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1节 怎样才叫做功
新课引入
努力工作
“工”与“功”有什么不同?
思考
功劳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和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两组图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搬而不动
推而不动
拉而不动
将石头搬起
将杠铃举起
将人推进车厢
思考
人对物体都施加了力
相同点:
物体发生了移动
将石头搬起
将杠铃举起
搬而不动
推而不动
拉而不动
将人推进车厢
物体未发生移动
力产生了效果
力没有产生效果
不同点:
乘客、石头、杠铃都是在作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思考
乘客、石头、杠铃的移动有什么共同点?
上面的力都有“成效”,有“贡献”,可以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新知学习
1、定义: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哪种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
小鸟将虫子叼起来
人推走汽车
举着杠铃不动
小鸟对虫子施加了力
活动与探究
虫子、汽车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人对汽车施加了力
人对杠铃施加了力
杠铃未发生移动
通过上述的实例,你能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吗?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做功这两个因素是严格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不算做功
大力士拉车没有拉动
举着哑铃不动
s = 0
F ≠ 0
有力无距离,没有做功(劳而无功)
他们做功了吗?
共同点:
冰壶在冰面上滑行
足球被踢后,空中飞行
s ≠ 0
F = 0
无力有距离,没有做功(不劳无功)
他们做功了吗?
共同点:
水平推车
起重机水平移动货物
他们做功了吗?
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垂直,没有做功(垂直无功)
s ≠ 0
F ≠ 0
F⊥s
共同点:
归纳
物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
有力无距离
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垂直
无力有距离
劳而无功
不劳无功
垂直无功
释疑:
现在你知道:“工”与“功”的不同了吗?
“做功”是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有明确的含义,偏重于“ 成效、贡献”.
“做工”是指消耗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的人类活动,指的是做工作或做事情.
针对训练
1.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B
挣了钱,我只需要数一数就知道我挣了多少钱,那么,如果我做了功,怎么才能知道我做了多少功?
想想议议: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与思考
?
问题与思考
问题1、老李和老王从村口一起赶路到达县城时,哪匹马对马车做的功多?
问题与思考
老李和老王牵驾驶规格相同的两辆马车赶到县城,马车所载货物相同
一样多
思考
老李
老王
F相同,s相同
问题2、老李到达村口前还需要先赶1km的路,从各自的家到县城这段距离,哪匹马对马车做的功多?
问题3、到达县城后,老李发现自己在半路上丢失一袋货物,那么从村口到县城,哪匹马对马车做的功多?
做功多少的判断依据:对于功的大小是根据做功的成效判断的.
在用力相同时,沿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越大,做的功就越多.
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相同时,用的力越大,做的功就越多.
老李的马做功多
老王的马做功多
F相同,s李>s王
s相同,F李1、定义:物理学中,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F:力—牛(N)
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米(m)
W:功—
牛·米(N·m)
2、计算公式:
二、怎样测算功
功=力×距离
F
s
W
×
=
3、单位:
焦耳(J)
功的单位专门的名称--焦耳(J):为了纪念英国的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1818--1889)而命名的。
焦耳
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需注意:
同体性: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同一物体.
同时性:力和物体移动距离必须对应同段时间.
统一性:功W、力F和物体移动距离s的单位必须统一(国际单位).
用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1 m时所做的功为1 J
1 J的物理意义:
W=F×s=1N×1m=1J
温馨提示
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与物体的质量,速度,运动方向,是否有摩擦无关.
速度、密度等物理量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而功是利用乘积定义法定义的.
例1、如图所示,请估算:用手匀速托起两个鸡蛋升高1m时,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
由于两个鸡蛋重力大约是1N.
已知:F=G=1N,s=1m.
求:W=?
解:W=F·s=1N×1m=1J
答: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1J.
练习
例2、人拉着重为2 000 N的车子沿水平方向前进了5m,人拉车做了多少功?
已知:F=2 000 N,s=5 m。
求:W=?
解:W=Fs=2 000 N×5 m=10 000 J
如果想计算人对车子做了多少功,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为什么?
(垂直无功)
思考
人对车子的拉力,因为车子是在人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例3、如图所示,某人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100N,把木箱从斜面底部沿斜面推到2m高处。斜面长4m,这个人做了多少功?
已知:F=100N,s=4m。
求:W=?
解:W=F·s=100N×4m=400J
答:这个人做了400J的功。
物体运动方向上的力?
物体运动方向上的距离?
推力F
斜面长s
更省力,是否省功?
费距离?
省距离,是否省功?
费力?
活动与探究
以下活动中力和功有什么特点?
1、 定义: 研究表明:省力的机械必然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则一定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就是机械功原理
三、机械功原理
对于省力或省距离的选择,以方便当前的生活工作为导向.
课堂小结
功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功
机械功原理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有力无距离
有距离无力
力与距离垂直
定义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
符号
W
公式
W=Fs
W单位J,F单位N,s单位m
随堂练习
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跳伞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跳伞员受到的重力做了功
B. 足球被脚踢出后,在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的踢力做了功
C. 汽车沿水平公路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重力做了功
D. 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三秒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做了功
A
不受力脚的力
重力与运动方向垂直
无距离
2.奥运会举重冠军杨霞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100 kg 的杠铃很快地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留了3 s,三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表示这次举重成功。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
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
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
D.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没有做功
B
3【创新题·科学推理 】相信你肯定有这样的感受:背着装满书的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一段距离会感觉到很累,请你结合功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不考虑行走过程中重心高度的变化)
答: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行走时,竖直方向上书包没有移动距离,即人对书包不做功,人在行走过程中会受到地面摩擦力,摩擦力沿水平方向,即人沿水平方向克服摩擦力做功变多,所以人会感觉到累.
4.如图所示为用竹篾和薄纸做成的孔明灯,所用材料的总质量为80g,孔明灯体积为0.6m3,使孔明灯升高30m,(不考虑燃烧物质量的减小和材料体积,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g取10N/kg)求:
(1)请在图中画出孔明灯在空中上浮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O为孔明灯的重心);
G
F浮
(2)若孔明灯匀速上升,则其克服阻力做功为多少?
G
F浮
解:(2)孔明灯的重力G灯=m灯g=80×10-3 kg×10 N/kg=0.8 N
孔明灯上升时所受的浮力
F浮=ρ空气gV排=1.29 kg/m3×10 N/kg×0.6m3=7.74 N,
孔明灯匀速上升,因此受力平衡,阻力
f=F浮-G灯=7.74 N-0.8 N=6.94 N
孔明灯克服阻力做功W灯=fh=6.94 N×30 m=208.2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