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5、黄河颂 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5、黄河颂 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9 20:4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走近作者
自主预习
讲授新课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面。
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诗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雄奇壮丽的山河,伟大而坚强的军民,怎不让他唱出豪迈的颂歌。
激流汹涌,听吧,这是黄河边军民组成的船夫的战斗的号子声!
背景链接
讲授新课
字词积累
气魄(  )     狂澜( )
澎( )湃  屏( )障
哺(   )育    倾泻( )

lán
péng
píng

xiè
讲授新课
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宛转:
辗转,经过许多地方。
哺育:
比喻培养。
一泻万丈: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节奏感强,章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自由奔放而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自然的韵律。
朗读指导:
要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英勇不屈、伟大而坚强的精神。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黄河的 描绘出黄河的什么特点
宛转,九曲连环表现了黄河外形特点。
滚滚、惊涛澎湃万丈狂澜表现了黄河气势汹涌;
掀起、结、奔向、劈成表现了黄河的力量之大;
1. “颂黄河”这一部分有明显的语言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
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 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研读赏析
“啊!黄河!”
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黄河是屏障,保卫了神圣国土;黄河是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们中华的民族魂!
黄河的作用
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则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
心保卫黄河,保卫祖
国。
抒壮志

颂黄河
绘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浊流宛转
惊涛澎湃
直奔东南
力劈中原
中华民族的屏障
千万条铁的臂膀
黄河颂
增 强 民 族 观 念
发扬民族精神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歌颂黄河
学习黄河
发愤学习
振兴中华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万里触山动,波涛喷流射东海。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落天去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拓展延伸
悠悠黄河,巍巍中华,我们的民族走过了五千年 的风风雨雨,最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这让每一个中 国人都觉得自豪,同学们,继往开来 ,建设祖国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肩上了!
寄语
当堂检测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写一份倡议书,保卫我们的母亲河,保卫我们的黄河。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