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寒假预习作业(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寒假预习作业(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30 13:2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寒假预习作业九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篇作文有600多个字,张明每分钟打50~60个字,10分钟能打完这篇作文吗?( )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2.下面的算式中,乘积小于1500的是( )。
A.31×53 B.48×29 C.42×41
3.学校食堂要买25箱纯牛奶,每箱牛奶4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下边竖式方框部分表示的是( )牛奶的价格。

A.2箱 B.5箱 C.20箱
4.,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5.校园商店开学那天卖出15盒钢笔,每盒12支,每支8元,开学那天卖钢笔一共收入多少元?正确的列式是( )。
A.12×15 B.8×12 C.8×12×15
二、填空题
6.估算时,把19想成( ),把32想成( ),积大约是( )。
7.1个工人1天可以生产14套服装,照这样计算,20个工人1周(7天)可以生产( )套服装。
8.要使□2×35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9.21个14的和是( ),28的54倍是( )。
10.得( )个十,是( );得( )个十,是( )。
三、判断题
11.十几和四十几相乘,积一定是三位数。( )
12.计算的积的个位上是3,说明得数一定算错了。( )
13.两个末尾没有0的数相乘,积的末尾也可能有0。( )
四、计算题
14.直接写得数。
40×14= 50×90= 25×8= 14×9=
50×40= 43+117= 660÷3= 20×20=
33×30= 400÷8=
15.列竖式计算。
23×14= 36×25= 40×64=
五、解答题
16.李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21个同样的篮球,付给营业员800元。
①估一估:李老师买的是哪种单价的篮球?(在□里打√)
48元□ 38元□
②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
17.东东平均每分钟走65米,照这样计算,15分钟可以赶到学校,东东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18.书架上平均每层大约有20本书。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一分钟最多能打60个字,10乘60即可求出10分钟最多打字的个数是600个,而这篇作文是600多个字,所以10分钟不能打完。
【详解】60×10=600(个)
600小于600多
10分钟不能打完这篇作文。
故答案为:B
【点睛】按最快的打字速度来计算,打字总数=1分钟打字个数×打字的时间。
2.B
【分析】此题将每个算式的积计算出来,然后再与1500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A.31×53=1643,1643>1500;
B. 48×29=1392,1392<1500;
C. 42×41=1722,1722>150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分析】用每箱牛奶的价钱乘牛奶箱数,求出需要总钱数。计算48×25时,用25十位上的2乘48,表示2个十乘48,得到96个十。表示20箱牛奶花费960元。
【详解】竖式方框部分表示的是20箱牛奶的价格。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关键是明确方框中的数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
4.B
【分析】求出25与40的积,计算时,先求25与4的积,再在所得积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
【详解】25×40=1000
25×40,积的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B
【点睛】两数相乘,积末尾0的个数不仅与两乘数末尾0的个数有关,也与相乘后增加的0个数有关。
5.C
【分析】1支8元,1盒12支,可用12乘8求出1盒的价钱,因为卖出15盒,再用所得积乘15即可求出总收入。
【详解】8×12=96(元),96×15=1440(元),综合式子为:8×12×15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列综合算式。
6. 20 30 600
【分析】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把这两个整十数相乘,据此解答。
【详解】估算时,把19想成20,把32想成30,积大约是600。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1960
【分析】用14乘20,求出20个工人1天可以生产多少套服装,再乘7,求出20个工人7天可以生产多少套服装。
【详解】
(套)
则20个工人1周(7天)可以生产1960套服装。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2
【分析】要使□2×35的积是三位数,□2十位上的数乘35十位上的数3的积是一位数,因为1×3=3,2×3=6,3×3=9,4×3=12,所以□2十位上的数可以是1、2、3,□2可以是12、22、32,然后计算22×35和32×35的积,即可知道□最大填几。
【详解】假设这个两位数分别是22和32
22×35=770,770是三位数
32×35=1120,1120是四位数。
所以要使□2×35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2。
【点睛】两位数乘两位数,要使积是三位数,最高位上的数相乘必须是一位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9. 294 1512
【分析】要求21个14的和,用21乘14解答。要求28的54倍,用28乘54解答。
【详解】21×14=294
28×54=1512
则21个14的和是294,28的54倍是1512。
【点睛】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10. 48 480 80 800
【分析】根据题意,40表示4个十,12×4=48,12×40就得48个十即480;2×4=8,那么20×40就得80个十,也就是800,由此解答。
【详解】12×40得48个十,是480;20×40得80个十,是80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11.√
【分析】根据题意,十几在10到20之间,四十几在40到50之间,这样可以求出十几乘四十几的积的范围,然后再进行判断是几位数即可。
【详解】十几在10到20之间,四十几在40到50之间;
40×10=400,50×20=1000;
那么,十几和四十几相乘的积在400到1000之间,是三位数。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题意,得出两个因数的范围,可以求出积的范围,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2.√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
1、首先相同数位对齐。
2、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详解】,计算的积的个位上应该是4,而不是3,说明得数一定算错了,则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直接用两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看结果的个位是多少,那么最终结果的末尾就是多少。
13.√
【详解】略
14.560;4500;200;126
2000;160;220;400
990;50
【详解】略
15.322;900;2560
【分析】整数乘法的法则: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数: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详解】

16.(1)38元;(2)2元
【分析】(1)分别将48元估成50元,38元估成40元,21个估成20个。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将篮球单价乘购买数量,看哪一个花费钱数最接近800元。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花费的钱数。再用付的钱数减去花费的钱数,求出找回的钱数。
【详解】(1)48×21≈50×20=1000(元)
38×21≈40×20=800(元)
则李老师买的是38元的篮球。
48元□ 38元√
(2)800-38×21
=800-798
=2(元)
答:营业员应找回2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17.975米
【分析】每分钟走65米, 15分钟可到学校,就是走了15个65米,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让15×65即可解答。
【详解】15×65=975(米)
答:东东家到学校有975米。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掌握乘法的意义,并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8.1440本
【分析】用平均每层大约放书本数乘每个书架层数,求出每个书架大约放书本数。再乘书架个数,求出大约放书总本数。
【详解】20×4×18
=80×18
=1440(本)
答:大约一共有1440本书。
【点睛】本题考查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先求出每个书架大约放书本数,也可以先求出书架总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