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
1.小明利用如下的装置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将相同的小车从同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运动到铺有毛巾、纸板、玻璃板的水平面上直至停止,分别测量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关于此探究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从斜面上的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是相同的
B.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的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
C.如果水平 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D.上述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和等效替代法等科学方法
2.如图所示,一物块从斜面上端下滑至水平面上,并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在滑行中( )
A.物块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
B.水平面粗糙程度增加,物块速度减小的越快
C.物块速度减小,物块的惯性减小
D.物块所受外力消失,物块将做加速直线运动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C.该定律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出
D.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踢毽子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踢毽子时脚会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脚将毽子踢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在飞行过程中,毽子受到重力和脚对它的踢力
D.若毽子上升到最高点时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毽子将保持静止
5.下列情景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斜直线方向匀速运动的货物
B. 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
C. 匀速转弯的汽车
D. 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金属小球,O点为弹簧原长位置,用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将小球释放,小球将在AB之间来回运动,已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方向一直向右
B.小球运动到O点时,弹簧弹力为零,速度最小
C.小球在A点和B点时受到弹簧的弹力完全相同
D.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在O点时速度最大
7.一摞棋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钢尺快速击打中间的一颗棋子,该颗棋子飞出而上面棋子落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棋子飞出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
B.棋子飞出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C.棋子被击飞后,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运动
D.棋子被击飞,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8.猎豹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如图所示)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5年研发出来的一款特种摄像设备,专门用于冬奥会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猎豹”工作时不仅能实时追踪运动员的位置,还能根据要求进行加速、减速、超越等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猎豹”摄像机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猎豹”匀速转弯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猎豹”在实时追踪过程中相对于观众是运动的
D.“猎豹”在加速过程中,具有的惯性增大
9.坐在车里的小华发现车内挂饰偏离了竖直方向,如图所示。此时汽车可能( )
A.向右拐弯 B.向左拐弯 C.加速直行 D.减速直行
10.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锤柄撞击桌面时,锤头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紧套在锤柄上
B.如图乙所示,汽车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自身的惯性
C.如图丙所示,高速公路严禁超车,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如图丁所示,百米赛跑到终点的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具有惯性
二、填空题
11.苏轼在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弓如“满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因为箭具有 ,因此离开弓后仍会继续向前运动。
1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紧的气球,管中装有适量水,处于竖直静止状态(图甲)。手握管子突然 (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气球突然变大(图乙),此时手对管子竖直向上的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管子总重,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选填“水”或“玻璃管”)具有惯性。
13.如图所示是小刚和小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出门旅行的情形。在动车组行驶的时刻,以小华为参照物,小刚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动车组在加速的时候,小刚会由于 而向后仰。
14.如左图,用手将弹性钢片拉弯,松手后,如右图,钢片将塑料片打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小钢球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小钢球受到重力作用,落在支柱上。
15.如图所示,小球从光滑斜面的左侧的某一高度由静止自由向下运动,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的高度将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小球左侧下落的高度。若右侧斜面变成光滑的水平面,小球将 。
16.由图甲、乙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向右减速运动,向右加速运动)
三、实验题
17.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 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相同;
(2)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 ;
(3)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 高度释放,比较小车在 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两空均选填“同一”或“不同”)
(4)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C.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18.在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我们曾经追随物理学家的足迹,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使每次实验小车运动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正确操作是:每次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由静止开始滑下;
(2)在每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最终会停下来。本实验现象能直接说明 (选填序号):
A.牛顿第一定律 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了 个力;
(4)在上面的探究后,通过合理的推理可知:当下图中的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B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向右侧上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A
6.D
7.D
8.C
9.B
10.D
11. 形状 惯性
12. 向上 大于 水
13. 静止 惯性
14. 运动状态 惯性
15. 等于 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16.向右减速运动
17. 同一高度 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同 同一 D
18. 同一高度 C 3 做匀速直线运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