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百分数(二)大单元设计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百分数(二)大单元设计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30 05: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百分数(二)
大单元教学设计
目录
CONTENTS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学段目标、单元目标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内容重组、确定课时

单元评价
Part 1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
学生要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应用百分数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课程标准对比
2022年版课标中提到这三点:
1、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
2、知道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3、知道同一种数据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需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形成数据意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培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2022年版课标特别提出逐步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强调数据意识这一核心素养。
Part 2
核心素养
Part 3
年段目标、单元目标
年段目标




学段要求: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内容要求:能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逐步形成模型意识。
学业要求:能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计算。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活动,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Part 4
教材解读

教材分析(横向对比)
北师大版
人教版
教材分析(横向对比)
各版本教材对比分析。北师大版中把百分数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分成两个单元教学,人教版安排在六年级上下册分为两单元教学,不同的安排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两个版本教材在内容编排顺序上也基本一致,都是先学习百分数的意义,然后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换,接下来是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百分数等。
两个版本教材中有以下共同点,第一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明确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购物折扣)两个版本都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感受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广泛运用。第二都注重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都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得到百分数,寻找百分数和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两种教材除了以上的共同点外,各自的特点也十分明显,第一,选材的呈现方式不同,第二,课时安排不同,第三,教材例举的百分数具有多样性,第四,引入课外资料不同。

教材分析(纵向对比)

教材分析
Part 5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在此之前就已经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等相关内容。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关于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都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相关内容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的障碍
1.对百分数相关概念意义理解存在困难。
2.团场学生生活经验不足,例如打折及银行利率。
3.对于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待提高,例如学习折扣与成数。
Part 6
内容重组、确定课时
内容重组,确定课时
重组前
重组后
Part 7
单元评价
单元评价
单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