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9 20:33:34

文档简介

大荔县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是检测试题
高一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茶时期,“深耕”一可就已经出现,度孟子中有“深耕易耨(除华)”,笔庄子》中有“深其
耕熟概(平整土地)之”等、这表明当时()
A.牛耕技术不断发楼
B.衣业家庭式劳作A渐严皮
.亚依思堪戏为共以
).精耕细作的现念已经H出兜
2.下表为公梦棰虎地茶简的简文(部分):这可用于探究,案朝(
以次传,别出江陵布,以那行
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甚令排行之
斗.白员选战管3.法治教化
0.义书传送系统D.民埃关系
3.汉武市给刺史规定」“六条问"的督察内容,第·条是“强宗蒙右,用它逾删,以凌弱,
以众恭京”,共仙五条是惩治二下郡人守的不法行为,同时又期饰规定刺史不得越过“六
条”之外问申。由此可[,当时的监茶制度()
A.已经形成」元备的休系
.绶和」社会卞装矛眉
(:、推动地方政权规范运作
.遭创了家强地主低制
4.“飞饯”山出现唐代中期(唐先宗什问),当时商人外出经阁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
到官方具一张死证,「: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日,之后持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
即“飞钱”。“飞钱”出现反映出()
A.其有交易死证功能的纸币:生
B.经济的发楼性牛新的企融业务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者提高
).政府的韦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5.北宋儒【:撰与的《儿氏乡约》中与过:“德业相动…悲难相恤”;叨后期乡约攻为宜讲明太
祖的“六渝”,儒学十人常用《人明什》米解释八谕;清朝乡约百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
谕六条”和纸帝《吊谕广训》,宜讲时也常引用《大清律例》。该材料反映了()
A,乡约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维系稔定的只
B.儒家思想逐步融人法典并体现礼法结合
C.儒学:人积极找身生层教化以推广儒学
).儒学以乡形式古接血向底层白姓宫讲
6.唐代陆势在正谈到和啸满时说:“有田则有和,有家则有时,有身如有用”:明代实行“一条鞭
尚二历史试送第安{共6负
法”“总括州县之赋役量地计…背计亩征银折小于序”;清前期.义实行“摊」人亩”,
把丁银世纳入田亩。这一变化说明()
A,中H代赋税制度以丁为卡征收赋税}.存在了大约2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逐渐诚埘山.赋税制度政华悦r了百姓的赋役负型
7.图为1931什洲箭冰区县季一级部成分柱状图,据此可知当时尔区()
80
60
10
3)
20
人贫中衣带农高衣知识其他

A.部队伍的歧治素养较低
B.初其人民单命收权的性质
,行“二三制”的逃举原则
D.充分调动众抗门积极
8.如农可知,《人宪章》)(
条款


为了对其一损助或兵役免除税的领度进行讨论并取得全国的闾意,国王应发
起召集火主数、主教、寺院长老、伯琦和大男斑等开会,讨论研究征款事定
若不经同等人的合法裁决和木国法律文审判,不得将任何自由人囚禁,不得剥
夺其财产

执行委员会在国王瞼坏宪章的时候,可以发动战争反对国王
起国《大宪辛》部分条款内容
主强了英国议会权力
B.体现了封业贵族意志
C.确立了议会井主制度
D.否定了封专制上拟
9、卜阁反映新航路擗后某一物种在我国境内的传播路线.据此分该物种入中国后()
问二历火试避第2{共6负)大荔县高二上学期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l 2 3 4 5 6 7 8
D C C B A C B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A C D B B D
第二部分共4道题,共52分。
16. (14分)
(1)经济上,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上,英法等国致力于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王权国家的形成军事上,战
争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宗教上,宗教改革打击了罗马教会势力,强化了世俗权力,国家和民
族认同日益显现文化上,各国重视本民族语言的发展,强化了民族认同。(任意3点,共6分;
每点2分中,史实、影响各1分)
(2)原因: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强化奠定了基础近代
以来的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各民族日益结成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革命纲领的高
度引领各族人民团结斗争,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意识。(任意2点,共2分)
评述举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族人民,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巩固和发展。全民族团结抗战,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概述举措2分,评价1分,共3分)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
文件,建立、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集中统一,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概述
举措2分,评价1分,共3分)
18.(12分)
(1)基本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基层的干预和控制逐
步加强;基层自治功能逐步削弱。(任答三点即可)
(2)不同: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是为专制统治服务,治理模式是皇权专制下的产物,地方长官
由中央任命。近代西方基层治理模式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强调民众参与,
基层官员主要由选举产生。(言之有理即可)(任选两点4分)
原因: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各国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运
动的推动或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
增加;民主自由思想的不断传播。(任选2点2分)
19.(14分)
(1)路径:原产于南美洲的可可经新航路传播至欧洲,后伴随着种植园经济,传播至中美洲、
非洲、亚洲、大洋洲等地。(2分)
影响:①丰富了食物的种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②加快西欧的对外扩张
,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社会转型;③殖民扩张与掠夺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灾难;
④密切了世界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4分,任答2点,每点2分)
(2)原因:①新航路开辟,物种的跨洲际传播;②丰厚利润的刺激,可可种植范围扩大;③世
界市场的建立与拓展;④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⑤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工厂、垄断
组织)确立,促进了巧克力的生产;⑥巧克力本身的成瘾性(或愉悦性)。(6分,
任答3点,每点2分)
2
{#{QQABTQwAggCIAAAAAAgCUwVYCkAQkAGAAIoGhFAIIAAACAFABAA=}#}
认识:生产力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
社会经济和贸易发展具有反作用。(2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0. 开放性试题:论题不限(12分)
【答案】示例一:
趋势:世界经济的现代化速度逐渐加快。
阐述:第一浪潮中,蒸汽机等发明主要源于工匠的经验积累,技术起飞阶段的花费时间较长,从
英国向外的传播速度较慢,用时接近80年;第二浪潮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美国、德国等资
本主义国家展开,科学技术和内燃机、电力等发明密切联系,现代化从“向技术成熟推进”阶段
并向“大众高消费”阶段迈进,现代化速度大大加快,用时60年左右;第三浪潮中,原子能和信
息技术等大大加快了现代化速度,更多的国家进入“大众高消费”阶段,用时不足40年。
总之,科技发展、交通和通信的进步等使现代化的速度逐渐加快,现代化浪潮用时不断缩短。
示例二:
趋势: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范围不断扩大。
阐述:英国工业革命掀起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并扩展到西欧和美国,现代化范围小;第二次工业革
命形成现代化第二浪潮,迅速向欧美周围扩散传播,现代化成为历史潮流,但数量众多的亚非拉
国家被殖民和边缘化而难以全面启动现代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掀起了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二战后
殖民体系逐步瓦解,众多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走上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总之,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范围的扩大经历了从英国到西欧、北美,从欧美周边再到新兴独立国家
,现代化国家不断增多。
示例三:
趋势:世界经济的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
阐述:第一浪潮中,英美等国的现代化主要是在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领域,建立轻工业体系,
但重工业落后;第二浪潮中,内燃机、电力等发明大大推动了交通、石化、钢铁等重工业的发展
,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形成了重工业体系,但只有个别国家进入“大众高消费”阶段;第三浪潮
中,原子能和信息技术等技术向商业化、大众化发展,服务业得到空前发展,更多的国家进入“
大众高消费”阶段。
总之,生产力的提升和科技含量的增加等推动现代化从轻工业、重工业到服务业,向纵深方向发
展,水平不断提高。
(说明:示例只作为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
{#{QQABTQwAggCIAAAAAAgCUwVYCkAQkAGAAIoGhFAIIAAACA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