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不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不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1:2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儒家的六经,原来是周史官所藏各种历史记录,经孔子删订解释以后,师徒相传,别成一种所
谓经学,但历史学并不因经学的盛行而停止本身的发展。如果说,在前一阶段里,孔子、左丘明是
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家,那么,在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上,太史公司马迁是更大的历史著作家。自从司
马迁著《史记》,中国才开始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组织相当完备的历史著作。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太史。司马谈非常博学,精通天文学、《易》学、黄老学。
他以黄老学为主,批判儒、墨、名、法、阴阳各家学说。司马迁十岁以前曾学过耕地和牧畜,十岁
读古文书籍,二十岁以后,游历全国名都大邑,采访遗闻佚事。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父职做太史,
遍读旧史和群书,因此,他是西汉一代稀有的大博学家。司马迁继承司马谈家学,又博通古文经学,
特别是董仲舒《公羊》学,但不受西汉经学的拘束,更不受阴阳五行学的影响,他是西汉一代最大
的思想家之一。司马迁具备着上述诸条件,再加上他的创造力,以二十余年的时间,写成了《史记》
一百三十篇,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凡当时存在着的史料,全部综合在《史记》里面。这一伟大
著作的出现,标志着孔子以来历史学又大进了一步。
本纪仿《春秋》经十二公,按年月标举大事,为全书总纲。表仿周史官旧谱的体制,记事最为
省便。书仿《尚书·禹贡篇》及《礼经》、《乐经》的体制,总述古来文化的成就,特别是《天官书》、
《历书》、《河渠书》和《平准书》,总结了天文、历数学、地理学、经济学的知识,意义更为重大。
自此以后,史家相继述作,二千年来有关制度、经济、文化发展的史料得以大量保存,司马迁创始
的功绩是极其巨大的。世家中有西周至战国十七个重要的侯国史,大大丰富了这一段历史的内容。
列传中有重要人物传,有特殊事业传,有国境内诸少数族传,有藩属国传,有外国传,叙述的方面
甚为广泛。司马迁不受西汉经学的拘来,所以还能看到社会上各种活动的人物,他为酷吏立传,说
豪强兼并,什么道理都不能感化,只有不顾一切,用严刑削平他们。酷吏、刺客、游侠、货殖等列
传,特别显著地表现出司马迁对被剥蒯者、被压迫者的同情心以及对“士为知己者死”的大义的歌
颂。
《春秋》是鲁国史,《史记》扩大为全中国史,《春秋》以鲁君为主,《史记》以历代天子为主。
《春秋》局限于二百四十二年,《史记》十二本纪上通到黄帝尧年二千余年。《史记》改变了分国制
据的历史概念,建立起历史的统一观和正统现。《史记》十二本纪上起五帝,历三代以至秦汉,一
脉相传,这是有极大意义的,它表示国家的统一和人心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有百国春秋,《周春秋》
与《鲁春秋》没有尊卓的区别,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在《史记》中,司马迁介绍少数民族先祖首
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