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基础卷:9.3 大气压强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基础卷:9.3 大气压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30 09:57:32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基础卷:9.3 大气压强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江苏期末)如图所示,在“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出现白雾后立即将罐口堵住,并撤去酒精灯
B.加热前将罐口堵住
C.在易拉罐中加满水
D.易拉罐冷却后,再将罐口堵住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在易拉罐内装入部分水,然后放到酒精灯上进行加热。当罐口出现白雾时迅速堵住罐口,并撤去酒精灯。待易拉罐冷却后会看到易拉罐变瘪了,说明大气存在压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对大气压强知识的认识分析判断。
2.(2023八下·大兴期中)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这样就制作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把这个气压计从一楼带至四楼,不考虑温度变化,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玻璃管内的水面下降,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玻璃管内的水面下降,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高度越高大气越少,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把次建议压强计从一楼拿到四楼时,气压减小,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将水往上挤,即水面会上升,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3.(2023八下·平潭期末)如图甲、乙分别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和自制气压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把甲图的玻璃管稍微倾斜,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化
B.把甲装置从楼拿到楼,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
C.把乙装置从楼拿到楼,玻璃管内水柱会下降
D.乙的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降低了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把甲图的玻璃管稍微倾斜,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装置装置从一楼拿到十楼时,大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而降低,玻璃管内水银柱会降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八乙装置从一楼拿到十楼,因为外界大气压减小那么水柱会向上升,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强降低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分析】(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化。
(2)高度越高气压越低,会导致甲装置液面下降,乙装置液面内部压强大,外部变小所以水柱会上升。
(3)当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水柱会向上升,水柱继续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4.(2016八下·盐城开学考)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试据下表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钠 镁 铝 铜 铁
熔点/℃ 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883 1090 2467 2567 2750
A.铁﹣铜合金 B.钠﹣铝合金 C.镁﹣铁合金 D.铁﹣铝合金
【答案】C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A、由铁的熔点为1535℃,铜的熔点为1083℃,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567℃时,金属不会气化,可制取合金,故A错误;
B、由钠的熔点97.5℃,铝的熔点为660℃,则温度高于660℃而低于883℃时,可利用此法制取钠﹣铝合金,故B错误;
C、由铁的熔点为1535℃,镁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649℃、1090℃,显然铁熔化时镁已经气化,则不可采用此法制取合金,故C正确;
D、由铁的熔点为1535℃,铝的熔点为660℃,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467℃时,可利用此法制取铁﹣铝合金,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并利用表中的数据分析金属熔化需要的温度来解答.
5.(2023八下·长沙期末)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吸盘挂钩被压在墙上 B.杯中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来
C.液体从容器侧里的孔中喷出 D.用吸管吸饮料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吸盘挂钩内气体被排出,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在墙上,A不符合题意;
B.覆杯实验中,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杯中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来,B不符合题意;
C.液体从容器侧里的孔中喷出,是因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C符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中的气体减小,气压变小,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吸盘挂钩、覆杯实验、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液体从侧壁流出利用了液体压强。
6.(2023八下·长沙期末)办公室有一个简单的抽水机,当用手连续按压上部塑料筒时,水就会流出来;再按一下水管上方的黄色按钮,会听到“哧”的一声,筒内的水立刻退回到水桶内。如果塑料筒穿孔或者连接部分密封不好,设备无法正常抽水。关于这个设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下按压塑料筒时,塑料筒内气体压强会变小
B.水由于塑料筒的吸引力而升上来
C.按下黄色按钮,水桶内的气压会变大
D.该设备能抽水是因为按压增大了桶内气压,利用内外压强差将水压出桶外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BD. 向下按压塑料筒时,将空气压入水桶中,使水桶中的气压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水是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处桶外的,故AB错误,D正确;
C.按下黄色的按钮,水桶内的气压会变小,水在重力作用下退回水桶内,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桶内气压的变化,根据气压差分析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7.(2016八下·衡阳期中)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水往低处流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用吸管吸饮料时,口腔内气压小于饮料瓶中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口内,这是有大气压的缘故,符合题意;
B、注射时,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C、水往低处流是水受到重力作用的结果,与大气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是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往低处流;
B、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故利用了大气压;
D、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8.(2023八下·锦江期末)如图所示,小军用一个塑料瓶装足够的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  )
A.该装置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瓶侧壁钻一小孔水会从小孔喷出
C.若外界大气压降低,瓶内的水面将升高
D.外界大气压使瓶内水面高于盆内水面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CD.该装置利用的大气压强,外界大气压强使瓶内水面高于盆内的水面,此时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气压加上水柱产生的压强,若外界大气压强降低,瓶内的水面将会下降,故AC错误,D正确,
B.瓶侧壁钻一个小孔,瓶内外气压相等,瓶内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回盆景中,不会喷出,故B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连通器:上断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盆景利用了大气压强,外界大气压强使瓶内水面高于盆内的水面,此时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气压加上水柱产生的压强。
9.(2023八下·江津期末)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
B.塑料吸盘能贴在墙面的瓷砖上,是因为吸盘对瓷砖有吸引力
C.接种疫苗时,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
【答案】D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液体的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A错误
B、塑料吸盘依靠大气压的压力从而贴在瓷砖上,故B错误
C、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推力产生的压强,不是大气压,故C错误
D、“U形反水弯”上端开口,下端相连,属于连通器结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存在;液体压强随气压增大而增大;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装置。
二、多选题
10.(2023八下·新密期中)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横截面积的大小会影响测量结果
B.是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液面上方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将竖直的玻璃管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测得的大气压值将变大
【答案】B,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玻璃管横截面积的大小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A错误;
B:是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下落,故B正确;
C:大气压的值等于液面上方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
D:将竖直的玻璃管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测得的大气压值不变,故D错误;
综上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B、C 。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在长约1米,一段封闭的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了,这时管内外的高度差约为760毫米,把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高度不变,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测量结果表明: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无关。
11.(2023八下·长沙月考)老师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做出解释.小刚走进厨房,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做出了简单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包饺子时捏出饺子花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C.墙壁上的吸盘式挂钩利用了大气压
D.高压锅是利用了气压高,沸点低的原理
【答案】A,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包饺子时饺子受力使饺子发生形变,被捏出花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 刀刃磨得很薄,减小了和物体的接触面积,由,可知,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 故B错误;
C.墙壁上的吸盘能吸附在墙壁上,是大气压将吸盘压在了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C正确;
D. 高压锅是利用了气压高, 沸点升高,在高温下食物更容易熟,故D错误。
故选项为:A、C。
【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2)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3)吸盘在使用时,将吸盘和墙壁之间的空气排出,使吸盘与墙壁之间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会被大气压压在墙壁上;
(4)液体沸点随着气压变大而升高。
12.(2023八下·沈阳期中)学完大气压强知识后,小明设计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瓶内装有红墨水。一天小明发现A管液面上升时,天气转为阴雨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增大
C.“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D.虽然A、B底部连通,但是该装置不是连通器
【答案】A,C,D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气压计和抽水机
【解析】【解答】A. 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液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A正确;
B.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A管液面上方气压小于B球液面上方气压,所以A管内液面上升,显示大气压减小,故B错误;
C. 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晴天时气压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大气压减小,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故C正确;
D.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图中容器B端为封闭容器,所以不属于连通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
(1)利用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判断液面高低;
(2)根据液面上方气体压强大小与页面高低的关系判断外界大气压的变化情况;
(3)利用天气和气压的关系判断天气的变化;
(4)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分析判断。
三、填空题
13.(2017八下·惠安期中)著名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首先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值,实验时玻璃管中水银柱高   mm,计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实验中,当玻璃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   ,水银柱的高度将   ,放到高山上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760;1.013×105;变大;不变;变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解:(1)托里拆利实验中,实验时玻璃管中水银柱高760mm;
则大气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2)实验中,当玻璃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大;外界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不变,玻璃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放到山上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时,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所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变小.
故答案为:760;1.013×105;变大;不变;变小.
【分析】(1)知道大气压能支持水银柱的高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2)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与当时的大气压有关,而与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以及水银槽中的水银的多少无关.
14.(2023八下·南岗月考)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为了估测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晓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吸盘直径为2cm(为方便计算π取3)测出吸盘脱落时水桶及水的质量为2.4kg,则晓彤测出的大气压值为    Pa。
【答案】减小;8×104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含大气越多,大气压越大,海拔高度越高,大气越少,大气压会降低。
(2) 由于吸盘受水桶及水的总重力的作用,则吸盘脱落时大气压的压力与水桶及水的总重力相平衡,则F=G=mg=2.4kg×10N/kg=24N,,则大气压。
【分析】(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2)利用平衡力法求出吸盘脱落时的大气压的压强;根据与吸盘脱落时与水桶及水的总重力相平衡的吸盘内外的气压压力差分析。
15.(2023八下·长沙期末)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小兰在做这个实验时,准确地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mm,此时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若她把玻璃管向右倾斜一些,管内水银柱的液面高度将   .
【答案】小于;不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大气压越大, 支持的水银柱高度越大,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为760cm,当水银柱的高度为750mm,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当把玻璃管倾斜一些,由于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则水银管内水银柱的液面高度不变。
【分析】标准大气压时,水银柱高度为760cm;水银管倾斜,液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16.(2023八下·滨海期中)如图所示在某次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当地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答案】750;低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实验中测得的当地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低于100℃。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等于玻璃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0℃,一个标准大气压是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大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
17.(2023八下·福州期末)小敏从上海乘坐火车前往云南旅游,喝汽水时,往汽水瓶中插根吸管,用嘴一吸,嘴把吸管中的空气吸走,汽水在吸管外的    作用下进入嘴里;途中还发现携带的密封食品袋变得越来越“鼓”,这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增大而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答案】大气压;减小;托里拆利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吸管喝饮料时,嘴把吸管中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变小,汽水在吸管外的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嘴里;密封食品袋变得鼓起来,这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内部气压不变,将食品袋撑起来;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分析】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海拔越高,大气压降低;最早测量大气压的是托里拆利。
18.(2022八下·惠州期末)“奥运火炬登珠峰”开创了奥运火炬传递的历史先河。火炬进发珠峰,“高原反应”是队员们必须面对的诸多困难之一,“高原反应”与气压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   (选填“大”或“小”),水的沸点越   (选填“低”或“高”)所以高原上为了提高水的沸点,通常使用   锅煮饭。
【答案】小;低;高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气压大小和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气压越小,水沸点越低,所以高原上为了提高水的沸点,使用高压锅煮饭。
【分析】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气压越小,水沸点越低。
19.(2023八下·宁津月考)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黄山山脚爬到天都峰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增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 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黄山山脚爬到天都峰时, 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水柱压强增大。根据p=ρ液gh可知,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增大。
【分析】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气压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水确定水柱压强变化,最后根据p=ρ液gh分析水柱的高度变化。
20.(2023八下·渝北期中) 1654年5月4日,德国人奥拓格里克做了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著名的    实验首先测定的大气压大小。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撑   高的水柱(1个标准大气压约为),海拔高的地方很难把饭煮熟,是因为气压    ,水的沸点   填“高”或“低”。
【答案】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0;低;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半球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能被拉开,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定的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撑的水柱为,海拔高的地方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不能到达100℃,饭不易煮熟。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根据,计算水柱深度;海拔越高,大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21.(2023八下·重庆市期中)    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在我国青藏高原,为了将食物煮熟,战士必须使用压力锅,是因为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   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马德堡半球;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1) 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
(2)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分析】(1)马德堡半球实验是一次验证大气压强在的物理实验。通过这次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于1654年进行的实验。
(2)随着气压增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反之则降低。
22.(2023八下·建邺期末) 如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大气压越大,甲中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就越   选填“高”或“低”;如图乙是该同学自制的一个简易温度计,在大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乙中玻璃管内的液柱   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低;升高
【知识点】气压计和抽水机
【解析】【解答】(1) 瓶内气体压强和大气压的关系:p内=p0+p液=p0+ρgh,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大气压越大, 液柱压强越小,所以 甲中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就越 低;
(2)图乙中,瓶内容积一定, 在大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瓶内空气体积要变大大,所以 乙中玻璃管内的液柱 升高。
【分析】(1)根据瓶内压强和大气压与管内液柱压强的关系分析判断;
(2)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分析判断。
四、综合题
23.(2023八下·湛江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⑴喝牛奶时,把吸管插人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⑵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瀑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和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⑴把细玻璃管插人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
⑵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瑞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乙所示)。
⑶接着用手握住烧 的瓶顽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实验拓展]
⑴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纽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⑵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项,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   
【答案】质量;温度;增大;相同;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上升;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知识点】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进行猜想】在(1)中往牛奶盒内吹气会使气体质量增大,(2)中放在火炉附近稳定会升高,那么得到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2)玻璃管内水柱升高,说明瓶内气体压强增大了;
【实验拓展】(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换用内径不同的纽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相同,理由是: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项,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上升,这是由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分析】【进行猜想】分析两个现象中哪个因素改变即可;
【设计并进行实验】(2)根据液柱高度的变化确定瓶内气压变化;
【实验拓展】(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解答;
(2)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24.(2023八下·湛江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和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3)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乙所示)。
(4)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
(5)实验拓展
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
(6)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   。
【答案】(1)由于先往吸管往里吹气,导致牛奶盒中压强变大,当放开后,牛奶盒中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所以牛奶会从吸管中喷出。
(2)质量;温度
(3)增大
(4)
(5)相同;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6)上升;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由于先往吸管往里吹气,导致牛奶盒中压强变大,当放开后,牛奶盒中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所以牛奶会从吸管中喷出。
(2)由(1)结合可知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3)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4)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时温度升高,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b位置如图所示: .
(5)当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时,由于气压不变,所以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相同,理由是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托里拆利实验类似。
(6)将装置从山脚移至山顶,由于气压变小,装置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压强,所以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上升,主要由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分析】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气压与体积有关,体积越小,压强越小,所以(1)往吸管吹气,压强越大,(2)由两个实验可知气压与气体质量和温度有关,(3)气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压越大。
五、实验探究题
25.(2023八下·江苏期末)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来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器材包括: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10mL注射器A、5mL注射器B、2mL注射器C、一把刻度尺.
(1)本实验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的压力;
(2)若选用图乙中注射器B,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最大值时,活塞仍没有滑动,则应该换用注射器   (选填“A”“B”或“C”)来进行实验;
(3)换用所选的注射器重做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 如图甲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5.2N;
③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为4.00cm;
④ 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改进了实验,如图丙所示,将容积为V、全部刻度长度为L的注射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活塞通过水平细线及定滑轮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1,然后向外缓慢抽出杯中的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2,则计算大气压值的表达式为p=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答案】(1)活塞
(2)C
(3)
(4)偏大
(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用力拉动测力计,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刚被拉动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就是大气压力,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因此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若选用图乙中注射器B,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最大值时,活塞仍没有滑动,说明大气对B的压力太大。根据F=pS可知,其实就是B的活塞受力面积太大,此时应该选用更细一些的C进行实验。
(3)活塞的受力面积;
则大气压强为:。
(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根据F拉=f+F大气可知,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
(5)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1,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向右,摩擦力向右,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G1=F+f ①;
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2,活塞受到的爱情压力向右,摩擦力向左,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G2=F-f ②;
①②联立解得:F=;
那么大气压强为:。
【分析】(1)根据实验的探究过程分析;
(2)根据F=pS分析解答;
(3)首先根据计算活塞的受力面积,再根据计算大气压强;
(4)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即可;
(5)首先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列出两个关系式,然后联立计算出大气压强,再根据计算大气压强即可。
六、科普阅读题
26.(2023八下·汕尾期末)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我们生活在地球大气层的底部, 大气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体肺部的模型如图 1 所示,当人体要吸气时,胸廓扩张,膈肌下降,肺内气压①____ ,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外界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经气道进入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要呼气时,膈肌舒张,胸廓依靠弹性回收,肺内气压②____ , 使交换后的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排出体外,这样便构成了一次呼吸而使生命得以维持。
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在海拔 2km 以内, 每升高 10m,大气压约减少 100Pa。高空空气稀薄,大气压降低,空 气中含氧量减少,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因此, 人在海拔 3~4km 的高度时,就会感到头晕、头痛、耳鸣, 甚至恶心、呕吐; 在海拔 4km 以上的高度时,这些反应就更厉害了。
我国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 位于世界屋脊, 为预防乘客发生高原缺氧,每节车厢内都配有两 套供氧系统:一套是“弥散式”供氧,通过制氧机,经由管道给各节车厢进行供氧,适合多人同时补充氧气,可 保证车厢内的含氧量都在合适的水平;另一套是独立的接口吸氧,旅客有需要时可随时用吸氧管呼吸,相对于“弥散式”供氧的氧浓度更高,能快速缓解高原反应, 但用氧人数上会有限制。
(1)将文中空格补充完整:①    , ②   (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弥散式”供氧能够给车厢进行供氧,供多人同时补充氧气, 是因为氧分子    。
(3)某同学在生物课上制作了如图 2 所示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型,B 图表示正在    (选填“吸气”“呼气”),肺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外界大气压。
(4)某地的实验老师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3 所示, 该地的海拔是     m,在该地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低于”“等于”)100℃。(ρ 水银 =13.6×103kg/m3 ,g =10N/kg)
【答案】(1)减小;增大
(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吸气;小于
(4)610;低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1)人体吸气时,肺内气压减小,才能保证外界空气进入肺中;人体呼气时,肺内气压增大,才能保证肺内气压出来
(2)氧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才能供多人同时补充氧气
(3)B图中两气球体积变大,内部压强减小,证明正在吸气;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4)根据可知当地大气压值为,标准大气压,所以该地海拔为;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所以在该地水的沸点低于100 ℃
【分析】(1)根据吸气和呼气时内外大气压的大小关系判断即可
(2)根据“弥散式”分析即可
(3)根据呼气和吸气时内外大气压和肺的体积变化判断即可
(4)首先求出当地大气压值,通过标准大气压与当地气压值的差得出当地海拔高度,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基础卷:9.3 大气压强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江苏期末)如图所示,在“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出现白雾后立即将罐口堵住,并撤去酒精灯
B.加热前将罐口堵住
C.在易拉罐中加满水
D.易拉罐冷却后,再将罐口堵住
2.(2023八下·大兴期中)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这样就制作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把这个气压计从一楼带至四楼,不考虑温度变化,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玻璃管内的水面下降,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玻璃管内的水面下降,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2023八下·平潭期末)如图甲、乙分别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和自制气压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把甲图的玻璃管稍微倾斜,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化
B.把甲装置从楼拿到楼,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
C.把乙装置从楼拿到楼,玻璃管内水柱会下降
D.乙的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降低了
4.(2016八下·盐城开学考)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试据下表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钠 镁 铝 铜 铁
熔点/℃ 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883 1090 2467 2567 2750
A.铁﹣铜合金 B.钠﹣铝合金 C.镁﹣铁合金 D.铁﹣铝合金
5.(2023八下·长沙期末)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吸盘挂钩被压在墙上 B.杯中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来
C.液体从容器侧里的孔中喷出 D.用吸管吸饮料
6.(2023八下·长沙期末)办公室有一个简单的抽水机,当用手连续按压上部塑料筒时,水就会流出来;再按一下水管上方的黄色按钮,会听到“哧”的一声,筒内的水立刻退回到水桶内。如果塑料筒穿孔或者连接部分密封不好,设备无法正常抽水。关于这个设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下按压塑料筒时,塑料筒内气体压强会变小
B.水由于塑料筒的吸引力而升上来
C.按下黄色按钮,水桶内的气压会变大
D.该设备能抽水是因为按压增大了桶内气压,利用内外压强差将水压出桶外
7.(2016八下·衡阳期中)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水往低处流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8.(2023八下·锦江期末)如图所示,小军用一个塑料瓶装足够的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  )
A.该装置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瓶侧壁钻一小孔水会从小孔喷出
C.若外界大气压降低,瓶内的水面将升高
D.外界大气压使瓶内水面高于盆内水面
9.(2023八下·江津期末)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
B.塑料吸盘能贴在墙面的瓷砖上,是因为吸盘对瓷砖有吸引力
C.接种疫苗时,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
二、多选题
10.(2023八下·新密期中)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横截面积的大小会影响测量结果
B.是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液面上方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将竖直的玻璃管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测得的大气压值将变大
11.(2023八下·长沙月考)老师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做出解释.小刚走进厨房,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做出了简单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包饺子时捏出饺子花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C.墙壁上的吸盘式挂钩利用了大气压
D.高压锅是利用了气压高,沸点低的原理
12.(2023八下·沈阳期中)学完大气压强知识后,小明设计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瓶内装有红墨水。一天小明发现A管液面上升时,天气转为阴雨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增大
C.“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D.虽然A、B底部连通,但是该装置不是连通器
三、填空题
13.(2017八下·惠安期中)著名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首先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值,实验时玻璃管中水银柱高   mm,计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实验中,当玻璃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   ,水银柱的高度将   ,放到高山上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4.(2023八下·南岗月考)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为了估测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晓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吸盘直径为2cm(为方便计算π取3)测出吸盘脱落时水桶及水的质量为2.4kg,则晓彤测出的大气压值为    Pa。
15.(2023八下·长沙期末)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小兰在做这个实验时,准确地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mm,此时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若她把玻璃管向右倾斜一些,管内水银柱的液面高度将   .
16.(2023八下·滨海期中)如图所示在某次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当地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17.(2023八下·福州期末)小敏从上海乘坐火车前往云南旅游,喝汽水时,往汽水瓶中插根吸管,用嘴一吸,嘴把吸管中的空气吸走,汽水在吸管外的    作用下进入嘴里;途中还发现携带的密封食品袋变得越来越“鼓”,这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增大而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18.(2022八下·惠州期末)“奥运火炬登珠峰”开创了奥运火炬传递的历史先河。火炬进发珠峰,“高原反应”是队员们必须面对的诸多困难之一,“高原反应”与气压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   (选填“大”或“小”),水的沸点越   (选填“低”或“高”)所以高原上为了提高水的沸点,通常使用   锅煮饭。
19.(2023八下·宁津月考)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黄山山脚爬到天都峰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023八下·渝北期中) 1654年5月4日,德国人奥拓格里克做了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著名的    实验首先测定的大气压大小。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撑   高的水柱(1个标准大气压约为),海拔高的地方很难把饭煮熟,是因为气压    ,水的沸点   填“高”或“低”。
21.(2023八下·重庆市期中)    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在我国青藏高原,为了将食物煮熟,战士必须使用压力锅,是因为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   填“升高”或“降低”。
22.(2023八下·建邺期末) 如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大气压越大,甲中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就越   选填“高”或“低”;如图乙是该同学自制的一个简易温度计,在大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乙中玻璃管内的液柱   选填“升高”或“降低”。
四、综合题
23.(2023八下·湛江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⑴喝牛奶时,把吸管插人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⑵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瀑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和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⑴把细玻璃管插人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
⑵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瑞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乙所示)。
⑶接着用手握住烧 的瓶顽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实验拓展]
⑴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纽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⑵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项,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   
24.(2023八下·湛江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和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3)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乙所示)。
(4)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
(5)实验拓展
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
(6)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   。
五、实验探究题
25.(2023八下·江苏期末)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来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器材包括: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10mL注射器A、5mL注射器B、2mL注射器C、一把刻度尺.
(1)本实验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的压力;
(2)若选用图乙中注射器B,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最大值时,活塞仍没有滑动,则应该换用注射器   (选填“A”“B”或“C”)来进行实验;
(3)换用所选的注射器重做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 如图甲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5.2N;
③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为4.00cm;
④ 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改进了实验,如图丙所示,将容积为V、全部刻度长度为L的注射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活塞通过水平细线及定滑轮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1,然后向外缓慢抽出杯中的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2,则计算大气压值的表达式为p=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六、科普阅读题
26.(2023八下·汕尾期末)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我们生活在地球大气层的底部, 大气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体肺部的模型如图 1 所示,当人体要吸气时,胸廓扩张,膈肌下降,肺内气压①____ ,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外界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经气道进入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要呼气时,膈肌舒张,胸廓依靠弹性回收,肺内气压②____ , 使交换后的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排出体外,这样便构成了一次呼吸而使生命得以维持。
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在海拔 2km 以内, 每升高 10m,大气压约减少 100Pa。高空空气稀薄,大气压降低,空 气中含氧量减少,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因此, 人在海拔 3~4km 的高度时,就会感到头晕、头痛、耳鸣, 甚至恶心、呕吐; 在海拔 4km 以上的高度时,这些反应就更厉害了。
我国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 位于世界屋脊, 为预防乘客发生高原缺氧,每节车厢内都配有两 套供氧系统:一套是“弥散式”供氧,通过制氧机,经由管道给各节车厢进行供氧,适合多人同时补充氧气,可 保证车厢内的含氧量都在合适的水平;另一套是独立的接口吸氧,旅客有需要时可随时用吸氧管呼吸,相对于“弥散式”供氧的氧浓度更高,能快速缓解高原反应, 但用氧人数上会有限制。
(1)将文中空格补充完整:①    , ②   (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弥散式”供氧能够给车厢进行供氧,供多人同时补充氧气, 是因为氧分子    。
(3)某同学在生物课上制作了如图 2 所示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型,B 图表示正在    (选填“吸气”“呼气”),肺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外界大气压。
(4)某地的实验老师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3 所示, 该地的海拔是     m,在该地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低于”“等于”)100℃。(ρ 水银 =13.6×103kg/m3 ,g =10N/k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在易拉罐内装入部分水,然后放到酒精灯上进行加热。当罐口出现白雾时迅速堵住罐口,并撤去酒精灯。待易拉罐冷却后会看到易拉罐变瘪了,说明大气存在压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对大气压强知识的认识分析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高度越高大气越少,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把次建议压强计从一楼拿到四楼时,气压减小,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将水往上挤,即水面会上升,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3.【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把甲图的玻璃管稍微倾斜,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装置装置从一楼拿到十楼时,大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而降低,玻璃管内水银柱会降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八乙装置从一楼拿到十楼,因为外界大气压减小那么水柱会向上升,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强降低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分析】(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化。
(2)高度越高气压越低,会导致甲装置液面下降,乙装置液面内部压强大,外部变小所以水柱会上升。
(3)当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水柱会向上升,水柱继续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4.【答案】C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A、由铁的熔点为1535℃,铜的熔点为1083℃,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567℃时,金属不会气化,可制取合金,故A错误;
B、由钠的熔点97.5℃,铝的熔点为660℃,则温度高于660℃而低于883℃时,可利用此法制取钠﹣铝合金,故B错误;
C、由铁的熔点为1535℃,镁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649℃、1090℃,显然铁熔化时镁已经气化,则不可采用此法制取合金,故C正确;
D、由铁的熔点为1535℃,铝的熔点为660℃,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467℃时,可利用此法制取铁﹣铝合金,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并利用表中的数据分析金属熔化需要的温度来解答.
5.【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吸盘挂钩内气体被排出,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在墙上,A不符合题意;
B.覆杯实验中,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杯中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来,B不符合题意;
C.液体从容器侧里的孔中喷出,是因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C符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中的气体减小,气压变小,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吸盘挂钩、覆杯实验、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液体从侧壁流出利用了液体压强。
6.【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BD. 向下按压塑料筒时,将空气压入水桶中,使水桶中的气压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水是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处桶外的,故AB错误,D正确;
C.按下黄色的按钮,水桶内的气压会变小,水在重力作用下退回水桶内,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桶内气压的变化,根据气压差分析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7.【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用吸管吸饮料时,口腔内气压小于饮料瓶中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口内,这是有大气压的缘故,符合题意;
B、注射时,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C、水往低处流是水受到重力作用的结果,与大气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是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往低处流;
B、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故利用了大气压;
D、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8.【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CD.该装置利用的大气压强,外界大气压强使瓶内水面高于盆内的水面,此时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气压加上水柱产生的压强,若外界大气压强降低,瓶内的水面将会下降,故AC错误,D正确,
B.瓶侧壁钻一个小孔,瓶内外气压相等,瓶内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回盆景中,不会喷出,故B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连通器:上断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盆景利用了大气压强,外界大气压强使瓶内水面高于盆内的水面,此时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气压加上水柱产生的压强。
9.【答案】D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液体的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A错误
B、塑料吸盘依靠大气压的压力从而贴在瓷砖上,故B错误
C、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推力产生的压强,不是大气压,故C错误
D、“U形反水弯”上端开口,下端相连,属于连通器结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存在;液体压强随气压增大而增大;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装置。
10.【答案】B,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玻璃管横截面积的大小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A错误;
B:是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下落,故B正确;
C:大气压的值等于液面上方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
D:将竖直的玻璃管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测得的大气压值不变,故D错误;
综上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B、C 。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在长约1米,一段封闭的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了,这时管内外的高度差约为760毫米,把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高度不变,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测量结果表明: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无关。
11.【答案】A,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包饺子时饺子受力使饺子发生形变,被捏出花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 刀刃磨得很薄,减小了和物体的接触面积,由,可知,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 故B错误;
C.墙壁上的吸盘能吸附在墙壁上,是大气压将吸盘压在了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C正确;
D. 高压锅是利用了气压高, 沸点升高,在高温下食物更容易熟,故D错误。
故选项为:A、C。
【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2)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3)吸盘在使用时,将吸盘和墙壁之间的空气排出,使吸盘与墙壁之间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会被大气压压在墙壁上;
(4)液体沸点随着气压变大而升高。
12.【答案】A,C,D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气压计和抽水机
【解析】【解答】A. 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液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A正确;
B.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A管液面上方气压小于B球液面上方气压,所以A管内液面上升,显示大气压减小,故B错误;
C. 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晴天时气压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大气压减小,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故C正确;
D.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图中容器B端为封闭容器,所以不属于连通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
(1)利用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判断液面高低;
(2)根据液面上方气体压强大小与页面高低的关系判断外界大气压的变化情况;
(3)利用天气和气压的关系判断天气的变化;
(4)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分析判断。
13.【答案】760;1.013×105;变大;不变;变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解:(1)托里拆利实验中,实验时玻璃管中水银柱高760mm;
则大气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2)实验中,当玻璃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大;外界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不变,玻璃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放到山上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时,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所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变小.
故答案为:760;1.013×105;变大;不变;变小.
【分析】(1)知道大气压能支持水银柱的高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2)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与当时的大气压有关,而与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以及水银槽中的水银的多少无关.
14.【答案】减小;8×104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含大气越多,大气压越大,海拔高度越高,大气越少,大气压会降低。
(2) 由于吸盘受水桶及水的总重力的作用,则吸盘脱落时大气压的压力与水桶及水的总重力相平衡,则F=G=mg=2.4kg×10N/kg=24N,,则大气压。
【分析】(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2)利用平衡力法求出吸盘脱落时的大气压的压强;根据与吸盘脱落时与水桶及水的总重力相平衡的吸盘内外的气压压力差分析。
15.【答案】小于;不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大气压越大, 支持的水银柱高度越大,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为760cm,当水银柱的高度为750mm,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当把玻璃管倾斜一些,由于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则水银管内水银柱的液面高度不变。
【分析】标准大气压时,水银柱高度为760cm;水银管倾斜,液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16.【答案】750;低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实验中测得的当地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低于100℃。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等于玻璃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0℃,一个标准大气压是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大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
17.【答案】大气压;减小;托里拆利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吸管喝饮料时,嘴把吸管中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变小,汽水在吸管外的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嘴里;密封食品袋变得鼓起来,这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内部气压不变,将食品袋撑起来;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分析】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海拔越高,大气压降低;最早测量大气压的是托里拆利。
18.【答案】小;低;高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气压大小和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气压越小,水沸点越低,所以高原上为了提高水的沸点,使用高压锅煮饭。
【分析】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气压越小,水沸点越低。
19.【答案】增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 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黄山山脚爬到天都峰时, 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水柱压强增大。根据p=ρ液gh可知,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增大。
【分析】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气压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水确定水柱压强变化,最后根据p=ρ液gh分析水柱的高度变化。
20.【答案】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0;低;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半球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能被拉开,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定的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撑的水柱为,海拔高的地方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不能到达100℃,饭不易煮熟。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根据,计算水柱深度;海拔越高,大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21.【答案】马德堡半球;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1) 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
(2)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分析】(1)马德堡半球实验是一次验证大气压强在的物理实验。通过这次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于1654年进行的实验。
(2)随着气压增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反之则降低。
22.【答案】低;升高
【知识点】气压计和抽水机
【解析】【解答】(1) 瓶内气体压强和大气压的关系:p内=p0+p液=p0+ρgh,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大气压越大, 液柱压强越小,所以 甲中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就越 低;
(2)图乙中,瓶内容积一定, 在大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瓶内空气体积要变大大,所以 乙中玻璃管内的液柱 升高。
【分析】(1)根据瓶内压强和大气压与管内液柱压强的关系分析判断;
(2)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分析判断。
23.【答案】质量;温度;增大;相同;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上升;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知识点】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进行猜想】在(1)中往牛奶盒内吹气会使气体质量增大,(2)中放在火炉附近稳定会升高,那么得到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2)玻璃管内水柱升高,说明瓶内气体压强增大了;
【实验拓展】(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换用内径不同的纽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相同,理由是: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项,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上升,这是由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分析】【进行猜想】分析两个现象中哪个因素改变即可;
【设计并进行实验】(2)根据液柱高度的变化确定瓶内气压变化;
【实验拓展】(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解答;
(2)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24.【答案】(1)由于先往吸管往里吹气,导致牛奶盒中压强变大,当放开后,牛奶盒中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所以牛奶会从吸管中喷出。
(2)质量;温度
(3)增大
(4)
(5)相同;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6)上升;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由于先往吸管往里吹气,导致牛奶盒中压强变大,当放开后,牛奶盒中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所以牛奶会从吸管中喷出。
(2)由(1)结合可知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3)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4)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时温度升高,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b位置如图所示: .
(5)当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时,由于气压不变,所以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相同,理由是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托里拆利实验类似。
(6)将装置从山脚移至山顶,由于气压变小,装置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压强,所以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上升,主要由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分析】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气压与体积有关,体积越小,压强越小,所以(1)往吸管吹气,压强越大,(2)由两个实验可知气压与气体质量和温度有关,(3)气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压越大。
25.【答案】(1)活塞
(2)C
(3)
(4)偏大
(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用力拉动测力计,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刚被拉动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就是大气压力,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因此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若选用图乙中注射器B,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最大值时,活塞仍没有滑动,说明大气对B的压力太大。根据F=pS可知,其实就是B的活塞受力面积太大,此时应该选用更细一些的C进行实验。
(3)活塞的受力面积;
则大气压强为:。
(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根据F拉=f+F大气可知,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
(5)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1,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向右,摩擦力向右,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G1=F+f ①;
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2,活塞受到的爱情压力向右,摩擦力向左,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G2=F-f ②;
①②联立解得:F=;
那么大气压强为:。
【分析】(1)根据实验的探究过程分析;
(2)根据F=pS分析解答;
(3)首先根据计算活塞的受力面积,再根据计算大气压强;
(4)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即可;
(5)首先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列出两个关系式,然后联立计算出大气压强,再根据计算大气压强即可。
26.【答案】(1)减小;增大
(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吸气;小于
(4)610;低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1)人体吸气时,肺内气压减小,才能保证外界空气进入肺中;人体呼气时,肺内气压增大,才能保证肺内气压出来
(2)氧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才能供多人同时补充氧气
(3)B图中两气球体积变大,内部压强减小,证明正在吸气;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4)根据可知当地大气压值为,标准大气压,所以该地海拔为;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所以在该地水的沸点低于100 ℃
【分析】(1)根据吸气和呼气时内外大气压的大小关系判断即可
(2)根据“弥散式”分析即可
(3)根据呼气和吸气时内外大气压和肺的体积变化判断即可
(4)首先求出当地大气压值,通过标准大气压与当地气压值的差得出当地海拔高度,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