用主要从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完整、为下文作铺垫、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等方面来分析。这段插叙的内容作用是:补充交代了小茅屋的来历,结构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完整。
故答案为: 插叙;作用是补充交代小茅屋的来历,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
12.①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深深弯下腰”是动作描写。分析动作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题格式是画线词语描写了......的动作,表现了......(情感)。“深深弯下腰”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了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②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分析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题格式是画线词语表明了......(情感),点明了......的原因。“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的敬仰,也点明了她日后照管小茅屋的原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故答案为:①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②“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使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13.文章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结构上,照应标题“驿路梨花”,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内容上,“梨花”既指当时梨树林中盛开着的梨花,又以花喻人,以梨花来写叫梨花的姑娘所具有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并借此表明“处处”都有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雷锋精神之花开遍神州大地,“驿路梨花处处开”大大拓展了文章的境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故答案为: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诗,在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开头;内容上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升华文章主题。
七、综合性学习
14.综合性学习。
(1)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上联。
上联:   
下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2)根据材料,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左右)
材料: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答案】(1)[示例]雷锋精神时时现
(2)示例:“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知识点】材料探究;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 根据《驿路梨花》内容的把握,明确本文是传扬雷锋精神的。然后根据对联的要求,根据下联.“驿路梨花处处开”可以对出上联:雷锋精神代代传。
⑵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 由材料可知,这个计划的实施主体是“重 庆政府”,范围是“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内容是“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据此可作答。
故答案为:⑴ 雷锋精神时时现
⑵ “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点评】⑴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⑵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面小题。
【甲】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
【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权谓吕蒙曰 谓: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务:   
③见往事耳 见:   
④即更刮目相待 更: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甲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两句。
18.甲诗、乙文和丙文都涉及读书方法,如果要将这些读书方法运用在学习中,你会如何运用
【答案】15.对某人说;事务;了解;另,另外
16.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②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1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半亩大的方形池塘比作一面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塘的清澈,描绘了其中倒映着天光云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8.在学习中,要保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态度,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要明白"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在学习之余,也应该涉猎一些课外书籍,了解科学、历史等知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生活杂感;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观书有感;论语十二章;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比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读懂文章及题目要求,分析现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这些读书方法如何运用。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译文】
【甲】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乙】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丙】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15.①翻译为:孙权对吕蒙说。 谓:对某人说
②翻译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务:事务
③翻译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④翻译为: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另外,重新
故答案为:对某人说;事务;了解;另外,重新。
16.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温、故、为、者、才略、复、吴下阿蒙”。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②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17.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比喻,写池塘像镜子一般,清澈透明,倒映着天光云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半亩大的方形池塘比作一面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塘的清澈,描绘了其中倒映着天光云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8.【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乙】温故知新,强调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
【丙】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强调了解历史,获得新感悟。
即要保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尽头,吸收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同时要从旧的知识中复习巩固获得新感悟。另外要多读历史等课外书,开阔眼界等。
故答案为:在学习中,要保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态度,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要明白"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在学习之余,也应该涉猎一些课外书籍,了解科学、历史等知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九、现代文阅读
(2023七下·婺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
①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②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1)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的酥掉了。
③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④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⑤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⑥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⑦库尔马家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⑧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⑨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2)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⑩“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要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选自李娟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19.“我们”的裁缝店来往的客人很多,他们的性格也截然不同,阅读文章,梳理表格。
客户 表现 性格
老一辈的喀吾图男人 很少进屋,不愿试穿、照镜子 ①   
女人们 ②    大胆追求美好生活
库尔马家的儿媳妇 二话不说抓鸡付钱、亲一口婆婆、和婆婆轮流穿新裙子 ③   
库尔马家的婆婆 拎编织袋站在后面、露出笑容 可敬可爱,疼爱儿媳
补充细节:除了写三只鸡帮助库尔马家的儿媳妇实现裙子梦以外,文章还通过④   、因一次失误给帕孜依拉加工了“马蹄袖”三个小故事,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作者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20.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划线句进行赏析。
①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的酥掉了。(店外和店内的环境截然不同,作者为何这样写?)
②“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嘛,好得很嘛!”“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语气词往往传递出生活气息,请你从语气词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21.下面是某同学在阅读文章时随手写下的批注。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内容,选择你最认同的两个词语,做详细批注。
【批注】贫苦 和睦 人性 劳动 淳朴 美好
【示例】我选择贫苦和美好。文章开头写牧区人民生活条件恶劣,写我们租的店面很小,让我们感受到地处偏远荒寒地区的生活贫苦,但在这贫苦的生活中,我们开了裁缝店,为他们创造美好,也让牧区人民在贫苦中追求美好。哪怕生活再贫困艰难,内心也不绝望,不放弃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我选择   和   ,   
22.《驿路梨花》和本文都写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品质,请你结合文章最后一段,从他们身上分别可以想通什么?
【开栏的话】
①如果说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情节是“骨骼”,那么细节无疑是作品的“血肉”。无论是写人、绘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造境,都离不开绵密丰满、丝丝入扣的细节描写。俄国文豪高尔基就曾把创作看为“将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或大或小的整体”。
②一个精彩细节胜过千言万语。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在一举手、一蹙眉、一投足中情感毕露,在一声叹息、一句独白、一个特写中个性彰显。
③本期起,本版开设《探寻细节的魅力与张力》栏目,约请作家和评论家解读细节描写的魅力和功用,寻求用紧实而又传神的细节擦亮文学世界的方法和路径。
【答案】19.羞涩节俭,憨态可掬;热闹、时常来看、攒钱买布;淳朴可爱、孝顺长辈;“我们”无私地圆了一位小女孩的小花衬衣梦
20.①店外狂风呼啸,飞沙走石,裁缝铺店内狭窄、拥挤,地域生活画面感强烈,然而生活却也温暖幸福,让人陶醉。两者形成对比,可见我们一家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态度,是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②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汉语表达不那么流畅,再加上“嘛”这一频繁使用的语气词,很好地烘托了女顾客淳朴可爱的形象。对话语言的地域特点富有生活气息,鲜活真实。
21.劳动;淳朴;文中写游牧地区的人们常年都有繁重的劳动,身体也大多变形,“我们”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裁缝店,裁缝生活是辛苦繁琐的,但苦中有乐,乐多苦少,让我感受到了普通劳动人民努力赚钱辛苦生活的劳动美。同时他们身上保留着最原始纯粹的淳朴美,“我们”会愿意让顾客用三只鸡换一件衣服,为小女孩实现小花衬衣梦,都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淳朴。
22.《驿路梨花》:从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的梨花姑娘身上,我们想到了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精神,想到了边疆民族的优良民风,更想到了雷锋精神的世代相传。
《我们的裁缝店》:通过与牧区人民的相处,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质朴、善良、勤劳、节俭、相互关爱、彼此体贴等看似平凡实则珍贵的美好人性,这让我们想通了店主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是也不应是金钱关系,更是底层人民的惺惺相惜,困境中的友善与真诚彰显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更让我想通了劳作的意义,尽管裁缝店的生活很辛苦,甚至暗无天日,但诚实的、无愧于天地良心的谋生,都不免辛苦。只要能为他人带来美好的劳作,就有乐趣,就有价值,就值得坚守美,为牧区人民创造了美,带给人精神的慰藉。
【知识点】挖掘、感悟文章主题;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驿路梨花;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①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章内容,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也可提取合并,将复杂的文字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组合成连贯的语言。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整合。还可以根据情节、环境、作者的客观介绍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概括。
(2)此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赏析语言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手法、象征等)、内容、情感等。赏析的答题模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3)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角度很多,有修辞、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内容、情感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选择赏析角度和分析表达效果。
(4)此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要想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要在理解文本的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注意一定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
19.根据第⑤段“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可知,当地男人们的性格是羞涩的,憨态可掬的;
根据第6没"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可知,女人们的表现是:热闹,时常过来瞅一瞅,攒钱买布;
根据第⑦段“库尔马家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第段“不要让公公知道啊 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第段“婆婆嘛,好得很嘛!”“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可知,库尔马家的儿媳妇的性格是孝敬长辈,淳朴可爱的;
根据第 段“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可知,“我们”免费为小女孩圆了一个花衬衫梦。
故答案为:羞涩节俭,憨态可掬;
热闹、时常来看、攒钱买布;
淳朴可爱、孝顺长辈;
“我们”无私地圆了一位小女孩的小花衬衣梦
20.①第②段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可知,店外狂风呼啸,昏天暗地,飞沙走石;“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写出店内狭小、拥挤:“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的酥掉了”写出屋内暖和幸福,店内店外形成鲜明对比,写出屋内生活的温暖幸福;“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平都给香的酥掉了”写出屋子虽然狭小,但在狭小的屋子里,那种幸福感要渗进墙皮,可见我们一家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对生活的热爱。
②九个“嘛”运用口语化的语气,烘托出了库尔马家的儿媳妇淳朴可爱,孝顺长辈的形象;“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都是简单短语,表现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对汉语的表达不怎么流畅;几个“嘛”,“当当(唠叨、责怪)”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富有生活气息,使事件鲜活真实。
故答案为:①店外狂风呼啸,飞沙走石,裁缝铺店内狭窄、拥挤,地域生活画面感强烈,然而生活却也温暖幸福,让人陶醉。两者形成对比,可见我们一家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态度,是热爱生活的有心人。②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汉语表达不那么流畅,再加上“嘛”这一频繁使用的语气词,很好地烘托了女顾客淳朴可爱的形象。对话语言的地域特点富有生活气息,鲜活真实。
21.根据提示,要结合文本内容,从“贫苦、和睦、人性、劳动、淳朴、美好”几个词语中选择其中两个,进行详细描述和批注,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选择和睦和人性,文中写库尔马家的儿媳妇和婆婆的相处方式是和谐的,在这样美好的婆媳关系中,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我们”会愿意让顾客用三只鸡换一件衣服,为小女孩实现小花衬衣梦,体现了人性的美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故答案为:劳动
淳朴
文中写游牧地区的人们常年都有繁重的劳动,身体也大多变形,“我们”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裁缝店,裁缝生活是辛苦繁琐的,但苦中有乐,乐多苦少,让我感受到了普通劳动人民努力赚钱辛苦生活的劳动美。同时他们身上保留着最原始纯粹的淳朴美,“我们”会愿意让顾客用三只鸡换一件衣服,为小女孩实现小花衬衣梦,都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淳朴。
22.《驿路梨花》主要叙述了在作者与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的深山中一间小屋借宿一天的经历,包括行山之苦与焦虑、梨花林中的小屋、所遇瑶族老猎人,哈尼族小姑娘以及他们的故事,其中有助人为乐,淳朴热情的梨花姑娘和瑶族老猎人,他们无私奉献,乐干助人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了雷锋精神,想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热情的民风。
《我们的裁缝店》:老一辈的喀吾图男人质朴,勒俭,女人们相互交流,婆媳相互体贴,并且“我们”会愿意让顾客用三只鸡换一件衣服,为小女孩实现小花衬衣梦,从这些事件中可以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惺惺相惜与友善真诚;“我们”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裁缝店,裁缝生活是辛苦繁琐的,但苦中有乐,乐多苦少,可以让我们想到普通劳动人民努力赚钱辛苦生活的劳动美;据此进行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驿路梨花》:从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的梨花姑娘身上,我们想到了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精神,想到了边疆民族的优良民风,更想到了雷锋精神的世代相传。
《我们的裁缝店》:通过与牧区人民的相处,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质朴、善良、勤劳、节俭、相互关爱、彼此体贴等看似平凡实则珍贵的美好人性,这让我们想通了店主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是也不应是金钱关系,更是底层人民的惺惺相惜,困境中的友善与真诚彰显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更让我想通了劳作的意义,尽管裁缝店的生活很辛苦,甚至暗无天日,但诚实的、无愧于天地良心的谋生,都不免辛苦。只要能为他人带来美好的劳作,就有乐趣,就有价值,就值得坚守美,为牧区人民创造了美,带给人精神的慰藉。
十、写作题
2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凝视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及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答案】【参考例文】凝视生活 我永远无法忘记,那短暂的凝视。 就在那天的下午,我遇上了那双眼睛。我和妈妈一起去买水果,走到一半,妈妈突然停下,边从包里拿钱边说:“哎呀,那边有个残疾的乞丐,给他一块钱吧!”我往前一看,只见一个矮小的背影盘坐在蒲包上,那背影的前方有许多用粉笔写的字。“又是一个骗子吧!”我不屑地想。这时妈妈已经把钱拿了出来,递给我,让我拿给那个人,我不情愿的走向那个残疾人,走近才发现她竟然是个老太太。我把钱递到她面前,用鼻音发了个“嗯”,她抬起了头,我对上了她的眼睛。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眼角的皱纹有如被刀刻出来一般,每一道都道出了生活的沧桑,那眼眶,是因为无法承受生活的重担而被深深镌入吗 唯有那眼睛,蕴藏了无限的情感。看着她的眼睛,似乎四周已陷入黑暗,只有她的眼睛发出了点点光芒。短短一秒钟的凝视,我竟从她的眼中读出了无助、悲伤、艰难、感激…… 下一刻,她用左手收下了那一块钱,并有左手缓缓地把钱塞进包里。我这才注意到她的右手已被截,只剩半截手臂在空中摇晃,她的前方有两节拐杖,双脚可能也是残疾。“多可怜的老人啊!”我心想。当我正准备和妈妈离开时,她竟在那向我们磕头,边磕边用一种方言说一些什么“天天开心、平平安安”之类的吉祥话,知道我和妈妈走远了,才没听到后面的声音了,也不知道是她停了下来还是我们听不见了。 在超市里,我越想越觉得心酸:那老人究竟是经历了什么事情啊!竟然会有那样的一双眼睛!而且我们不过是给了她一块钱,她竟然把我们当成大恩人一样对待。可是我想得越多,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老人都只有一只手了,那她前面那么多的粉笔字是谁写的啊 究竟还是个骗子啊!想到这,我又不怎么同情她的遭遇了。 等我和妈妈准备回家时,已是夜幕降临,等我们走到那个老太太前面时,我又看到令我震惊的一幕:那个老太太正用那半截右臂撑着自己的身子左手拿着粉笔,一笔一画,艰难而又认真的写着字,似乎在完成一件精美而华贵的工艺品。她每写完一行,就用两只手臂撑着地面,身子拖着蒲包向后退,再用身子拉动双手,这样就空出了一行字的位置,然后再换一色粉笔写。在她写字的过程中,我似乎看到她的身子渐渐融入了夜幕,而周围的灯光似乎都向她的双眼汇聚,发出了比月亮还要璀璨的光芒。而一旦有人给了她钱,她都会停下手中的笔,不断地向那人致谢,等到那人走远,她才继续写,可即使在写字时,她还是念叨一些话,虽然我听不太懂,但我知道那是一个残疾老人能为帮助过她的好心人做的唯一的一件事。顿时,我低下了头,为自己那种想法而感到羞愧,可低头时,我更惊讶了: 那一地犹如电脑打印出来的宋体字,真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写出来的吗 妈妈此时也发现了老太太那漂亮的字,也是赞叹连连,又从包里拿出一块钱,让我递给那个老人,我郑重的拿着那一块钱,走向老人,蹲下身子,放进了老太太的包里,老人惊讶的抬起了头,发现又是我,便冲我笑了笑,再次讲了那些祝福的话。我又一次的看到了她的眼睛,我从那眼中,看到的是被尊重的喜悦,是宛若春日阳光的温暖。 突然想起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愿你尽享世间的美好。我从那短暂的凝视中,看出了老太太愿天下所有好心人尽享世间的美好,而我,也愿她:尽享世间的美好!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驿路梨花
【解析】【分析】本次作文《凝视生活》以“生活”为写作对象,显然合乎这一要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了各种滋味,但不去凝视生活,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谛是不会浮出水面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其实就两个基本动作,一个叫“扫视”,一个叫“凝视”。广阔的天,漂浮的云,飞翔的鸟,徐徐吹过的风以及路上行下走的人……匆匆“扫视”,一切转瞬即逝,定睛“凝视”,精微之处,深藏大意。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凝视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语言流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