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木兰诗
一、单选题
1.同学们在“大有所为一我会读书”活动中踊跃发言,请选出下列发言中有错误的一项( )
A.小华说:“我正在尝试阅读《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小时候就知道‘司马光砸缸’很了不起,现在才知道他亲自编撰了横跨千年的语录体通史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B.小丽说:“我国古代的称谓特别丰富,‘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C.小明说:“好读书,求甚解。读《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时我查阅了资料,‘东西南北’都是虚位而非实指。”作者这样说,只是想表现出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景。
D.小红说:“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透过作者独特的视角,我不仅认识了思想家鲁迅,也认识了作为一家之长的鲁迅和作为一个情义深重的宽厚长者的鲁迅。”
2.对《木兰诗》的开头四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句诗用“不闻……惟闻……”相对比的句子,写木兰在织布时不自觉地停下了工作,发出了叹息声,表现了木兰愁闷之深。
B.“唧唧”是叹息的声音。“唧唧复唧唧”表现木兰在连续地叹息。诗歌一开始这样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
C.诗的开头反复表现木兰的愁闷心情,表现木兰面对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但她最终下定决心替父从军,更有利于塑造巾帼英雄的形象。
D.“木兰当户织”一句,通过木兰织布选择的地点表现她心情的郁闷,她正是借对着门织布来观赏外面的景象来排解心中的郁闷。
3.《木兰诗》中详写了“应征”“荣归”“团聚”几个场面,而对“十年征战”的生活只用几句话来概括。这是因为( )
A.这些内容虽然有详有略,但可以使内容全面,叙事完整。
B.全诗重点在于刻画勤劳、勇敢的木兰这一爱国者形象,而不在于反映古代战争场景。
C.写诗贵在精炼,这样可以节省笔墨,使全诗更加凝炼。
4.下列对《木兰诗》中的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几句虽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出木兰的自述,但它与木兰替父从军没有任何直接的关联。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很好地渲染了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充分地表现了木兰义无反顾地替父从军的主动性和坚决性。
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六句生动地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一家人准备为木兰洗尘,都是写迎接,而又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点。
D.“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表现了木兰归来后对故居产生的亲切感和恢复女儿妆的喜悦心情,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这样写,也是为下文“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作铺垫。
5.下列关于《木兰诗》节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A.一二两句中的“万里”与“飞”夸张地写出了路途之遥、奔赴之速。
B.三四两句截取边塞军营生活的一个画面,寥寥几笔便表现出战斗生活的艰苦。
C.五六两句表现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着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感。
D.这六句诗写征战生活,虽是概写,却能让我们感受到木兰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二、填空题
6.《木兰诗》选自 朝 编写的 。这是 时北方的一首乐府 ,它与 合称为 “乐府双璧”。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 军帖 帖花黄 可汗 鞍鞯
鸣溅溅 啾啾 胡骑 朔气 金柝
阿姊 策勋十二转 霍霍
8.为了顺利展开拍摄,导演小语和编剧小新共同拟写了剧本大纲。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善。
《木兰诗》剧本大纲
分幕 主要剧情 舞台布置
第一幕:决定替征 ① 灯光:射灯,营造昏暗环境。道具;纺织机、军帖。
第二幕:十年作战 木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出生人死,多年未归。 道具:② 背景音乐类型:③
④ 木兰胜利归来朝见天子,拒绝封官赏赐,选择回家团聚。 道具:木马、镜子、面部装饰物、猪、羊等。
三、问答题
9.木兰为什么决意从军?
10.作者为何要略写十年征战的过程?
11.木兰为什么拒绝封赏, 一心回家?
12.木兰是什么样的女郎?
四、语言表达
13.(中考新考法·提供示范性支架)请你仿照示例,从“孝”“忠”“智”“勇”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对木兰人物形象的理解。(要点: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示例:木兰的“勤”体现在"木兰当户织”,木兰是一位劳动女性,她对门而织,勤劳持家。
五、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长篇抒情乐府民歌,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B.“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行进的神速,渲染出军情急迫、紧张的氛围。
C.结尾以双兔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作结,巧妙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秘密。
D.这首诗以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15.有同学说“木兰功勋卓著却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此观点吗?如果木兰还家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木兰歌
[唐] 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欲闻所戚戚
有子复尚少
朔风裂人肤
易却纨绮裳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②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18.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 。诗中与《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19.说说你对“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中“喜”“悲”的理解。
20.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六、写作题
21.《木兰诗》是一首故事性很强的叙事诗,请你将木兰还乡的场景写成一篇题为《木兰解甲还乡》的小小说,字数300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A:语录体通史,错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要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2.【答案】D
【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木兰当户织”引出下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3.【答案】B
【解析】【分析】《木兰诗》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战争不是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所以作者对“十年征战”生活只是几句话一笔带过。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答案】A
【解析】【分析】A.这几句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分析不正确。BCD.分析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5.【答案】C
【解析】【分析】C.五六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百战死”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十年归”表现了战争持续时间之久。诗文后边写木兰得胜归来,表现木兰英勇善战,凸显其人物形象;而非“蕴含着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感”;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仔细审读诗歌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分析和判断,选择最符合题干的一项。
6.【答案】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北宋朝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 “乐府双璧”。
故答案为: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7.【答案】zhù;tiě;tiē;kè hán;ān jiān;jiān;jiū;jì;shuò;tuò;zǐ;zhuǎn;hu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要注意杼读(zhù);帖是多音字,军帖中的“帖”读“tiě”, 帖花黄的帖是通假字通“贴”读“tiē”;可汗是多音字,读kè hán。“ 鸣溅溅 ”的“溅”读“jiān”;胡骑的“骑”读“jì”; 策勋十二转 的“转”读"zhuǎn"。
故答案为:zhù;tiě;tiē;kè;hán;ān;jiān;jiān;jiū;jì;shuò;tuò;zǐ;zhuǎn;huò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词注音。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8.【答案】木兰在窗下纺织,想到昨晚看到的军帖,决定替父从军。;铠甲,刀剑、木马等。;兵器碰撞声、人声呐喊,战马嘶鸣。;第三幕:还朝拒官
【解析】【分析】根据“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概括出:木兰在窗下纺织,想到昨晚看到的军帖,决定替父从军。根据“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看出需要的道具有:马、铠甲、刀剑等兵器。根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以看出战争非常惨烈,会有兵器碰撞声、人声呐喊,战马嘶鸣等音乐类型。根据“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概括出:还朝拒官。
故答案为:木兰在窗下纺织,想到昨晚看到的军帖,决定替父从军。
第2空、铠甲,刀剑、木马等。
第3空、兵器碰撞声、人声呐喊,战马嘶鸣。
第4空、第三幕:还朝拒官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句或中心句进行理解分析和概括,另外,还要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
9.【答案】形势所迫。“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兵役无可逃脱;父老弟幼的现状。“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木兰对亲人的关爱。
10.【答案】诗人的写作目的是塑造一个女子将军的形象,侧重点在于她的女儿天性。因此着重写她 的居家生活,战场生涯则一带而过。
11.【答案】木兰从军的目的是保护家人, 她的理想生活就是待在爷娘身边,这就决定了她功成后必 然选择回归。
12.【答案】勤劳、孝亲、恋家、爱美、勇敢、忠义、智慧的女郎。
13.【答案】木兰的“孝"体现在“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她不愿年迈的父亲承受战事之苦,便决定替父出征;木兰的“忠”体现在“可汗大点兵”后决定“从此替爷征”,不远万里奔赴沙场,为国尽忠;木兰的“智”体现在“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她替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女儿身;木兰的“勇”体现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以女子之身融入了军营和战场,最终仍能胜利平安归来。
【解析】【分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当户织,可见她勤劳,此时不闻机杼声,暗示木兰已无心织造,内心忧思深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深明大义,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实为对父亲的孝心与对祖国的忠心之凝聚。“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可以看出木兰的坚毅勇敢、报效祖国;“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以看出木兰不慕名利、对家乡的热爱;国难当头,木兰毅然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对父母的孝心,对国家的忠心,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故答案为:木兰的“孝"体现在“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她不愿年迈的父亲承受战事之苦,便决定替父出征;木兰的“忠”体现在“可汗大点兵”后决定“从此替爷征”,不远万里奔赴沙场,为国尽忠;木兰的“智”体现在“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她替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女儿身;木兰的“勇”体现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以女子之身融入了军营和战场,最终仍能胜利平安归来。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文章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方面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议论语句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案】14.A
15.同意。因为:当时的社会重男轻女,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由于她是一个女子,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她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14.A.有误“抒情乐府民歌”错误,应该是叙事诗。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15.本题考查自己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谈,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同意。因为:当时的社会重男轻女,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由于她是一个女子,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她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答案】16.想要;年少,年纪小;北方;换
17.①早晨聚集在雪山之下,傍晚住宿在青海湖旁。
②现在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
18.秣马厉兵;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19.“喜”是因为木兰在沙场征战多年后,终于回到父母身边,父母见到木兰,十分高兴;“悲”是喜极之悲,久别重逢,父母过去对木兰的思念、担忧之悲,在这一刻全部涌了上来。
20.《木兰诗》的结尾以兔作喻,委婉含蓄地对木兰进行讴歌和赞美;《木兰歌》结尾是直抒胸臆,以议论语句直接表达对木兰忠孝两全的赞美。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成语与诗文名句的积累。根据题干的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答案进行回答。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根据事件及人物间的关系来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解答时要读懂文章,理解文意,比较阅读时要找准两者的比较点,对相关的内容要准确把握。一定要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不能空谈。
1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①句意为: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欲:想要;
②句意为: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少:年少,年纪小;
③句意为: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朔:北方;
④句意为: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易:更换。
17.本题考查翻译语句。①重点词:朝:早晨。句意为: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
②重点词:今:现在;言声:说话的声音;颜貌:容貌;殊:改变,不同;句意为: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
18.本题考查成语与诗文名句的积累。文中划线句意为: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按这个意思,我们可从积累的成语中想到:厉兵秣马。“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交代了战争的惨烈与结果,本诗中与此相似的句子很明显是:“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19.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木兰女扮男装外出征战十几年地,现在终于平安回到了家,父母自己是“喜”的;“悲”在此时是人之常情,可理解为是久别重逢,喜极而悲,而且此时看到了木兰平平安安,之间的所有担心都烟消云散了,怎么能不激动万分,化为眼泪呢。
20.本题考查诗歌结尾的分析。我们学过的《木兰诗》一文,其结尾是以兔为喻,来对木兰女扮男装巧妙的赞美,而本文的结尾,“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以议论与抒情直接表达出木兰的可贵之处,更利于读者理解,并将诗歌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21.【答案】示例:
木兰解甲还乡
木兰骑着千里马,威风凛凛,心急如焚地赶回家乡。城门外,爹娘互相搀扶着来迎接十年未见的心肝女。姐姐细心装扮了一番,也在迎接队伍里。小弟拿起锋利的菜刀去宰杀猪羊,准备为姐姐洗尘。木兰回到闺房,崖里的一切既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穿上自己的衣裙,恢复女儿身。装扮妥当r照照镜子:镜中的自己已不再是十年前那闭月羞花的小姑娘了,而是一个历经风霜的一女人啊!“十年啦!我已老了十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术兰心中一阵失落。出去看看同行的战友们,他们都在饮酒作乐口见木兰一身女儿装,甚是惊讶。与木兰一起生活了许多年,竟未察觉术兰是女郎 众人在凉讶之余,不禁感慨:木兰果真是女中豪杰,令人钦佩啊!
【解析】【分析】根据《木兰诗 》的基本意思,发挥想象,将木兰还乡的一段内容扩写成一篇题为《木兰解甲还乡》的小小说,要求对人物言行、心理和环境作适当的描写,不要写成译文。比如:木兰骑着千里马,威风凛凛,心急如焚地赶回家乡。城门外,爹娘互相搀扶着来迎接十年未见的心肝女。姐姐细心装扮了一番,也在迎接队伍里。小弟拿起锋利的菜刀去宰杀猪羊,准备为姐姐洗尘。木兰回到闺房,崖里的一切既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穿上自己的衣裙,恢复女儿身。装扮妥当r照照镜子:镜中的自己已不再是十年前那闭月羞花的小姑娘了,而是一个历经风霜的一女人啊!“十年啦!我已老了十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术兰心中一阵失落。出去看看同行的战友们,他们都在饮酒作乐口见木兰一身女儿装,甚是惊讶。与木兰一起生活了许多年,竟未察觉术兰是女郎 众人在凉讶之余,不禁感慨:木兰果真是女中豪杰,令人钦佩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语句要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