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卷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A卷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卷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A卷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9 16:45:35

文档简介

【单元卷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A卷训练
一、积累运用
1.(第三单元达标测试)读拼音,写词语。
bǐ jiào hén jì jūn yún chóng dié
               
yuán gù wò shì kòng xì nèn yè
               
【答案】比较;痕迹;均匀;重叠;缘故;卧室;空隙;嫩叶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痕、均、叠、缘、卧、隙、嫩”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比较、痕迹、均匀、重叠、缘故、卧室、空隙、嫩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
近字。
2.(第三单元达标测试)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曲(qū qǔ)   折 谨慎(sèn shèn)   降(jiàng xiáng)   伏
宅(zhái zái)   院 吟(yíng yín)   诵 倾(qīng qǐng)   尽
【答案】qū;shèn;xiáng;zhái;yín;qīng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qū、shèn、xiáng、zhái、yín、qīng
【点评】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第三单元达标测试)按要求填空。
“题”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题”的解释主要有:①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②书写.题写;③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题西林壁”的“题”的意思应选   ,“题两林壁”的意思就是   。我还能用第   种解释组个词:   。
【答案】页(日);9(11);②;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诗文;③;试题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①考查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②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故答案为:页(日)、9(11)、②、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诗文、③、试题
【点评】①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②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4.(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B.那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C.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D.没有仔细地观察怎么会对爬山虎有如此细致的了解呢?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现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是设问。
B: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是比喻。
C:把“蟋蟀”当作人来写,赋予“蟋蟀”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D: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双休单元作业三)选字填空。
[暮 幕 慕 墓]    地    布    色 仰   
[冷 吟 怜 玲]    唱    惜    珑 寒   
【答案】墓;幕;暮;慕;吟;怜;玲;冷
【知识点】字形;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结合所给的字填空。
故答案为:墓、幕、暮、慕、吟、怜、玲、冷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6.(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词填空。
(1)宽阔 辽阔 广阔
汽车在平坦(   )的高速公路上行驶。
我们的祖国拥有(   )的疆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我们畅游在(   )的知识海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2)奋勇 奋力
消防队员从烈火中(   )救出两名儿童。
在灾难面前,战士们无所畏惧,(   )争先,真是太感人了。
【答案】(1)宽阔;辽阔;广阔
(2)奋力;奋勇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辽阔:没有边界,最大(如:海洋、草原)。广阔:很大,有界限(如:土地、大地)。宽阔:大,有界限(如:马路、操场)。 区别:辽阔>广阔>宽阔。
(2)奋力是奋发用力;振作努力。奋勇是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
故答案为:(1)宽阔、辽阔、广阔(2)奋力、奋勇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7.(第三单元达标测试)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昆虫记》是严谨的一部科学著作。(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在下列现象中任选一种,把景物当作人写一句话。
大雪纷飞 杨柳依依 小溪流淌 瓜果飘香
【答案】(1)
(2)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远方。
【知识点】修辞手法;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1)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此题词序颠倒,把“严谨的”和“一部”互换。
(2)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1)
(2)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远方。
【点评】(1)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二、阅读理解
8.(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   。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3)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吗?
【答案】(1)拟人;是如何爬在墙上的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3)因为作者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把“爬山虎”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在墙上的。(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1、2自然段的第1句话),找到答案。(3)依据课文内容可知作者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是因为作者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
故答案为:(1)拟人、是如何爬在墙上的(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3)因为作者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
【点评】(1)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9.(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理解,认真回答后面问题。
天鹅
我是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
初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风采略有逊色。
不只是它那白云一般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我总算亲眼看见了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它抬起了它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那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1)文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它们是   、   。
(2)请用横线画出描写天鹅羽毛的句子,再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
(3)“我”被天鹅的美惊呆了,请用文中几个词语概括天鹅的美。
(4)文中在描写了天鹅的美丽后,作者又写了天鹅周围的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凝视;眺望
(2)白瓷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
(3)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4)泉物:黑的沼泽地、枯败的苇子。作用: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天鹅那圣洁的美。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分类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短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2自然段第2、3、4行),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2自然段第5行),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作者写了泉物:黑的沼泽地、枯败的苇子。作用是与天鹅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天鹅那圣洁的美。
故答案为:(1)凝视、眺望
(2)白瓷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
(3)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4)泉物:黑的沼泽地、枯败的苇子。作用: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天鹅那圣洁的美。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三、习作天地
10.(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平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的?和大家说一说。
【答案】我不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看电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用手揉眼睛。不要偏食偏嗜,注意营养的调节,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就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谈自己的看法,回答时要结合个人的认识,只要理由充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我不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看电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用手揉眼睛。不要偏食偏嗜,注意营养的调节,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点评】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 / 1【单元卷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A卷训练
一、积累运用
1.(第三单元达标测试)读拼音,写词语。
bǐ jiào hén jì jūn yún chóng dié
               
yuán gù wò shì kòng xì nèn yè
               
2.(第三单元达标测试)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曲(qū qǔ)   折 谨慎(sèn shèn)   降(jiàng xiáng)   伏
宅(zhái zái)   院 吟(yíng yín)   诵 倾(qīng qǐng)   尽
3.(第三单元达标测试)按要求填空。
“题”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题”的解释主要有:①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②书写.题写;③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题西林壁”的“题”的意思应选   ,“题两林壁”的意思就是   。我还能用第   种解释组个词:   。
4.(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二))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B.那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C.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D.没有仔细地观察怎么会对爬山虎有如此细致的了解呢?
5.(双休单元作业三)选字填空。
[暮 幕 慕 墓]    地    布    色 仰   
[冷 吟 怜 玲]    唱    惜    珑 寒   
6.(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词填空。
(1)宽阔 辽阔 广阔
汽车在平坦(   )的高速公路上行驶。
我们的祖国拥有(   )的疆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我们畅游在(   )的知识海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2)奋勇 奋力
消防队员从烈火中(   )救出两名儿童。
在灾难面前,战士们无所畏惧,(   )争先,真是太感人了。
7.(第三单元达标测试)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昆虫记》是严谨的一部科学著作。(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在下列现象中任选一种,把景物当作人写一句话。
大雪纷飞 杨柳依依 小溪流淌 瓜果飘香
二、阅读理解
8.(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   。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3)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吗?
9.(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理解,认真回答后面问题。
天鹅
我是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
初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风采略有逊色。
不只是它那白云一般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我总算亲眼看见了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它抬起了它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那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1)文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它们是   、   。
(2)请用横线画出描写天鹅羽毛的句子,再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
(3)“我”被天鹅的美惊呆了,请用文中几个词语概括天鹅的美。
(4)文中在描写了天鹅的美丽后,作者又写了天鹅周围的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习作天地
10.(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平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的?和大家说一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比较;痕迹;均匀;重叠;缘故;卧室;空隙;嫩叶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痕、均、叠、缘、卧、隙、嫩”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比较、痕迹、均匀、重叠、缘故、卧室、空隙、嫩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
近字。
2.【答案】qū;shèn;xiáng;zhái;yín;qīng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qū、shèn、xiáng、zhái、yín、qīng
【点评】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页(日);9(11);②;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诗文;③;试题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①考查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②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故答案为:页(日)、9(11)、②、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诗文、③、试题
【点评】①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②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4.【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现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是设问。
B: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是比喻。
C:把“蟋蟀”当作人来写,赋予“蟋蟀”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D: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答案】墓;幕;暮;慕;吟;怜;玲;冷
【知识点】字形;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结合所给的字填空。
故答案为:墓、幕、暮、慕、吟、怜、玲、冷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6.【答案】(1)宽阔;辽阔;广阔
(2)奋力;奋勇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辽阔:没有边界,最大(如:海洋、草原)。广阔:很大,有界限(如:土地、大地)。宽阔:大,有界限(如:马路、操场)。 区别:辽阔>广阔>宽阔。
(2)奋力是奋发用力;振作努力。奋勇是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
故答案为:(1)宽阔、辽阔、广阔(2)奋力、奋勇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7.【答案】(1)
(2)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远方。
【知识点】修辞手法;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1)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此题词序颠倒,把“严谨的”和“一部”互换。
(2)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1)
(2)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远方。
【点评】(1)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8.【答案】(1)拟人;是如何爬在墙上的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3)因为作者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把“爬山虎”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在墙上的。(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1、2自然段的第1句话),找到答案。(3)依据课文内容可知作者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是因为作者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
故答案为:(1)拟人、是如何爬在墙上的(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3)因为作者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
【点评】(1)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9.【答案】(1)凝视;眺望
(2)白瓷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
(3)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4)泉物:黑的沼泽地、枯败的苇子。作用: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天鹅那圣洁的美。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分类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短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2自然段第2、3、4行),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2自然段第5行),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作者写了泉物:黑的沼泽地、枯败的苇子。作用是与天鹅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天鹅那圣洁的美。
故答案为:(1)凝视、眺望
(2)白瓷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
(3)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4)泉物:黑的沼泽地、枯败的苇子。作用: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天鹅那圣洁的美。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10.【答案】我不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看电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用手揉眼睛。不要偏食偏嗜,注意营养的调节,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就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谈自己的看法,回答时要结合个人的认识,只要理由充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我不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看电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用手揉眼睛。不要偏食偏嗜,注意营养的调节,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点评】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