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灯笼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仿佛(fú) 吹角(jiǎo) 溺炕(nì) 官衔(xián)
B.繁星(fán) 葫芦(hú) 应差(chā) 纯洁(chún)
C.油坊(fáng) 舍茶(shè) 施粥(zhōu) 鼓吹(chuī)
D.灯谜(mí) 除夕(xī) 吩咐(fù) 皎洁(jiǎo)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B.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C.你听,正是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D.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羡慕 潦原 灯笼 夜深星阑
B.庭院 预备 孤行 珠玉金银
C.圆宵 仿佛 焰火 红灯高照
D.恐吓 繁星 领域 雪夜弛马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
D.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5.下列含有“灯”的对联中与元宵节无关的一项是( )
A.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
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B.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C.有能有热,小小晶球点燃万家灯火
利国利民,支支虹管放出满室光明
D.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
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6.下列对《 灯笼 》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主要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
二、填空题
7.根据提示填空。
(1)吴伯箫是山东莱芜人, 家、教育家,代表作有散文《 》《菜园小记》等。
(2)文中“将军在挑灯看剑”指的是宋代词人 “霍骠姚”指的是西汉名将 ,“唐朝裴公”指的是 。
8.根据课文《灯笼》内容填空。
文章中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的重要意义,请从以下两方面简单总结一下。
(1)文化上:
(2)情感上:
三、问答题
9.文章《灯笼》开头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0.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四、综合性学习
11.学习了《灯笼》一文后,班级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你写出“春节”或“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各一项。
(2)在中国人眼中,大红灯笼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也有些灯笼不是大红色,却蕴含更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下面这只灯笼上的“梅”字是 (书法字体),
这只灯笼适宜挂在家中的 (位置),理由是 。
(3)活动中,同学们拍摄了一组“灯笼、木梳、茶壶、折扇”等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你参考示例,给这些老玩意儿配上一句优美的话。
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社火迎春
乔忠延
①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古老的年俗却桃花依旧笑春风,鲜活在临汾大地上。
②闹社火,就是临汾不变的风俗。如果说年夜饭是一家人欢聚的大团圆,那闹社火就是全村人欢聚的大团圆。大年初一,放过亮响响的鞭炮,吃过香喷喷的煮饺,穿新戴洁的后生,穿红挂绿的姑娘,还有天真可爱的孩童,都欢聚到村中的广场上。银须老爷爷、白发老奶奶脚步虽然不如年轻人灵动,却也赶来了,或拱手揖礼,或脱帽鞠躬,团拜一过,社火即闹腾开来。打起锣鼓,扭起秧歌,跑起竹马,舞起狮子,老老少少的欢声笑语也飞扬开来。
③欢声笑语最响亮、最激昂的时刻,一准是在跑鼓车。两架鼓车,两拨后生,在跑道的左右分别就位。每架车上竖一面大鼓,一个壮汉手持鼓槌牢牢站定。车前一个彪形大汉早已双手掌住车辕,辕把前十个小伙子甩掉棉袄,拉起襻绳,一律弓步待发。一声炮响为令,随着周边众人的呐喊,眨眼间两架鼓车如离弦之箭,窜出好远。车上鼓手猛擂,车下后生猛跑,争先恐后,只为拔得头筹。跑得浑身冒汗仍在猛跑,跑得头冒热气仍在猛跑,这班人刚刚跑得吁吁气喘,已有人钻进拉车的行列飞速替换。鼓车过处地上轰隆隆震荡,身边风声呼啸,耳畔山呼海啸,恍若地动山摇……
④突然静了下来,静得鸦雀无声,这一准是开始登天塔了!天塔是用板凳当场搭建的高台,左一条右一条,横一层竖一层,层层摞高,摞高,搭建者已站在高空飘摇了,板凳还在摞高。仔细看,不是人在飘摇,而是头顶上的白云在飘摇。看看,称作天塔毫不夸张吧?正愁搭建者如何下来,忽然如风摆杨柳,人已顺着塔边滑落在地。不待喝彩声响起,四只色彩亮丽的“雄狮”,早蹦跳出人群,沿着天塔四个角同时上攀。攀一层,勾腿侧身,面朝天空摇头晃脑,似乎在抒发凌云之志。再攀一层,背负蓝天,朝下观看,犹如展翅大鹏俯瞰人间。不觉然,四只“雄狮”已蹦跳上天塔的顶端。看看那高耸云天的架势,仰头观望的人哪个不敛声屏气,真真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可这不知高低的“雄狮”偏偏还要腾空蹦跳,似瑶池摘星,如天马行空。表演者艺高人胆大,观赏者却禁不住提心吊胆,手心出汗!
⑤孩提岁月看过无数次跑鼓车、登天塔,只觉得过瘾、刺激,却丝毫不明白父老乡亲为何要玩这一把心跳?年事渐高,阅世渐多,逐渐悟出这跑鼓车、登天塔,是乡亲们满腔豪情的喷发,是在展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
⑥白天里的闹社火就够红火了,可夕阳西下后的热闹才更让人期盼。夜里的欢腾要让人看得见,就必须请出灯笼。灯笼是个妙物,既让人看得见,又不让人看得那么真切,迷迷蒙蒙,亦真亦幻。当然,只把灯笼提在手里,是映照不出这样如梦似幻的光景的。于是,长长的竹竿将灯笼挑到梢尖,高高擎起,温润的光色便映亮周围一片。细看,这灯笼妙不可言,不只是椭圆的、四方的,还有用竹子扎成的黄牛、玉兔、骏马……十二生肖云集,装点夜色,散发光亮,映照出醉人的景致。
⑦灯笼装饰着社火,社火催化着灯笼。先前是百家百户各自带灯,谁都可以高擎灯笼闹社火、看社火。后来,高擎灯笼有了讲究,谁家新娶了媳妇、新添了人丁、新盖了宅院、新考上大学,才有高擎灯笼的资格。看吧,高擎灯笼的人满脸喜气,观赏表演的人喜气满脸,红红火火,何等壮观!
⑧临汾的父老乡亲,把灯笼叫作“高照”。看到此处,你一定理解这称呼的由来了吧?高照,高高照亮了闹社火的场景,高高照亮了烟火人间。你看那高擎灯笼追逐鼓车的人群,一路奋跑,蜿蜒成了一条腾飞的火龙;你看那高擎至天塔上的九个灯笼,簇拥一团,散发着温润的红光。光色映红了每一张仰头观望的笑脸,如同一朵朵绽开的春花。春花簇拥,春花斑斓,交织出一幅心花怒放的秀丽画卷。
⑨临汾春烂漫,春天欢笑着到来了。
12.根据文章第①段写的“古老的年俗却桃花依旧笑春风,鲜活在临汾大地上”,说说临汾人喜欢闹社火这个年俗的原因。
13.文章描写了临汾大地上闹社火的几个年俗场景,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显其特征,请依据文本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活动(事物) 侧面描写的句子 活动(事物)特征/作用
跑鼓车 ① 速度快,场面壮观
登天塔 头顶上的白云在飘摇;仰头观望的人哪个不敛声屏气,真真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观赏登天塔者却禁不住提心吊胆,手心出汗! ②
③ 你看那高擎灯笼追逐鼓车的人群,一路奋跑,蜿蜒成了一条腾飞的火龙;光色映红了每一张仰头观望的笑脸,如同一朵朵绽开的春花。 装点夜色,突出欢乐的氛围
14.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并自选角度做批注。
A打起锣鼓,扭起秧歌,跑起竹马,舞起狮子,老老少少的欢声笑语也飞扬开来。
B可这不知高低的“雄狮”偏偏还要腾空蹦跳,似瑶池摘星,如天马行空。
选项:
批注:
15.本文行文流畅、衔接自然,多处运用过渡句,任选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16.本文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灯笼”,试分析两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节选自《灯笼》吴伯箫)
17.拓展阅读
年 意
冯骥才
①年意不像节气那样——宇宙的规律、大自然的变化,都是外加给人的。它很奇妙!比如伏天挥汗时,你去看那张著名的传统木版年画《大过新年》,画面上生动地描绘着大年夜合家欢聚的种种情景。你呢?最多只为这民俗的意蕴和稚拙的构图所吸引,并不曾被打动。但在腊月里,你再去瞅这花花绿绿的画儿,感觉竟然全变了。它变得亲切、鲜活、热烈,一下子撩起你过年的兴致。它分明给了你年意的感染。但它的年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倘若还在画中,为何夏日里你却丝毫感受不到?
②年年只要一喝那杂米杂豆熬成的又黏又甜、味道独特的腊八粥,便朦胧看到了年,好似彼岸那样在前面一边诱惑一边等待了。时光通过腊月这条河,一点点驶向年底。年意仿佛寒冬的雪意,一天天簇密和深浓。你想一想,这年意究竟是怎样不声不响却日日加深的?谁知?是从交谈中愈来愈多说到“年”这个字,是开始盘算如何购置新衣、装点房舍、筹办年货,还是你在年货市场挤来挤去时,受到了人们要把年过好的那股子高涨的生活热情的感染?年货,无论是吃的、玩的、看的、使的,全部火红碧绿、艳紫鲜黄,亮亮堂堂。那些年年此时都要出现的图案,一准全冒出来——松、菊、蝙蝠、鹤、鹿、老钱、宝马、肥猪、喜鹊、刘海、八仙、聚宝盆,谁都知道它们暗示着富贵、长寿、平安、吉利、好运与兴旺。它们把你围起来,掀动你的热望,鼓舞你的欲求,叫你不知不觉地把心中的祈望也寄托其中了。不管今年的希望明年是否落空,不管老天爷的许诺是否兑现,祖祖辈辈们照样活得这样认真、虔诚、执着。唯有希望才能使生活充满魅力。
③当玻璃窗外凛冽的风撩动红纸吊钱敲打着窗户,或是性急的小孩子提前零落地点响爆竹,或是邻人炖肉煮鸡的香味蹿入你的鼻孔时,大年将至,让人甚至有种幸福的逼迫感。如果此时你还有几样年货未备齐,少四头水仙或两斤大红苹果,不免会心急不安,跑到街上转来绕去,无论如何也要把年货买齐。圆满过年,来年圆满。年意竟如此深厚、如此强劲!如果此时你身在异地,急切盼望着回家,看到那一列列火车被返乡过年的人满满实实挤得变了形,你生怕误车而错过大年夜的团圆,也许会不顾挨骂、撅着屁股硬爬进车窗。
④不管一年里你有多少失落与遗憾,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坐在摆满年夜饭的桌旁,必须笑容满面。脸上无忧,来年无愁。你极力说着吉祥话,极力让家人笑,家人也极力让你笑;你还不自觉地让心中美好的愿望膨胀起来,热乎乎地填满你的心怀。这时你是否感觉到,年意其实不在其他地方,它原本就在你的心里,也在所有人的心里。年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而年呢?就像一盏红红的灯笼,一年一度把它火热地点亮。
(1)联系全文,说说“年意”有哪些内涵。
(2)开篇为什么写伏天和腊月里看《大过新年》木版年画的事?
(3)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末“年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而年呢?就像一盏红红的灯笼,一年一度把它火热地点亮”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A.溺应读: niào;B.差 应读:chāi。C.舍应读: shě。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读音。汉字里许多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义,我们尤其要关注汉字里的形似字和同音字,要理解其具体的意义。多音字与多义字常常关联在一起,平时学习要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与积累。
2.【答案】D
【解析】【分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这个句子表达了两层意思:“挂红灯”的用意,“松柏枝叶的点缀”的用意。因此句中“有着行好的意思”后面的逗号应为分号。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对分号用法的理解与掌握。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除此之外,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在单重复句中,分句不包含逗号时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包含逗号时宜用分号分隔。
3.【答案】B
【解析】【分析】A.潦→燎。B无误。C.圆→元。D.弛→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汉字里许多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义,我们理解了词义,就不容易写错别字了。平时学习要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与积累。
4.【答案】C
【解析】【分析】A正确;B正确;C“避免……不再发生”否定不当,故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对语病的分析,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
5.【答案】C
【解析】【分析】C项为灯店的对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联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对联,反复诵读,仔细分析对联中的内容,联系有关元宵节的文化常识即可作答。
6.【答案】D
【解析】【分析】A比如第10段引用的唱词,第11段引用的辛弃疾的词,使得文章优美雅致,故正确;B本文语言特点是 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故正确;C结尾 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正确;D表达的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结尾表明要做抗日的马前卒的心愿,“主要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理解有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理解文章主旨可以分析文章标题: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则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可以分析文中议论句、抒情句:有的文章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分析人物、事件或概括段意:有些文章的主旨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作综合归纳才能明确。可以分析文章的背景: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7.【答案】(1)散文;记一辆纺车
(2)辛弃疾;霍去病;裴度
【解析】【分析】(1)关于吴伯箫的文学常识,知道其散文家的身份和代表作即可。(2)“挑灯看剑”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由“霍”和“西汉” 可知“霍骠姚”指的是霍去病;裴度是唐代大臣,曾受命督师进讨淮西叛军。
故答案为:(1)第1空、散文;第2空、记一辆纺车;(2)第1空、辛弃疾;第2空、霍去病;第3空、裴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识记,学过的重要的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要记牢,同时避免写错别字,对于文化常识我们也要记忆,所谓“文史不分家”,历史知识也要做适当的记忆。
8.【答案】(1)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2)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灯笼,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解析】【分析】 阅读全文,根据文中的“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艺,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等内容,可以总结出灯笼在文化.上的意义。在情感上,可根据前文所回忆的两件往事来归纳概括。
故答案为:⑴ 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⑵ 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灯笼,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9.【答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解析】【分析】散文开头段的作用有: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揭示主题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抒写了自己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而开头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亮光的情景,首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还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故答案为: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散文开头段作用的能力。散文开头段的作用是: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揭示主题等。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0.【答案】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解析】【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以灯笼为线索,写了以下这些事:①挑着灯笼接祖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②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③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④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⑤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⑥在纱灯上描红;⑦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象。⑧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每件事都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故答案为: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及人物情感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大意;然后细读文中的相关语段,提取相关信息;最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分别加以概括提炼,语言力求简洁明了,用词精当。当然尽量用文章中的词语概括,会更准确贴切。
11.【答案】(1)【示例1】“春节”民俗活动:守岁、分发“压岁钱”、贴春联、贴年画等。(任答其一即可)
“春节”饮食文化:吃饺子。
【示例2】“中秋节”民俗活动:赏月。
“中秋节”饮食文化:吃月饼。
(2)行书;书房;梅兰竹菊素有君子之称,又有高洁之寓意,所以适宜挂在书房这一高雅之处
(3)(示例)灯笼——点亮节日,点亮吉祥,点亮幸福。木梳——你在发间轻轻掠过,一如妈妈温柔的手指。茶壶——茶香悠长,岁月静好。折扇——闲看流云,轻摇时光。
【解析】【分析】(1)根据节日特点及对应习俗恰当答题即可。(2)平时应注意掌握一定的书法知识,根据灯笼上“梅”的字体特点——潇洒飘逸,可知,显然它属于行书。陈述理由应注意表达得体、语句通顺。(3)此题考查仿写能力。仿写时,不要求做到句式相同或相似,语言优美生动、意境相似即可。
故答案为:⑴ 【示例1】“春节”民俗活动:守岁、分发“压岁钱”、贴春联、贴年画等。(任答其一即可)“春节”饮食文化:吃饺子。【示例2】“中秋节”民俗活动:赏月。“中秋节”饮食文化:吃月饼。
⑵ 行书;书房;梅兰竹菊素有君子之称,又有高洁之寓意,所以适宜挂在书房这一高雅之处
⑶ (示例)灯笼——点亮节日,点亮吉祥,点亮幸福。木梳——你在发间轻轻掠过,一如妈妈温柔的手指。茶壶——茶香悠长,岁月静好。折扇——闲看流云,轻摇时光。
【点评】考查综合读写。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答案】12.①闹社火是临汾人欢聚的大团圆;
②跑鼓车、登天塔等闹社火年俗,是在展示临汾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
③闹社火是在迎接春天。(任意答对两点即可)
13.车过处地上轰隆隆震荡,身边风声呼啸,耳畔山呼海啸,恍若地动山摇;登天塔之高;“雄狮”蹦跳之高;表演者艺高人胆大;擎灯笼
14.A;运用动作描写,使用“打”“扭”“跑”“舞”“飞扬”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闹社火的欢快场面,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B;把“雄狮腾空蹦跳”比作“瑶池摘星”和“天马行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雄狮”气势豪放、不受拘束,犹如在瑶池采摘星星、天马在空中飞行一样,表达了作者对“雄狮”舞动的赞美、惊叹之情。
15.【示例1】欢声笑语最响亮、最激昂的时刻,一准是在跑鼓车。
【示例2】孩提岁月看过无数次跑鼓车、登天塔,只觉得过瘾、刺激,却丝毫不明白父老乡亲为何要玩这一把心跳?
【示例3】白天里的闹社火就够红火了,可夕阳西下后的热闹才更让人期盼。
【示例4】灯笼装饰着社火,社火催化着灯笼。
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表现出作者观赏民俗表演时内心的愉悦,对社火习俗以及淳朴民风的赞美与喜爱。
16.示例:《社火迎春》这篇文章描写了“擎灯笼”时热闹的景象,表达作者对于淳朴民风民俗的喜爱与赞美。材料中提及“灯笼”则抒发了作者的家国情怀;渴望上阵杀敌,为国效力的心愿;最后呼吁国人团结抗战,保家卫国。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一般步骤是一审题,明确答题方向,二根据题干要求提示定位,锁定答题范围,三整理答案,列出序号,规范作答,最后还须根据题干赋分进行验证。概括时可以摘录文中的总起句或过渡句、重点句等,也可要素归纳,关注事件地点人物事件,还可段意合并或自行概括。如果是选择题,要将每一项选项都仔细与文本内容核对,找出正确的选项。
(2)本题考查对侧面描写及作用的理解与掌握。侧面描写是指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出描写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作用:使人物或事物更加突出,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是指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出描写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侧面描写经常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多侧面地、立体地表现对象。
(3)本题考查给句子做批注。给句子做批注就是赏析句子。赏析句子首先看题干是否有要求从哪个角度赏析,若有要求则答案必须从要求的角度分析;若无要求,就先从修辞角度判断,然后再从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分析。从修辞角度,首先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学会辨析,然后采用“修辞作用+具体语境内容”的格式来分析,答题格式是:运用的手法+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含义或情感哲理。从词语角度,我们要找准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或者是有修饰作用的词,它们常解释事物的性质状态等重要信息,抓住它们,用替换法揣摩。答题格式为xx词写出了什么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什么情感。从表达方式角度:描写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场面描写),突出什么特点,揭示什么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等。抒情句,突出感情,增强感染力,引起共鸣。议论句,揭示所写内容的意义,突出中心。答题格式: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什么,表达什么。当然,批注也不限于赏析,还可以批注感受,批注疑问等等。
(4)本题考查对过渡句的作用的理解。过渡句是指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有机地联系了上下文,所以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内容上这个句子和上下两段都有联系.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内容,最好还是根据内容判断。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虑,从重点语段、语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2.第1段是总起段,概括了全文的中心,后面段落第2段写白天的闹社火,包括第3段跑鼓车和第4段写登天塔,第5段总结: 跑鼓车、登天塔,是乡亲们满腔豪情的喷发,是在展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 第6-8段写夜晚的灯笼,最后1段总结闹社火是在迎接春天。
故答案为: ①闹社火是临汾人欢聚的大团圆;
②跑鼓车、登天塔等闹社火年俗,是在展示临汾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
③闹社火是在迎接春天。(任意答对两点即可)
13.第1空写车过处的声响和震荡是侧面描写;第2空句子: 头顶上的白云在飘摇;仰头观望的人哪个不敛声屏气,真真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观赏登天塔者却禁不住提心吊胆,手心出汗! 突出登天塔的高,表演者的手艺高单子大;第3空是写擎灯笼,由句子“ 你看那高擎灯笼追逐鼓车的人群 ”可知。
故答案为:车过处地上轰隆隆震荡,身边风声呼啸,耳畔山呼海啸,恍若地动山摇;登天塔之高;“雄狮”蹦跳之高;表演者艺高人胆大;擎灯笼
14.A句: 打起锣鼓,扭起秧歌,跑起竹马,舞起狮子 这些是动作描写,写出闹社火的欢快场面,表达作者的喜悦心情;B句用比喻的修辞,将 “雄狮腾空蹦跳”比作“瑶池摘星”和“天马行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雄狮”气势豪放、不受拘束,犹如在瑶池采摘星星、天马在空中飞行一样,表达了作者对“雄狮”舞动的赞美、惊叹之情。
故答案为:A;运用动作描写,使用“打”“扭”“跑”“舞”“飞扬”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闹社火的欢快场面,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B;把“雄狮腾空蹦跳”比作“瑶池摘星”和“天马行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雄狮”气势豪放、不受拘束,犹如在瑶池采摘星星、天马在空中飞行一样,表达了作者对“雄狮”舞动的赞美、惊叹之情。
15.过渡句就是承上启下的句子,文中有很多:第3段第1句,上段末句说到欢声笑语,这段接着说,是承上,后半句:一准是跑鼓车,本段内容就是说这个,故启下;又如第6段开头前半句: 白天里的闹社火就够红火了 ,是承上2-5段白天闹社火的总结,后半句:夜晚更......启下到夜晚的灯笼,等等,过渡句的作用从两个方面谈:内容和结构。
故答案为: 【示例1】欢声笑语最响亮、最激昂的时刻,一准是在跑鼓车。
【示例2】孩提岁月看过无数次跑鼓车、登天塔,只觉得过瘾、刺激,却丝毫不明白父老乡亲为何要玩这一把心跳?
【示例3】白天里的闹社火就够红火了,可夕阳西下后的热闹才更让人期盼。
【示例4】灯笼装饰着社火,社火催化着灯笼。
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表现出作者观赏民俗表演时内心的愉悦,对社火习俗以及淳朴民风的赞美与喜爱。
16.本文表达对家乡的民风民俗的喜爱赞美;而《灯笼》表达的是作者的家国情怀,渴望杀敌魏国理工的豪情,渴望保家卫国。
故答案为: 示例:《社火迎春》这篇文章描写了“擎灯笼”时热闹的景象,表达作者对于淳朴民风民俗的喜爱与赞美。材料中提及“灯笼”则抒发了作者的家国情怀;渴望上阵杀敌,为国效力的心愿;最后呼吁国人团结抗战,保家卫国。
17.【答案】(1)年意是一种热烈的情绪,年意是人们心中美好的祈愿,年意是一种圆满过年的生活传统。(每点1分)
(2)运用对比的手法(1分),突出年意的奇妙(1分),说明年意就在人的心里(1分)。
(3)[示例]使用短句,节奏感强;“火红碧绿、艳紫鲜黄”明写年货的颜色,暗写年货种类之多,形象地写出了年意的到来是不声不响的。
(4)[示例]人们感觉到了年意,是因为人们对生活充满了期望,对来年有了盼头。而“年”也照应人的心意,红红火火地来,热热闹闹地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的美好以及随之而来的年意浓浓的热闹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对热烈年意及人们热爱生活的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 (1)结合文中作者的抒情议论句即可筛选出答案。文章在第②段写道: 受到了人们要把年过好的那股子高涨的生活热情的感染;它们把你围起来,掀动你的热望,鼓舞你的欲求,叫你不知不觉地把心中的祈望也寄托其中了。第④段写“年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据此概括答题即可。
(2)从文中找到对应的段落,从中即可提取出答案。文章在第二段写了伏天和腊月看年画《大过新年》的不同感受:伏天看只为这民俗的意蕴和稚拙的版味所吸引,并不被打动;腊月看,它变得亲切、鲜活、热烈、火爆,一下子撩起你过年的兴致。作者写两种不同的感受,目的就在于对比。据此分析可知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年意的奇妙,说明年意就在人的心里。
(3) 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吃的、玩的、看的、使的”使用短句,节奏感强;“火红碧绿、艳紫鲜黄”明写年货的颜色,暗写年货种类之多,形象地写出了年意的到来是不声不响的。
(4) 根据全文内容和主旨理解这句话,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以季节的到来有一定的象征物,引出年意的思考;第二部分(②~④),写年意的奇妙性,它随着腊八粥,随着敲窗寒风的到来而日渐加深;第三部分(⑤),写年意在大年三十正浓,不管一年里你的心情如何的低落,这一天你的心情都会随着年的到来而改变。作者在文章结尾,表达出对年意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据此可知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的美好以及随之而来的年意浓浓的热闹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对热烈年意及人们热爱生活的赞美之情。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 年意是一种热烈的情绪,年意是人们心中美好的祈愿,年意是一种圆满过年的生活传统。(每点1分)
⑵ 运用对比的手法(1分),突出年意的奇妙(1分),说明年意就在人的心里(1分)。
⑶ [示例]使用短句,节奏感强;“火红碧绿、艳紫鲜黄”明写年货的颜色,暗写年货种类之多,形象地写出了年意的到来是不声不响的。
⑷ [示例]人们感觉到了年意,是因为人们对生活充满了期望,对来年有了盼头。而“年”也照应人的心意,红红火火地来,热热闹闹地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的美好以及随之而来的年意浓浓的热闹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对热烈年意及人们热爱生活的赞美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⑵本题考查探究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特征。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与表现文章主旨的关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
⑶此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赏析语言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手法、象征等)、内容、情感等。赏析的答题模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⑷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对句子含义的考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品析句子的深层含义:①结合具体语境理解;②紧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语句;③紧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语句内涵;④联系写作背景去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