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30 10: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T
本华—
2)
e

困A。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的“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策,答案不能
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
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
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
B.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
D.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
2.克盉(é),又称太保盉,是西周初期青铜器。盉盖内侧及器沿内侧均有铭文,铭文
大意是:周王为表彰召公的功绩,封其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部族。燕侯制作了盉
来纪念这一事件。以下对克盉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印证分封制推行的史实
B.辅助研究西周青铜工艺
C.帮助我们了解西周文字
D.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
3.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普遍推行赋税制度包括军赋方面的改革,如鲁国的“作丘甲”“初
税亩”“用田赋”、郑国的“作丘赋”、楚国的“量入修赋,赋车籍马”、陈国的“赋封田”,
等等。这些举措旨在
A.应对战乱纷争的局面
B.
构建中央集权的体制
C.削弱世袭贵族的特权
D.体现以民为本的追求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4.孟子“养浩然之气”与宇宙天地相交通;墨子认为荣辱、安危等一切系于人的努力:庄
子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兵家充分发挥高度冷静的理智;韩非子对待人生如战场。
上述思想家对人生、生命、生活的认识
A.注重伦理和政治秩序的重建
B.极大推动了兼并战争的爆发
C.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丰富养料
D.都满足了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5.
把秦汉时期作为完整的历史时期来看,是因为它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是在整个秦
汉时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分封制度从形成到逐渐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与加强
C.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与延续
D.秦统一中国与秦朝的暴政
6.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中属于
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B.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
D.设立中朝
7.秦末陈胜、吴广揭开反秦起义的序幕,刘邦、项羽等反秦势力壮大,最终秦朝灭亡;
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掀起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这
是中国古代封建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下的斗争都
A.是突发的农民起义
B.体现历史由英雄创造
C.利用宗教发动民众
D.源于阶级矛盾的激化
8.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北方地区还是南方地区大都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尤其汉
族人员“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这可说明当时
A.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B.胡言夷语成为主流
C.文化冲突空前加剧
D.汉文化走向了衰落
9.两晋时期,“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隋唐时期,则出现“朝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促成这一转变的是
A.中央机构的调整
B.选官制度的变革
C.地方吏治的改善
D.门第观念的消亡
10.从公元963年起,宋朝推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使文臣逐渐掌握地方权力:并规定
当地人不得在当地做官,而是由中央委派文职京官出任州县官。此举旨在
A.加快文化发展
B.分散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减轻财政负担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