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历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第三课《书的历史》。
本单元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物质科学领域”范围,对应的课程标准(2017版)中具体学段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2年级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对应课程标准(2022版)如下: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本课通过回顾制书材料发展的历史,引领学生体验身边物品制作材料的革新过程。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发现同一种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这节课,他们将通过模拟书的演化历史,体验并对比泥板、简牍和纸的书写感受,装订的难易程度,体会做书的材料随科技的进步、逐步革新的过程。
做书是本课的重要活动。对于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书,学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这些认识可能来源于教学或课外阅读(包括电视媒体等)。但他们大多数并没有亲自尝试过装订一本书。因此,该活动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将通过“做一本简易的书”活动,理解材料革新的意义,体会人类对物品的实际需求往往会促进材料的优化和升级。
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也是人们根据需要,不断选择、优化材料的历史。学生在不同材料上书写时会体悟到不同时期人们的书写感受和对材料优化的需求,这种体验与需求正是材料不断得到优化的驱动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和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较一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2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如表扬激励、小组合作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当学生对各种物品进行探索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物品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材料特征的注意深入到材料特性的注意,认识到物品会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不断改变,材料性能可以改变或优化,了解人类根据功能和用途选择不同材料,利用技术加工材料,制造物品。
已知 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到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
待知 (新知) 学生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书,做书的材料为什么会变化?用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
三、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2.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不断地优化产品。
科学思维:
1.运用多种感官、借助简单工具观察材料的特性并思考适合相应材料的书写工具以及装订方法。
2.对做书材料的演变史进行思考。
探究实践:
运用多种感官、借助简单工具观察材料的特性并选择适合材料的书写工具以及装订方法。
态度责任:
1.发展进一步改进物品的兴趣和愿望。
2.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制造物品的材料会不断改进。
4.感受到用材料制作某种物品时,需要考虑其优缺点。
四、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 点 通过制作不同材质的书,讨论各种材质书的优缺点,发现材料变化对人的影响。 突破重点 通过做书活动,学生对不同材料成书的书写效果和装订方法已有了切实的体会。这时候,让他们说说不同材料做成的书的优缺点,学生会积极发表观点。学生通过思考做书材料的变化,体会制作材料及其技术的不断改进,认识到要全面地考虑材料的优缺点,才能使设计的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难 点 在三种不同材料上书写并装订成册。 突破难点 通过动画视频、图片等方式,首先给学生感性认识,唤起学生的内驱力——我要写,我要做书。学生会在装订泥板、竹简时遇到困难,可以让学生先选择材料试着装订,教师对学生的做法要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方法及课程资源:
教学方法:谈话法、实验法、自主探究法、头脑风暴法
材料准备见有结构学具选择
设备准备:黑板,白板(带展台)
课程资源:讲述书的历史的视频,教材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有结构学具选择 达标界定
聚焦 1.这张桌子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举例说明其他材料制成的桌子 2.举例说明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 3.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还有其他材料做的书吗? 4.思考书的演变,组内交流,班级汇报。 体会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我能和同伴一起说一说人类曾经用来做书的材料。 从眼前的桌子到其他材料的桌子,复习上节所学。接下来2个问题引起学生对书的材料的关注。最后2个问题引起学生对做书材料变化的思考。 PPT、板贴 有想法说不出来; 2.能说出至少一种材料。
探索 核心素养点: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1.举例说明要制作的书里要有的内容,点评。 2.什么样的笔适合在泥板上书写? 3.抽签确定实验桌。4人一组,体验书写装订,记录感受并分享(桌子围一圈,学生体验完一组材料可尝试其他组材料) 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感官、借助简单工具观察材料的特性并思考适合相应材料的书写工具以及装订方法。 我能和小组伙伴一起认真制作一本书,并按要求真实填写活动手册。 学生通过写字、装订等合作探究学习,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1-2组: 泥板,方便筷。 3-4组: 毛笔,墨汁,竹片。 5-6组: 毛笔,墨汁,宣纸。 7-8组: A4纸,铅笔。 绳子,订书机(配钉)。每组各一套 1.能通过他人的帮助书写,装订,记录感受; 2.能自己书写,装订,记录感受。
研讨 核心素养点:批判质疑 交流不同材料制成的书的优缺点。 感受到用材料制作某种物品时,需要考虑其优缺点。 我能和大家一起讨论发现不同材料制成的书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通过交流,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同时培养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活动手册 1.有想法说不出来; 2.能模糊地说出优缺点; 3.能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发现的不同材料制成书的优缺点。
拓展 1.回顾本节所知的“书的历史”。 2.说说电子书的优缺点。(渗透节约资源思想) 3.书还会继续发展吗?未来的书可能会用什么材料制作?会有什么特点? 4.点评,(出示课题)结语。 在教师指导下,对做书材料的演变史进行思考。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制造物品的材料会不断改进。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不断地优化产品。发展进一步改进物品的兴趣和愿望。 我能说说未来的书可能会用的材料及其特点。 启发学生畅想未来书的材料及特点。学生会体会到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变迁,制造物品的材料会不断改进。 学生活动手册、PPT、“书的历史”视频 1.有想法说不出来; 2.能模糊地说出猜想; 3.能条理清晰,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及 改 进 措 施 反思 改进意见及措施
本课的探究是不断体现材料与现象互动的一个持续性学习过程,期待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能够有一个持续性的思维发展。学生通过体验----探究的过程,不再单纯地只关注结论,而是更关注探究过程本身,体验到科学家认识世界的一般方式,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究,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来认识世界。 学生能够积极地观察和思考,参与各个环节的活动,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实践和一系列思维过程获得对书的直接认识,并在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感知到书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 在做书的活动中应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一下不同的材料的书写和装订,但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只能采取一组体验一种材料的方式,鼓励学生体验完本组材料后尝试体验其他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