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7 现代文阅读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7 现代文阅读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3:34: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7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
1. 能准确筛选、提炼、概括、运用文章的主要信息。   
2. 把握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3.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 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   
5. 把握文体特点,了解常见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6. 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文中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形象的人物活动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记叙文必须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与文学作品塑造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有本质不同。
2.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在文中既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的要素,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悟出。掌握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3.记叙文结构: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时间先后安排结构;
第二,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
第三,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即: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安排结构;
第四,按事件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
另外,记叙文中的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落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及时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了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
4.记叙文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兼有抒情。在记叙文中这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
1.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交代和说明。
2.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按内容分,主要有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角度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3.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主要起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4.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其作用是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记叙文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找出线索,有利于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6.记叙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叫顺叙。
倒叙,即先写事物的结果,或把事件发展的过程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再用顺叙写出整个过程。作用有:开篇点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使文章结构紧凑。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根据情节表达上的需要,插入另一些相关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作用有:交代了……内容;解释了……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突出人物性格(形象);突出文章主题;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7.记叙中心:记叙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件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意思贯穿着文章的始终,贯穿在对具体材料的叙述、描写之中。
概括记叙性作品的中心常用的格式是: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概括段意可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语来加以综合、归纳。
8.记叙详略:凡是对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即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中心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了文章的深度,突出中心思想;面(略写),体现了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有时,在安排详写材料时,还应注意前后呼应。
9.记叙文阅读的考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
(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4)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6)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
10.答题策略:
(1)有整体意识、语境意识和“统观”意识
对字、词、句、段、篇的分析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结合语境理解分析,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2)捕捉材料信息
①捕捉“重点词”,理解和品味语言。
②捕捉“重点句”,深入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和特殊作用。
③捕捉“中心句”和“议论句(段)”,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
④捕捉“文本性”,把握各种文体的基本常识。
(3)排除干扰选项
①排除法(筛选法)。②比较法(对比法)。③还位法(复位法)。
(4)逐层深入
分析字、词、句、段的深层含义时,要从表面意思的分析开始,逐层深入,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不能一步就写出它们的深层含义。
(5)一准二全三简明
在回答主观简答题时,表达力求做到“一准二全三简明”。
(6)紧扣文本
在回答开放题时,必须先从阅读的文本出发,再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的经历谈看法,不能凭空臆想,随便发挥。
例1.(2023九上·苏州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B.“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C.“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D.因为“我”的命运和“花"的命运紧密相连。
(2)对第一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3)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答案】(1)D
(2)A
(3)最后一段是景物描写,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质,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抒情性(写景)散文;秋天的怀念;文章结尾及其作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思想倾向;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散文行文线索的能力。理清思路线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②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涉及全篇作品语言艺术特色的概括赏析,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分析散文语段描写的作用的能力。描写作用题可以从内容、结构、手法等方面入手说明表达效果。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1)D项,“因为‘我’的命运和‘花’的命运紧密相连”分析错误,与原文不符,文章并没有表现这一点。故答案为:D。
(2)本题注意结合原文第①段“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来分析,母亲为儿子的处境伤心、担心,心疼着儿子,母亲并非忍受不了儿子发脾气,也不是为了不伤儿子的自尊心,更不是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由此可知,B项“母亲忍受不了”,C项“却又无可奈何”,D项“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均理解错误,不符合母亲的形象。故答案为:A
(3)①第一问涉及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文章重点回忆母亲,刻画母亲的精神品质,注意联系散文的主旨来回答。②结尾重复“好好儿活”,是史铁生经历了生活中很多的苦难后,才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只要活着一天就要明白自己是幸福的,对生活要一直有希望,不然你永远预料不到下一刻将要在你身上发生什么。活在当下,就像那些北海的花儿一样,各有各的特征各有各的性格。人也是一样,活出自己的本色最重要。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例2.(2022七上·潮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乙]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刘湛秋《雨的四季》)
[丙]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老舍《济南的冬天》)
(1)在括号中写出以上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词性。
金黄    
感到    
那些    
(2)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文画线的句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比作“花针”强调的是“细”,比作“细丝”强调的是“密”。
B.[乙]文画线的句子突出了秋雨的端庄,领起下文。
C.[丙]文反复写水藻的绿,意在衬托出水的清澈和温暖,表现出济南冬天之温晴
D.[甲]文在写雨时侧重描写,正面描绘和侧面烘托相结合。[乙]文在写雨时侧重抒情,写秋雨一笔带过,多虚写。
(3)分别概括[甲][乙][丙]三文中“雨”或“水”的特点。
【答案】(1)形容词;动词;名词
(2)A
(3)甲文中的雨细、密、轻柔。乙文中的雨端庄而又沉静。丙文中的水暖、清、亮、静。
【知识点】动词;名词;形容词;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词性分析。词性指这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即其所具有的语法功能。词性是给词归类的结果,是以个别的词作为对象的。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和原文进行比较进行,找出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在读懂文段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
(1)本题考查词性分析。“金黄”是形容词;“感到”是动词;“那些”是代词;“上”是名词。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A.有误,比作“牛毛”强调的是“密”,比作“细丝”强调的是“柔”;BCD.正确。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甲文中的雨细、密、轻柔、绵长。乙文中的雨端庄而又沉静、凄冷。丙文中的水暖、清、亮、静。
1.(2022七上·惠来期末)阅读,回答问题。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我的老天爷!” 他想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B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在派大臣去看布料之前,皇帝“想”了许多。从这些“想法”里可见皇帝是个怎样的人?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2)文中A、B两处正确的标点符号应该是:(用符号表示,不要用文字说明)
①A    
②B    
(3)上文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1)皇帝是个愚蠢且自作聪明,既不称职、也不理智的人。分析举例:“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句话刻画了皇帝的心虚,既想了解真相又不敢正视现实的矛盾心态。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却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可怕的结论”,实在是一个又笨又傻又自作聪明的人。
(2)A处的标点是“,”;B处的标点是“!”
(3)属于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大臣内心的恐惧,写出了他虚伪、自私、愚蠢的性格特点。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皇帝的新装;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符合当时情况。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心理描写是中考小说阅读中常考的一种描写方法,具有①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③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可知这些都属于心理描写,刻画了皇帝的心虚,既想了解真相又不敢正视现实的矛盾心态。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却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可怕的结论”,实在是一个愚蠢且自作聪明,既不称职、也不理智的人。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①“他想”在“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中间,所以应该用“,”。
②“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这句话是老大臣的心理活动,能够表现他震惊的心理,所以应该用“!”。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B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这句话是老大臣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大臣内心的恐惧,写出了他虚伪、自私、愚蠢的性格特点。
2.(2022七上·白云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节选自《雨的四季》)
【材料二】
蒙蒙的秋雨,濡湿了深秋的天空,滋润了尚未枯黄的草地与花树,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
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是喜雨,美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秋雨,却总是有所偏见,说它的冷落、萧条与肃杀。过于强调“一场秋雨一场凉”,缺少对于它的难得的坚忍、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甚或怀着责难,这么凉的天,下什么雨呢,真讨嫌。
殊不知,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秋雨的特点,不只在于它的凉,还在于它的绵、它的柔、它的韧,跟“春雨贵如油”一样,说“秋雨贵如油”,当秋“乃发生”,“润物细无声”,是“喜雨”,也丝毫不过分。至少农民会由衷渴望,喜滋滋称快庆幸的。
春雨,吝啬得很,稀疏极了,往往连个沙尘也压不住。秋雨则不然,缱绻连绵,“随风潜入夜”,常常从早下到晚,淅淅,沥沥,簌簌,潺潺,涓涓,丝丝缕缕,袅袅婷婷,蕴含 着坚忍、持久的耐力;多豪爽,多气派。
秋雨也不似夏雨的没正邪——有时凶猛暴戾,有时干打雷不下雨,沥涝、干旱都具有极大的伤害性、毁灭性。秋雨总是那么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应节而降,恰到好处,仿佛醇醪(chún láo),仿佛甘霖。
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是它的天使。细腻温情地送走酷热的夏,含情脉脉地迎迓着冷峻的冬。能不说它为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大度从容?没有宽阔诚挚的胸怀,没有充沛的储备,怎会这么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淋漓酣畅地下得这样匀实,这样耐心,这样慷慨呢?
苍天不老。秋雨,是苍天的寄托,是苍天的胸臆,没有惆怅,没有感伤,没有飞扬跋扈,只有特立独行、真诚坦荡的洒落,那么凉,那么柔,那么闲适,那么达观。
秋雨呀,浸沐着我的头脑,激溅着我的键盘,促我敲击着清醒、清新、清亮的文字。
(节选自《湖畔散记》)
【材料三】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色的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的建筑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张爱玲《秋雨》)
(1)下列对三则材料中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细腻,抒发如诗意般的感觉和感情,处处匠心独运。
B.材料二运用了大量的短句、拟声词和叠词等,可算是一篇情感婉柔,文笔清新的散文。
C.材料三开头比喻奇特,展示了烟雨朦胧的秋景,渲染了挣脱束缚以后幸福愉快的氛围。
D.“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想象新奇,把无生命的秋雨比作有生命有性情的“妇人”。
(2)下列对三则材料中关于“秋雨”的表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均是关于“秋雨”的优美散文,写法虽不相同,但都形象细致地歌颂了秋雨。
B.“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是它的天使”,作者借此句写出了秋雨的大度与慷慨。
C.张爱玲笔下的《秋雨》全篇没有一个愁字,但表达出如秋雨般凄凉的伤痕累累的感情。
D.材料一中“秋雨”的背景是在一个成熟的金黄丰收季节,秋雨静谧、深情又有些凄冷。
(3)材料二中哪个句子与“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相呼应?说说该呼应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4)“秋雨”是很多文人笔下的写作对象,请分别概括三则材料中的“秋雨”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1)C
(2)A
(3)①秋雨呀,浸沐着我的头脑,激溅着我的键盘,促我敲击着清醒、清新、清亮的文字。
②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结构严谨内容更紧密。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秋雨的喜爱,深化主题;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境界豁然。
(4)材料一:沉静、端庄、深情、静谧。材料二:坚忍、绵、柔、韧、缱绻连绵、坚忍、持久的耐力;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匀实、特立独行、凉、闲适。材料三:黏湿、沉闷、黏濡、轻柔。
【知识点】雨的四季;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方位词、旁观者、数量词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概括秋雨的特点,在文中找到有关描写秋雨的句子,用二字或者四字概括特征即可。
C:渲染了挣脱束缚以后幸福愉快的氛围,错误。 材料三以秋的凄凉萧索为主线,写出了秋日雨天的沉闷与萧索。文字充满了灰色、忧郁,黯然。
故答案为:C
(2)A:三则材料均是关于“秋雨”的优美散文,写法虽不相同,但都形象细致地歌颂了秋雨,错误。材料三写出了秋日雨天的沉闷与萧索,不是赞美秋雨。
故答案为:A
(3)①与“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相呼应的句子,在材料二中找到清醒二字的句子即可。
②作用包括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这句话清醒了我的头脑,写了秋雨的巨大作用,作者对秋雨的感情。结尾与开头呼应,文章结构严谨。
故答案为:①秋雨呀,浸沐着我的头脑,激溅着我的键盘,促我敲击着清醒、清新、清亮的文字。
②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结构严谨内容更紧密。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秋雨的喜爱,深化主题;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境界豁然。
(4)概括秋雨的特点,在文中找到有关描写秋雨的句子,用二字或者四字概括特征即可。
材料一: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材料二:缺少对于它的难得的坚忍、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
还在于它的绵、它的柔、它的韧。
秋雨则不然,缱绻连绵,“随风潜入夜”,常常从早下到晚,淅淅,沥沥,簌簌,潺潺,涓涓,丝丝缕缕,袅袅婷婷,蕴含着坚忍、持久的耐力;多豪爽,多气派。
怎会这么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淋漓酣畅地下得这样匀实,这样耐心,这样慷慨呢?
那么凉,那么柔,那么闲适,那么达观。
材料三: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
故答案为:材料一:沉静、端庄、深情、静谧。
材料二:坚忍、绵、柔、韧、缱绻连绵、坚忍、持久的耐力;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匀实、特立独行、凉、闲适、达观。
材料三:黏湿、沉闷、黏濡、轻柔。
3.(2023九上·昆山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目访谈)
2019年10月7日,《一本好书》第二季回归,这是一档被称为全民阅读“试衣间”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此次回归,节目组选择了重读《红岩》《骆驼祥子》等经典作品,豆瓣网友给出了9.5分的评价。
“去看看这本书吧”,从《一本好书》第一季开始,这样的呼吁几乎每期都会出现,像一个烙印,印在节目扉页,提醒观众这才是节目的初心所在。
“全民阅读说了这么长时间,但是我们的人均年阅读量,还是非常低。好多有过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很多在校大学生,除了教材之外的阅读几乎是零,我们竟然还有这么漫长的路要走。”节目总导演关正文直言,这样的现状令他难过,“我们节目每年推荐十一本书,如果带动了观众能够读其中的两三本,那是一个特别大的进步。”
(相关数据)
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
(各抒己见)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和智慧,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只有通过与它们的对话,才能真正为我们自己所拥有。读先贤的书,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至于阅读的方法,我认为首先是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系统的阅读计划,每天挤出一定的阅读时间,让阅读逐步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我有两个建议:一是“读两头”:一方面多读久经考验的经典,这些经典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要多读有价值的新书,了解当下其他人的所思所想,接触时代的前沿,这对于打开视野很有帮助。二是多读些闲书,在生活中熟悉“非功利性”的阅读,也就是阅读和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不直接相关的书籍。今天的青少年基础知识并不差,各种技艺的训练也比我们当年要全面得多,但人们常常抱怨青少年的人文修养、文化视野还存在相当多的缺陷,这其实与缺乏“非功利性”阅读有关。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无论传播介质、阅读方式如何变化,有一条是不能变的,那就是读好书。所谓妤书就是那些思想、文化、知识含量大,叙述技巧高超的书,这些书会让人终身受益。怎样挑选好书 首先是选各类经典作品和被广泛称道的新作。其次是在版本上下功夫,一般来说,名家著译、名社出版的书更可信。另外,要处理妤精读与速读的关系。有很多阅读推广人士呼吁要读整本书,其实,对于经典、对于真正的好作品,才有必要去精读,甚至要反复去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而对那些思想文化、知识、审美含量都不充分的作品,速读没有什么不好。
(改革热点)
高考所有科目阅读量都增加了。
当前,高考正在进行重大改革,力图改变高考带来的题海战术、抑制学生可塑性等弊端,鼓励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在这轮教学改革中,阅读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这体现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系。例如:初中阶段加强了名著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猜读、圈点批注、对比阅读、整本书阅读、查阅作者传记资料等等,重在激发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高中阶段教材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材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本好书》是一档被称为全民阅读“试衣间”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深受好评。
B.呼吁观众们“去看看这本书吧”是《一本好书》的节目初心,成功实现了全民阅读。
C.朱永新给青年的读书建议主要有两点:一是读最伟大的著作,二是制定一个阅读计划。
D.臧永清认为,对于那些思想、文化、知识、审美含量不充分的作品,没有必要精读。
(2)下列对2010年至2015年国民阅读指标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国民的阅读率指标,还是阅读量指标,未成年人都高于成年人。
B.成年人的阅读率从2013年开始略有增长,2015年达到了最高水平。
C.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阅读量差距在2012年是最小的,还不到两本。
D.成年人六年的阅读量基本持平,未成年人的阅读量呈现一定的变化。
(3)请分点概括张颐武提出的阅读建议。
(4)材料中提到,初中阶段读名著要重点学习某种读书方法。以本学期阅读的一本名著为例,谈谈你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答案】(1)B
(2)C
(3)①读久经考验的经典和有价值的新书;②阅读和自己工作或生活并不直接相关的闲书。
(4)《骆驼祥子》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我会喜欢在阅读的时候做批注,并且将好词佳句或者感受深刻的语句摘抄下来,这样可以使我对这本书更加印象深刻。祥子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原本每天勤勤恳恳,只为完成他的梦想,拥有一辆车和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最后却变得狡猾多端的地痞流氓,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带给人的危害,现代社会虽已成为一个崭新的社会,但我觉得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才能赢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1)结合“全民阅读说了这么长时间,但是我们的人均年阅读量,还是非常低。好多有过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很多在校大学生,除了教材之外的阅读几乎是零,我们竟然还有这么漫长的路要走”可知“成功实现了全民阅读”不符文意,故B错误,选B。
(2)结合国民图书阅读量指标图表可知,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阅读量差距在2010年是最小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差距在一本左右,成年人年读书量在4本,而未成年人在5本左右,故C错误,选C。
(3)结合“一方面多读久经考验的经典,这些经典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要多读有价值的新书,了解当下其他人的所思所想,接触时代的前沿,这对于打开视野很有帮助”可概括:读久经考验的经典和有价值的新书。结合“二是多读些闲书,在生活中熟悉‘非功利性’的阅读,也就是阅读和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不直接相关的书籍”可概括:阅读和自己工作或生活并不直接相关的闲书。(4)示范:《朝花夕拾》是一部很有趣又有内涵的名著,我在阅读时运用的是查阅作者传记资料的方法。这部著作是回忆作者年少时一些经历,具有时代特色,只有了解那个时代的一些风貌,才能读懂作者的文章,所以我经常会查阅那个时代的一些资料来辅助阅读。著作中既有像阿长一样淳朴善良但是又有一些愚昧、迷信的人,也有像衍太太一样的坏人,他们共同构成了作者的回忆,在我们的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呢。读了这部书,我对于身边那些有着各样优缺点的人多了一些包容,善待他们就是善待生活,善待自己。
故答案为:⑴ B
⑵ C
⑶ ①读久经考验的经典和有价值的新书;②阅读和自己工作或生活并不直接相关的闲书。
⑷ 《骆驼祥子》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我会喜欢在阅读的时候做批注,并且将好词佳句或者感受深刻的语句摘抄下来,这样可以使我对这本书更加印象深刻。祥子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原本每天勤勤恳恳,只为完成他的梦想,拥有一辆车和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最后却变得狡猾多端的地痞流氓,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带给人的危害,现代社会虽已成为一个崭新的社会,但我觉得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才能赢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⑵图表探究题答题方法:
①读表格的标题(表格名称)。表格的标题反映了表格的主题,把握住表格的标题,联系表格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②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对表格内容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从比较中找思路、观点,特别要注意内容的内在联系,从定量到定性,从现象到本质,从材料到观点。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⑷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明确要求:选一本初中要读的名著;选一种初中学习的名著阅读方法;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4.(2023四上·杭州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病
鲁迅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责,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 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 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 ……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节选自《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1)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陈莲河开的药方 作者的反应 作者的心理
刚开始 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 千方百计地配药 ①   
有一回 点在舌尖的丹;请人看看可有前世冤愆 遵从父意 失望
最后一回 停止败鼓皮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 ②    ③   
(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从描写的角度给下面句子写批注。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3)文中划线处“这思想就不该”与“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前后矛盾吗 为什么
(4)文末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现在还听得到那时自己的声音 为什么觉得这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5)结合《朝花夕拾》原著或你对鲁迅的认识,谈谈父亲的病对鲁迅先生的人生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1)期待/希望;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的没有痛苦/快一点喘完了罢;愧疚/悔恨
(2)运用神态描写,通过“平静”“紧张”“微微一睁”“苦痛”等词语写出了中医误人,父亲在庸医陈莲河的救治下更显痛苦,从而表达作者对中西方治病方法的思考以及讽刺中医的故作高深,草菅人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3)不矛盾,作者认为这思想不该是因为他爱他的父亲,希望父亲能好起来而不是离开他。认为思想应当是觉得如果病已不可医,就不希望父亲痛苦下去。
(4)作者认为自己也是导致父亲死亡的原因,在父亲脸上显现的痛苦说明父亲离开人世时是不平静的,他感到愧疚与悔恨,同时封建迷信要让长辈不能安安静静的走才能魂安,但事实上鲁迅觉得他呼唤父亲反而让父亲走的时候非常不安心。
(5)《朝花夕拾》是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而《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鲁迅认识到中国封建迷信的严重,毅然到日本求学从医。但后面为了救国图存,弃医从文,孤独地投入艰难的文艺爱国运动。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1)①“刚开始”是第一到第三段,这几段重点写了作者是如何千方百计的去找药方上的药的,作者如此尊重医生的药方,看出他当时的心理应该是充满期待和希望的。②“有一回”是第四到第十二段,结合“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可知作者当时的心理是: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的没有痛苦或者希望父亲快一点喘完了罢。③“最后一回”是第十三段到结尾,结合“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可知这里表现出作者的后悔,故可概括:愧疚/悔恨。
本题考查描写赏析。1)方法判断。“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是神态描写。2)分析。这一句详细的描写了父亲临死前的痛苦的神态,一方面,作为儿子,面对父亲死前的痛苦,内心应该是非常的痛苦、疼惜的,结合“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可知,还有一种愧疚、悔恨的心理。另一方面,结合“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等句子可知文章重点写了陈莲河这样的庸医开出的药方是如何的可笑,治病的方法是如何的可笑,从而表达作者对中西方治病方法的思考以及讽刺中医的故作高深,草菅人命。
)首先明确“这思想”指: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即是希望父亲快一点结束生命吧。身为儿子,希望父亲快一点结束生命,显然会觉得这样的思想不应该。结合“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可知此时父亲是非常的痛苦的,作为儿子看的父亲如此痛苦,内心也非常的痛苦,结合“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可知,希望父亲快点结束喘气、结束生命,是在完全没有治愈希望的情况下,希望父亲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平静,不要再痛苦,也是爱父亲的体现。总结。故两者不矛盾。
到现在还能听到那是自己的声音显然听到的不是实际的声音,而是一种在内心深处反复不断回响的声音,作者能一直听到,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作者一直都没有放下,对当时的事情耿耿于怀,不能放下的原因是作者认为自己也是导致父亲离世的原因,信任了庸医,没有治好父亲的病。并且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时刻,听从衍太太的话,一直大声的叫父亲,让父亲在临死之前,还不得宁静,还放不下家人,让父亲走的并不安心,作者认为这是自己最大的错处。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看着父亲在中医、庸医的治疗下痛苦的死去,揭露了当时一些中医的故作高深、草菅人命,表达了对他们的讽刺和批判。正是因为父亲的遭遇,鲁迅对中医产生了怀疑、否定,故在后来的人生道路选择上先是选择去日本学西医,希望能够用西医治疗中国人的身体,但是后来在日本学习时发现,中国人病的不是身体,更是头脑,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展现了他们的麻木、冷漠、愚昧,面对侵略者不知道反抗,而是被驱使和利用,于是又弃医从文,要用文字来医治中国人的心灵。
故答案为:⑴①期待/希望;②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的没有痛苦/快一点喘完了罢;③愧疚/悔恨
⑵ 运用神态描写,通过“平静”“紧张”“微微一睁”“苦痛”等词语写出了中医误人,父亲在庸医陈莲河的救治下更显痛苦,从而表达作者对中西方治病方法的思考以及讽刺中医的故作高深,草菅人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⑶ 不矛盾,作者认为这思想不该是因为他爱他的父亲,希望父亲能好起来而不是离开他。认为思想应当是觉得如果病已不可医,就不希望父亲痛苦下去。
⑷ 作者认为自己也是导致父亲死亡的原因,在父亲脸上显现的痛苦说明父亲离开人世时是不平静的,他感到愧疚与悔恨,同时封建迷信要让长辈不能安安静静的走才能魂安,但事实上鲁迅觉得他呼唤父亲反而让父亲走的时候非常不安心。
⑸ 《朝花夕拾》是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而《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鲁迅认识到中国封建迷信的严重,毅然到日本求学从医。但后面为了救国图存,弃医从文,孤独地投入艰难的文艺爱国运动。
【点评】⑴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时间提示,找到相关的段落,从中即可提取出相关的词语作答。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注意明确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写出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⑷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分析,注意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的含义。
⑸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朝花夕拾》,结合原著内容和自己对鲁迅的认识,谈谈父亲的病对鲁迅先生的人生产生的影响。
5.(2023七下·封开期末)现代文阅读
驿路梨花(节选)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聋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 ”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科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下列对选文的记叙顺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写“第二天早上”的见闻,联系全文看,是顺叙。
B.梨花妹妹追忆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是倒叙。
C.梨花妹妹追忆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是插叙。
D.从全文、全段看,是在顺叙中插叙。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梨花妹妹和“我们”照料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见证,反映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世代相传。
B.选文先写一个误会,再设一个悬念,然后才引出小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回环曲折,引人入胜。
C.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D.结尾处又写到“洁白的梨花”,寓情于景,人花相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熏陶。
(3)请分析“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语句中“闪”字的作用
【答案】(1)B
(2)D
(3)文中这一动词,用得好。闪,指突然显现。更加突出表现了哈尼小姑娘美丽、可爱、活泼、充满朝气。
【知识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驿路梨花;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记叙顺序;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能力。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修辞角度;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
②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联系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深层感情,有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
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ACD.正确;
有误,梨花妹妹追忆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不是倒叙,而是插叙。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BC.正确;
D.有误,结尾处又写到“洁白的梨花”,作者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照应题目和开头,揭示了主题。
故答案为:D。
(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能力。从“我们”的角度分析,“闪”字写出了“我们”因梨花遮挡突然发现小姑娘们的惊喜感受;从动作发出者的角度来分析,“闪”字写出了小姑娘们动作的轻快,表现了她们的天真、活泼。
6.(2023七下·潮安期中)阅读下面选文片段,完成各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超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真实生动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 的过程。
B.选文通过对夜间举着火把登山景象的诗意描绘,运用直接抒情,表达了对红军的赞叹。
C.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顺序展开叙述,行文前后照应,情节曲折,富有吸引力。
D.“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运用比喻,从视觉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
(2)选文中,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
【答案】(1)B
(2)行路难,睡觉难。从“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可以看出 “行路难”;从“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可以看出睡觉难。
(3)例一:远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一系列的形象来描摹耳边的声响,强调了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感觉,突出了夜晚的寂静,体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耳边的声响比作 “春蚕在咀嚼桑叶” 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 “不可提摸”的感觉,表现了夜晚的寂静,体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老山界;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排比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文中描写夜间举着火把登山的景象,是为了突出夜间山路崎岖、陡峭、难走,侧面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勇敢、坚强,不是直接抒情。
(2)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语句;最后组织语言,概括答案。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答题模式一般为指出手法+结合文本分析+作用效果。要准确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作用。
(1)B ."运用直接抒情",有误。根据第①段"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火把还是星星",第⑦段"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分析,文中描写夜间举着火把登山的景象,是为了突出夜间山路崎岖、陡峭、难走,侧面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勇敢、坚强,不是直接抒情。故答案为:B
(2)文本中从"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可以总结出"行路难";老山界山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会骨碌下去,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让人难以入睡,可以总结出"睡觉难"。
(3)由句子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可以确定修辞手法为排比, 强调了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感觉,突出了夜晚的寂静,体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将耳边的声响比作 “春蚕在咀嚼桑叶” 等 运用比喻的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 “不可提摸”的感觉
7.(2023七下·惠城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脚下有根,眼里有光
罗振宇
①教育专家沈祖芸在她的《全球教育报告》里讲了一个精彩的案例,我索性跟着沈老师去了一趟那里。
②这是一所山村小学,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的深山里,叫九渡河小学。
③现在中国的山村小学,要说硬件,其实并不差,真正的问题是没有好的师资。要把一个外地毕业的大学生或一个名师派到山区教书,并留在那里,很难。如果名师才是学校资源的话,那九渡河小学这样的难题就无解。
④2020年1月17日,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叫于海龙。他干了一件事,在周边的几个山村贴了很多告示,招辅导老师。
⑤告示贴出来,一周时间,80多人报名。你可能会有点儿奇怪,村里能有什么辅导老师呢?
⑥有。是剪纸的、做豆腐的、做灯笼的、养蜜蜂的、养鱼的、养蚕的、榨油的、厨师等。
⑦就是这样一些普通的村民,大家有的,也无非平日里农家谋生的本事。你可能有点儿泄气,以为于校长能搞什么创新呢,搞了半天好像也就加了几门兴趣课。
⑧于校长要求孩子,不仅要把豆腐做出来,还要卖出去。在这个挑战下,学校里原本的各种文化课程就被融进来了。
⑨怎么把豆腐做出来?科学课的内容就加进来了。怎么把各种成本核算清楚,各项收入记录明白?算术课的内容就涵盖进来了;豆腐还要卖掉,卖给其他学校的食堂和周边的餐馆,要写文案,打动人,语文课就涵盖进来了。
⑩豆腐课的引入,只是引了一个壳,一个挑战,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那些知识点,被于校长装进了这个壳里。磨豆腐需要计算黄豆和水的比例,孩子们提前就学会了。了解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学会使用仪器测量质量、体积和温度。这些内容,孩子们一边做豆腐,一边就全都掌握了。
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木工课、烘焙课、瓷器课、传统手工课、养殖课、蔬菜栽培课……带着真问题,去满世界寻找解决方案,这才是学习本来该有的样子。在这所山村小学,它真切地实现了。
仅仅是学校在周边的村子里找到了资源吗?不,四周的村民也有收获:磨豆腐、做木工、种菜、养鸡,这些事对村民来说,原来只是生计和收入。而现在,九渡河小学的一个邀请,让他们成了老师。
你可以想象,他们的生命被这个新的身份点燃了,这在乡土社会是何等的荣耀。我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聊过,他们跟我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爱这门手艺。
你看,不仅是学校有了资源,周边的村子、周围的人,也因此被照亮,有了光彩。学校和村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改善了。
孩子在社区里长大,整个社区滋养孩子,而孩子给社区带来希望。
我在九渡河小学的大门口,看到墙上写的校训,其中有一句:“脚下有根,眼里有光。”
为什么眼里有光?因为孩子们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眼里的光是因为他们真的在寻找答案。根在哪里?根就在附近的村子里,在附近的人那里。
所以教育专家沈祖芸说了这么一句话:教育资源其实无处不在。资源就在你身边。
(1)于校长到九渡河小学后干了一些什么事情?
(2)试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说说文章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于海龙校长是个怎样的人?
(4)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小事蕴理”“教育天地”栏目。请将《脚下有根,眼里有光》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语。
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50字。
【答案】(1)贴告示招辅导老师;在学校开设兴趣课,点燃人们的生命。
(2)内容上:深化了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一文章主题;结构上:与文章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3)①乐于奉献。从于海龙留在深山里的九渡河小学教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好校长;②懂得教育艺术。于海龙到九渡河小学后招辅导老师,开设豆腐课,点燃这里人的生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得教育艺术的校长;③富有创新意识。于海龙校长把各种文化课程融进兴趣课里,让孩子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眼里有光,实现学习的本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校长。
(4)推荐给《文苑》的“教育天地”栏目。本栏目描写记录校园生活中关于师生的感人故事,展示教育的艺术,揭示教育的真谛。我推荐《脚下有根,眼里有光》这篇文章,因为它讲述了于海龙校长扎根深山小学,招聘辅导老师,开设兴趣课,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点燃了人们的生命这一故事;启发我们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正好契合“教育天地”的栏目要求。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2)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从段落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思考,内容上理解段落大意,结构上根据段落的位置进行判断。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全文的人物外貌、语言、事件、他人评价等方面综合分析,注意概括人物性格、品质时要使用评价性词语。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语言表达。先理解文章理解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再与题目信息进行匹配,阐述理由。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结合第④段“2020年1月17日,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叫于海龙。他干了一件事,在周边的几个山村贴了很多告示,招辅导老师",第⑤段“告示贴出来,一周时间,80多人报名。你可能会有点儿奇怪,村里能有什么辅导老师呢 ”可概括为:贴告示招辅导老师。
结合第⑩段“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木工课、烘焙课、瓷器课、传统手工课、养殖课、蔬菜栽培课……带着真问题,去满世界寻找解决方案,这才是学习本来该有的样子。在这所山村小学,它真切地实现了”,第③段“你可以想象,他们的生命被这个新的身份点燃了,这在乡土社会是何等的荣耀”可概括为:在学校开设兴趣课点燃人们的生命。
(2)从结构上来看,结合第⑩段中“所以教育专家沈祖芸说了这么一句话:教育资源其实无处不在。资源就在你身边”,第①段中“教育专家沈祖芸在她的《全球教育报告》里讲了一个精彩的案例,我索性跟着沈老师去了一趟那里"的内容可知,与文章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从内容上来看,结合第⑧段中“你可以想象,他们的生命被这个新的身份点燃了,这在乡土社会是何等的荣耀。我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聊过,他们跟我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爱这门手艺”,第④段“你看,不仅是学校有了资源,周边的村子、周围的人,也因此被照亮,有了光彩。学校和村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改善了”可知,“教育资源其实无处不在。资源就在你身边”深化了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一文章主题。
(3)结合第②段中“这是一所山村小学,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的深山里,叫九渡河小学”,第③段中“现在中国的山村小学,要说硬件,其实并不差,真正的问题是没有好的师资。要把一个外地毕业的大学生或一个名师派到山区教书,并留在那里,很难。如果名师才是学校资源的话,那九渡河小学这样的难题就无解”,第④段中“2020年1月17日,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叫于海龙”的内容可知,于海龙留在深山里的九渡河小学教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好校长。
结合第④段中“2020年1月17日,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叫于海龙。他干了一件事,在周边的几个山村贴了很多告示,招辅导老师”,第⑩段中“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木工课、烘焙课、瓷器课、传统手工课、养殖课、蔬菜栽培课……带着真问题,去满世界寻找解决方案,这才是学习本来该有的样子。在这所山村小学,它真切地实现了”,第③段中“你可以想象,他们的生命被这个新的身份点燃了,这在乡土社会是何等的荣耀”的内容可知,于海龙到九渡河小学后招辅导老师,开设豆腐课,点燃这里人的生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得教育艺术的校长。
结合第⑨段中“怎么把豆腐做出来?科学课的内容就加进来了……豆腐还要卖掉,卖给其他学校的食堂和周边的餐馆,要写文案打动人,语文课就涵盖进来了”,第⑩段中“豆腐课的引入,只是引了一个壳,一个挑战,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那些知识点,被于校长装进了这个壳里……这些内容,孩子们一边做豆腐,一边就全都掌握了”,第 段中“我在九渡河小学的大门口,看到墙上写的校训,其中有一句:‘脚下有根,眼里有光’”的内容可知,于海龙校长把各种文化课程融进兴趣课里,让孩子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眼里有光,实现学习的本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校长。
(4)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讲述了于海龙校长扎根深山小学,招聘辅导老师,开设兴趣课,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点燃了人们的生命这一故事,突出了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题。所以应推荐给《文苑》的“教育天地”栏目。据此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组织语言进行推荐即可。
8.(2023七下·惠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的淬炼。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其本意是爱孩子,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我们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国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有删改)
材料二:
漫画《最“体贴”的家长》
材料三:
劳动教育与体育有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目的追求,但本质上都是增强人的体质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可以从身心两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参加劳动教育,有利于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018年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全国6岁儿童近视率达14.5%、小学生达36%、初中生达71.6%、高中生达81%。此外,还有肥胖率增高,征兵体检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等情况。其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锻炼,忽视劳动教育。所以说劳动教育对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四:
劳动教育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从学校来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从社会来讲,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与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任务不相符合,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培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以上资料节选自《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有改动)
(1)下列对于上述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参加劳动,一定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劳动教育与体育在本质上都是以增强人的体质为重要内容,因此这两者有相同的表现形式和目的追求。
C.2018年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现在的学生近视、肥胖、征兵体检不合格都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锻炼,忽视劳动教育。
D.当前我国中小学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表明了我国当前教育面临着劳动教育缺位的严峻现实。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以“班主任”的口吻对材料二“体贴”的家长说说劝导的话。
(3)请根据上述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应当如何开展劳动教育。
【答案】(1)D
(2)孩子家长,您好!不用担心孩子劳动会累坏身子,参加劳动活动,不只是让孩子锻炼体质,还可以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同时参加劳动教育,有利于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①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②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③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革命要求。④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⑤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理解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分析材料主体特征;启示、感悟、建议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先阅读材料,再结合选项回到原文定向查找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找到正确的一项。
本题考查漫画理解和劝说。先描述所看的漫画内容,再结合漫画题目与内容揣摩背后的深意,明确劝说的目的,最后结合人物身份与题目要求进行劝说。
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先明确概括对象,然后阅读全文,理解文言文大意,并把握文章主题和作者情感态度;最后在文中定位相关内容,提取关键词句分析作答。
(1)A,根据材料一第2段“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可知,“一定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表述错误。
B,根据材料三“劳动教育与体育有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目的追求,但本质上都是增强人的体质的重要内容”可知,“两者有相同的表现形式和目的追求”表述错误。
C,根据材料三“2018年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全国6岁儿童近视率达14.5%、小学生达36%、初中生达71.6%、高中生达81%。此外,还有肥胖率增高,征兵体检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等情况。其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锻炼,忽视劳动教育”可知,“都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锻炼,忽视劳动教育”表述错误。
D,根据材料四“劳动教育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可知,D选项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D。
(2)画面中大人对正在做家务的小孩说:“不用真劳动儿子,别累坏了。到社区盖个劳动实践的章就行了!”结合漫画标题最“体贴”的家长》可知,这副漫画反映了家长过度过度溺爱孩子,轻视劳动实践的社会现象。根据题目要求,我们要以“班主任”的口吻劝说家长,目的是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支持孩子参加劳动。
答案不唯一,可从劳动不会累坏孩子,反而有利于身心健康以及弄虚作假是不诚实的行为等角度切入,注意语气委婉。
(3)结合材料一第2段中“我们必须谨记:尽管我们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可概括为: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
结合材料四第1段“劳动教育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从学校来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可概括为: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结合材料四第1段“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可知,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结合材料四第2段“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可概括为: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革命要求。
结合材料四第2段“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培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可概括为: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
9.(2023七下·深圳期末)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影像扑面而来,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作为人类文明的符号系统,影像本质上是关于时空的具象叙事。在影像生存时代,影像生产不再是通常被垄断的基于新闻理念或者艺术理念的专业行为。今天,专业影像生产者依然凭借精益求精的创作唤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是,较之于数不胜数的“业余”生产者,专业生产者的影像覆盖面难免显得局促和单薄。影像生存时代的魅力一方面在于庞大人群中涌动的灵感与智慧,让短视频的场域常常充满新鲜的气息;另一方面在于给了所有参与主体相对平等的展示机会,全民影像的短视频生产也呈现出多元审美文化的特点。另外, 2021年抖音数据报告的一个统计,抖音用户上传的视频中记录了“1517万次‘出生’、2.53亿次‘长大’、1819万次‘毕业’、3347万次‘催婚’、715万次‘退休’”。可见,这样体量的集体影像记录意味着人们不再总是被动地处于影像的控制之下,不再是对影像一味屈从式消费,而是依据大众美学的特征主动参与和创造。同时,在短视频文化的推动下,今天的影像正在成为人们越来越习惯的“语言”表达或交流方式,或者说,影像已然是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新“语言”。
然而无论在宏观视域中短视频的影像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关系变得有多么密切,影像终究是世界的投影。今天,影像化生存已经给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见”与“不见”的观看世界的机制。但其“看见”的世界相对闭合,并由多种力量共同塑形,既在于其个体内心的愿景,“因趣结缘”的群体认同,也在于技术与商业等外部机制的强力嵌入,也就是所谓的“信息茧房”。我们理想的情形是,通过超级短视频平台和强大的搜索机制,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选择他们想要观看的影像。但现实的情形是,人们通常不会充满理性地逐次打开进入影像之窗,而是容易在源源不断的短视频影像供给中,让观看行为从有序转为无序、从逐新转为重复、从清醒转为沉浸。在日积月累的观看积淀中,人们看起来是在别人生产的影像中流连忘返,但实际上是为自己构建了一个难以走出的“我的世界”。由于智能手机与个体的亲密匹配,人们之于短视频的观看行为往往是独立和隐蔽的,因此这种“选择”更容易听从他们内心的召唤,也可以更容易且精准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影像。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算法逻辑也会精准地把它们嵌入到“我的世界”中。另一种对“可见世界”强大的塑形力量是来自消费社会的商业机制。人们生产的短视频影像,不管是否有营利的目的,都在无形之中被标注了以观看量和点赞量等为“货币”计量方式的价格,观看量和点赞量也在调配和刺激着影像的再生产。
短视频场域中,缘于对自身“见”到的世界的充分认同,也因此会对“不见”的世界习惯性忽略。此外,随着影像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难厘清其与现实时间交错交缠的关系。对于个体而言,这种脱域机制会以挤压效应让真实的生活时空变得越来越不可见。
(摘编自刘永昶《短视频时代的影像化生存》)
【材料二】
技术媒介是人类的文化肌肤,它作为媒介延伸人类的身体,塑造人类的感官,创造新型文化。当前视频化生存预示着这种新型文化的崛起,全方位地冲击着人类社会。
当下,人们常常使用“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来批评“视频化生存”限制了人们对于信息的全面了解,以至于造成了对世界的片面认知,形成了文化区隔。这个路径展现的批判性思维及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没有多大意义,其中某些研究的视野和推论过于简略,比如参照系的设定常常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将考察尺度放大以呈现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探讨技术与文化的深层关系。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中,技术更新带来更多的文化交往,人们的认知范围大大地扩展了,遭遇不同文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德布雷指出,人们倾向于认为技术侵蚀文化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技术价值的轻视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精神基因里。在哲学传统基础上,我们发现技术和文化的对立,而我们也一直理所当然地保留了这种观念。”因此,“技术文化”没有在文化中获得一席之地。德布雷提出一个观点,技术趋向整合,文化趋向分割,“文化将人类物种分割成具有人性化的却不相叠加的东西:种族、人民和文明。然而,技术又将人类整合成一体”。由此,技术与文化展现出互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技术是无国界的,但它的实施必然受到文化影响,在技术的不断更新中,文化也出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交汇。
这个观点的启发意义在于,一是不能将技术与文化对立起来,而要变化思路,探讨两者是如何实现互嵌和转换的;二是既要在较大尺度中看到技术对于促进文化交融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要高度警惕技术可能对文化造成的侵蚀,特别是造成文化隔绝的危险,无论是在个体还是社会层面。技术更新带动的文化发展,必然引发更大范围的破圈,视频化生存激发的技术破圈已超越文化,这个破圈,致使人类基于碳基身体的主体性正在遭遇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
(摘编自孙玮《技术文化:视频化生存的前世、今生、未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影像生存时代,影像生产不再是专业行为,专业生产者的影像覆盖面也显得局促和单薄,很难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B.人们进入影像之窗后,观看行为容易从有序转为无序、从逐新转为重复、从清醒转为沉浸,从而为自己构建了一个难以走出的“我的世界”。
C.随着影像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种脱域机制以挤压效应让真实的生活时空变得越来越不可见。
D.技术文化在文化中无一席之地,这和技术价值受轻视以及保留技术和文化的对立的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像化生存时代,人们不再被动地处于影像的控制之下,不再是对影像屈从式消费,而是主动参与和创造。
B.作为全民影像的短视频生产呈现出了多元审美文化的特点,这与所有的参与主体有了相对平等的展示机会有很大关系。
C.材料二认为人们使用“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来批评“视频化生存”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造成对世界的片面认知,形成了文化区隔。
D.关于技术文化,德布雷认为技术和文化不是对立的关系,二者是互构的,技术更新能直接带动文化融合。
(3)材料一指出“影像扑面而来,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发生哪些变化。
【答案】(1)A
(2)B
(3)①影像生产不再是被垄断的专业行为;②短视频充满新鲜的气息并呈现多元审美文化的特点;③人们依据大众美学的特征主动参与和创造;④影像成为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新“语言”;⑤影像化生存建立了一整套“见”与“不见”的观看世界的机制。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把握作者的见解;新闻、材料类;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筛选信息答题技巧: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⑶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A.有误,“专业生产者的影像覆盖面也显得局促和单薄,很难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与原文不符。材料-第一段原文“在影像生存时代,影像生产不再是通常被垄断的基于新闻理念或者艺术理念的专业行为。今天,专业影像生产者依然凭借精益求精的创作唤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是,较之于数不胜数的“业余’ 生产者,专业生产者的影像覆盖面难免显得局促和单薄”。
BCD.正确。故答案为:A
(2)A.有误,与原文不符。材料一第一段原文“可见,这样体量的集体影像记录意味着人们不再总是被动地处于影像的控制之下,不再是对影像一味屈从式消费,而是依据大众美学的特征主动参与和创造”。
B.正确。
C.有误,因果关系与原文不符。材料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7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
1. 能准确筛选、提炼、概括、运用文章的主要信息。   
2. 把握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3.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 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   
5. 把握文体特点,了解常见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6. 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文中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形象的人物活动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记叙文必须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与文学作品塑造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有本质不同。
2.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在文中既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的要素,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悟出。掌握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3.记叙文结构: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时间先后安排结构;
第二,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
第三,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即: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安排结构;
第四,按事件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
另外,记叙文中的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落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及时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了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
4.记叙文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兼有抒情。在记叙文中这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
1.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交代和说明。
2.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按内容分,主要有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角度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3.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主要起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4.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其作用是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记叙文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找出线索,有利于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6.记叙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叫顺叙。
倒叙,即先写事物的结果,或把事件发展的过程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再用顺叙写出整个过程。作用有:开篇点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使文章结构紧凑。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根据情节表达上的需要,插入另一些相关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作用有:交代了……内容;解释了……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突出人物性格(形象);突出文章主题;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7.记叙中心:记叙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件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意思贯穿着文章的始终,贯穿在对具体材料的叙述、描写之中。
概括记叙性作品的中心常用的格式是: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概括段意可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语来加以综合、归纳。
8.记叙详略:凡是对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即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中心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了文章的深度,突出中心思想;面(略写),体现了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有时,在安排详写材料时,还应注意前后呼应。
9.记叙文阅读的考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
(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4)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6)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
10.答题策略:
(1)有整体意识、语境意识和“统观”意识
对字、词、句、段、篇的分析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结合语境理解分析,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2)捕捉材料信息
①捕捉“重点词”,理解和品味语言。
②捕捉“重点句”,深入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和特殊作用。
③捕捉“中心句”和“议论句(段)”,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
④捕捉“文本性”,把握各种文体的基本常识。
(3)排除干扰选项
①排除法(筛选法)。②比较法(对比法)。③还位法(复位法)。
(4)逐层深入
分析字、词、句、段的深层含义时,要从表面意思的分析开始,逐层深入,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不能一步就写出它们的深层含义。
(5)一准二全三简明
在回答主观简答题时,表达力求做到“一准二全三简明”。
(6)紧扣文本
在回答开放题时,必须先从阅读的文本出发,再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的经历谈看法,不能凭空臆想,随便发挥。
例1.(2023九上·苏州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B.“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C.“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D.因为“我”的命运和“花"的命运紧密相连。
(2)对第一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3)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例2.(2022七上·潮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乙]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刘湛秋《雨的四季》)
[丙]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老舍《济南的冬天》)
(1)在括号中写出以上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词性。
金黄    
感到    
那些    
(2)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文画线的句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比作“花针”强调的是“细”,比作“细丝”强调的是“密”。
B.[乙]文画线的句子突出了秋雨的端庄,领起下文。
C.[丙]文反复写水藻的绿,意在衬托出水的清澈和温暖,表现出济南冬天之温晴
D.[甲]文在写雨时侧重描写,正面描绘和侧面烘托相结合。[乙]文在写雨时侧重抒情,写秋雨一笔带过,多虚写。
(3)分别概括[甲][乙][丙]三文中“雨”或“水”的特点。
1.(2022七上·惠来期末)阅读,回答问题。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我的老天爷!” 他想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B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在派大臣去看布料之前,皇帝“想”了许多。从这些“想法”里可见皇帝是个怎样的人?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2)文中A、B两处正确的标点符号应该是:(用符号表示,不要用文字说明)
①A    
②B    
(3)上文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2.(2022七上·白云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节选自《雨的四季》)
【材料二】
蒙蒙的秋雨,濡湿了深秋的天空,滋润了尚未枯黄的草地与花树,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
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是喜雨,美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秋雨,却总是有所偏见,说它的冷落、萧条与肃杀。过于强调“一场秋雨一场凉”,缺少对于它的难得的坚忍、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甚或怀着责难,这么凉的天,下什么雨呢,真讨嫌。
殊不知,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秋雨的特点,不只在于它的凉,还在于它的绵、它的柔、它的韧,跟“春雨贵如油”一样,说“秋雨贵如油”,当秋“乃发生”,“润物细无声”,是“喜雨”,也丝毫不过分。至少农民会由衷渴望,喜滋滋称快庆幸的。
春雨,吝啬得很,稀疏极了,往往连个沙尘也压不住。秋雨则不然,缱绻连绵,“随风潜入夜”,常常从早下到晚,淅淅,沥沥,簌簌,潺潺,涓涓,丝丝缕缕,袅袅婷婷,蕴含 着坚忍、持久的耐力;多豪爽,多气派。
秋雨也不似夏雨的没正邪——有时凶猛暴戾,有时干打雷不下雨,沥涝、干旱都具有极大的伤害性、毁灭性。秋雨总是那么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应节而降,恰到好处,仿佛醇醪(chún láo),仿佛甘霖。
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是它的天使。细腻温情地送走酷热的夏,含情脉脉地迎迓着冷峻的冬。能不说它为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大度从容?没有宽阔诚挚的胸怀,没有充沛的储备,怎会这么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淋漓酣畅地下得这样匀实,这样耐心,这样慷慨呢?
苍天不老。秋雨,是苍天的寄托,是苍天的胸臆,没有惆怅,没有感伤,没有飞扬跋扈,只有特立独行、真诚坦荡的洒落,那么凉,那么柔,那么闲适,那么达观。
秋雨呀,浸沐着我的头脑,激溅着我的键盘,促我敲击着清醒、清新、清亮的文字。
(节选自《湖畔散记》)
【材料三】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色的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的建筑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张爱玲《秋雨》)
(1)下列对三则材料中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细腻,抒发如诗意般的感觉和感情,处处匠心独运。
B.材料二运用了大量的短句、拟声词和叠词等,可算是一篇情感婉柔,文笔清新的散文。
C.材料三开头比喻奇特,展示了烟雨朦胧的秋景,渲染了挣脱束缚以后幸福愉快的氛围。
D.“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想象新奇,把无生命的秋雨比作有生命有性情的“妇人”。
(2)下列对三则材料中关于“秋雨”的表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均是关于“秋雨”的优美散文,写法虽不相同,但都形象细致地歌颂了秋雨。
B.“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是它的天使”,作者借此句写出了秋雨的大度与慷慨。
C.张爱玲笔下的《秋雨》全篇没有一个愁字,但表达出如秋雨般凄凉的伤痕累累的感情。
D.材料一中“秋雨”的背景是在一个成熟的金黄丰收季节,秋雨静谧、深情又有些凄冷。
(3)材料二中哪个句子与“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相呼应?说说该呼应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4)“秋雨”是很多文人笔下的写作对象,请分别概括三则材料中的“秋雨”各有怎样的特点。
3.(2023九上·昆山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目访谈)
2019年10月7日,《一本好书》第二季回归,这是一档被称为全民阅读“试衣间”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此次回归,节目组选择了重读《红岩》《骆驼祥子》等经典作品,豆瓣网友给出了9.5分的评价。
“去看看这本书吧”,从《一本好书》第一季开始,这样的呼吁几乎每期都会出现,像一个烙印,印在节目扉页,提醒观众这才是节目的初心所在。
“全民阅读说了这么长时间,但是我们的人均年阅读量,还是非常低。好多有过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很多在校大学生,除了教材之外的阅读几乎是零,我们竟然还有这么漫长的路要走。”节目总导演关正文直言,这样的现状令他难过,“我们节目每年推荐十一本书,如果带动了观众能够读其中的两三本,那是一个特别大的进步。”
(相关数据)
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
(各抒己见)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和智慧,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只有通过与它们的对话,才能真正为我们自己所拥有。读先贤的书,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至于阅读的方法,我认为首先是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系统的阅读计划,每天挤出一定的阅读时间,让阅读逐步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我有两个建议:一是“读两头”:一方面多读久经考验的经典,这些经典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要多读有价值的新书,了解当下其他人的所思所想,接触时代的前沿,这对于打开视野很有帮助。二是多读些闲书,在生活中熟悉“非功利性”的阅读,也就是阅读和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不直接相关的书籍。今天的青少年基础知识并不差,各种技艺的训练也比我们当年要全面得多,但人们常常抱怨青少年的人文修养、文化视野还存在相当多的缺陷,这其实与缺乏“非功利性”阅读有关。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无论传播介质、阅读方式如何变化,有一条是不能变的,那就是读好书。所谓妤书就是那些思想、文化、知识含量大,叙述技巧高超的书,这些书会让人终身受益。怎样挑选好书 首先是选各类经典作品和被广泛称道的新作。其次是在版本上下功夫,一般来说,名家著译、名社出版的书更可信。另外,要处理妤精读与速读的关系。有很多阅读推广人士呼吁要读整本书,其实,对于经典、对于真正的好作品,才有必要去精读,甚至要反复去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而对那些思想文化、知识、审美含量都不充分的作品,速读没有什么不好。
(改革热点)
高考所有科目阅读量都增加了。
当前,高考正在进行重大改革,力图改变高考带来的题海战术、抑制学生可塑性等弊端,鼓励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在这轮教学改革中,阅读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这体现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系。例如:初中阶段加强了名著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猜读、圈点批注、对比阅读、整本书阅读、查阅作者传记资料等等,重在激发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高中阶段教材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材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本好书》是一档被称为全民阅读“试衣间”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深受好评。
B.呼吁观众们“去看看这本书吧”是《一本好书》的节目初心,成功实现了全民阅读。
C.朱永新给青年的读书建议主要有两点:一是读最伟大的著作,二是制定一个阅读计划。
D.臧永清认为,对于那些思想、文化、知识、审美含量不充分的作品,没有必要精读。
(2)下列对2010年至2015年国民阅读指标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国民的阅读率指标,还是阅读量指标,未成年人都高于成年人。
B.成年人的阅读率从2013年开始略有增长,2015年达到了最高水平。
C.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阅读量差距在2012年是最小的,还不到两本。
D.成年人六年的阅读量基本持平,未成年人的阅读量呈现一定的变化。
(3)请分点概括张颐武提出的阅读建议。
(4)材料中提到,初中阶段读名著要重点学习某种读书方法。以本学期阅读的一本名著为例,谈谈你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4.(2023四上·杭州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病
鲁迅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责,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 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 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 ……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节选自《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1)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陈莲河开的药方 作者的反应 作者的心理
刚开始 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 千方百计地配药 ①   
有一回 点在舌尖的丹;请人看看可有前世冤愆 遵从父意 失望
最后一回 停止败鼓皮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 ②    ③   
(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从描写的角度给下面句子写批注。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3)文中划线处“这思想就不该”与“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前后矛盾吗 为什么
(4)文末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现在还听得到那时自己的声音 为什么觉得这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5)结合《朝花夕拾》原著或你对鲁迅的认识,谈谈父亲的病对鲁迅先生的人生产生哪些影响。
5.(2023七下·封开期末)现代文阅读
驿路梨花(节选)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聋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 ”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科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下列对选文的记叙顺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写“第二天早上”的见闻,联系全文看,是顺叙。
B.梨花妹妹追忆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是倒叙。
C.梨花妹妹追忆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是插叙。
D.从全文、全段看,是在顺叙中插叙。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梨花妹妹和“我们”照料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见证,反映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世代相传。
B.选文先写一个误会,再设一个悬念,然后才引出小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回环曲折,引人入胜。
C.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D.结尾处又写到“洁白的梨花”,寓情于景,人花相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熏陶。
(3)请分析“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语句中“闪”字的作用
6.(2023七下·潮安期中)阅读下面选文片段,完成各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超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真实生动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 的过程。
B.选文通过对夜间举着火把登山景象的诗意描绘,运用直接抒情,表达了对红军的赞叹。
C.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顺序展开叙述,行文前后照应,情节曲折,富有吸引力。
D.“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运用比喻,从视觉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
(2)选文中,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
7.(2023七下·惠城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脚下有根,眼里有光
罗振宇
①教育专家沈祖芸在她的《全球教育报告》里讲了一个精彩的案例,我索性跟着沈老师去了一趟那里。
②这是一所山村小学,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的深山里,叫九渡河小学。
③现在中国的山村小学,要说硬件,其实并不差,真正的问题是没有好的师资。要把一个外地毕业的大学生或一个名师派到山区教书,并留在那里,很难。如果名师才是学校资源的话,那九渡河小学这样的难题就无解。
④2020年1月17日,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叫于海龙。他干了一件事,在周边的几个山村贴了很多告示,招辅导老师。
⑤告示贴出来,一周时间,80多人报名。你可能会有点儿奇怪,村里能有什么辅导老师呢?
⑥有。是剪纸的、做豆腐的、做灯笼的、养蜜蜂的、养鱼的、养蚕的、榨油的、厨师等。
⑦就是这样一些普通的村民,大家有的,也无非平日里农家谋生的本事。你可能有点儿泄气,以为于校长能搞什么创新呢,搞了半天好像也就加了几门兴趣课。
⑧于校长要求孩子,不仅要把豆腐做出来,还要卖出去。在这个挑战下,学校里原本的各种文化课程就被融进来了。
⑨怎么把豆腐做出来?科学课的内容就加进来了。怎么把各种成本核算清楚,各项收入记录明白?算术课的内容就涵盖进来了;豆腐还要卖掉,卖给其他学校的食堂和周边的餐馆,要写文案,打动人,语文课就涵盖进来了。
⑩豆腐课的引入,只是引了一个壳,一个挑战,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那些知识点,被于校长装进了这个壳里。磨豆腐需要计算黄豆和水的比例,孩子们提前就学会了。了解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学会使用仪器测量质量、体积和温度。这些内容,孩子们一边做豆腐,一边就全都掌握了。
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木工课、烘焙课、瓷器课、传统手工课、养殖课、蔬菜栽培课……带着真问题,去满世界寻找解决方案,这才是学习本来该有的样子。在这所山村小学,它真切地实现了。
仅仅是学校在周边的村子里找到了资源吗?不,四周的村民也有收获:磨豆腐、做木工、种菜、养鸡,这些事对村民来说,原来只是生计和收入。而现在,九渡河小学的一个邀请,让他们成了老师。
你可以想象,他们的生命被这个新的身份点燃了,这在乡土社会是何等的荣耀。我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聊过,他们跟我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爱这门手艺。
你看,不仅是学校有了资源,周边的村子、周围的人,也因此被照亮,有了光彩。学校和村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改善了。
孩子在社区里长大,整个社区滋养孩子,而孩子给社区带来希望。
我在九渡河小学的大门口,看到墙上写的校训,其中有一句:“脚下有根,眼里有光。”
为什么眼里有光?因为孩子们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眼里的光是因为他们真的在寻找答案。根在哪里?根就在附近的村子里,在附近的人那里。
所以教育专家沈祖芸说了这么一句话:教育资源其实无处不在。资源就在你身边。
(1)于校长到九渡河小学后干了一些什么事情?
(2)试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说说文章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于海龙校长是个怎样的人?
(4)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小事蕴理”“教育天地”栏目。请将《脚下有根,眼里有光》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语。
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50字。
8.(2023七下·惠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的淬炼。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其本意是爱孩子,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我们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国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有删改)
材料二:
漫画《最“体贴”的家长》
材料三:
劳动教育与体育有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目的追求,但本质上都是增强人的体质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可以从身心两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参加劳动教育,有利于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018年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全国6岁儿童近视率达14.5%、小学生达36%、初中生达71.6%、高中生达81%。此外,还有肥胖率增高,征兵体检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等情况。其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锻炼,忽视劳动教育。所以说劳动教育对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四:
劳动教育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从学校来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从社会来讲,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与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任务不相符合,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培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以上资料节选自《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有改动)
(1)下列对于上述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参加劳动,一定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劳动教育与体育在本质上都是以增强人的体质为重要内容,因此这两者有相同的表现形式和目的追求。
C.2018年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现在的学生近视、肥胖、征兵体检不合格都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锻炼,忽视劳动教育。
D.当前我国中小学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表明了我国当前教育面临着劳动教育缺位的严峻现实。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以“班主任”的口吻对材料二“体贴”的家长说说劝导的话。
(3)请根据上述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应当如何开展劳动教育。
9.(2023七下·深圳期末)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影像扑面而来,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作为人类文明的符号系统,影像本质上是关于时空的具象叙事。在影像生存时代,影像生产不再是通常被垄断的基于新闻理念或者艺术理念的专业行为。今天,专业影像生产者依然凭借精益求精的创作唤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是,较之于数不胜数的“业余”生产者,专业生产者的影像覆盖面难免显得局促和单薄。影像生存时代的魅力一方面在于庞大人群中涌动的灵感与智慧,让短视频的场域常常充满新鲜的气息;另一方面在于给了所有参与主体相对平等的展示机会,全民影像的短视频生产也呈现出多元审美文化的特点。另外, 2021年抖音数据报告的一个统计,抖音用户上传的视频中记录了“1517万次‘出生’、2.53亿次‘长大’、1819万次‘毕业’、3347万次‘催婚’、715万次‘退休’”。可见,这样体量的集体影像记录意味着人们不再总是被动地处于影像的控制之下,不再是对影像一味屈从式消费,而是依据大众美学的特征主动参与和创造。同时,在短视频文化的推动下,今天的影像正在成为人们越来越习惯的“语言”表达或交流方式,或者说,影像已然是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新“语言”。
然而无论在宏观视域中短视频的影像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关系变得有多么密切,影像终究是世界的投影。今天,影像化生存已经给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见”与“不见”的观看世界的机制。但其“看见”的世界相对闭合,并由多种力量共同塑形,既在于其个体内心的愿景,“因趣结缘”的群体认同,也在于技术与商业等外部机制的强力嵌入,也就是所谓的“信息茧房”。我们理想的情形是,通过超级短视频平台和强大的搜索机制,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选择他们想要观看的影像。但现实的情形是,人们通常不会充满理性地逐次打开进入影像之窗,而是容易在源源不断的短视频影像供给中,让观看行为从有序转为无序、从逐新转为重复、从清醒转为沉浸。在日积月累的观看积淀中,人们看起来是在别人生产的影像中流连忘返,但实际上是为自己构建了一个难以走出的“我的世界”。由于智能手机与个体的亲密匹配,人们之于短视频的观看行为往往是独立和隐蔽的,因此这种“选择”更容易听从他们内心的召唤,也可以更容易且精准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影像。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算法逻辑也会精准地把它们嵌入到“我的世界”中。另一种对“可见世界”强大的塑形力量是来自消费社会的商业机制。人们生产的短视频影像,不管是否有营利的目的,都在无形之中被标注了以观看量和点赞量等为“货币”计量方式的价格,观看量和点赞量也在调配和刺激着影像的再生产。
短视频场域中,缘于对自身“见”到的世界的充分认同,也因此会对“不见”的世界习惯性忽略。此外,随着影像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难厘清其与现实时间交错交缠的关系。对于个体而言,这种脱域机制会以挤压效应让真实的生活时空变得越来越不可见。
(摘编自刘永昶《短视频时代的影像化生存》)
【材料二】
技术媒介是人类的文化肌肤,它作为媒介延伸人类的身体,塑造人类的感官,创造新型文化。当前视频化生存预示着这种新型文化的崛起,全方位地冲击着人类社会。
当下,人们常常使用“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来批评“视频化生存”限制了人们对于信息的全面了解,以至于造成了对世界的片面认知,形成了文化区隔。这个路径展现的批判性思维及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没有多大意义,其中某些研究的视野和推论过于简略,比如参照系的设定常常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将考察尺度放大以呈现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探讨技术与文化的深层关系。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中,技术更新带来更多的文化交往,人们的认知范围大大地扩展了,遭遇不同文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德布雷指出,人们倾向于认为技术侵蚀文化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技术价值的轻视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精神基因里。在哲学传统基础上,我们发现技术和文化的对立,而我们也一直理所当然地保留了这种观念。”因此,“技术文化”没有在文化中获得一席之地。德布雷提出一个观点,技术趋向整合,文化趋向分割,“文化将人类物种分割成具有人性化的却不相叠加的东西:种族、人民和文明。然而,技术又将人类整合成一体”。由此,技术与文化展现出互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技术是无国界的,但它的实施必然受到文化影响,在技术的不断更新中,文化也出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交汇。
这个观点的启发意义在于,一是不能将技术与文化对立起来,而要变化思路,探讨两者是如何实现互嵌和转换的;二是既要在较大尺度中看到技术对于促进文化交融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要高度警惕技术可能对文化造成的侵蚀,特别是造成文化隔绝的危险,无论是在个体还是社会层面。技术更新带动的文化发展,必然引发更大范围的破圈,视频化生存激发的技术破圈已超越文化,这个破圈,致使人类基于碳基身体的主体性正在遭遇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
(摘编自孙玮《技术文化:视频化生存的前世、今生、未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影像生存时代,影像生产不再是专业行为,专业生产者的影像覆盖面也显得局促和单薄,很难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B.人们进入影像之窗后,观看行为容易从有序转为无序、从逐新转为重复、从清醒转为沉浸,从而为自己构建了一个难以走出的“我的世界”。
C.随着影像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种脱域机制以挤压效应让真实的生活时空变得越来越不可见。
D.技术文化在文化中无一席之地,这和技术价值受轻视以及保留技术和文化的对立的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像化生存时代,人们不再被动地处于影像的控制之下,不再是对影像屈从式消费,而是主动参与和创造。
B.作为全民影像的短视频生产呈现出了多元审美文化的特点,这与所有的参与主体有了相对平等的展示机会有很大关系。
C.材料二认为人们使用“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来批评“视频化生存”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造成对世界的片面认知,形成了文化区隔。
D.关于技术文化,德布雷认为技术和文化不是对立的关系,二者是互构的,技术更新能直接带动文化融合。
(3)材料一指出“影像扑面而来,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发生哪些变化。
10.(2023七下·深圳期末) 阅读回答问题。
青春(节选)
旻旻
①葡萄还没长出来,那些婴儿头发般柔软的嫩绿色葡萄藤,绕着葡萄架一路蜿蜒,蜜蜂在阳光和叶子间穿梭,一只年轻的小蜜蜂穿过葡萄叶的墙,在空中打了一串的旋儿,滴溜溜地越过我的杯沿,沿着吸管一路探下去——它看上了我的柠檬汁了。吃饱喝足了,小蜜蜂扑扇着薄薄的翼翅,乐颠颠来到跟前来和我亲亲热热地对视。七月的喀什,一间安静的吧里,一人一蜂,因一滴柠檬汁结缘,我忽然有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快乐。
②旁边一桌,三个年轻老外表情虔诚地注视着一侃侃而谈的中年老外。紫外线使他的皮肤失去原来的色泽,要不是那双格外绿的瞳仁,我几乎要把他当成沿途所见的哈萨克人了。那些俯首帖耳的年轻脸庞,不过十来二十岁,他们青春的眼中充满向往和激情,他们或脚趿拖鞋或穿凉鞋,身旁靠着人高的背囊。他们随时提起行囊,带着青春向丝路进发。
③我放下手中的书,深呼吸。这香气诱人的青春呵,教人心动。
④可青春是什么,告诉我,教给我。
⑤菲茨杰拉德说,“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梦,一种化学的发疯形式”。我则深信青春是一场策划逃跑并致力付诸实行的岁月。我在十二岁开始策划逃跑。那一年是我的本命年,种子在幼小的心中发芽,在阴雨绵绵的季节腐烂,却永不根绝。时间以生命的形式延续,逃跑以一个孩子不可告人的秘密高悬头颅。秘密到底只是秘密,不是我不想付诸现实,在躯体和灵魂的较劲中,躯体永远言不由衷。出走理所当然屈就成心中不败的秘密之花,既生机勃勃又苍白无力。
⑥身躯被置于没有天空的屋檐下,在安静的房间中欣欣向荣。成长中房间是必要的,房间让女孩经历日升月落,花谢花飞。 房间以它宽广如海的胸襟倾听她的书声歌声,蒸发她的泪水,隐秘她的忧伤,收容她的阴霾和阳光,照亮她对镜贴花黄的岁月,放纵她肆意而悄无声息的舞蹈……
⑦我努力回想我的青春,读喜欢的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乖巧的孩子。没有锐利,没有疼。只有虚幻的出走。我是那么安分守己,不起眼,远离盛宴和烟花。我的青春如此让人失望。即使到了夕阳残照,垂暮矣矣,我相信我依然安静如初。是的,我有安静的躯体,她把动荡的灵魂安置得稳稳妥妥,不动声色。
⑧得了疾病,我只能是镜子里那个我了。那其实又并非真正的我。疾病仅仅是疾病,它从不是生活。当然我确信它的确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了我的一生。这句话无疑是伤感的,甚至在写下这个句子的时候,悲哀莫名而至,仿佛这就是所谓的宿命,这真让人绝望和沮丧。而我又无法确定,假如我拥有的不是疾病而是健康,我的青春又是什么,我的一生又将是什么?我美丽吗?我智慧吗?我是否比现在更快乐?由这个问题,又衍生出另一个或多个问题: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会不会有另一个我?她健康吗?她美丽吗?她智慧吗?最重要的是,她快乐吗?
⑨唯一确信无疑的是,这一生我注定只能在虚幻中出走——我已经像接受我出生的城市,我的种族和文化那样坦然地接受了我的躯体。当然我异常渴望她可以更美丽些,更健康些。然而躯体的另一部分是轮椅本身就是命运,争论毫无意义。年少时还能做站立状,一如任何健康女子。于是照相时轮椅必在镜头之外三尺,仿佛它是如此不光彩,如此让我蒙羞,我必不能让它出现在任何照片上,成为物证,成为我哪天的呈堂证供。当轮椅在岁月里最终统治身体,成为她赖以生存的工具时,那自以为聪慧过人的女子才明白,一切不过一只傻鸵鸟的玩意,轮椅就是宿命。不离不弃。它使心灵波澜壮阔。
⑩回到文字本身。我已经不能分辨,是文字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造就了文字。然生活是躯体,文字才是灵魂。伤感的是,躯体随着轮椅在生活中被眼睛们放大了,随之而来是生活中必然的苦难也跟着扩大,而作为那个人灵魂的文字却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这真让人无可奈何。我总以为,苦难是必须得推得更后一点,放得更低一点,收藏得更隐秘一点的。因为文字才是生命。至于和生命的抗争,不过是为了更有尊严地活着。和别的都无关。
再次回到路上。几天前,我们刚穿越了天山达坂抵达奎屯。穿越天山达坂无疑是最完美的天山之旅,因为可以看尽天山的“春夏秋冬”。为了在雪线上和皑皑白雪拍一张合照,出发前我刻意换上红衣白裙,高筒花布靴子。路虽然崎岖难走,且基本见不到其他车辆,一路上却是风光如画,随着海拔高度变化风景随之而变,处处美不胜收,这险峰之处的无限风光,让人生出一种不枉此生之感。沿途遇到不少骑马的哈萨克少年,拿着新鲜的雪莲花在路边兜售,我们抢着买了好多雪莲花,搂着捧着,人恍如在武侠小说里了。当抵达雪线之时,人已几乎神志不清,别说下去拍照,连说句完整的话都费劲。于是朋友下车去,抓了一把雪回来,放在我的掌心,我连眼睛也无力睁开,只努力深呼吸一口气,记住了那股渗入内心的清澈和冰凉。
从天山上下来,抵达奎屯,我又变得神采飞扬,生机勃勃。我深信生命有她的方向和轨道,不可改变。就像峭壁夹缝里的花,再艰难也要绽放,因为绽放是她一生的使命。这也让我时时感谢神明,使得我能让生命一次次出离轨道,一次次告别虚幻的出走,逾越极限,历经世界的波澜壮阔与内心的温暖。即便这一路上是痛是累,也有满眼绿色的生机来抚慰。在路上的每个日子,我的心中总滋生出蓬勃的生机,我知道,那不是虚幻,我真的在路上,在青春的路上行走。
这一切让人无比快乐。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第⑩段是否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3)本文以“青春”为题,朴实自然而意蕴丰富,请从构思的角度加以评析。
(4)紫堡文学社在编写社刊时,拟将本文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都汇编在“疾病与超越”这一栏目中,你是否认同这一想法?请说明理由。
11.(2022八上·茂名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散,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节选自《苏州园林》)
(1)阅读选文①②段,请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在分说苏州园林的特征时采用由次要到主要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
B.本文的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C.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等多方面的特点。
D.课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3)“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苏州园林中的池沼是怎样与“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的?
12.(2023八上·河源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应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材料一】各地要会同宣传、新闻出版、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加大网络环境治理力度,及时发现清理网络低俗有害信息,整治涉及中小学生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切实消除不良出版物、影视节目、网络游戏对学生的侵蚀影响。要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不通过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防止学生过度使用手机。要结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防止网络沉迷。
(选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材料二】调查结果显示,公立学校48%的学生每天带手机上学,73%的学生拥有手机,中学生使用手机应该引起关注。在调查中,我们归纳了使用手机有害的方面: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收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
③助长学生攀比风气。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多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⑥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不少中学生犯罪问题,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⑧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伤害身体,岂不追悔莫及。
(选自《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研究课题》,有删改)
【材料三】
手机挑战课堂(漫画)
【材料四】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在于可以方便联系。到了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的作用。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当你出门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处、在做什么,此时手机又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外出旅行或办事,坐在火车或大巴士上,闲来无聊,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玩玩游戏,手机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选自《辩论:中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有删改)
(1)材料一中教育部关于手机的新规定引发了热议。学校广播室请你设计三个针对性的采访问题,分别采访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
①采访教师:   
②采访学生:   
③采访家长代表:   
(2)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教育部办公厅并不反对学生使用手机,只是要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尤其不能带手机进课堂,教师要避免导致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教学行为。
B.材料二侧重由浅入深地列举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的种种害处,材料四则刚好相反,侧重阐述手机带给中小学生的种种好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才是合理的。
C.材料三以漫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迷恋手机导致部分学生上课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不良现象,从反面佐证了材料一“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这一规定的必要性。
D.四则材料既有从国家层面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新规定,又有从对于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还有通俗易懂、发人深思的漫画,展现了人们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态度。
(3)南岭中学八年级(8)班利用周一的班会课,举行了“初中生该不该带手机回校”的辩论赛。针对正方的如下阐述,请结合上述材料和生活体验,为反方写一段120个字以内的针对性辩词。
13.(2023八上·河源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
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 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1)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仿照示例,结合文章②至⑦段的内容概括。
①小时候,“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②   
③   
④   
(2)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A.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 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 地绣出一花一叶。(从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B.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从人物描写角度)
(3)从全文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
(4)本文以“母亲的刺绣时光”为题,有什么妙处?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14.(2022八上·惠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冬奥会中最美的东方设计
东方场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①曾经以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只存在于想象中,但当我看见冬奥场馆图的时候,觉得“雪游龙”就存在其中。
②俯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好似一条巨龙,在空中盘旋之后,蜿蜒穿梭在北京延庆的山林中。若是碰巧在晴天,金色的遮阳棚就像游龙的鳞片,在阳光中灼灼闪亮。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设计团队中,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我们熟悉的“鸟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都是他们的作品。作为整个冬奥设计中难度最高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赛道长1975米,垂直落差超过121米,其中甚至有360°回旋弯赛道。在又长、又陡、有急弯的基础上,要保证54个制冷单元正常运转,还要突出创意,设计是一条艰难又无止境的路。
③来到张家口赛区,看见另一个场馆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神仙在这里搁了一柄玉如意。这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标准场地,名为“雪如意”。到了夜晚,如意变得通体晶莹,好似闪着玉石的光泽。因为山体陡峭、气温较低,所以“如意”在修建过程中并不如意。这也是张家口这一赛区中修建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中间的柄身长168米,也是大跳台赛道,柄首的位置能让500人观赛,顶部与地面落差有130多米。
④这一场馆的总负责人张利,来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他说,赛道底端体育场很平整,在未来能做大型活动场。两边也建有楼梯,之后大家有机会可以来爬爬“雪如意”。
⑤另一座特别的场馆,也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设计。在看见名字之前,还以为敦煌“飞天”奔赴千里,来参加冬日盛会,不小心把飘带落在这里。而在孩子的眼里,或许又像一座巨型的彩虹滑滑梯。
⑥这是首钢滑雪大跳台,也是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馆。它还有个英文名“BigAir”,再过一段时间,滑雪运动员们就能借跳台之力,在飘带上腾跃,在天空中飞翔。飘带灵动,不止于形象,更在于设计的灵活。根据不同需求,曲线的“滑雪大跳台”就能在48小时内,转化成直线的“空中技巧”。
⑦而且还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利用工业遗产的场馆,首钢老工业园区里的老厂房和建筑物,经过改造后也能使用。“再利用”的理念,诞生了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永久跳台。
⑧冬奥会的十二个场馆已全部完工。而这三个场馆,无疑让我们看见了浓浓的东方气韵。
东方火炬;长信长明,温暖不灭
⑨希腊的冬奥火种,存放在火种灯来到北京。火种灯的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就是永恒的信念和希望。2000多年前的“中华第一灯”既是生活用具,又是艺术塑像,铜灯的模样是一位宫女,她双手执灯,双膝跪地,神态沉静。而眼前的“长信灯”既保存了火种,也照亮了奥运精神,就像寒冬夜行人手中的小灯笼。
⑩火种离开火种灯,就开始飘扬在火炬之上,这次的火炬名叫“飞扬”,如一个大卷轴。外层银,内层红,好似冰与火之歌。而且还与2008年夏运会的火炬塔相呼应,再次点燃了“双奥之城”北京的热情。
在火炬交接时,两只火炬的项部完全吻合,就像两只手紧握一起。火炬设计师李剑叶说,2020年很不寻常,想通过“握手”来表达人类需要共同面对危机。
当火炬点亮整个冰雪世界的时候,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世界在此刻相知相融。
东方之美,无处不在
此次的奖牌,有许多环形元素。正面的内圈里刻着祥云纹,外一圈刻着冰裂纹。而奖牌的背面,恰似中国古代同心圆玉壁,而且每个圈上都有许多“星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杭海和他的团队,化用了古代天文图中的“七衡六间图”。同心归圆,每个环都绕着冬奥会徽,所以奖牌得名为“五环同心”。“冬”字用草书写就,下面两点,又似“2022”的“2”,“冬”字还像滑雪运动员的抽象画。
2008年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已经被认为是史上最美的奥运奖牌之一了。原以为圆圆的小奖牌之上,已经没有多少创新空间。但东方美似乎总是取之不尽,冬奥奖牌依然能在“玉”元素中,发现新宝藏。
在最初宣传冬奥会的活动中,涌现了许多海报,其中《热情连接世界》让人印象最深刻,不敢相信作者还是川美的一名学生。大红纸热情又喜庆,一串白色中国结赫然醒目。而在中国结中心,又系着奥运五环。五环和中国结相互交织,和谐交融,象征团结友爱,所有的美好与包容环环相扣。
这次冬奥的图标,继续沿用08奥运会的篆刻风格。虽然造型很像,方方正正、红底白形。但是能动起来,每一个小印章就像一段动画,可爱的小人在上面做着不同的冰雪运动。有人说,这很像平时用的表情包,但又很雅致,因为小人的笔触神似毛笔。中央美术学院老师林存真说,这次的图标更偏重“汉印”风格,刀锋体现书法笔意。书画刻印为一体,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恰逢春节,所以霞光红的底色,对应着节日的喜庆。诗画落笔,印章点睛。细微的设计,点亮冬奥会的美。
(选自《物道》2021年11月16日版,有删改)
(1)选文思路清晰,按照    的说明顺序依次介绍冬奥会的三大场馆、   、奖牌、海报、   。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馆,也是历史上第一座利用工业遗产的场馆。
B.介绍三大场馆都使用了生动形象的文学性语言,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C.《热情连接世界》的海报在宣传活动中,热情喜庆的风格、奥运五环与中国结相互交织的创意、美好与包容环环相扣的寓意让人印象深刻。
D.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摹状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说明了火种灯的外形和内涵。
(3)根据本文信息,请你以冬奥会志愿者的身份,向外宾介绍冬奥会相关设计的三大亮点。
15.(2022八上·惠州期末)阅读
童年的情结
杨春贤
①爱人每次拖地板,都会轻轻地拉出缝纫机,将下面的灰尘拂去,再慢慢地把缝纫机放回原处。她有一个深深的情结,对缝纫机的钟爱差不多有半个世纪了。
②半个世纪前她还是个孩子。
③那时,她最喜欢到同学小妮家串门,因为小妮家给了她太多的新奇与惊喜。
④小妮住在一座阔气的三层小洋楼里。小妮家有许多她从未见过的东西,如落地钟、钢琴等,都使她啧啧称奇。最吸引她的是小妮的缝纫机。只见小妮用脚轻轻一蹬踏板,缝纫机针便拉着线上下跳动,小妮用手推着剪裁好的布料,缝好的针脚立即像一条线一样向前延伸,沿着布料的形状如影随形、整齐地前行,一圈又一圈。不过几分钟,一只鞋垫就砸好了。
⑤“你砸得太好了!”她禁不住赞叹道。
⑥“你来试试?”小妮说。
⑦“好,那让我试试吧。”她仿佛浑身是劲儿。
⑧试了几次,她居然学会了。在此后的某个星期天,她从家里带来一双裁好的布料到小妮家,鼓起勇气坐在缝纫机前,虽然针脚砸得歪歪扭扭,但一双崭新的鞋垫还是赫然呈现在她的面前。这天,她像过节一样快活,心里乐滋滋的。自那以后,她对缝纫机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⑨她家人口多,生活拮据,在她看来,缝纫机是一种奢侈品。不过,拥有一台缝纫机此后成为她的一个美丽的梦想。
⑩我和爱人结婚后,她经常和我说起孩提时代的那个梦想。后来我们有了两个女儿,爱人很自然地想到了买一台缝纫机,不单可以为孩子做衣服,哪怕砸双鞋垫也用得上它。
但当时由于商品供应严重短缺,要买一台缝纫机,必须等待一张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发放的“缝纫机票”。虽是如此,但期盼的心情却十分迫切,很快我们已了解到上海生产的“蜜蜂牌”等尽人皆知的缝纫机名牌。
但生活总是让人捉摸不定,有些事不一定按照你的计划如期而至,反而会突然地横插上一杠子。
一天晚上,我对爱人说起某某能买到“金鹿牌”自行车,并不经意地透露出羡慕之意。爱人听着,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那你买一辆吧!”
“不要,不要。”我们家离单位很近,最多十分钟就可以走到。
“买吧!你不是早就喜欢吗?再说,换煤气罐时还可以用嘛!”爱人坚持着。
“可咱积攒的钱是要买缝纫机的啊。”我仍不同意。
“还不知哪辈子才能等来票呢。”爱人不肯让步。
在爱人的再三催促下,积攒了许久的钱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给我买了自行车。
我心里清楚,她是为了我,放弃了自己的所爱。
后来,一直也没等来“缝纫机票”,再后来,两个女儿慢慢长大了,已经不宜再给她们做衣服了,缝纫机也始终没能买上。改革开放以后,缝纫机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爱人退休前,有一次,我陪她逛百货商店,走到陈列缝纫机的区域,她走过去转了一圈。
“怎么,你还喜欢缝纫机呀?”我不经意地问道。
爱人点点头,莞尔一笑。
的确,小时候的事,好像镂刻在脑海里一样一辈子都忘不了。爱人不正是这样吗?内心的那个缝纫机情结,时隔多年依然那样深。我突然感到有些自责。于是我决定给她一个惊喜。傍晚时分,我抬回家一台“蜜蜂牌”缝纫机。爱人开门一看,开心地笑了。至此,我终于圆了她儿时的梦想。
缝纫机买回来后,在她砸了一双鞋垫后却再也没有用过。然而,爱人依然对它保持着那份不变的情怀,因为它珍藏着她儿时的记忆、美丽的梦想和半个世纪的故事。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1)本文叙述了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请理清文章思路,填写表格。
时间 事件
爱人孩提时代 她十分羡慕同学小妮有缝纫机,并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台缝纫机
“我”和爱人结婚后 ①
爱人退休前 ②
(2)第 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结合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①“好,那让我试试吧。”她仿佛浑身是劲儿。
②在爱人的再三催促下,积攒了许久的钱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给我买了自行车。
(4)本文题目“童年的情结”有什么含义?
16.(2023八上·潮南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意盎然、金桂飘香,转角便有惊喜,邂逅便传佳话……“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因为举办亚运会,杭州实现了城市能级跃升、国际影响力飙升、群众获得感提升.杭州,感谢亚运,是你赋予这座“美丽华贵之天城”以新的时代意义,让亚运精神赋能浙江精神,让体育激情澎湃城市热情.
[材料一]
这届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亚运会,注定会成为人们新的美好回忆。而每一位杭州人也都心怀感思,自己的家乡因为亚运会而被塑造和改变。
通过筹办亚运会,杭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地铁里程已达516公里,萧山机场新航站楼拔地而起,杭州西站建成投运,不同类型的道路相互交织,内外路网环环相扣。钱江世纪城、杭州之门、望潮中心、亚运“三馆三村”等描绘城市天际线,突破城市新高度。
亚运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目共睹——浙江省统计局初步测算,因举办亚运会所增加的投资,对杭州市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量约为4141亿元,占同期GDP的7.6%;对财政收入的拉动量约为1033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8.2%。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杭州全市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同比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34.37%。
通过举办亚运会,杭州对创新城市治理有了更多实践和思考——在竞赛场馆、城市道路、公共服务空间布局近8万个无障碍设施点位;通过数字智慧动态管理,在保障赛事车辆优先通行、安全准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道路资源;在你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有空气质量监测、风速水文测算、安保巡防预警,甚至还有默默帮你灭蚊的智能机器人……
[材料二]
据知名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B站)后台数据统计,杭州亚运会期间,有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外国博主在B站上发布了亚运会及杭州城市的相关视频,也有不少外国博主将亚运会相关视频发布到国外社交和视频平台,引发海外网友关注。
杭州的文化标识享誉世界——良渚、西湖、大运河等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火热“出圈”,非遗元素频频亮相,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城市魅力。“太神奇了,让人对自然之力肃然起敬。我会写一篇专栏,记录下今天的独特体验。”来自日本共同社的记者小林伸辅在观赏了钱塘江大潮之后激动地说。
杭州的智能科技惊艳世界——“与历届亚运会相比,杭州亚运会很可能是最智能的一届。”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维诺德说。场上有帮助传递标枪、铁饼的“显眼包”机器狗,宾馆里有“问不倒”的智能机器人“导游”;走进地铁“亚运专列”,OLED智慧车窗系统里闪烁着赛博朋克的画面;徜徉历史街区,裸眼3D和“元宇宙”体验让你瞬间“穿越”回古代中国……
更多中国运动员被世界熟悉——杭州亚运会最具价值运动员张雨霏、覃海洋,创造了新的赛会纪录和亚洲纪录;“水花消失术”缔造者全红婵,在女子10米跳台决赛第二跳,令裁判给出7个10分;在开幕式上与“数字人火炬手”共同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的游泳运动员汪顺,以及他所在的中国游泳队,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年轻观众……
[材料三]
一切“丝滑顺畅”的操作背后,都有科技“硬实力”的默默支撑。任何一场成功赛事的举办,都是对文明“软实力”的考验。
作为东道主,杭州以实际行动懂礼、守札、以“礼”迎客——整个城市种满了迎宾的绿植和鲜花,地面上的路缝都画成了藤蔓花枝绽放的模样;杭州, 5000 余名党政干部和市民志愿者化身“河长”,守护一方碧水蓝天;“你好”“欢迎”“再见”,无论是亚运志愿者还是普通群众,都努力学习着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礼仪和语言,以待邂逅外宾时能提供有效帮助。
杭州市民的健身热情和健康素养不断提升一一体育人口不断攀升,已达到总人口的46%左右;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正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15分钟健身圈“带火“全民亚运”。陈卫强说,没办亚运会之前,不少体育项目杭州人是不太了解的。比如棒垒球、藤球项目,知道的人不多,现在则已走进学校,并培育出了一批运动员和观众。
亚运进一步催生了城市自信一一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公路自行车的“最美赛道”上,不仅能看到热火朝天的激烈竞逐与静谧和谐的自然风光,还有“千万工程”下的乡村蝶变、“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活场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杭州将在“人间天堂”、互联网之城等标签之后,又多一个响亮的符号——“亚运之城”,而这也必将成为杭州新的发展起点。
感谢亚运会,感谢共赴亚运的每一个你,让杭州得以把这份爱,传递给世界。
(选自新华网《杭州,感谢亚运!》2023/10/08)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办亚运会,杭州对创新城市治理有了更多实践和思考一一通过数字智慧动态管理, 在保障赛事车辆优先通行、安全准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道路资源。
B.良渚、西湖、大运河等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火热“出圈”,非遗元素频频亮相,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城市魅力。
C.杭州亚运会最具价值运动员张雨罪、覃海洋、全红婵,创造了新的赛会纪录和亚洲纪录。
D.体育人口不断攀升,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正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15 分钟健身圈”带火“全民亚运”。
(2)结合三则材料内容,说说举办亚运会给杭州带来哪些影响?
(3)若汕头市再次筹办亚青会,请联系文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请为我市提几点建议,以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的文明城市。
17.(2023八下·河源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壶口瀑布》(节选)
梁衡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仔细阅读选段第1段,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立足点 视角 景物 景物特点
沟底 平视 黄河河谷 开阔平坦、细沙坚实而又松软
①    俯视 龙槽壶口 突然凹下,河中有河,用一个字概括:“奇”
依在一块大石头上 仰视 ③    浊浪奔涌,用一个字概括:④   
②    水流 下跌、飞转,用一个字概括:“险”
(2)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②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