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期末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期末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2: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沧州市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未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材料分析现代文阅读I是杨锦富对钱移先生《孔子与论语》的义福探究,是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深
入解读,关联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节选部分国绕“孔子思想是人文本
位的”展开,分别从政治、教育、宗教、科学粉神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条理清晰,非常适合
高二学生现阶段阅读训练。
1.B解析:B项,范围扩大,原文是“孔子的教义,基本上是从总结人类历史文化传统中提出来的”.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
2.D解析:D项,“完全不同”错,原文是“有差别”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判断、推理能力。
3.D解析:第⑥段“孔子思想是以人类全体为其教有目标,此目标无国别、无种族…”体现的正是孔子的
“有教无类”思想。A项,强调的是“因材施教”。B项,强调的是“启发教育”。C项,强调要顾及百姓们的
生产作息时间,体现的是政治上的人本思想。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观点的迁移应用能力。
4.答案:①使用“总分总”结构。先从“内圣外王”引出“孔子思想寻根究底是人文本位的”这一观点,然后从政
治、教有、宗教、科学精神四个方面论证孔子追求的“人文本位”,最后加以总结。②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综
合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为说理提升理论高度。(每点2分,意思
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行文思路和论证特点的梳理概括能力。
5.答案:①“内圣外王”是儒家和道家共同的人格追求。②“孔子的人文观点无不从天地自然中来”与道家的
“道法自然”相似。③儒家将孝道“由己推及于群”,与墨家的“兼爱”思想一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应用能力。
初料分析现代文阅读Ⅱ节选自王愿坚的《早晨》,关联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中回革命传统作
品研习”任务群,旨在透过文本,让学生体会革命志士的革命粉神和伟大人格,理解革命文化的粉神内涵,具
有很好的“立德树人”的作用。
6.A解析:A项,“毫不犹豫”错。原文中这个念头是“忽然涌起”的,并且在心里还问了一句“调整自己的行
程或许可以下去看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7.B解析:B项,“内心逐渐浮躁”于文无据。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鉴赏能力。
8.答案:①表层含义:“我”是在一个早晨回到这座城市的;十年前的那场战斗发生在一个晴朗的早晨。②象
征意义:象征着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新生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题目内涵的理解能力。
9.答案:①借助现实引出了历史上发生的事,让:故事更完整。②拉开时间距离,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英雄的
革命理想,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既能表现革命战士的英勇奉献精神,又能表现中国革命的意义,使主
题内蕴更深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高二语文答案第1页(共4页)
恩全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