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30 10:06:02

文档简介

十堰市 !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 "#"%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概况#农户获得一定的授田数量$授田数量男丁基本是女丁的倍数$特殊人群减半或不给
!+&
授田%!分"
$
变化#以户为单位进行租调的征收变成按授田对象为单位进行租调的征收$&九品混通'法征
收租调变成以受田丁口(耕牛的数量来计算每户纳税额%!分"
%
!"原因#唐中期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手上可直接支配的土地有限$租庸调制无法
"
维持%!分"
"
历史作用#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奠定
了唐后期到明中叶的赋税制度基础%!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不足#立宪没有整体规划$立宪进度不明确$宪政内容多不符实%!分"
!,& +
!"原因#清政府预备立宪顶层设计的失败$清末新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
"
加深$社会底层民众生活日益艰难$自然灾害频发$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积极推动%! 分)
-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原因#抗日根据地成立初期制度政策不完善$根据地干部成分较为复杂)有些干部出现贪
!-&
污腐化行为$廉政建设始终是党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分"
+
!"政策#联合抗日各阶级)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
" "
意义#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中共的发展壮大和政权建设$有利于团结抗日
力量$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示例
!.&
论题#两汉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源自王朝的制度建设%!分"
"
论述#汉高祖(汉文帝在儒生的影响下制定制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均反映
出汉王朝在制度领域对儒家思想的专业性依赖)为国制建设提供专业知识是两汉儒家制度
化生存的基本前提%五经博士制度为儒家发挥其智库职能提供了制度空间)博士弟子制度
为儒生入仕提供了制度化途径)察举标准的儒家化成为促使地方豪强转化为儒学世家的制
度动因%制度的儒家化与儒家的制度化共同促成了社会的儒家化)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展
开的独特社会土壤%! 分"
#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评分依据"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 "
! ! !"#!$%&
!
{#{QQABaQaEogggABJAAQhCQwXoCkCQkBGACKoGwFAMoAAASANABAA=}#}
书十堰市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历史
(2024年1月)
本试题卷共6页,共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5.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前八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境内考古发掘公布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已有793处(见图1)。由此可知


临汾
安阳0


郑州开封
西安

商洛配区,



漯河r

F区
唐。

南阳
驻鸟这


信隔Q
二里头文化遗址
襄妇
G区
一分区界线

图1
A.夏朝的存在得到考古印证
B.二里头文化有明显核心区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D.当时各地区之间联系密切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24-239A·
2.表1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道家部分学者的观点。这些观点
表1
学者
观点
老聃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庄周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
A.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B.体现了唯物论的倾向
C,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D.寄托了对逍遥的追求
3.秦朝设置的县的规模一般都不大,遵循“小县制”原则。秦朝人口约两千万,全国设有一千余
个县,平均每个县所辖人口大约两万人。秦朝这一措施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打击割据势力
C.推动经济发展
D.拓展驱域范围
4.张衡是创作东汉小赋的代表人物,他在《归田赋》中写道:“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
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这体现出东
汉小赋的特点是
A.清新淡雅
B.刚健豪迈
C.沉郁顿挫
D.雄浑壮阔
5.图2所示为铸于唐朝时期高昌王朝钱币。钱币正面钱文
为“高昌”“吉利”四字,字体为隶书,背面无文。“高昌”为
国名,“吉利”为吉祥语。该货币
A.见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融合
B.反映了唐朝货币体系的多元化
C.体现了唐朝多元开放的特征
图2
D.印证了唐朝文化强大的辐射力
6.王安石变法时,在用人方针上,他主张“一道德”,认为“学术不一,异论纷然”“若朝廷人人异论
相搅,即治道何由成”“天下事无可为者”。而宋神宗其实还是按照宋朝祖宗家法,适当地参用
反变法派,以求“异论相搅”。这表明王安石变法
A.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主流思想的地位
C.不利于皇权专制的加强
D.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7.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除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外,还有若干军事征伐型行省的设置,如征
交趾行省、征缅行省等,但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行省就被废除了。这说明元朝行省
A.兼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功能
B.设置灵活且适应元朝统治需求
C.有利于元朝加强中央集权
D.废立与否取决于战争是否需要
8.北宋中期,浙西、苏州“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南宋初期,浙东绍兴、江东徽州也能
每亩得米二石,闽、浙上等田则普遍每亩得米三石。之后,苏、湖、明州最好的田地能够每亩收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24-239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