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08:52:39

文档简介

福州三中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未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7小题,23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项是()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惜
③屈平属草稿未定:撰写
④争宠而心害其能:害怕
⑤振长策而御宇内:驾驭
⑧顷襄王怒而迁之:放逐
⑦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对抗
⑧抑本其成败之迹:探究
⑨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
A.①②③
B.④⑥⑧
C.⑤⑦⑨
D.⑧⑨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怪屈原以彼其材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所谓忠者不忠
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而皆背晋以归梁
D.复之秦,竞死于秦而归葬/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3.以下没有古今异义的一一项是()
A.宽原而爱人
B.颜色憔悴
C.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D.及凯旋而纳之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忧劳可以兴国
②函梁君臣之首③以愚黔首
④仓皇东出
⑤追亡逐北
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⑦天下云集响应⑧谗谄之蔽明也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四悲其志
A.①③⑩/②⑥/④⑤⑦/⑧/⑨
B.①③/②⑥/④⑦/⑤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⑦/⑤⑧/⑥/⑨⑩
D.①③⑨/②⑥⑧/④⑦/⑤/⑩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③此三者,吾遗恨也
④举贤以自佐
⑤信而见疑
⑥铸以为金人十二
⑦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⑧案,虎狼之国
A.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B.①②⑤/③⑧/④⑦/⑥
C.①⑤⑦/②④/③⑧/⑥
D.①④⑤/②⑦/③⑥/⑧
(二)课内文言翻译(每题4分,共8分)
6.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0口口口口00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9小题,每题1分,共9分)
8.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和“
”这两句直接概括了屈原写
作《离骚》的缘由。
(2)高适《燕歌行》中“
”两句揭露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不
公事实。
(3)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尚书》警句“一,
”,以示勤勉于
治国之重要。
(4)李商隐《锦瑟》中“
”两句,直抒胸臆,从“追梦”中醒来,并知道
那梦已远去,并且当时就不甚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5)《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
”,而最能表现秦始皇对
待北方少数民族的…句则是“
(6)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两句,指出《离骚》阐明了道德的广大崇
高和国家治乱的条理。
(7)李贺《李凭箜筷引》中正面写乐声的两句中,“。”一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
声的起伏多变;“
·”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8)陆游《书愤》中“
”两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
概括诗人抗金的经历,描绘了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9)贾谊在《过案论》中,“
”写陈涉置身于军队中,从田野间突然兴起。
三、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11每题3分,共9分)
风格是绝大多数小说作者梦寐以求的,尤其是对刚刚进入这一行当的小说“学徒”而言。
风格的确立往往意味着“学徒期”的结束,同时宣告了一个小说家的正式诞生。对风格的向往
和期待激励着许多人锲而不舍,成为推动小说创作和发展的一种重要驱动力。
但此种驱动力一定来自小说本身的必然需要吗?有些时候,倒更像是一种外在的律令和小
说作者本人对获得承认的渴望相混合的产物。那种外在的律令时刻提醒作者:你想成为一位优
秀的小说家吗?那么,请奉献出你的风格。此时,风格意味着独特性,意味着辨识度。这种独
特性和辨识度貌似从小说内部涌现,实则来自他者的审视和判断。它也是一种审美要求,其正
当性远远大于伦理要求或其他社会性要求。但是,若为独特而求独特,为辨识度而求辨识度,
显然会对小说本身产生伤害。海明威的一些作品有时令人不快,大抵是因为刻意维持他的风格。
也就是说,风格异化为程式化的表演。此时,风格已不是风格,而是套路,甚至成为艺术的牢
笼。相信海明威起初只想寻找一种合乎心意的表达方式,然而在找到并大获成功之后,于有意
无意间造成了风格的固化。在这方面,马尔克斯显示出了值得称道的敏感和警惕。他在风头最
劲的时候也不满足于既有风格,总是能怀着谦逊的心态,倾听素材本身的需求,其风格遂能不
断拓展和变化。是的,只有当作家放下执念,诚恳地面对素材,运用自身的修养、技艺与它进
行或温柔或激烈的搏斗并最终驯服它,真正的风格才会适时出现。它自然散发,甚至透着某种
生物性,仿佛老虎从容中自显威严的体态或孤狸狡黠又透着妩媚的眼神。它不是目的,而是作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0000000福州三中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D(②吝惜④嫉妒⑦匹敌,相当)
2.C(A介词,因为/介词,凭借,:B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副词,表推测,大概:C连
词,表转折,却;D动词,去,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D(A爱人,古:爱护百姓/今: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B颜色:古:脸色/今:
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从容,古:委婉得体/今: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4.B(①③使动,使…兴盛;使…愚昧/②⑥名作动,用匣子装;用破瓮作/④⑦名作状,向东;
像回声一样/⑤⑧动作名,败逃的军队;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⑨形作动,变小,变弱⑩
为动用法,为…感到悲哀)
5.A(①⑤被动句:②⑦状语后置句:③⑧判断句;④宾语前置句:⑥定语后置句)
6.到了楚国,(他)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新靳尚,让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说假话。(得
分点:如:补出主语;因:厚币:用事者:设诡辩:状语后置句式)
7.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
爱伶人才如此吗?(得分点:忽微;状语后置句式;智勇;所字结构;状语后置句式+被动句
式:岂:独)
8.(1)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满招损谦得益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7)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8)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9)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9.B
B.“既来自小说内部,也来自他者的审视和判断”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独特性和辨识度貌似
从小说内部涌现,实则来自他者的审视和判断”。故选B。
10.B
A.“意在论证作家与风格之间存在最理想关系”有误,由原文“但是,若为独特而求独特,为
辨识度而求辨识度,显然会对小说本身产生伤害”可知,论证的是不可过于追求独特性和辨识
度,否则会对小说本身造成伤害:
C.“大于”只是比较的结果,不能体现语言的严谨性:
D.“并列式”有误,文章先强调风格对于小说家来说很重要,是推动小说创作和发展的一种重
要驱动力:接着论述不可刻意追求风格,否则对小说有伤害;最后论述风格与什么有关。可见
应是“递进式”。
11.D
D.“如果…便能…”错误,“丰富自己的经历,提高自己的修养,不固化风格”只是成为优
秀的小说家的必要条件,“便能”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
第1页共3页
00000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