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说 同步精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马说 同步精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20:02: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马说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称也(chèn) B.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
C.才美不外见(jiàn) D.一食或尽粟一石(lì)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马说》中的“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是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C.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衹(只)”,只、仅]
B.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马)一同死]
C.策之不以其道(马鞭)
D.执策而临之(面对)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译文: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
C.策之不以其道。
译文:拿着册子也看不懂驱使千里马的方法。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5.下列对《 马说 》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作者在文中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了“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
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二、填空题
6.《马说》是一篇   ,作者是   (朝代)的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的手法。
7.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同“   ”,意思:   
(2)才美不外见
“   ”同“   ”,意思:   
8.解释下列的多义词。
(1)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2)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之奴隶人之手   
马之千里者   
(4)能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5)而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   
三、默写
9.按《马说》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6)本文的主旨是:   。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
四、综合性学习
10.学习了韩愈的《马说》一文后,班级举行了“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韩愈在《马说》一文中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二者关系中,伯乐起决定作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而不是驽马,无论是否有伯乐,它在任何地方都会显示出卓越的才能。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2)你认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3)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马说》的作者韩愈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4)请结合课文内容,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马说
(唐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
【乙】
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资治通鉴 唐纪八》)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上诘之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可诬一世之人
C.才美不外见 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古之致治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诘问和感叹,证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B.甲文的“说”是议论,阐述作者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乙文叙事,写太宗对待人才的态度。
C.“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心中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D.“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刻画出太宗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贤明君主形象。
14.“人才”是两文共同的话题,试结合文本谈谈你本人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A.称 chēng。B.正确。C.见 xiàn。D.粟 s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ACD:正确。
B:有误,“石”是容量单位。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3.【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C.此处“策”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马鞭驱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4.【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C.正确的翻译是: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5.【答案】D
【解析】【分析】ABC.正确。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发现人才的人,而不是缺乏人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6.【答案】杂文;唐代;韩愈;托物寓意
【解析】【分析】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关于他的文学常识应重点识记。
故答案为: 杂文 ; 唐代 ; 韩愈 ; 托物寓意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7.【答案】(1)食;饲;喂
(2)见;现;表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本题都是课本中的通假字,答题时须注意。
故答案为:(1)食;饲;喂
(2)见;现;表现
【点评】本题考查本题考查识别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能力。识别古籍中的通假字,是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必须逾越的一关。因此,各类古代汉语教材都列有古音通假一项,并列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以帮助读者掌握。而同学们在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归纳,多识记。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考生应借助语言环境,根据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8.【答案】(1)用马鞭驱赶;马鞭
(2)代词,代指“千里马”;表示加强诘问语气;表示推测,恐怕
(3)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4)才能;能够
(5)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解析】【分析】(1)两个“策”,第一个为动词,第二个为名词。(2)第一个“其”为代词,第二个表示诘问语气,第三个表示推测。(3)“之”有代词、动词、助词和无意义之分。第一个为助词“的”,第二个则无意义。(4)第一个“能”为名词,第二个为动词。(5)“而”有转折、顺承和修饰等作用。第一个表示转折,意为但是。第二个连词。修饰“临之”。
故答案为:⑴1、用马鞭驱赶 2、马鞭 (2)1、代词,代指“千里马”2、表示加强诘问语气3、表示推测,恐怕 ⑶1、结构助词,的 2、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⑷1、才能2、能够 ⑸1、连词,表转折2、连词,表修饰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首先要理解该词的词性,是名词、连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其次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仔细分析。
9.【答案】(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5)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其真不知马也
(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背,多积累相关诗句。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准确。此题中需注意“槽枥”的书写。
故答案为:(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5)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其真不知马也
(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10.【答案】(1)示例: 我同意“只要是千里马,总能显示出自己的才能”的观点。因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员工,只要有才能,就能创造非凡的业绩,从而赢得大家的认可。
(2)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
(3)不一致。《马说》的作者韩愈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让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
(4)示例:仕途失意作《马说》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的时候,需要明确观点,做到观点鲜明,理由充分,切忌空洞无物,言不由衷。
(2)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语句通顺即可。如: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就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3)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不一致的,龚自珍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让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马说》的作者韩愈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让伯乐发现人才。据此分析即可。
(4)根据文本内容,“怀才不遇”可对“仕途失意”,“思伯乐”可对“作《马说》”。
故答案为:(1)示例: 我同意“只要是千里马,总能显示出自己的才能”的观点。因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员工,只要有才能,就能创造非凡的业绩,从而赢得大家的认可。
(2)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
(3)不一致。《马说》的作者韩愈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让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
(4)示例:仕途失意作《马说》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拓展能力,属于主观题,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材料,理解大意,然后根据内容和理解进行解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对比分析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要点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即可。
(4)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
【答案】11.C
12.①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
②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13.A
14.示例:乙文中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一个人总会有优点和缺点,人才也如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4)本题考查个人看法。注意读懂文言文大意,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结合自身经历谈看法,态度要积极向上,言之合理。
【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闻名于世。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叫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的走了。
11.A翻译为: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之:代词,代指千里马
翻译为:太宗责问他。之:代词,代指封德彝
B翻译为: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翻译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C翻译为: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才:才能
翻译为: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才:人才
D翻译为: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者:......的人
翻译为: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者:......的人
故答案为: C
12.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才美、见、如、长”。才美,出众的才华。见,同“现”,显现。 如:像。长:长处。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①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
②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13.A:错误。应该是讽刺封建统治者不知人、埋没人才,抒发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愤。
故答案为: A
14.【甲】通过对世上有无千里马这一问题的反复论证,归结到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缺少知马的伯乐,从而对封建统治者不知人、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抒发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愤。有人才,但是无伯乐也不行啊。
【乙】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翻译为: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即用人要看人的长处,让适合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故答案为:乙文中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一个人总会有优点和缺点,人才也如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
或者:甲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揭露了统治者不知人、埋没人才的现象,光有人才,但是没有赏识的伯乐也不行啊,要知人善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