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作业本九上B第一章第4节常见的碱(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作业本九上B第一章第4节常见的碱(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7 18:31:09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九上B第一章第4节常见的碱(一)
一、基础与巩固
1.认识物质有一定的方法。例如,对碱类物质的认识,我们先对碱类中的   物质进行分析,用   的方法寻找物质的特性,从物质的变化中   其性质,从物质的性质   其用途。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毫升CuCl2溶液和FeCl3溶液(溶液的颜色为   色),然后分别往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1毫升左右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盛CuCl2溶液的试管中出现   ,盛FeCl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3.工厂烧煤时,从烟囱排出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CO2、SO2等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般可将烟气通过碱液,用碱液吸收这些物质。请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吸收CO2、SO2的化学方程式:   、   。
4.某同学在学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能是   
(2)根据上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②   
5.实验室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往往附有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主要成分为   ,可以用   清洗。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OH)2]广泛用来黏合砖石,石灰浆表面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是(  )。
A.都能电离出金属离子 B.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D.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7.下列气体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
A.HCl B.CO C.CO2 D.SO2
8.下列各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氯化铁溶液 B.氯化铜溶液 C.盐酸 D.酚酞试液
9.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
A.NaOH B.Na2SO4 C.CaCO3 D.Na2CO3
10.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蜡烛燃烧会产生CO2和H2O,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如图所示。过一会,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蜡烛继续燃烧,杯子内液面不变
B.蜡烛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下降
C.蜡烛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上升
D.蜡烛燃烧更旺,杯子内液面上升
二、拓展与提高
11.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BC生沉淀的质量(y)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x)关系如图所示。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C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写化学式)。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通常用饱和石灰水检验CO2,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出现   ,气球   ,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装置中的液体仍为无色,但气球鼓得比甲装置更大。
可见,①检验CO2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因为石灰水与CO2反应能产生   色沉淀,现象明显。②吸收CO2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能配制更浓的溶液用来吸收更多的CO2。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典型;对比实验;归纳;推测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认识物质的方法及过程分析。
【解答】 对碱类物质的认识,我们先对碱类中的典型物质进行分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寻找物质的特性,从物质的变化中归纳其性质,从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用途。
故答案为:典型;对比实验;归纳;推测。
2.【答案】黄;蓝色絮状沉淀;红褐色絮状沉淀;CuCl2+2NaOH=2NaCl+Cu(OH)2↓;FeCl3+3NaOH=Fe(OH)3↓+3NaCl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的离子的溶液呈黄色,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解答】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氯化铁溶液中含铁离子,呈黄色,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观察到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反应方程式为 CuCl2+2NaOH=2NaCl+Cu(OH)2↓ 、 FeCl3+3NaOH=Fe(OH)3↓+3NaCl 。
故答案为:黄;蓝色絮状沉淀; 红褐色絮状沉淀 ; CuCl2+2NaOH=2NaCl+Cu(OH)2↓ ; FeCl3+3NaOH=Fe(OH)3↓+3NaCl 。
3.【答案】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
故答案为: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
4.【答案】(1)CO2
(2)Ca(OH)2+2HCl=CaCl2+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分析。
【解答】(1) 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即不是酸、碱盐,且X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X可能是二氧化碳。
(2)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 CO2 ;(2) Ca(OH)2+2HCl=CaCl2+2H2O ; Na2CO3+Ca(OH)2=CaCO3↓+2NaOH 。
5.【答案】CaCO3;稀盐酸;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溶于酸分析。
【解答】实验室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往往附有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酸,可用稀盐酸清洗。 石灰浆表面迅速硬化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CaCO3 ;稀盐酸;CO2+Ca(OH)2=CaCO3↓+H2O。
6.【答案】B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分析。
【解答】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氢氧根离子;
故选B。
7.【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CO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解答】 HCl、 CO2 、 SO2 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CO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与石灰水反应没有明显变化,而氯化铁、氯化铜、酚酞与氢氧化钙反应都有特殊现象分析。
【解答】A、氯化铁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会产生红褐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铜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C、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没有明显变化,符合题意;
D、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分析。
【解答】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
故选D。
10.【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需与氧气接触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分析。
【解答】蜡烛燃烧消耗杯内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会因缺少氧气而逐渐熄灭,生成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使得杯内压强减小,液面会上升.
故选C。
11.【答案】NaOH+HCl=NaCl+H2O;Na2SO4、NaCl、NaOH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分析。
【解答】 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由图像可知, OA段为盐酸与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点C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NaCl、NaOH 。
故答案为: NaOH+HCl=NaCl+H2O ; Na2SO4、NaCl、NaOH 。
12.【答案】白色浑浊;逐渐鼓起来;CO2+Ca(OH)2=CaCO3↓+H2O;白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被吸收后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会把气球吹起来,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是因为反应有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则无明显现象;
故答案为:白色浑浊;逐渐鼓起来; CO2+Ca(OH)2=CaCO3↓+H2O ;白。
1 / 1浙教版科学作业本九上B第一章第4节常见的碱(一)
一、基础与巩固
1.认识物质有一定的方法。例如,对碱类物质的认识,我们先对碱类中的   物质进行分析,用   的方法寻找物质的特性,从物质的变化中   其性质,从物质的性质   其用途。
【答案】典型;对比实验;归纳;推测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认识物质的方法及过程分析。
【解答】 对碱类物质的认识,我们先对碱类中的典型物质进行分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寻找物质的特性,从物质的变化中归纳其性质,从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用途。
故答案为:典型;对比实验;归纳;推测。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毫升CuCl2溶液和FeCl3溶液(溶液的颜色为   色),然后分别往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1毫升左右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盛CuCl2溶液的试管中出现   ,盛FeCl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答案】黄;蓝色絮状沉淀;红褐色絮状沉淀;CuCl2+2NaOH=2NaCl+Cu(OH)2↓;FeCl3+3NaOH=Fe(OH)3↓+3NaCl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的离子的溶液呈黄色,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解答】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氯化铁溶液中含铁离子,呈黄色,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观察到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反应方程式为 CuCl2+2NaOH=2NaCl+Cu(OH)2↓ 、 FeCl3+3NaOH=Fe(OH)3↓+3NaCl 。
故答案为:黄;蓝色絮状沉淀; 红褐色絮状沉淀 ; CuCl2+2NaOH=2NaCl+Cu(OH)2↓ ; FeCl3+3NaOH=Fe(OH)3↓+3NaCl 。
3.工厂烧煤时,从烟囱排出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CO2、SO2等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般可将烟气通过碱液,用碱液吸收这些物质。请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吸收CO2、SO2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
故答案为: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
4.某同学在学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能是   
(2)根据上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②   
【答案】(1)CO2
(2)Ca(OH)2+2HCl=CaCl2+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分析。
【解答】(1) 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即不是酸、碱盐,且X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X可能是二氧化碳。
(2)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 CO2 ;(2) Ca(OH)2+2HCl=CaCl2+2H2O ; Na2CO3+Ca(OH)2=CaCO3↓+2NaOH 。
5.实验室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往往附有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主要成分为   ,可以用   清洗。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OH)2]广泛用来黏合砖石,石灰浆表面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CaCO3;稀盐酸;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溶于酸分析。
【解答】实验室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往往附有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酸,可用稀盐酸清洗。 石灰浆表面迅速硬化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CaCO3 ;稀盐酸;CO2+Ca(OH)2=CaCO3↓+H2O。
6.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是(  )。
A.都能电离出金属离子 B.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D.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分析。
【解答】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氢氧根离子;
故选B。
7.下列气体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
A.HCl B.CO C.CO2 D.SO2
【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CO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解答】 HCl、 CO2 、 SO2 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CO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故选B。
8.下列各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氯化铁溶液 B.氯化铜溶液 C.盐酸 D.酚酞试液
【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与石灰水反应没有明显变化,而氯化铁、氯化铜、酚酞与氢氧化钙反应都有特殊现象分析。
【解答】A、氯化铁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会产生红褐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铜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C、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没有明显变化,符合题意;
D、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
A.NaOH B.Na2SO4 C.CaCO3 D.Na2CO3
【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分析。
【解答】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
故选D。
10.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蜡烛燃烧会产生CO2和H2O,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如图所示。过一会,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蜡烛继续燃烧,杯子内液面不变
B.蜡烛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下降
C.蜡烛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上升
D.蜡烛燃烧更旺,杯子内液面上升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需与氧气接触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分析。
【解答】蜡烛燃烧消耗杯内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会因缺少氧气而逐渐熄灭,生成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使得杯内压强减小,液面会上升.
故选C。
二、拓展与提高
11.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BC生沉淀的质量(y)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x)关系如图所示。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C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写化学式)。
【答案】NaOH+HCl=NaCl+H2O;Na2SO4、NaCl、NaOH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分析。
【解答】 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由图像可知, OA段为盐酸与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点C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NaCl、NaOH 。
故答案为: NaOH+HCl=NaCl+H2O ; Na2SO4、NaCl、NaOH 。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通常用饱和石灰水检验CO2,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出现   ,气球   ,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装置中的液体仍为无色,但气球鼓得比甲装置更大。
可见,①检验CO2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因为石灰水与CO2反应能产生   色沉淀,现象明显。②吸收CO2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能配制更浓的溶液用来吸收更多的CO2。
【答案】白色浑浊;逐渐鼓起来;CO2+Ca(OH)2=CaCO3↓+H2O;白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被吸收后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会把气球吹起来,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是因为反应有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则无明显现象;
故答案为:白色浑浊;逐渐鼓起来; CO2+Ca(OH)2=CaCO3↓+H2O ;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