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基础卷:10.1 浮力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福州期末)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浸入液体中物体浮力产生的原因为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C.伫立在河中的桥墩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D.在液体中上升的物体受浮力、下降的物体不受浮力
2.(2023八下·榕城期末)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到浮力的是( )
A.天宫课堂中“悬浮”水中的乒乓球
B.水中的柱形桥墩
C.在水中下沉的苹果
D.往去盖、去底的饮料瓶中注水,静止在底部的乒乓球
3.(2023八下·吉林期末)下列事实中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物体有( )
A.人浮在死海的水面上读书 B.乒乓球从水里升起
C.抛入水中的石块正在快速下沉 D.跨海大桥的桥墩
4.(2023八下·阜平期末)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液体
B.浮力的方向不一定总是竖直向上
C.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D.只有漂浮或悬浮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
5.(2022八下·邗江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的“浮沉子”。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适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可能悬浮在水中
C.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D.松开手“浮沉子”上浮时,小玻璃瓶内上方气压增大
6.(2021八下·绿园期末)图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 )
A.1 B.2 C.3 D.4
二、多选题
7.(2023八下·建昌期末)如图中的各种情景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水坝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乙图: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装满水的水壶放在桌面上,壶嘴和壶身中的液面在同一高度
D.丁图: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会逐渐变大
三、填空题
8.(2023八下·渝北期中) 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恰好能悬浮在水中,它们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 ,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差为 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9.(2023八下·湘桥期末) 如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港珠澳大桥的一部分。该桥全长为55千米,某车以50千米时的运动速度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 小时。在某段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该车受到的摩擦力为,则该车的牵引力为 ,大桥某一桥墩浸在海水中的体积为则桥墩受到浮力为 。海水的密度取
10.(2023八下·吉林期末)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煮饺子时,饺子沉在水底,此时饺子 选填“受到”或“不受”浮力作用。
四、作图题
11.(2023八下·平顶山期末)如图所示,请画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玩具鸭受力示意图。
12.(2023八下·滨海期中)如图是一个静止在水中乒乓球A,在图中画出A所受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
13.(2023八下·宁津月考)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2)从实验步骤①→②→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过程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分析比较实验步骤①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利用实验步骤①③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5)在已知水的密度的情况下,利用该实验数据还可以求出盐水和物体的密度,若要求盐水的密度需要利用步骤①、 和 三步骤的数据。
14.(2023八下·南山期末)如图,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
(1)如图甲,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把一个柱状固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和物体浸没在液体内的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关系;更换烧杯中的液体,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再次浸没在该液体中,可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 的关系;
(2)如图乙、图丙、图丁、图戊,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图乙,把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图丙,把空小桶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图丁,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图戊,把盛有溢出水的小桶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4,当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 的关系式时(用F1、F2、F3、F4表示),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如图丁所示的实验中,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在没有接触溢水杯中的水面之前,溢水杯没有盛满水,然后将小石块浸没在溢水杯里的水中。由此可得排开水的重力 小石块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只用图乙和图丁所示的实验操作,不用其它操作过程,即可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石块密度表达式ρ小石块 (用F1、F3、ρ水表示)。
15.(2023八下·临潼期末) 小杰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高度为、底面积为的实心圆柱体金属块,相同的平底大烧杯烧杯底面积为若干个,水,还有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小杰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小杰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如表中:
实验步骤
弹簧测力计示数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实验步骤序号 分析即可。填个实验步骤序号
(3)为了验证猜想四,小杰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你认为这个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
(4)小杰还想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关系,应选择 相同、密度不同的两个金属块进行实验。
(5)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算出步骤中某种液体的密度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小杰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从金属块底面接触水面开始,直到金属块处于图位置,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底面浸入水中深度关系的如图图像是 。
16.(2023八下·江津期末)小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步骤A中,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的重力之前,应该先在竖直方向进行 ;
(2)步骤B中,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 N;
(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D、E,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由图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盐水的密度为 g/cm3;
(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李想到一个问题:怎样利用浮力测出比水密度小的物体的密度呢?于是找来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0~5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
①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往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利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测得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从而计算得木块的密度 g/cm3;
②实验完毕小李在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未使用时,指针始终指在0.1N处,则他测得的木块密度会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六、综合题
17.(2023八下·惠城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天宫课堂
(1)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点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完成了时间长达6个月的在轨任务。神舟十三载人飞船不断变轨,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 。进入空间站,航天员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说明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方式举行。王亚平在太空中演示浮力实验,将乒乓球放在一杯水中,乒乓球漂在水面上,然后她用一根吸管将乒乓球往下压,再移开吸管,乒乓球悬停在水中,如图甲。浮力来源于重力引起的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力差,太空中处于失重环境,水对乒乓球各面的压力都接近于 ,杯中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 填“受到”或“不受”浮力的作用。
(3)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亮相太空课堂,当起了“助教”,如图乙。王亚平将可爱的“冰墩墩”吉祥物抛出,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沿着直线“飞”了出去。可爱的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依据 定律来解释。冰墩墩离开手后能继续沿着直线“飞行”,是因为它具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A.浸在气体中的物体排开气体体积,受到空气对物体的浮力,A不符合题意;
B.浸入液体中物体上下表面的深度不同,压强不同,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浮力,B符合题意;
C.伫立在河中的桥墩,下表面不受压力,不会受到浮力,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在液体中,受到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受到浮力,和上升、下降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浸入液体中物体上下表面的深度不同,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浮力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2.【答案】C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A.天宫课堂中“悬浮”水中的乒乓球,由于处于失重状态,因此水没有压强,那么乒乓球不受浮力,故A不合题意;
B.水中的柱形桥墩,上面没有水,下端埋在土中,因此不受浮力,故B不合题意;
C.在水中下沉的苹果,上下两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因此受到浮力,故C符合题意;
D.往去盖、去底的饮料瓶中注水,静止在底部的乒乓球上面有水,而下面没有水,因此不受浮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据此分析判断。
3.【答案】D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A.人浮在死海的水面上读书,他的上表面没有水的压强,但是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强,因此他受到浮力,故A不合题意;
B.乒乓球从水里升起,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B不合题意;
C.抛入水中的石块正在快速下沉,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因此受到浮力,故C不合题意;
D.跨海大桥的桥墩,上下两个表面都没有水,即不受水的压力,因此不受浮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判断。
4.【答案】C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
A:浮力的施力物体可能是液体和气体 A 错误
B:浮力的方向一定总是竖直向上 B 错误
C: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下表面没有水,没有收到水给它向上的压强,所以不受浮力作用 C 正确
D: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D 错误
故选C。
【分析】
A、由浮力的定义可以判断
B、由浮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由产生浮力的条件可以判断
D、由浮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5.【答案】D
【知识点】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A.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浮力等于重力,就会悬浮在水中,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松开手,小瓶内的气体会将瓶内的水排出,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悬浮;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
6.【答案】A
【知识点】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图中1方向是竖直向上,故小球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1方向。
故答案为:A。
【分析】作浮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几何中心上,方向竖直向上。
7.【答案】A,C,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原理;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A、图甲中,水的深度增加,水的底部的压强变大,所以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故A正确。
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物体平衡,人推木箱的力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故B错误。
C、丙图中,装满水的茶壶是一个连通器,茶壶壶嘴胡壶身的液面在同一个高度,故C正确。
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即所受浮力也变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1)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做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2)目前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
(3)茶壶是一个连通器,装满水时,茶壶里边和茶壶嘴的水位在一个位置。
(4)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8.【答案】小于;等于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a、b在水中,根据Δp=ρgΔh,h1
【分析】根据p=ρgh,判断压强大小的变化;浮力是物体受到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9.【答案】1.1;1000;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通过大桥的时间为;当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摩擦力,为1000N;桥墩浸没在水中,和河底紧密连接,下面没有水进入,不受向上的压力,不受浮力。
【分析】根据,可以计算运动的时间;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物体,下面和底密接,没有液体进入时,不受浮力。
10.【答案】形状;受到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煮饺子时,饺子沉在水底,此时饺子受到浮力作用。
【分析】面团擀成面皮,面团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形状发生了改变;饺子与锅底没有密封,饺子形状不规则,所以饺子受到浮力。
11.【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重力的方向;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 以小球的重心为起点,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浮表示。
【分析】先分析玩具鸭受力:玩具鸭漂浮在水面上,只受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重力和浮力;因为玩具鸭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图时要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
12.【答案】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重力竖直向下,用G表示,浮力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分析】重力竖直向下,浮力竖直向上,根据力的示意图规则作图。
13.【答案】(1)3.2;1
(2)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
(3)③④
(4)液体的密度
(5)③;⑤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①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2N,即物体的重力为3.2N;
据图③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受到的浮力:F浮=G-F=3.2N-2.2N=1N;
(2)物体从位置①→②→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变小,根据F浮=G-F拉可知,说明它浮力在变大。此过程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深度不同,故选实验③④;
(4)比较实验步骤①③⑤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F浮=G-F拉可知浮力发生变化,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根据F浮=G-F算出物体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由F浮=ρ水gV排求出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也就是物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盐水的密度,故需要利用步骤①、③和⑤三步骤的数据。
【分析】(1)根据①图计算物体的重力。根据①③,利用F浮=G-F拉计算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确定浮力的大小变化。根据图片确定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4)根据图片分析①③⑤ 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5)根据称量法测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解答即可。
14.【答案】(1)体积;深度;液体密度
(2)
(3)小于
(4)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①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把一个柱状固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物体浸没在液体内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体积和深度的关系;
②更换烧杯中的液体,液体的密度改变,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再次浸没在该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可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根据称量法可知,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F1-F3;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G排=F4-F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得到,若F1-F3=F4-F2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在没有接触溢水杯中的水面之前,溢水杯没有盛满水,则放入小石块后不会立刻有水排出,等到水面上升到杯口才会排出水,因此排开水的重力小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
(4)根据题意可知,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石块的体积:
即:,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分析】(1)①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②注意分析更换液体后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根据称量法算出浮力;用水和桶的总重力减去小桶的重力即为排开液体的重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分析解答;
(3)若溢水杯中没有装满水,小石块排开的水没有全部溢出,据此分析石块排开水的重力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的关系;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密度即可。
15.【答案】(1)2.7
(2)AEF
(3)不可靠;未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4)体积
(5)
(6)D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则示数为2.7N;
(2)验证猜想一,即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只改变液体密度,故选实验AEF;
(3)我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未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4)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金属块的密度,而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那么应该选择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金属块。
(5)根据AE可知,物体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7N-1.8N=0.9N;
根据AF可知,物体浸没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7N-1.5N=1.2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即:;
;
解得:ρ液=1.33×103kg/m3。
(6)在物体逐渐进入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先变大后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变,故选D。
【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探究浮力大小与形状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相等。而G和H中,二者排开水的体积不相同,据此分析;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设计实验,选择器材;
(5)根据F浮=G-F拉分别计算物体浸没在水中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再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计算液体的密度即可。
(6)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判断。
16.【答案】(1)调零
(2)0.4
(3)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
(4)4×103;1.2
(5)0.6;偏小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调零
(2)由A可知金属块重力为4N,B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6N,对金属块受力分析得,所以金属块所受浮力为F浮=0.4N
(3)实验步骤A、B、C、D中改变的是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所以说明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A、D、E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N,则金属块体积为,质量为,则金属块密度为,金属块完全浸没在盐水中的浮力大小为1.2N,则盐水密度为
(5)由图乙可知,木块重力为1.8N,则质量,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为1.2N,则木块所受浮力,则木块体积为,则木块密度;指针始终指在0.1N处,则木块实际重力为1.7N,实际质量为0.17kg,实际浮力为2.8N,则木块实际体积为则木块实际密度为,所以测得的木块密度值偏小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先调零
(2)对木块受力分析得出浮力大小
(3)根据图中信息和控制变量原则得出结论即可
(4)通过浮力求出金属块体积,通过重力求出金属块质量,即可求出密度,利用求出盐水密度
(5)受力分析求出木块的浮力,利用求出木块体积,从而得出密度,按照正常操作求出木块正确密度,进行比较即可
17.【答案】(1)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
(2)零;不受
(3)牛顿第一;惯性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浮力及其产生原因;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1)①神舟十三载人飞船不断变轨,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状态 。
②进入空间站,航天员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而地球上每天只能看到1次日出,因此空间站的速度远远大于地球的自转速度,即二者之间位置不断改变,说明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2)液体内部的压强来自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因此水对乒乓球各面的压力都接近于零。而浮力等于物体上下两个表面的压力差,因此杯中浸没的乒乓球不受浮力的作用。
(3)可爱的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依据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冰墩墩离开手后能继续沿着直线“飞行”,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分析】(1)①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解答;
②根据参照物的知识解答。
(2)根据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和浮力的产生原因解答;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解答。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基础卷:10.1 浮力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福州期末)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浸入液体中物体浮力产生的原因为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C.伫立在河中的桥墩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D.在液体中上升的物体受浮力、下降的物体不受浮力
【答案】B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A.浸在气体中的物体排开气体体积,受到空气对物体的浮力,A不符合题意;
B.浸入液体中物体上下表面的深度不同,压强不同,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浮力,B符合题意;
C.伫立在河中的桥墩,下表面不受压力,不会受到浮力,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在液体中,受到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受到浮力,和上升、下降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浸入液体中物体上下表面的深度不同,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浮力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2.(2023八下·榕城期末)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到浮力的是( )
A.天宫课堂中“悬浮”水中的乒乓球
B.水中的柱形桥墩
C.在水中下沉的苹果
D.往去盖、去底的饮料瓶中注水,静止在底部的乒乓球
【答案】C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A.天宫课堂中“悬浮”水中的乒乓球,由于处于失重状态,因此水没有压强,那么乒乓球不受浮力,故A不合题意;
B.水中的柱形桥墩,上面没有水,下端埋在土中,因此不受浮力,故B不合题意;
C.在水中下沉的苹果,上下两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因此受到浮力,故C符合题意;
D.往去盖、去底的饮料瓶中注水,静止在底部的乒乓球上面有水,而下面没有水,因此不受浮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据此分析判断。
3.(2023八下·吉林期末)下列事实中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物体有( )
A.人浮在死海的水面上读书 B.乒乓球从水里升起
C.抛入水中的石块正在快速下沉 D.跨海大桥的桥墩
【答案】D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A.人浮在死海的水面上读书,他的上表面没有水的压强,但是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强,因此他受到浮力,故A不合题意;
B.乒乓球从水里升起,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B不合题意;
C.抛入水中的石块正在快速下沉,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因此受到浮力,故C不合题意;
D.跨海大桥的桥墩,上下两个表面都没有水,即不受水的压力,因此不受浮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判断。
4.(2023八下·阜平期末)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液体
B.浮力的方向不一定总是竖直向上
C.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D.只有漂浮或悬浮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
A:浮力的施力物体可能是液体和气体 A 错误
B:浮力的方向一定总是竖直向上 B 错误
C: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下表面没有水,没有收到水给它向上的压强,所以不受浮力作用 C 正确
D: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D 错误
故选C。
【分析】
A、由浮力的定义可以判断
B、由浮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由产生浮力的条件可以判断
D、由浮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5.(2022八下·邗江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的“浮沉子”。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适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可能悬浮在水中
C.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D.松开手“浮沉子”上浮时,小玻璃瓶内上方气压增大
【答案】D
【知识点】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A.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浮力等于重力,就会悬浮在水中,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松开手,小瓶内的气体会将瓶内的水排出,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悬浮;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
6.(2021八下·绿园期末)图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 )
A.1 B.2 C.3 D.4
【答案】A
【知识点】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图中1方向是竖直向上,故小球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1方向。
故答案为:A。
【分析】作浮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几何中心上,方向竖直向上。
二、多选题
7.(2023八下·建昌期末)如图中的各种情景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水坝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乙图: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装满水的水壶放在桌面上,壶嘴和壶身中的液面在同一高度
D.丁图: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会逐渐变大
【答案】A,C,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原理;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A、图甲中,水的深度增加,水的底部的压强变大,所以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故A正确。
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物体平衡,人推木箱的力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故B错误。
C、丙图中,装满水的茶壶是一个连通器,茶壶壶嘴胡壶身的液面在同一个高度,故C正确。
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即所受浮力也变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1)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做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2)目前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
(3)茶壶是一个连通器,装满水时,茶壶里边和茶壶嘴的水位在一个位置。
(4)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三、填空题
8.(2023八下·渝北期中) 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恰好能悬浮在水中,它们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 ,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差为 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小于;等于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a、b在水中,根据Δp=ρgΔh,h1【分析】根据p=ρgh,判断压强大小的变化;浮力是物体受到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9.(2023八下·湘桥期末) 如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港珠澳大桥的一部分。该桥全长为55千米,某车以50千米时的运动速度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 小时。在某段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该车受到的摩擦力为,则该车的牵引力为 ,大桥某一桥墩浸在海水中的体积为则桥墩受到浮力为 。海水的密度取
【答案】1.1;1000;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通过大桥的时间为;当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摩擦力,为1000N;桥墩浸没在水中,和河底紧密连接,下面没有水进入,不受向上的压力,不受浮力。
【分析】根据,可以计算运动的时间;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物体,下面和底密接,没有液体进入时,不受浮力。
10.(2023八下·吉林期末)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煮饺子时,饺子沉在水底,此时饺子 选填“受到”或“不受”浮力作用。
【答案】形状;受到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煮饺子时,饺子沉在水底,此时饺子受到浮力作用。
【分析】面团擀成面皮,面团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形状发生了改变;饺子与锅底没有密封,饺子形状不规则,所以饺子受到浮力。
四、作图题
11.(2023八下·平顶山期末)如图所示,请画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玩具鸭受力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重力的方向;浮力及其产生原因
【解析】【解答】 以小球的重心为起点,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浮表示。
【分析】先分析玩具鸭受力:玩具鸭漂浮在水面上,只受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重力和浮力;因为玩具鸭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图时要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
12.(2023八下·滨海期中)如图是一个静止在水中乒乓球A,在图中画出A所受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重力竖直向下,用G表示,浮力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分析】重力竖直向下,浮力竖直向上,根据力的示意图规则作图。
五、实验探究题
13.(2023八下·宁津月考)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2)从实验步骤①→②→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过程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分析比较实验步骤①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利用实验步骤①③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5)在已知水的密度的情况下,利用该实验数据还可以求出盐水和物体的密度,若要求盐水的密度需要利用步骤①、 和 三步骤的数据。
【答案】(1)3.2;1
(2)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
(3)③④
(4)液体的密度
(5)③;⑤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①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2N,即物体的重力为3.2N;
据图③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受到的浮力:F浮=G-F=3.2N-2.2N=1N;
(2)物体从位置①→②→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变小,根据F浮=G-F拉可知,说明它浮力在变大。此过程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深度不同,故选实验③④;
(4)比较实验步骤①③⑤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F浮=G-F拉可知浮力发生变化,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根据F浮=G-F算出物体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由F浮=ρ水gV排求出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也就是物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盐水的密度,故需要利用步骤①、③和⑤三步骤的数据。
【分析】(1)根据①图计算物体的重力。根据①③,利用F浮=G-F拉计算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确定浮力的大小变化。根据图片确定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4)根据图片分析①③⑤ 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5)根据称量法测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解答即可。
14.(2023八下·南山期末)如图,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
(1)如图甲,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把一个柱状固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和物体浸没在液体内的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关系;更换烧杯中的液体,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再次浸没在该液体中,可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 的关系;
(2)如图乙、图丙、图丁、图戊,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图乙,把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图丙,把空小桶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图丁,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图戊,把盛有溢出水的小桶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4,当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 的关系式时(用F1、F2、F3、F4表示),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如图丁所示的实验中,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在没有接触溢水杯中的水面之前,溢水杯没有盛满水,然后将小石块浸没在溢水杯里的水中。由此可得排开水的重力 小石块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只用图乙和图丁所示的实验操作,不用其它操作过程,即可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石块密度表达式ρ小石块 (用F1、F3、ρ水表示)。
【答案】(1)体积;深度;液体密度
(2)
(3)小于
(4)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①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把一个柱状固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物体浸没在液体内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体积和深度的关系;
②更换烧杯中的液体,液体的密度改变,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再次浸没在该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可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根据称量法可知,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F1-F3;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G排=F4-F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得到,若F1-F3=F4-F2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在没有接触溢水杯中的水面之前,溢水杯没有盛满水,则放入小石块后不会立刻有水排出,等到水面上升到杯口才会排出水,因此排开水的重力小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
(4)根据题意可知,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石块的体积:
即:,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分析】(1)①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②注意分析更换液体后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根据称量法算出浮力;用水和桶的总重力减去小桶的重力即为排开液体的重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分析解答;
(3)若溢水杯中没有装满水,小石块排开的水没有全部溢出,据此分析石块排开水的重力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的关系;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密度即可。
15.(2023八下·临潼期末) 小杰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高度为、底面积为的实心圆柱体金属块,相同的平底大烧杯烧杯底面积为若干个,水,还有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小杰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小杰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如表中:
实验步骤
弹簧测力计示数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实验步骤序号 分析即可。填个实验步骤序号
(3)为了验证猜想四,小杰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你认为这个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
(4)小杰还想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关系,应选择 相同、密度不同的两个金属块进行实验。
(5)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算出步骤中某种液体的密度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小杰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从金属块底面接触水面开始,直到金属块处于图位置,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底面浸入水中深度关系的如图图像是 。
【答案】(1)2.7
(2)AEF
(3)不可靠;未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4)体积
(5)
(6)D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则示数为2.7N;
(2)验证猜想一,即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只改变液体密度,故选实验AEF;
(3)我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未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4)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金属块的密度,而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那么应该选择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金属块。
(5)根据AE可知,物体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7N-1.8N=0.9N;
根据AF可知,物体浸没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7N-1.5N=1.2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即:;
;
解得:ρ液=1.33×103kg/m3。
(6)在物体逐渐进入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先变大后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变,故选D。
【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探究浮力大小与形状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相等。而G和H中,二者排开水的体积不相同,据此分析;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设计实验,选择器材;
(5)根据F浮=G-F拉分别计算物体浸没在水中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再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计算液体的密度即可。
(6)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判断。
16.(2023八下·江津期末)小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步骤A中,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的重力之前,应该先在竖直方向进行 ;
(2)步骤B中,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 N;
(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D、E,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由图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盐水的密度为 g/cm3;
(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李想到一个问题:怎样利用浮力测出比水密度小的物体的密度呢?于是找来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0~5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
①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往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利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测得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从而计算得木块的密度 g/cm3;
②实验完毕小李在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未使用时,指针始终指在0.1N处,则他测得的木块密度会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调零
(2)0.4
(3)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
(4)4×103;1.2
(5)0.6;偏小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调零
(2)由A可知金属块重力为4N,B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6N,对金属块受力分析得,所以金属块所受浮力为F浮=0.4N
(3)实验步骤A、B、C、D中改变的是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所以说明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A、D、E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N,则金属块体积为,质量为,则金属块密度为,金属块完全浸没在盐水中的浮力大小为1.2N,则盐水密度为
(5)由图乙可知,木块重力为1.8N,则质量,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为1.2N,则木块所受浮力,则木块体积为,则木块密度;指针始终指在0.1N处,则木块实际重力为1.7N,实际质量为0.17kg,实际浮力为2.8N,则木块实际体积为则木块实际密度为,所以测得的木块密度值偏小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先调零
(2)对木块受力分析得出浮力大小
(3)根据图中信息和控制变量原则得出结论即可
(4)通过浮力求出金属块体积,通过重力求出金属块质量,即可求出密度,利用求出盐水密度
(5)受力分析求出木块的浮力,利用求出木块体积,从而得出密度,按照正常操作求出木块正确密度,进行比较即可
六、综合题
17.(2023八下·惠城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天宫课堂
(1)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点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完成了时间长达6个月的在轨任务。神舟十三载人飞船不断变轨,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 。进入空间站,航天员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说明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方式举行。王亚平在太空中演示浮力实验,将乒乓球放在一杯水中,乒乓球漂在水面上,然后她用一根吸管将乒乓球往下压,再移开吸管,乒乓球悬停在水中,如图甲。浮力来源于重力引起的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力差,太空中处于失重环境,水对乒乓球各面的压力都接近于 ,杯中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 填“受到”或“不受”浮力的作用。
(3)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亮相太空课堂,当起了“助教”,如图乙。王亚平将可爱的“冰墩墩”吉祥物抛出,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沿着直线“飞”了出去。可爱的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依据 定律来解释。冰墩墩离开手后能继续沿着直线“飞行”,是因为它具有 。
【答案】(1)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
(2)零;不受
(3)牛顿第一;惯性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浮力及其产生原因;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1)①神舟十三载人飞船不断变轨,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状态 。
②进入空间站,航天员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而地球上每天只能看到1次日出,因此空间站的速度远远大于地球的自转速度,即二者之间位置不断改变,说明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2)液体内部的压强来自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因此水对乒乓球各面的压力都接近于零。而浮力等于物体上下两个表面的压力差,因此杯中浸没的乒乓球不受浮力的作用。
(3)可爱的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依据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冰墩墩离开手后能继续沿着直线“飞行”,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分析】(1)①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解答;
②根据参照物的知识解答。
(2)根据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和浮力的产生原因解答;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解答。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