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06:09:11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一1月质量检测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世纪20年代至今,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史研究已有百年之久。百年来,各类小说史层出
不穷,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重写小说史”的口号被不断提起。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次次“重写
小说史”的呼号之后,各家小说史叙述的基本史实并没有大的变化。那么,这样一种“重写小说

史”的意义又何在?回顾学术史可以发现,所谓的“重写小说史”,与其说是一种“重写”,不如说
是一种“续写”;与其说是一种学术“自省”,不如说是一种学术“自觉”。

推动“小说史重写”的因素有很多,但离不开两个主要原因:新文献的发现与研究、各类理论
视角的学习与实践。就文献研究与小说史的关系来看,鲁迅早在撰写小说史之前,便以古小说
“钩沉”为先声,这样一种看似无意的举动,奠定了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初步文献基础,有关小说史
的问题也随之推进。但就整体史实脉络来看,各家小说史基本并未实现所谓“重写”,而是基于
前人的“续写”。但是,小说史的“续写”并不意味着重复,而是一种学术“自觉”。这样一种学术

“自觉”,既是学术史的“自省”,也是小说史作为“史”的“自觉”。一部小说史的编撰,不仅在于描
述小说史实脉络,也要对相应的史实作出解释,因而各类理论视角也就受到摸写者的青睐。百
年来,形式主义,阶级斗争,叙事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不同的理论方法,纷纷运用到小说史撰写
中,这些理论方法既具有相应的时代意义,也产生一些问题,因而所谓“新理论”的运用往往伴随
着一定的学术“自省”。

值得注意的是,石昌渝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国小说发展史》,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学术“自觉”
的小说史“续写”。这种“自觉”首先是对小说史实的自觉回归,著者不仅注意到小说文体内部文
言小说、白话小说的具体演进路径,也注意到小说发展与社会历史的互动。进一步看,这种“自
觉”也体现在著者以个人之力独自撰写小说通史。“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以说是中华文
化语境中“史”的重要特性,但要实现这种“史”之“自觉”,不仅需要著者的学术个性,更需要有充
分的学术积累和独到的学术断识。也正是因此,一直以来的小说史撰写或为集体编纂通史,或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4420A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一1月质量检测·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3
b
11
12
15
答案
D
C
B
D
B
A
D
1.【答案】C(3分)
【解析】C项所言,为文中所引石吕渝先生的观点,而非本文作者的观点,张冠李戴。
2.【答案】D(3分)
【解析】A项过于绝对,不符合文中观点。B项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一部小说史的编撰,不仅在于描述小说
史实脉络,也要对相应的史实作出解释,因而各类理论视角也就受到撰写者的青睐”。C项“需要的不是著者
的学术个性,而是其充分的学术积累和独到的学术断识”逻辑错误,原文是“不仅需要…更需要…”
3.【答案】C(3分)
【解析】第二段的观点是“推动‘小说史重写'的因素有很多,但离不开两个主要原因:新文献的发现与研究、各
类理论视角的学习与实践”。A项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其迥异的历史观念,与中国小说史的“重写”无关。
B项介绍《哦,香雪》的梗概、创作情况及影响,与中国小说史的“重写”无关。D项,介绍网络小说的特质,既
不是“新文献的发现与研究”,也不属于“各类理论视角的学习与实践”,亦可排除。比较而言,C项所述,正是
推动小说史“重写”中“新文献的发现与研究”以及“各类理论视角的学习与实践”的典型事例,因而是最合适
的选项。
4.【答案】①出版《中国小说发展史》,首次对古代小说发展动力及制导机制加以概括,彰显学术“自觉”。②从
20世纪80年代起,与他人合作,搜集、整理散佚的古代小说,为小说史的“续写”提供文献支持。③撰写了《中
国小说源流论》及多篇专题论文,推动了小说史研究路径的深人和具体问题的研究。(第①点2分:第②③
点,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酌情赋分)
【解析】首先,要理解“‘续写’小说史”这一概念的含义,其次,要明白“推动‘小说史重写’的因素有很多,但离
不开两个主要原因:新文献的发现与研究、各类理论视角的学习与实践”,细读文本,石昌渝先生在这两方面
所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依据文本第三段“石昌渝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国小说发展史》,正是基于这样一种
学术‘自觉'的小说史‘续写”“此书则不仅对小说史加以梳理,更对古代小说发展的动力及制导机制加以概
括,正如著者所言,这在此前的小说史著作中是没有的”,可得出第①点答案。“此外,石昌渝先生也以文体为
切入点,撰写完成《中国小说源流论》,推动小说史研究路径的进一步深入。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石昌渝先
生撰写《‘小说'界说《明代公案小说:类型与源流》等专题论文,对一些其体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探索”,据
此,可概括分析出答案②③两点。
5.【答案】①采用总分式结构,设置分论点来加以论述。从“坚持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文学本位,注重对小说史
实的本体回归”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证。②引述著者的话加以证明。如引用“小说是文学的一部分,文
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证明第二个分论点。③采用事实论证概述著者行动加以证
明。如概述石吕逾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事小说史研究工作,米证明他注意将求实理念与工作实践相结
合。(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的情赋分)
【解析】根据题干,可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论证方式等多方面加以观照。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找
准题所指涉及的文本所在,即第五至八自然段。其次,要思考其所具备的论证结构及方法。细察上述四个段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6页)】
24420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