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3课时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分。
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能不能再分?
1.能概述原子的构成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2.能说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原子的构成
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其中,英国科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和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确认了所有原子都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这表明原子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枣糕模型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进行绕核运动。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行星模型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不可穿透的坚硬质点而被弹了回来。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请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讨论。
交流与讨论
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atomic nucleus)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electron)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方向
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说明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
说明了原子核带正电
说明金的原子核质量远大于粒子的质量
原子核内有什么?
1919 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 粒子“轰击”了氮原子核等,发现原子核里面有质子 (proton),1 个质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
1932 年,经过不少科学家的反复实验后确实发现原子核含有中子,中子是不显电性的中性粒子。
拓展视野
原子的结构模型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 核电荷数 ) 等于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数 ( 质子数 ), 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
有一种氢原子的核内只有 1 个质子,没有中子,核外有 1 个电子;有一种碳原子核内有 6 个质子、6 个中子,核外有 6 个电子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2.原子的质量
原子有一定的质量。1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4.482×10-26 kg,1个氟原子的质量为 3.156×10-26 kg,1个钠原子的质量为 3.819×10-26 kg。
原子的质量如此之小,使用起来极不方便。为 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relative atomic mass) 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张青莲教授1983 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在1991 年、1993年精确测定了铟(In)、锑(Sb)的相 对原子质量,1995年精 确测定了铈(Ce)和铕(Eu)的相对原子质量 数值,并被审定为取代 旧值的新标准。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
碳原子质量的1/12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2 11 23
氯 17 18 17 35
铁 26 30 26 56
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我们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表示分子质量的大小。
相对分子质量 (Mr) 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r) 的总和。
如何理解相对分子质量
①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②是分子的相对质量,不是实际质量
③单位为 1
观察与思考
请你根据课本第75 页表 3-4 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和以下实例, 算一算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例:计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Mr( H2O)= 1×2 + 16 =18
答: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1.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2)由于原子核带______电,电子带______电,且它们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 ______ ,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________
质子
电子
中子
正
负
小
全部质量
2.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Mr(O2)=________。
(2)Mr(Fe3O4)=_______________。
(3)Mr(NH4HCO3)=______________。
(4)Mr[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32
56×3+16×4=232
14+5+12+16×3=79
40+(16+1)×2=74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
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