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2024年1月 26 日 考试时长: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其中1-7为单选,每小题4分; 7-10为多选,每小题4分,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计40分。)
1. 对于下列教材中所列的实验和生活用品,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两根通电方向相反的长直导线相互排斥,是通过电场实现的
B. 乙图中,若在 ab的两端接上大小和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则接在 cd 端的电流表会有偏转
C. 丙图中,电磁炉利用其线圈产生的涡流来加热食物
D. 奥斯特利用丁图实验装置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 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是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L 和L 为电感线圈. 实验时,断开开关S 瞬间,灯 A 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 闭合开关S ,灯 逐渐变亮. 而另一个相同的灯 A 立即变亮,最终 A 与A 的亮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 与L 的直流电阻值相同
B. 图甲中, 闭合 S , 电路稳定时, A 中电流大于, 中电流
C. 图乙中,变阻器R 与L 的直流电阻阻值相同
D. 图乙中,闭合S 瞬间,L 中电流与变阻器R 中电流相等
3.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区域中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已知AB边长为L 比荷均为m的带正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从A点沿AB方向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 ,则( )
A. 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
B. 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路程越大
C.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D.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路程为
4. 如图所示,两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同心金属圆环P、Q水平放置,圆环P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以图示方向为电流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两圆环相互排斥
B. 时刻,圆环Q 中感应电流最大,受到的安培力最大
时间内,圆环Q中感应电流始终沿逆时针方向
时间内,圆环Q 有收缩的趋势
5. 1831年 10月 28日,法拉第展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圆盘发电机,如图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 P、Q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圆盘以角速度ω顺时针旋转(从上往下看),则( )
A. 圆盘转动过程中电流沿 b到a的方向流过电阻R
B. 圆盘转动过程中 Q点电势比P 点电势低
C. 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则转动一周,R 上产生的焦耳热也变为原来的 3倍
D. 圆盘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电动势大小与圆盘半径成正比
6. 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 两端接一电阻为R的定值电阻,电阻为r的金属棒ab 垂直导轨放置,其他部分电阻不计. 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t=0时对金属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外力F,使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通过定值电阻 R的电荷量q随时间的平方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关于穿过回路 abPMa的磁通量φ、金属棒的加速度 a、外力F、通过电阻 R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7. 如图所示,ACD、EFG 为两根相距L 的足够长的金属直角导轨,它们被竖直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CDGF 面与水平面成θ角. 两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垂直于 CDGF 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两根质量均为 m、长度均为 L 的金属细杆ab、cd 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两金属细杆的电阻均为 R,导轨电阻不计. 当ab以速度 v 沿导轨向下匀速运动时,cd杆正好以速度 v 向下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回路中的电流强度为
B. ab杆所受摩擦力为
C. cd杆所受摩擦力为
D. 由cd棒的运动可知,与 大小关系满足
8. 笔记本电脑机身和显示屏对应部位分别有磁体和霍尔元件,当显示屏开启时磁体远离霍尔元件,电脑正常工作; 当显示屏闭合时磁体靠近霍尔元件, 电脑进入休眠状态。休眠状态时、简化原理如图所示,宽为a、厚为b、长为c的矩形半导体霍尔元件处于垂直于上表面、方向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其载流子是电荷量为e的自由电子, 当通入方向向右、大小为Ⅰ的电流时, 元件前、后表面间电压为U,则此时元件的( )
A. 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高 B. 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为
C. 前、后表面间的电压U 与I成反比 D. 前、后表面间的电压 U与b成反比
9. 如图所示,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电阻不计,下端 PQ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且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一质量为m、接入电路的电阻也为R 的导体棒与固定弹簧相连后放在导轨上,静止时导体棒处于导轨的 MN处.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弹簧的中心轴线与导轨平行. 现将导体棒从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由静止释放,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 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导体棒沿导轨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由P 到Q
B. 当导体棒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 导体棒最终静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则导体棒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D. 若导体棒第一次运动到MN处时速度为v,则此时导体棒的加速度大小为
10.如图(甲) 所示,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两轨相距L=0.4m,导轨一端与阻值 的电阻相连,导轨电阻不计,导轨一侧存在沿方向均匀增大的恒定磁场,其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 随位置x 变化如图(乙) 所示,一根质量 电阻 0.1Ω的金属棒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棒在外力 F 作用下从: 处以初速度 沿导轨向右运动,且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不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棒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金属棒在 处的速度大小为0.5m/s
C. 金属棒从 运动到 过程中, 外力 F 所做的功为0.175J
D. 金属棒从运动到 过程中,流过金属棒的电量为2C
二.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 1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6分)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1) 图a中,将条形磁铁从图示位置先向上后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出现的现象是 ( )
A. 灯泡 A、 B均不发光 B. 灯泡A、 B交替短暂发光
C. 灯泡A 短暂发光、灯泡B 不发光 D. 灯泡A 不发光、灯泡B短暂发光
(2) 通过实验得知:当电流从图b中电流计的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当磁体 (选填“向上”或“向下”) 运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3) 为进一步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该小组设计了如图c 的电路如图; 开关闭合瞬间,指针向左偏转,则将铁芯从线圈P 中快速抽出时,观察到电流计指针 ( )
A. 不偏转 B. 向左偏转 C. 向右偏转
12.(10分)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电阻R 的阻值,已知电流表 A 的量程为50mA , 内阻 RA 约为40Ω, 定值电阻.
(1) 现有下列四种量程的电流表,则电流表 A 选用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 )。
A. 0~ 400mA B. 0~ 300mA C. 0~ 200mAD. 0~ 100mA
(2) 实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填“左”或“右”)端,将开关 合向 1, S 合向3,再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大,记录电流表 A 的示数I 、
I , 多次测量得到 用表示各电阻的关系 (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断开S ,将开关
S 合向2,S 合向4,再闭合开关S ,记录电流表 的示数. 求出 则被测电阻的阻值 (用 表示) 。
(3) 该实验方法 (填“能”或“不能”) 测出电流表 内阻的准确值。
三、计算题. ( 本题共3 小题,共 4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 (12分)如图甲所示,水平面内固定两根间距L=1m 的长直平行光滑金属导轨 PQ、MN,其Q、N端接有阻值. 的电阻,一质量. 电阻不计的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于距QN端d=2m处,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在0~1s内,施加外力使 ab 棒保持静止,1s后改用F 的水平向左的恒力拉动ab棒,ab棒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 ab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导轨电阻不计. 求:
(1) ab 棒的最大速度大小 ;
(2) 从t=0到ab棒运动距离的过程, 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
14. (14分)如图,在y>0的区域存在方向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 的区域存在方向垂直于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一个氕核 和一个氘核 先后从轴上 点射出,速度方向沿轴正方向,大小之比为 已知 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并从坐标原点 O 处第一次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
第一次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 的距离;
第一次离开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
15. (18分)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导轨,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以虚线为界,左边和右边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导轨间距 导轨左端连接一内阻不计、 电动势 的电源,单刀双掷开关K和电容 的电容器相连。两根金属棒ab和cd分别放置于虚线左侧和右侧,它们与虚线的距离足够大,与导轨接触良好,质量均为 , 电阻相同。金属棒ab和cd之间有一开关S(断开),导轨电阻不计。
(1) 将单刀双掷开关K置于1为电容器充电,求稳定时电容器带的电荷量;
(2)充电结束后,将单刀双掷开关K置于 2,求金属棒 ab 运动的最大速度;
(3) 棒ab的速度达到最大后,断开单刀双掷开关,同时闭合开关S,求金属棒cd产生的最大焦耳热Q。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7 为单选,每小题 4 分;8-10 为多选,每小题 4分,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分,共计 4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D C C D AD AC BD
二、实验题(2 小题,共 16 分)
11.(6 分,每空 2 分)
【答案】 B 向上 C
【详解】(1)[1]条形磁铁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穿过螺线管的磁感线减少,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穿过螺线
管的磁感线增加,移动方向不同,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不同,根据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可知灯泡 A、B 交替
短暂发光,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 B。
(2)当磁体向上运动时,穿过螺旋管的磁通量为竖直向下的减少,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产
生的磁场竖直向下,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右偏;故磁体向上运动。
(3)开关闭合瞬间,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增多,根据题意可知指针向左偏转,所以将铁芯从线圈中快速抽出
时,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减少,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故 AB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12.(10 分,每空 2 分)
k
【答案】 C (k 2右 1 1)Rx = RA1 + R0 Rk 0 能1
【详解】(1)[1]电流表 A1的量程为50mA ,内阻约为 40 ,R0 20Ω ,被测电阻约为 20Ω,则电流表 A2的量
程选用 200 ,可使两电流表的指针同时偏转较大角度,则 C 最合适。
(2)实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使滑动变阻器输出电压为零,根据题意
I2 I1 Rx I1 RA1 R0
即
k 1 R R R 1 x A1 0, I2 I1 R0 I1 RA1 Rx
即
k2 1 R0 RAl Rx
{#{QQABBQYAogAIAAIAAQgCUwXoCgCQkBAAAAoGBEAAMAIACBFABAA=}#}
解得
R kx 2 Rk 01
(3)从(2)表达式可以看出,将 Rx代回用 K1,K2表示电阻关系式,可以求得电流表 A1内阻值。
三.计算题(本题共 3小题,共 4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
注明单位)
13.(12 分)
答案 (1)4 m/s (2)2.1 J
(1)(5分)ab 棒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F向左,安培力 F 安′向右,二力平衡,F=F 安′1分
其中安培力 F 安′=I′LB 1 分
'
电流 I′=
电动势 E′=BLvm 1 分
解得 vm= 2 2=4 m/s 2 分
(2)(7 分)在第 1 s 内
ΔΦ ΔB·S ΔB·Ld (0.5 0)×1×2
电动势 E= = = = V=1 V 1 分
Δt Δt Δt 1
根据楞次定律,电流从 b到 a,电流的大小为
1
I= = A=0.5 A 1 分
2
Q I21= Rt
2
=0.5 ×2×1 J=0.5 J 1 分
1
在运动距离 x 内 Fx= mv 2m +Q2 2 分
2
Q2=1.6J 1 分
从 t=0 到 ab 棒运动距离 x=4.8 m 的过程,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 QR=Q1+Q2,解得 QR=2.1 J. 1 分
14. (14 分)
2 3 2 2 3 6答案:(1) ( )
3 3
解析:(1)(7 分)粒子(电量 q,质量 m)以速度 v0从 y 轴射出,第一次进入从电场 E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
点 o 的距离为 x,有:
qE = ma ① 1 2 = ② = 0 ③2
有 x = v 2mh0 ④ 2 分qE
1
1 ,21 第一次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点 O 的距离分别为 x1, x2
2h
由几何关系有, = tan60°x ⑤ 2 分2
{#{QQABBQYAogAIAAIAAQgCUwXoCgCQkBAAAAoGBEAAMAIACBFABAA=}#}
1 ,2
1
1 1 射入电场速度之比为 2:1, 之比为 1:2,由④有, = 1 ⑥ 1 分2
联立⑤⑥有x1 =
2 3h 2 分
3
(2)(7 分)设粒子进入匀强磁场 B 做圆周运动半径分别为 R,1 ,21 1 的半径分别为 R1,R2
2
Bqv = mv 有 R =
mv
qB ⑦ 1 分R
v0
由几何关系,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的速度 v = = 2vcos 60° 0 ⑧ 1 分
由11 ,21
2
比荷关系,联立⑦⑧,有 1 = ⑨ 1 分
2 2
1
1 第一次离开磁场的位置距离原点距离为 '
由几何关系有
2R2 sin 60° = x2 ⑩ 1 分
2R1 sin 60° = x1 ' 1 分
联立⑨⑩ 得 ' = 2 3 6 2 分
3
15. (18 分)
答案:(1)0.4C (2)4m/s (3)0.064J
解析:
(1)(3 分)q = CE = 2.0 × 10 2 × 20 = 0.4C
(2)(7 分)当 ab 棒以最大速度运动,电容器的电荷量为 '
' = 1 ① 1 分
q = q ' = C(E 1Lv) ② 1 分
ab 棒历时 t从静止到速度 v,由动量定理有,
1 = ③ 1 分
q = ④ 1 分
①②③④ v = 1 联立 ,有 =4m/s 3 分
+ 21 2
(3)(8分)当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最大时,ab 棒,cd 棒的速度分别是 , ,有
1 = 2 2 分
有 = 2 ⑤
从闭合 S 到达到最大焦耳热,历时 t’,对 ab,cd 棒,由动量定理有:
1 = ⑥ 1 分
2 = ⑦ 1 分
联立⑤⑥⑦,有 =1.6m/s =3.2m/s 1 分
此时,整个电路产生焦耳热最大为 2Q,由能量守恒有,
2Q = 1mv2 1mv2 1mv2 ⑧ 2 分
2 2 ab 2 cd
得 Q=0.064J 1 分
{#{QQABBQYAogAIAAIAAQgCUwXoCgCQkBAAAAoGBEAAMAIACB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