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曹刿论战》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1:50: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曹刿论战》叙述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经过。课文以描写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对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必须取信于民,并把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非凡的政治卓见和军事才能以及爱国精神。
【学情分析】
《曹刿论战》是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是先秦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在历史课上学生对此已有所接触。文章故事性强,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七、八年级文言文的训练,已经初步掌握了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并且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在疏通文意、感知文章内容方面有一定基础,对于文章的艺术特色也有一定认知。但一部分学生往往只将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停留在故事的表面,因此应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更加深入地解读文本内涵,建立更加完善的文言知识系统。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左传》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顺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揣摩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一、训练重点
1.了解词的古今义差异。
2.背诵这篇课文。
二、创新视点
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三、教学蓝图
1.正读2.点读3.译读4.品读5.理读6.背读
四、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步骤一: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
1.故事导入,认识《左传》
多媒体出示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失败了的英雄项羽的最后的人生悲歌,项羽拥兵40万之众,却被仅有10万兵马的刘邦挫败,落得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原因是什么?
点拨:项羽的残暴和不善用人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中国历史上另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分析一下战争中以小敌大、克敌制胜的关键又是什么?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师板书课题、出处。结合注释引出《左传》常识。
屏显: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它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它善于剪裁,叙事清晰,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请学生朗读并强调重点信息,引导标记或批注在课本的相应位置。
3.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4.同学们再读课文。
5.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6.同学们再读课文。
教学步骤二:
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
鄙 安 加 信 孚 狱 绩 轼 焉 靡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习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三:
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教学步骤四:
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1.教师介绍本文的背景。
2.要求同学们自选角度,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发言者可用“……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学生准备,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教学步骤五:
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字词的学习,用“整理”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1.教师解说:理读,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清理,进行梳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的一种读法。这种读法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提炼,有利于高效率学习。我们学习《曹刿论战》,重点是理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
2.教师介绍学法。指出,理读文言字词,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词的板块,在辨析中理解词义。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找出课文中(或加上课文外的)同义词组,找出课文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一组一组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进行印证的成语,这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积累。我们今天着重来学一学这种方法。
3.教师示例:“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能够印证此意的成语有: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4.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 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 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 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 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 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 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 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 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 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 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教学步骤六:
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
让我们在诵读中再次感受文章的魅力,要求能够熟读成诵。
1.同学们先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①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②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③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2.同学们背读。
3.用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这篇课文选自《左传》,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其意蕴源远流长,散发着无限魅力,许多常用的成语如“狼子野心”“一问三不知”“退避三舍”都出自《左传》记述的故事中,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多读读《左传》的其他名篇,走进经典,品味书香!
推荐阅读:
《左传》名篇 《郑伯克段于鄢(yān)》
《烛之武退秦师》 《晋楚城濮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