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1. 3. 4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思考】Fe、Fe2+、Fe3+分别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的是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 —— 只具有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 —— 只具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 —— 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
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1、定义:
【练习1】在Cu2+、Fe3+、Al3+、Fe、Cl2、I-、S2-、S、Fe2+、H+十种粒子中:
(1)只具有氧化性的是 ,
(2)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Cu2+、Fe3+、Al3+、H+
Fe2+、Cl2、S
Fe、I-、S2-
氧化性、还原性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性
氧化性
还原性
还原性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以“强”制“弱”
【练习1】已知:
① Cl2 + 2Br- = Br2 + 2Cl-
② Cl2 + 2I- = I2 + 2Cl-
③ Br2 + 2I- = I2 + 2Br-
下列粒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I2 > Br2 > Cl2
B. Br2 > Cl2 > I2
C. Cl2 > Br2 > I2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C
【练习2】已知:
① 2H2S + O2 = 2S↓ + 2H2O
② 4NaI + O2 + 2H2O = 4NaOH + 2I2
③ Na2S + I2 = 2NaI + S↓
下列粒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O2 > I2 > S B. O2 > S > I2
C. I2 > O2 > S D. S > I2 > O2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A
氧化性、还原性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2+ Ag+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
【实验探究】已知Cu2+、Fe2+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你能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比较两者的氧化性强弱吗?
(可供选择的实验试剂:Cu片、铁屑、CuSO4溶液、FeSO4溶液、FeCl3溶液)
Fe + CuSO4 = FeSO4 + Cu
还原性:Fe > Cu
氧化性:Cu2+ > Fe2+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2+ Ag+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
【思考】物质失电子数越多,还原性就越强,对吗?
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氧化性、还原性
3、氧化性、还原性的应用
【思考】
H2SO4
Fe
Zn
Zn优先与H2SO4反应
Fe
AgNO3
CuSO4
AgNO3优先与Fe反应
同一种氧化剂与不同种还原剂反应时,还原性强的先反应;
同一种还原剂与不同种氧化剂反应时,氧化性强的先反应。
—— 强者优先
金属的冶炼
电镀
燃料的燃烧
光合作用
钢铁生锈
食物腐败
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益于人类活动的;
有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活动是有害的。
氧化性、还原性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3)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F2 Cl2 O2 Br2 I2 S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
F- Cl- O2- Br- I- S2-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增强
【例1】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则氧化性: 。
点燃
△
氧化性、还原性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4)根据反应程度判断(产物的价态)
同一物质被氧化程度越大(价态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同一物质被还原得越彻底(价态越低),则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Cl2 > S
【例2】
Cu + 2Fe3+ = Cu2+ + 2Fe2+,
3Zn + 2Fe3+ = 3Zn2+ + 2Fe,则还原性: 。
Zn > Cu
氧化性、还原性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4)根据物质反应所需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两种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条件越容易,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反应条件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KMnO4 > MnO2 > O2
【例1】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2KMnO4 + 16HCl(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4HCl(g) + O2 = 2Cl2 + 2H2O(g)
从反应条件可以看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 。
△
△
催化剂
氧化性、还原性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4)根据物质反应所需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两种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条件越容易,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反应条件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例2】
Na、Mg、Al与H2O反应情况如下,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加热才反应,Al加热条件下也难反应,则还原性:
。
Na > Mg > Al
氧化性、还原性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5)根据物质化合价价态判断
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一般来说,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Fe3+ > Fe2+ > Fe,SO3 > SO2
还原性:H2S > S > SO2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其氧化性/还原性会有所不同。
(1)温度:① 氧化性:浓硫酸(热) > 浓硫酸(冷);
② 还原性:浓盐酸(热) > 浓盐酸(冷)。
(2)浓度:HNO3(浓) > HNO3(稀)
(3)pH:① 中性环境中NO3-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NO3-显强氧化性;
② KMnO4(酸性) > KMnO4(中性) > KMnO4(碱性)
氧化性、还原性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6)根据所处环境(温度、浓度、pH)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
【例】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都能发生:
2D- + A2 = 2A- + D2
2B- + D2 = 2D- + B2
2A- + C2 = 2C- + A2
由此得出正确结论是( )
A. A-、B-、C-、D-中C-的还原性最强
B. A2、B2、C2、D2中C2的氧化性最弱
C. 2C- + B2 = 2B- + C2不能发生
D. 还原性A- > B-
C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2、守恒规律
【例1】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分子个数比为2 : 1倒入烧瓶中,再加入适量硫酸,并用水浴加热,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
A. Cl2 B. Cl2O C. ClO2 D. Cl2O3
C
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质量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2、守恒规律
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质量守恒
【例2】M2O7x-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M2O7x- + 3S2- + 14H+ = 2M3+ + 3S↓ + 7H2O
则M2O7x-中M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6
D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3、价态归中规律(同一元素)
同种元素高价氧化低价,只靠拢,不交叉
【例】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KClO3 + 6HCl(浓) = KCl + 3Cl2↑ + 3H2O
3、价态归中规律(同一元素)
同种元素高价氧化低价,只靠拢,不交叉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3、价态归中规律(同一元素)
同种元素高价氧化低价,只靠拢,不交叉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练习】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4、歧化规律(同一元素)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练习】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 元素由游离态转为化合态,说明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 金属元素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只有氧化性
A
2、下列变化中,必须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KMnO4 → O2 B. HCl → Cl2
C. HCl → H2 D. SO3 → H2SO4
B
3、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 G → Q + NaCl
② Q + H2O → X + H2
③ Y + NaOH → G + Q + H2O
④ Z + NaOH → Q + X + 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 G、Y、Q、Z、X B. X、Z、Q、G、Y
C. X、Z、Q、Y、G D. G、Q、Y、Z、X
A
4、通过以下三个反应事实,确定下列物质中最强的氧化剂是( )
① Fe + CuCl2 = FeCl2 + Cu
② Cl2 + 2FeCl2 = 2FeCl3
③ 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
A. CuCl2 B. FeCl2 C. FeCl3 D. Cl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