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作业本七上A第二章第2节细胞(二)
一、基础与巩固
1.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内填序号, ▲ 上填结构名称)。
①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和[ ] 。
②移动镜筒时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 ] 。
③接近载玻片的镜头是[ ] 。
④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⑤把载玻片放上[ ] 后,要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对准 的中央。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 → → →
(3)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边,若要将其移到中间,载玻片该往 边移。
②向 旋转 准焦螺旋,镜筒会快速上升;向 旋转 准焦螺旋,镜筒会慢慢下降。
③拿显微镜时,要左手托 ,右手握镜臂;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 的最大光圈对准 ,并且用反光镜的 面镜。
④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 倍镜,再用 倍镜观察。
⑤欲使玻片标本不产生气泡,需使盖玻片与载玻片约成 度角盖上。
⑥用显微镜观察时,若一生物在视野中向右下方游动,则玻片应该 移动。
【答案】(1)7;反光镜;6;遮光器;9;细准焦螺旋;5;物镜;2;镜臂;4;载物台;通光孔
(2)安放;对光;放片;调距;观察
(3)左;内;粗;外;细;镜座;遮光器;通光孔;凹;低;高;45;右下方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在图中,1镜座;2镜臂;3镜柱;4载物台;5物镜;6遮光器;7反光镜;8转换器;9细准焦螺旋;10粗准焦螺旋;11目镜;根据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1)在显微镜中:
①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7]反光镜和[6]遮光器。
②移动镜筒时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9]细准焦螺旋。
③接近载玻片的镜头是[5]物镜。
④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2]镜臂。
⑤把载玻片放上[4]载物台后,要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安放→对光→放片→调距→观察;
(3)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边,若要将其移到中间,载玻片该往左边移。
②向内旋转粗准焦螺旋,镜筒会快速上升;向外旋转细准焦螺旋,镜筒会慢慢下降。
③拿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遮光器的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④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观察。
⑤欲使玻片标本不产生气泡,需使盖玻片与载玻片约成45度角盖上。
⑥用显微镜观察时,若一生物在视野中向右下方游动,则玻片应该右下方移动。
故答案为:(1)7;反光镜;6;遮光器;9;细准焦螺旋;5;物镜;2;镜臂;4;载物台;通光孔;(2)安放;对光;放片;调距;观察;(3)左;内;粗;外;细;镜座;遮光器;通光孔;凹;低;高;45;右下方。
2.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擦、滴、撕、放、展、染、吸。擦是擦拭载玻片盒盖玻片,滴是滴加清水,撕是撕取洋葱表皮,放是将洋葱表皮放入水中,展是将洋葱表皮展开,盖是盖上盖玻片,染是进行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
【解答】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为:④滴清水;②放实验材料;①盖盖玻片;③盖上盖玻片后赶出气泡。
故答案为:C
3.
(1)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2)当载玻片刚放上时,需把显微镜的镜简下降,靠近物镜。此时,你的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 。
(3)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写有字母的玻片,请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把字母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 移动。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②视野中显示的字母为“d”,则可判断玻片标本上的字母是 。
A.d
B.p
C.q
D.b
(4)如图3有A、B、C、D、E、F六种镜头,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小,则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答案】(1)D
(2)物镜
(3)D;B
(4)A、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4)整理实验台收镜。
【解答】(1)使用显微镜时,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同时观察和画图;因此操作符合要求的是D;
(2)“当载玻片刚放上时,需把显微镜的镜筒下降,靠近物镜”;此时,你的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3)①图1中字母应该向右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中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要把字母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故选D;
②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原物体的倒像.在一张小纸上写好字母“d”字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p”;因此视野中显示的字母“d”,则可判断玻片标本上的字母是p故选B;
(4)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小,选用的镜头组合是最小的,目镜无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放大倍数最小其长度最长,即D表示放大倍数最小目镜;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最小其长度最短,即A表示放大倍数最小物镜;因此“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小”,则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D。
故答案为:(1)D;(2)物镜;(3)①D;②B;(4)A、D。
二、拓展与提高
4.如图为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视野。
(1)请根据你的实验经验,来注明图中各结构或物体的名称:
[1] ,[2] ,[3] 。
(2)轻压盖玻片能移动和变形的是[ ] 。
(3)如视野中[3]较多,原因可能是 或 。
(4)因口腔上皮细胞的透明度较高,观察时应将视野调 ,方法是 。
【答案】(1)气泡;口腔上皮细胞;杂质
(2)1;气泡
(3)刮取细胞前没漱口;没有净片或净片不彻底
(4)暗;换用小光圈或选用反光镜的平面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解答】(1)由图可知,1是气泡,2是口腔上皮细胞,3是食物残渣。
(2)如果在盖盖玻片时,不按规范操作,就会出现气泡,即轻压盖玻片能移动和变形的是1气泡。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很小,如果有杂质的干扰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制作前要用凉开水漱净口,如视野中3杂质较多,原因可能是刮取细胞前没漱口或没有净片或净片不彻底。
(4)由于口腔上皮细胞的透明度较高,需要较暗的视野才能看清楚细胞的结构,所以观察时应将视野调暗,方法是换用小光圈或选用反光镜的平面镜。
故答案为:(1)气泡;口腔上皮细胞;杂质 (2)1;气泡 (3)刮取细胞前没漱口;没有净片或净片不彻底 (4)暗;换用小光圈或选用反光镜的平面镜
5.某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观察时,某同学先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四种物像,在看到物像D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 。
【答案】(1)清水
(2)BCA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吸、染。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2)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看到的物像依次是B→C→A。
故答案为:(1)清水;(2)B→C→A。
1 / 1浙教版科学作业本七上A第二章第2节细胞(二)
一、基础与巩固
1.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内填序号, ▲ 上填结构名称)。
①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和[ ] 。
②移动镜筒时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 ] 。
③接近载玻片的镜头是[ ] 。
④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⑤把载玻片放上[ ] 后,要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对准 的中央。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 → → →
(3)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边,若要将其移到中间,载玻片该往 边移。
②向 旋转 准焦螺旋,镜筒会快速上升;向 旋转 准焦螺旋,镜筒会慢慢下降。
③拿显微镜时,要左手托 ,右手握镜臂;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 的最大光圈对准 ,并且用反光镜的 面镜。
④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 倍镜,再用 倍镜观察。
⑤欲使玻片标本不产生气泡,需使盖玻片与载玻片约成 度角盖上。
⑥用显微镜观察时,若一生物在视野中向右下方游动,则玻片应该 移动。
2.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3.
(1)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2)当载玻片刚放上时,需把显微镜的镜简下降,靠近物镜。此时,你的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 。
(3)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写有字母的玻片,请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把字母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 移动。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②视野中显示的字母为“d”,则可判断玻片标本上的字母是 。
A.d
B.p
C.q
D.b
(4)如图3有A、B、C、D、E、F六种镜头,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小,则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二、拓展与提高
4.如图为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视野。
(1)请根据你的实验经验,来注明图中各结构或物体的名称:
[1] ,[2] ,[3] 。
(2)轻压盖玻片能移动和变形的是[ ] 。
(3)如视野中[3]较多,原因可能是 或 。
(4)因口腔上皮细胞的透明度较高,观察时应将视野调 ,方法是 。
5.某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观察时,某同学先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四种物像,在看到物像D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7;反光镜;6;遮光器;9;细准焦螺旋;5;物镜;2;镜臂;4;载物台;通光孔
(2)安放;对光;放片;调距;观察
(3)左;内;粗;外;细;镜座;遮光器;通光孔;凹;低;高;45;右下方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在图中,1镜座;2镜臂;3镜柱;4载物台;5物镜;6遮光器;7反光镜;8转换器;9细准焦螺旋;10粗准焦螺旋;11目镜;根据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1)在显微镜中:
①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7]反光镜和[6]遮光器。
②移动镜筒时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9]细准焦螺旋。
③接近载玻片的镜头是[5]物镜。
④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2]镜臂。
⑤把载玻片放上[4]载物台后,要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安放→对光→放片→调距→观察;
(3)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边,若要将其移到中间,载玻片该往左边移。
②向内旋转粗准焦螺旋,镜筒会快速上升;向外旋转细准焦螺旋,镜筒会慢慢下降。
③拿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遮光器的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④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观察。
⑤欲使玻片标本不产生气泡,需使盖玻片与载玻片约成45度角盖上。
⑥用显微镜观察时,若一生物在视野中向右下方游动,则玻片应该右下方移动。
故答案为:(1)7;反光镜;6;遮光器;9;细准焦螺旋;5;物镜;2;镜臂;4;载物台;通光孔;(2)安放;对光;放片;调距;观察;(3)左;内;粗;外;细;镜座;遮光器;通光孔;凹;低;高;45;右下方。
2.【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擦、滴、撕、放、展、染、吸。擦是擦拭载玻片盒盖玻片,滴是滴加清水,撕是撕取洋葱表皮,放是将洋葱表皮放入水中,展是将洋葱表皮展开,盖是盖上盖玻片,染是进行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
【解答】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为:④滴清水;②放实验材料;①盖盖玻片;③盖上盖玻片后赶出气泡。
故答案为:C
3.【答案】(1)D
(2)物镜
(3)D;B
(4)A、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4)整理实验台收镜。
【解答】(1)使用显微镜时,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同时观察和画图;因此操作符合要求的是D;
(2)“当载玻片刚放上时,需把显微镜的镜筒下降,靠近物镜”;此时,你的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3)①图1中字母应该向右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中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要把字母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故选D;
②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原物体的倒像.在一张小纸上写好字母“d”字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p”;因此视野中显示的字母“d”,则可判断玻片标本上的字母是p故选B;
(4)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小,选用的镜头组合是最小的,目镜无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放大倍数最小其长度最长,即D表示放大倍数最小目镜;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最小其长度最短,即A表示放大倍数最小物镜;因此“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小”,则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D。
故答案为:(1)D;(2)物镜;(3)①D;②B;(4)A、D。
4.【答案】(1)气泡;口腔上皮细胞;杂质
(2)1;气泡
(3)刮取细胞前没漱口;没有净片或净片不彻底
(4)暗;换用小光圈或选用反光镜的平面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解答】(1)由图可知,1是气泡,2是口腔上皮细胞,3是食物残渣。
(2)如果在盖盖玻片时,不按规范操作,就会出现气泡,即轻压盖玻片能移动和变形的是1气泡。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很小,如果有杂质的干扰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制作前要用凉开水漱净口,如视野中3杂质较多,原因可能是刮取细胞前没漱口或没有净片或净片不彻底。
(4)由于口腔上皮细胞的透明度较高,需要较暗的视野才能看清楚细胞的结构,所以观察时应将视野调暗,方法是换用小光圈或选用反光镜的平面镜。
故答案为:(1)气泡;口腔上皮细胞;杂质 (2)1;气泡 (3)刮取细胞前没漱口;没有净片或净片不彻底 (4)暗;换用小光圈或选用反光镜的平面镜
5.【答案】(1)清水
(2)BCA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吸、染。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2)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看到的物像依次是B→C→A。
故答案为:(1)清水;(2)B→C→A。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