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初夏pò xiǎo( )时分,农民才忙完cán sāng( )之事,就又去田间开始劳作了,zhòu yè( )不停。正所谓“一分gēng yún( ),一分收获”,付出终将得到回报。
二、根据“供”的解释填空。
1.“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字的读音是_________,意思是
_________(填序号)。
2.“好的书本像好的乳牛,供应丰富”中“供”字的读音是_____,
意思是_________(填序号)。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童孙未解供耕织(理解,懂得)
B. 也傍桑阴学种瓜(傍晚)
C. 稚子金盆脱晓冰(幼小的孩子)
D. 短笛无腔信口吹(曲调)
2.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昼出/ 耘田/ 夜绩麻
B. 敲/ 成玉磬/ 穿林响
C. 草满池塘/ 水满陂
D. 短笛/ 无腔/ 信口吹
3.典典在美术课上画了一幅画,想配上两句诗,请你帮他选一选。( )
A.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四、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1.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的树荫下学着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语境填空,体会古诗中的童真童趣。
古诗里的童年丰富多彩,洒脱不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孩子
天真勤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稚子弄冰》中的孩子聪明可爱;《村晚》中的孩子调皮天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三首古诗有何异同点?请借助表格梳理一下。
诗 题 环 境 人 物 事 件 共同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________的村庄 学种瓜
《稚子 弄冰》 寒冬时的村庄 稚子
《村晚》 傍晚的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村晚》: 牧童晚归图。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 诗句中的“________”字写出了青草茂盛、池水高涨的景象;“衔”字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美景的________之情。
2. 品读诗句“牧童归去……信口吹”,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________”和“________ ”这两个词生动地表现出牧童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 下列对后两句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充满生活情趣。
B.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
C. “信口”指牧童随口吹奏笛子,暗示了牧童其实不会吹笛。
D. 这两句诗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参考答案
一、破晓 蚕桑 昼夜 耕耘
二、1. gòng ④
2. gōng ①
三、1.B 2.B 3.C
四、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六、
七、1、满 拟人 落日挂山头 喜爱
2、赶着牛回家,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随意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无腔 信口 悠闲自在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