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扫描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扫描版 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30 06: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蓝田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质量检测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100分。考试时
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盟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
下·考证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均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选出来。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总
计45分)
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
“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夏禹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此后
A.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B.“公天下”局面出现
C.皇帝取得独尊地位: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在商代,浇筑一件大型的青铜器,需要两三百号人同时工作,这还不包括前期的一系列准备
工作所需耗费的力量。材料体现商代青铜器铸造的特点是
A.种类多
B.工艺精美
C.规模大
D.用途广泛
4.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u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A.农业工具取得进步
B.武器装备不断改进
C.手工技艺领先世界
D.建筑技术迎来发展
5,右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右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已经瓦解
诸侯
B.周王室衰微
周天于
C.社会动荡不安
D.井田制已经瓦解
线
6.有学者评价商鞅变法“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这主
要是基于商鞅变法
A.确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严明法度
D.鼓励耕织
7.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说法正确的有
①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②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
③起义经过了精心的组织策划
④起义军建立起“张楚”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3④
蓝田县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1-(共4页)

0000000
8.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李斯等人整理并颁行全国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9.下表内容反映出汉初的统治政策是
D.行书
时期
措施
:汉高祖
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十五税一
文帝、景帝
轻徭薄赋、减轻刑罚
A.以德治国
B.提倡节俭
C.休养生息
D,以法治国
10.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
封给其子弟。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分化王国力量
B.选拔优秀官员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
11.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
走向灭亡的。”据此可知,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B.东汉王朝统治者素质偏低
C.东汉中后期皇帝大多在位时间短
D.东汉王朝统治者年龄偏小
12.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古代医书,继承古典医籍的基
本理论,在数十年救治百姓的实践中写成了
A.《黄帝内经》
B.《道德经》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13.坐落在河南的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是第
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白马寺相关的宗教是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4.西晋鉴于(曹)魏一朝薄待宗室以致为自己所篡,于是大封同姓,同姓王在中央和地方均可
以担任重要职务,此举埋下了国家祸乱之源。材料中的“国家祸乱”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国人暴动”
D.黄巾起义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艺术成就较高,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下图中的文化成就
出自于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A.顾恺之
B.祖冲之
C.王羲之
D.郦道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55分)
1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怎样治国,孔子认为,用政令来约束,用刑罚来整治,只能使老
百姓暂时免于罪过却不会使其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救育,用礼仪来要
求,不但能使老百姓知道羞耻而且能够使其敬服。孔子还强调,政令宽
和,老百姓就会轻慢,得施以刚猛之策进行纠正;政策刚猛了,民众就会
受到摧残,得再施以宽和之策;宽、猛互相调剂的政策才是政治和谐局
面的由来。
老子像
摘编自陈生玺《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
蓝田县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2-(共4页)
可日
00000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