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生作答
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
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脑脊液可由大脑内部的特殊血管产生,并由特殊的静脉支管重新吸收,其对中枢神经系
统起到减震和支撑作用;在清除代谢产物及炎性渗出物方面,脑脊液的作用与淋巴液相
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脑脊液中含有葡萄糖、水和少量的血红蛋白等
B.脑脊液、组织液、血浆等都属于内环境
C.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可以转化为血浆
D.脑脊液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淋巴液的作用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B.二氧化碳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3让宠物狗不再随“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是创建良好卫生环境的基本要求。宠物狗的
主人可在宠物狗将要排便的时候,对其排便的地点进行固定,在其排便前后进行语言或动
作刺激,并可饲喂食物进行“鼓励”,使其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建立上述反射的过程中,语言或动作由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
B.只进行语言或动作的刺激,不喂食,该条件反射也不会诚弱
C.若条件反射消退,则原先引起抑制的信号可能会转变为产生兴奋的信号,使得动物获
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
高二生物第1页(共8页)
D,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4,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
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关神经系统
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不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
B.参与该过程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可以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D.人恐惧时瞳孔放大,主要是由交感神经支配;安静后瞳孔缩小,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
5.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B.鹦鹉能学舌,说明语言功能并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短期的
D.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6.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及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沃泰默的实验假设是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递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B.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结论是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C.沃泰默实验中设置了两组对照用于排除了盐酸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激素调节的存在
7.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某反射弧及其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乙图中b处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
①
C.甲图的⑥结构中发生的信号变化不需要消耗
ATP
b
D.人体内乙图所示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方向是
乙
bc
8.2021年5月22日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中,极端天气导致较多选手出现“失温”现象,21
位选手不幸遇难。失温是指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
产生一系列症状,如心肺功能衰竭等,甚至最终造成死亡。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
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信号刺激
靶细胞一激素←胰岛
一下丘脑
垂
腺体A→微素一
靶细胞
体
血糖调节
体温调节
靶细胞
水盐调节
高二生物
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