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23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
生 物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2年7月,欧洲爆发大规模猴痘疫情,该疫情由猴痘病毒引起,它是一种有包膜的DNA
病毒且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入侵人体,潜伏期大约2—3周, 随后会出现高热、淋巴结肿
大、呼吸窘迫、皮疹等症状。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接种天花疫苗可有效预防猴痘病毒的感染。下列关于猴痘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四种脱氧核苷酸
B.猴痘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猴痘病毒无细胞核结构,其遗传物质DNA存在于拟核区
D.猴痘病毒在体外可存活数月,说明病毒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后转换高倍物镜观察,后者
A.视野较亮,像较大,细胞数目较少
B.视野较亮,像较大,细胞数目较多
C.视野较暗,像较大,细胞数目较少
D.视野较暗,像较小,细胞数目较多
3.牛奶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物。下列与牛奶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蛋白水解酶能使其磷酸二酯键断开
B.牛奶中钙含量较高,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
C.牛奶中的糖类能直接为细胞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D.牛奶中的乳糖可以直接被人体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
4.正常生长的酵母细胞能合成并积累海藻糖,海藻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缩合形成的非还原
性二糖,能够防止蛋白质在冷冻、高温或干燥时变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藻糖的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
B.向海藻糖提取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会出现紫色
C.推测海藻糖能够提高酵母细胞耐高温的能力
D.海藻糖与动物细胞中的乳糖都是二糖
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也具有流动性
B.进入冬季,植物细胞内与蛋白质和多糖结合的水增多
C.喝矿泉水能补充水分和少量的无机盐
D.猪血液中的Ca2+浓度过高,会引发抽搐
6.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C、G、U5种碱基最多可以参与组成8种脱氧核苷酸
B.RNA是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DNA是颤蓝细菌的遗传物质
7.龙虾的血蓝蛋白由6条肽链组成,每条肽链都含有3个结构区。区域I为前175个氨基酸,有大量的螺旋结构。区域Ⅱ是由第176~400位氨基酸组成的活性中心,两个铜离子分别与活性部位的三个组氨酸侧链结合,是结合O2分子所必需的,第401~658位氨基酸以
折叠的形式构成区域Ⅲ。下列关于龙虾血蓝蛋白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蓝蛋白分子肽链与肽链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B.血蓝蛋白由21种氨基酸以不同方式连接成肽链,氨基酸种类数量体现了该蛋白质特异性
C.铜参与维持血蓝蛋白的空间结构,是组成龙虾细胞的大量元素
D.区域I与区域Ⅲ的结构改变一般不会影响区域Ⅱ活性中心的功能
8.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甲、
乙、丙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甲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
B.若乙代表的物质具有运输功能,则其可能是血红蛋白
C.a、b、c、d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和性激素
D. b→乙的生理过程完成的主要场所为核糖体,且有水的产生
9.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的成分更新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大肠杆菌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
C.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种类多
D.并非所有细胞的生物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10.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
B-建构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
C.细咆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D.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11.甲图为磷脂分子,该物质在乙图的哪些细胞器中含有
A. abcde B. bcde C.acde D. abcd
12.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依靠内膜折叠来增大膜面积
B.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均含有染色质、RNA和核糖体
C.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利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D.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线粒体的供能
13.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
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移动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它的功能是由它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
C.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很多细胞之间不仅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还有信息的交流
D.利用台盼蓝染色时,活细胞不会被染色,死细胞被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14.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某种物
质的运输被明显抑制,下列分析一定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B.该物质可能是K+
C.该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D.该物质可能是酒精
15.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16.a、b、c是三个相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水分流向关系的是
17.撕去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
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该过程中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18. GTP具有与ATP类似的结构,二者的差异只是碱基不同。下列有关ATP和GTP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ATP和GTP分子中都含有两个特殊的化学键
B. G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G-P~P~P
C. GTP中所含有的碱基为鸟嘌呤,GTP也能作直接能源
D. GTP中特殊的化学键全部水解后的产物能作为合成DNA分子的原料
19.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就是最适合储存酶的温度
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酶的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专一性
D.有的RNA也可作为酶起催化作用
20.本尼迪特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试剂,它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下表为某同学
利用本尼迪特试剂设计的关于酶的特性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据该实验分析可知,蔗糖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B.据该实验分析可知,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据该实验分析可知,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在步骤3的过程中,酶的结构会发生改变
21.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22.某小组欲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提供的实验装置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条件下的装置是cab
B.无氧条件下的装置是db
C.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呼吸方式
D.本实验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作为检测试剂
23.下列是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研磨叶片时加CaCO3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
C.色素分离的结果中扩散速度最快的是叶绿素a
D.含有色素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24.向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ATP合成,则使C3含量上升
B.若b能抑制CO2固定,则使NADPH、ATP含量上升
C.若c能促进NADPH的产生,则使C5含量下降
D.若d能促进(CH2O)的合成,则使NADPH、ATP含量下降
25.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给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无氧呼吸产物积累对水稻根细胞的伤害
B.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去掉衰老变黄的叶片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农业生产中增施有机肥的措施可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D.温室种植农作物时,为促进光合作用,白天要适时通风,以保证CO2供应
26.如图是某校学生所做的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图中解离的目的是为了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
B.图示实验操作过程不够合理,应将步骤③和④进行调换
C.若要将图⑧中b区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D.该实验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连续的变化过程
27-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导这
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
B.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
C.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D.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28.中风,也叫脑卒中,起因一般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
一般发病快,病死率高。近期,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中风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风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
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C.神经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D.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9.细胞内的分子伴侣可识别含有短肽序列KFERQ的目标蛋白并结合形成复合体,该复合
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酮
戊二酸合成酶来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动物胚胎干细胞的分化。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A.正常胰岛素和抗体都含有短肽序列KFERQ
B.α-酮戊二酸的含量降低有利于胚胎进一步发育
C.溶酶体膜具有进行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胚胎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功能逐渐趋向多能化
30.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自由基积累的
结果。下图为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食抗氧化类的食物可延缓细胞衰老
B.自由基不会引起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C.自由基可能会引起细胞遗传物质改变
D.生活中应减少辐射及有害物质的摄入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图中①为核糖体根据mRNA合成肽链的过程,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l)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的 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经过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过程后,有的运往溶酶体,有的成为膜蛋白,还有的成为____。
(2)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 (结构),这一过程具有 性,此结构的作用是 。
(3)图中除了途径③④⑤运送的蛋白质,送往其他细胞结构的蛋白质都具有 ,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需的。
(4)真核细胞中与载体蛋白合成和加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
3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实验步骤:
①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②取12支干燥洁净的带塞试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6号。向甲、乙
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4mL.迅速塞紧试管,备用。
③取大小相似的黑藻叶片60片,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加入甲组的6支试管中,并塞紧试
管。放置20 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再向甲组每支试管中均加入微量甲烯蓝粉末(忽略对蔗糖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
④将乙组蔗糖溶液摇匀,用弯头毛细吸管从甲组试
管中吸取少量蓝色溶液,插入乙组相同编号试管
内的溶液中部,从毛细吸管尖端轻轻挤出1小滴
蓝色溶液(如右图)。观察蓝色小滴的升降情况,
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 。步骤③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 变量的控制。
(2)乙组试管l、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甲组l、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
度 (填“大于”或“小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 (填“吸水”或“失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____(填“上升”或“下降”),蓝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____中的蓝色小滴。
(3)取出甲组6支试管中的黑藻叶片进行显微观察,可发现试管中 的黑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
(4)根据实验结果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 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 。
33.(10分,每空1分)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生物体内代谢的枢纽。对于高等植物来说,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的部分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B表示物质,I~IV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B分别是 。在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在 上;在酶催化下直接参与CO2固定的化学物质是图中的 。
(2)1过程为Ⅱ过程提供 和 。Ⅱ、IV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 。
(3)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I过程的能量变化是 。
(4)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 作用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同时,硝化细菌体内还会发生图中的 (填数字)过程。
34. (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图甲是对某植物细胞(2n)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统计图:图乙表示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I)图甲中,表示染色体数的是 (填“a”‘‘b’’或“c”),①时期可以对应有丝分裂的 期。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时,大多数细胞处于有丝分
裂的间期,该时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图乙中A细胞有丝分裂的下一个时期,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
(3)图乙中,B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填“①“‘②”或“③”)时期,B细胞的下一个时期会在细胞中部发生的变化是 。
2023年秋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答案
1-5 BCBBD 6-10 AACDD 11-15 DCDDC
16-20 CCDAA 21-25 CCDCC 26-30 DABBB
31.(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空间结构 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或水解)(2分,只答信号序列被切除得1分) 分泌蛋白
(2)核孔 选择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分)
(3)不同的信号序列
(4)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少些错写均不得分)
3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防止因水分蒸发而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发生改变 无关
(2)大于 吸水 上升 3
(3)6 0.15~0.20mol·L-1 在0.15~0.20mol·L-1浓度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答出“0.15~0.20mol·L-1”得1分,答出“缩小浓度梯度”得1分)(2分)
33.(10分,每空1分)
(1)氧气(O2)和 二氧化碳(CO2)(顺序不能颠倒) 类囊体薄膜(答“基粒”、“类囊体”均可) C5
(2)NADPH ATP 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答“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也可得分,如果只答其中的一个结构不得分)
(3)光能转化为储存在NADPH和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4)化能合成 Ⅲ、Ⅳ
34.(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a(1分) 前期、中期
(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纺锤丝牵引着着丝粒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答出“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即可得分)
(3)②(1分) 出现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答出“出现细胞板”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