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神经调节(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神经调节(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12 17:32:08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神经调节(第2课时)
一、基础训练
1.下列现象中是反射活动的有(  )
①触动含羞草,它的叶子闭合 ②手碰到高温物体迅速缩回 ③看到红灯,司机刹车 ④针刺皮肤,有疼痛的感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解答】 ①触动含羞草,它的叶子闭合,是植物的感应性,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不属于反射活动;
②手碰到高温物体迅速缩回,是缩手反射,属于反射活动;
③看到红灯,司机刹车,是条件反射,属于反射活动;
④针刺皮肤,有疼痛的感觉,有感觉,但是没有活动,属于感觉,不属于反射活动;
故答案为:C。
2.下列能够正确描述反射弧和反射关系的是(  )
A.简单的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完成
B.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C.反射弧和反射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D.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A、任何的反射活动都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故A错误;
BD、反射弧的完整是反射完成的基础,但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外界的刺激;故B错误,D正确;
C、反射是一种反应,而反射弧是一种结构;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3.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 B.手被针刺,立即缩回
C.尝到美味,分泌唾液 D.脚被钉刺,皮破血不流
【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解答】A、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属于反射活动;
B、手被针刺,立即缩回,是缩手反射,属于反射活动;
C、尝到美味,分泌唾液,有外界的刺激,产生的反应,属于反射活动;
D、脚被钉刺,皮破血不流,是因为没有伤到真皮;与反射活动无关;
故答案为:D。
4.如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叫做(  )
A.神经 B.脊髓 C.反射 D.反射弧
【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射弧结构的认识;
【解答】由图可知。该图存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是反射弧的结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解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反射活动,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类型。下列描述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叩击膝盖下韧带小腿弹起 B.婴儿一生下来就会吮奶
C.手遇到针刺后会很快缩回 D.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
【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解答】 A、叩击膝盖下韧带小腿弹起,属于非条件反射;
B、婴儿一生下来就会吮奶,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C、手遇到针刺后会很快缩回,是一种不自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D、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经过学习后形成的一种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D。
7. 如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解答】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A不符合题意;
B、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B不符合题意;
C、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不同的,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膝盖下方,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手指上,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婴儿排尿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  )
A.脊髓中排尿中枢发育不完整 B.脊髓中的信号没有传导到大脑
C.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发育不完整 D.大脑发育不完整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低级反射和复杂反射之间的关系;
【解答】排尿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婴儿是无意思的,主要是因为婴儿的大脑发育不完整,不能控制低级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如果突然抓到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简单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复杂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简单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复杂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答案】A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无条件反射亦称非条件反射,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或在出生后发挥作用,或随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而出现。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
【解答】由题干叙述可知,该反射是没有经过大脑控制的,所以是一种简单的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的;
故答案为:A。
10.“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很重要。对神经系统来说,目的是(  )
A.使神经系统交替的活动和休息 B.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D.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条件刺激
【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会有的。这类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条件反射可以不断建立,也可以消退。
【解答】人类的学习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从神经系统的角度来看就是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避免其消退。
故答案为:C
11.下列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是人体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
B.反射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受并作出解释之前
C.反射是人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
D.反射是不能通过大脑进行控制的
【答案】A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解答】A、反射是神经中枢对外界刺激的自动反应;故A正确;
B、条件反射是由大脑对外界刺激一种解释后的反应;故B错误;
C、非条件反射是人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条件反射不是;故C错误;
D、条件反射是需要通过大脑控制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2.脑主要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其中脑干又包括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等部分。下表是切除猫的各级部位后,某些机能的改变状况(+表示能完成 ?表示不能完成)。据此回答:
  手术前 去大脑两半球 再去间脑 再去中脑 再去延髓 最后破坏脊髓
体温调节 + + ? ? ? ?
行走 + + ? ? ? ?
翻正 + + + ? ? ?
站立 + + + + ? ?
心跳 + + + + + +
膝跳反射 + + + + + ?
(1)体温调节中枢在   。
(2)翻正反射与   有关。
(3)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
【答案】(1)间脑
(2)中脑
(3)脊髓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解答】(1)由表格可知,当去除间脑后,体温调节不能完成,所以体温调节中枢在间脑;
(2)翻正活动在去除中脑后,无法完成,所以翻正反射的调节由中脑控制;
(3)膝跳反射在破环脊髓后无法完成,所以控制中枢在脊髓;
故答案为:(1)间脑;(2)中脑;(3)脊髓。
二、自主提高
13.脚如果不小心碰到钉子,会立即缩回并感到疼痛,这个事实说明脊髓具有的功能有(  )
A.传导功能 B.反射功能
C.感觉功能 D.反射和传导功能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脊髓的特点;
【解答】碰到钉子后立即缩回,说明脊髓能够控制这个反射,感到疼痛是在大脑产生的感觉,说明脊髓还有传导功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有的同学用电脑打字时,可以在键盘上盲打,这个过程必须通过的神经中枢是(  )
A.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解答】盲打过程中需要手的感觉,即躯体感觉中枢,而在打字过程中,还需要躯体运动中枢的参与,打字还要有文字的识别,即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
故答案为:B。
15.“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   ;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2)   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   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如图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当手偶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射方式属于   。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其余部分完好,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   。
【答案】(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
(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
(3)非条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1)植物人会小便失禁,是因为大脑受损失去对排尿中枢的控制,这个现象说明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2)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语言和文字的识别;
(3)接触到针尖,手立即缩回来,其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由图可知,乙是脊髓,当脊髓受损后,无法完成缩手反射,但能够感觉到疼痛;
故答案为:(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3)非条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16.下列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主要由   构成,A是   集中的地方。
(2)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来表示某人手指被蔷薇针刺到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的方向    ,该过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3)该人被蔷薇针刺伤后疼痛的感觉形成于   ,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类反射类型属于    。
(4)若某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会出现的反应   。
【答案】(1)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胞体
(2)①→③→④→⑤→②;反射
(3)(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条件反射
(4)能够产生痛觉,但不会产生缩手现象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
【解答】(1)图B是脊髓中的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构成,而A是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
(2)人手被针刺到后,手的神经末梢感受到外界刺激,感受器接受到刺激后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神经中枢),然后再经过传出神经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即 ①→③→④→⑤→②;该过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3)人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过程是对已经完成的反射的一种记忆,属于条件反射;
(4)图中的5是传出神经,当传出神经受损时,效应器不能接收到神经中枢传导的指令,无法完成缩手,但依然能够感觉到疼痛;
故答案为:(1)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胞体;(2) ①→③→④→⑤→②;反射;(3)(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条件反射;(4) 能够产生痛觉,但不会产生缩手现象。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神经调节(第2课时)
一、基础训练
1.下列现象中是反射活动的有(  )
①触动含羞草,它的叶子闭合 ②手碰到高温物体迅速缩回 ③看到红灯,司机刹车 ④针刺皮肤,有疼痛的感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能够正确描述反射弧和反射关系的是(  )
A.简单的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完成
B.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C.反射弧和反射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D.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3.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 B.手被针刺,立即缩回
C.尝到美味,分泌唾液 D.脚被钉刺,皮破血不流
4.如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叫做(  )
A.神经 B.脊髓 C.反射 D.反射弧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6.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类型。下列描述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叩击膝盖下韧带小腿弹起 B.婴儿一生下来就会吮奶
C.手遇到针刺后会很快缩回 D.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
7. 如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8.婴儿排尿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  )
A.脊髓中排尿中枢发育不完整 B.脊髓中的信号没有传导到大脑
C.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发育不完整 D.大脑发育不完整
9.如果突然抓到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简单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复杂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简单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复杂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10.“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很重要。对神经系统来说,目的是(  )
A.使神经系统交替的活动和休息 B.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D.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条件刺激
11.下列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是人体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
B.反射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受并作出解释之前
C.反射是人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
D.反射是不能通过大脑进行控制的
12.脑主要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其中脑干又包括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等部分。下表是切除猫的各级部位后,某些机能的改变状况(+表示能完成 ?表示不能完成)。据此回答:
  手术前 去大脑两半球 再去间脑 再去中脑 再去延髓 最后破坏脊髓
体温调节 + + ? ? ? ?
行走 + + ? ? ? ?
翻正 + + + ? ? ?
站立 + + + + ? ?
心跳 + + + + + +
膝跳反射 + + + + + ?
(1)体温调节中枢在   。
(2)翻正反射与   有关。
(3)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
二、自主提高
13.脚如果不小心碰到钉子,会立即缩回并感到疼痛,这个事实说明脊髓具有的功能有(  )
A.传导功能 B.反射功能
C.感觉功能 D.反射和传导功能
14.有的同学用电脑打字时,可以在键盘上盲打,这个过程必须通过的神经中枢是(  )
A.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15.“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   ;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2)   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   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如图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当手偶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射方式属于   。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其余部分完好,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   。
16.下列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主要由   构成,A是   集中的地方。
(2)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来表示某人手指被蔷薇针刺到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的方向    ,该过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3)该人被蔷薇针刺伤后疼痛的感觉形成于   ,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类反射类型属于    。
(4)若某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会出现的反应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解答】 ①触动含羞草,它的叶子闭合,是植物的感应性,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不属于反射活动;
②手碰到高温物体迅速缩回,是缩手反射,属于反射活动;
③看到红灯,司机刹车,是条件反射,属于反射活动;
④针刺皮肤,有疼痛的感觉,有感觉,但是没有活动,属于感觉,不属于反射活动;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A、任何的反射活动都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故A错误;
BD、反射弧的完整是反射完成的基础,但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外界的刺激;故B错误,D正确;
C、反射是一种反应,而反射弧是一种结构;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解答】A、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属于反射活动;
B、手被针刺,立即缩回,是缩手反射,属于反射活动;
C、尝到美味,分泌唾液,有外界的刺激,产生的反应,属于反射活动;
D、脚被钉刺,皮破血不流,是因为没有伤到真皮;与反射活动无关;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射弧结构的认识;
【解答】由图可知。该图存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是反射弧的结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解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反射活动,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解答】 A、叩击膝盖下韧带小腿弹起,属于非条件反射;
B、婴儿一生下来就会吮奶,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C、手遇到针刺后会很快缩回,是一种不自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D、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经过学习后形成的一种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D。
7.【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解答】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A不符合题意;
B、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B不符合题意;
C、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不同的,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膝盖下方,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手指上,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低级反射和复杂反射之间的关系;
【解答】排尿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婴儿是无意思的,主要是因为婴儿的大脑发育不完整,不能控制低级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无条件反射亦称非条件反射,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或在出生后发挥作用,或随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而出现。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
【解答】由题干叙述可知,该反射是没有经过大脑控制的,所以是一种简单的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的;
故答案为:A。
10.【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会有的。这类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条件反射可以不断建立,也可以消退。
【解答】人类的学习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从神经系统的角度来看就是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避免其消退。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解答】A、反射是神经中枢对外界刺激的自动反应;故A正确;
B、条件反射是由大脑对外界刺激一种解释后的反应;故B错误;
C、非条件反射是人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条件反射不是;故C错误;
D、条件反射是需要通过大脑控制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1)间脑
(2)中脑
(3)脊髓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解答】(1)由表格可知,当去除间脑后,体温调节不能完成,所以体温调节中枢在间脑;
(2)翻正活动在去除中脑后,无法完成,所以翻正反射的调节由中脑控制;
(3)膝跳反射在破环脊髓后无法完成,所以控制中枢在脊髓;
故答案为:(1)间脑;(2)中脑;(3)脊髓。
13.【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脊髓的特点;
【解答】碰到钉子后立即缩回,说明脊髓能够控制这个反射,感到疼痛是在大脑产生的感觉,说明脊髓还有传导功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解答】盲打过程中需要手的感觉,即躯体感觉中枢,而在打字过程中,还需要躯体运动中枢的参与,打字还要有文字的识别,即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
故答案为:B。
15.【答案】(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
(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
(3)非条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1)植物人会小便失禁,是因为大脑受损失去对排尿中枢的控制,这个现象说明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2)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语言和文字的识别;
(3)接触到针尖,手立即缩回来,其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由图可知,乙是脊髓,当脊髓受损后,无法完成缩手反射,但能够感觉到疼痛;
故答案为:(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3)非条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16.【答案】(1)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胞体
(2)①→③→④→⑤→②;反射
(3)(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条件反射
(4)能够产生痛觉,但不会产生缩手现象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
【解答】(1)图B是脊髓中的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构成,而A是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
(2)人手被针刺到后,手的神经末梢感受到外界刺激,感受器接受到刺激后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神经中枢),然后再经过传出神经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即 ①→③→④→⑤→②;该过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3)人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过程是对已经完成的反射的一种记忆,属于条件反射;
(4)图中的5是传出神经,当传出神经受损时,效应器不能接收到神经中枢传导的指令,无法完成缩手,但依然能够感觉到疼痛;
故答案为:(1)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胞体;(2) ①→③→④→⑤→②;反射;(3)(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条件反射;(4) 能够产生痛觉,但不会产生缩手现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