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雷雨(节选)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离间(jiàn) 沉吟(yín) 谛听(dì) 卑鄙(bǐ)
B.抽咽(yàn) 挨打(ái) 本分(fèn) 惊愕(è)
C.昧心(mèi) 伺候(sì) 报应(yìng) 仆人(pú)
D.弥补(mí) 郁热(yù) 混账(hùn) 累赘(lěi)
2.对下列“究竟”一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②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③对于这件事,一定要查出个究竟来。
④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A.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B.①②④相同,③与其他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3.下面对《雷雨》剧中人物潜台词(画线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B.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侍萍亲戚?[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C.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不必这样费心。]
D.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你只准看他一眼,不能和他说话,更不能认这个儿子。]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大家怀着极大的兴趣,提出《雷雨》研究中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B.以我们学过医学的人看来,就是用心地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么破绽。
C.那是因为周大少爷时来运转,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D.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述揭示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让他们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雷雨》中,曹禺把20世纪3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
②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
③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④把两家三十年来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和爱情纠葛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
⑤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
⑥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
A.②⑤①⑥④③ B.①⑥②⑤④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①⑤②⑥④③
6.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场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构成激烈复杂的戏剧冲突。你认为下列矛盾中最本质的矛盾冲突是( )
A.周朴园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B.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C.鲁大海同周萍、鲁侍萍同周萍——兄弟之间、母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D.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
7.结合全剧,回答:《雷雨》把周朴园三十年来的家庭与社会上的罪恶,浓缩在多长时间里来表现?场景设在何处?请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一天,从早晨到傍晚;在周公馆客厅里
B.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
C.从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到子夜;在周家
D.一个夏天的中午,到第二天凌晨;在周家和鲁家
8.下面有关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现代戏剧主要指二十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我们常说的戏剧鉴赏主要指中国现代、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的鉴赏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雨》属于悲剧
C.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灵魂,它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D.下列剧本、体裁、作者分别是:《日出》——现代剧——曹禺;《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上海屋檐下》——现代剧——夏衍
9.下列对有关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开始的“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天气特征和对人的影响,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悲剧色彩,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B.“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句中“很自然”,暗示熟悉所做的事情;“慢慢地”,表现鲁侍萍内心很痛苦。
C.“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这句中的一个“撕”字表现了鲁侍萍的骨气和尊严;同时也表现了鲁侍萍对周朴园发自内心的轻蔑和愤慨。
D.“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句中“望着朴园,泪要涌出”表现出鲁侍萍悲愤与失望交加的心情。
二、填空题
10.名著填空
(1)四幕话剧《雷雨》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 的作品。
(2)《雷雨》中, 给了鲁侍萍一张五千元支票“作为补偿”表现他急于想用金钱来解除鲁侍萍对他的名望地位造成的威胁。
(3)“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愤激之语表现了 对黑暗的不公平的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4)《雷雨》中的一句表白:“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是对 虚伪、懦弱性格的最好诠释。
(5)在《雷雨》中,作家塑造的最“雷雨”式的人物形象是 。
11.在对话和朗读中,对有些要强调的字眼应读得重一些。下列台词中哪个词应重读,请标出。
①周朴园
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
②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
③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
三、语言表达
12.下面这则文字存在多处错误,请指出其中四处并加以修改。
①曹禺先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雷雨》《北京人》《龙须沟》等。②他的作品《雷雨》曾经多次被各大院团用各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引起轰动。③2019年10月19日,《雷雨》在济南的演出落幕后,仍有不少观众给主办方打来电话,垂询有关演出的信息。④《雷雨》何以久演不衰 除了该小说本身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内涵外,还在于两代艺术家们的成功演绎。⑤“《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曹禺研究者田本相说。⑥如今,第二代演员多数年过半百,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更多的年轻演员,让《雷雨》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能一直传承下去。
①序号 修改为:
②序号 修改为:
③序号 修改为:
④序号 修改为: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雷雨》第一幕中的一个片段,回答下列各题。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
蘩 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蘩 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蘩 漪 (反抗地)我不愿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 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 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 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 (低头,到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蘩 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 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到蘩漪面前。)
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蘩 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有删改)
13.下列对这场戏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场戏的中心事件是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
B.这场戏的高潮部分是周冲反抗父亲失败,求蘩漪喝药。
C.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周朴园家长专制和蘩漪争取自由的斗争。
D.蘩漪最后喝下药的主要原因是怕和自己有暧昧关系的周萍给自己下跪。
14.蘩漪是《雷雨》全剧的中心人物之一,她以与周萍乱伦来反抗周朴园的家长专制。在喝药这场戏的舞台说明中,蘩漪几次望周朴园和周萍,请简要分析她望周朴园和望周萍时的不同心理。
15.从文中找出表现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的主要原因的台词,并加以分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A无误;B项,“咽”应读yè。C项,“伺”应读cì。D项,“累”应读léi。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①中“究竟”是副词,是“毕竟”“到底”的意思。②④中的“究竟”都是副词,用在问句中,表示追究。③中“究竟”是名词,“结果”“原委”的意思。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用法的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语境,首先理解画横线处的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再分别理解选项,找出其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3.【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潜台词的能力。
C.潜台词表示“她没有死,她现在就站在你面前”。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潜台词的能力。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4.【答案】C
【解析】【分析】 A项,争论不休:意思是讨论不出结果谁也不肯停下来。 句中意思是对问题争论不休,使用正确。
B项,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错误。 居中的意思就是找毛病,使用正确。
C项,时来运转:时机来临,命运好转。指由逆境变为顺境。与语境不符,可改为“一帆风顺”。使用不正确。
D项,不期而遇:没约定而意外相遇。句中指周朴园与鲁侍萍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5.【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
语段阐述了曹禺在《雷雨》中如何艺术显现人物的性格。横线处的两个句号把句意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②中的“它”紧承上文而来,后面的句子就易理顺了。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6.【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D.这些矛盾的本质是阶级冲突。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7.【答案】D
【解析】【分析】D项,此题要根据原文内容来判断。原文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是一个夏天的中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对原文有整体把握,再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认真判断每个选项,判断正误。
8.【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D.“《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错误,《王昭君》作者是曹禺。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9.【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戏剧舞台说明作用的能力。
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错误,应该是交代了时间。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戏剧舞台说明作用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回顾舞台说明的常见作用,如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展示社会背景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舞台说明,进行分析。
10.【答案】(1)曹禺
(2)周朴园
(3)鲁侍萍
(4)周萍
(5)繁漪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阅读经典,梳理故事主要情节及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评价作品主题等方面的能力。做这种题,平时一定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真正的爱上阅读,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对于经典名著要了解作家、朝代(国籍)、作品表现的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不断地在文字中沉淀、涵泳,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
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繁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本题要记住作者曹禺;给鲁侍萍一张五千元支票“作为补偿”的伪善资本家周朴园;“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是鲁侍萍的呐喊和控诉;“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是周朴园大儿子周萍的台词,表现了他的懦弱与虚伪。最“雷雨”式的人物形象是敢爱敢恨的繁漪。
故答案为:⑴ 曹禺 ⑵ 周朴园 ⑶ 鲁侍萍 ⑷ 周萍 ⑸ 繁漪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1.【答案】新、旧;小姐、贤慧、规矩、忽然;不是、也不、不大
【解析】【分析】①“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周朴园的话强调衣服的“新旧”,所以“新”“旧”要重读。②“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周朴园的话为了强调他的眼中鲁侍萍的身份尊贵,性情娴熟,事发突然,所以“小姐”“贤慧”“规矩”“忽然”要重读。③“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鲁侍萍的话强调侍萍的身份一般,性情也不是周朴园口中的“很贤慧,也很规矩”,所以“不是”“也不”“不大”重读。
故答案为:新、旧;小姐、贤慧、规矩、忽然;不是、也不、不大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重读的能力。重读是指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的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
12.【答案】①;删去《龙须沟》或将其改为《日出》《原野》等;③;“垂询”改为“询问”;④;将“小说”改为“话剧”;⑤;将句号(。)移到后引号(“”)前/⑥;删去“目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正确使用标点以及准确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本题,第①句,文化常识记忆错误,删去《龙须沟》或将其改为《日出》《原野》等。因为《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④文学常识识记错误,《雷雨》不是小说,是话剧。第③句,词语使用不得体。“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此处不能用于观众与主办方之间,应把“垂询”改为“询问”。第⑤句,标点符号错误。将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里面。第⑥句,成分赘余。“目前当务之急”重复,可删去“目前”一词。
故答案为:①删去《龙须沟》或将其改为《日出》《原野》等
③“垂询”改为“询问”
④将“小说”改为“话剧”
⑤将句号(。)移到后引号(“”)前/⑥;删去“目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正确使用标点以及准确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答题时,先写出错误句子的序号,然后进行修改。
【答案】13.B
14.①对周朴园投去的是愤恨的目光,表现对周朴园无声的反抗。②对周萍投去的是期待的目光,期望周萍和自己一起反抗封建大家长周朴园的专制。
15.“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表面上看,周朴园似乎是为蘩漪的身体着想,但最后一语道破天机,是要她做个“服从的榜样”。他认为自己的家庭是最有秩序的、最符合伦理道德的家庭。由此可见他专制暴君式的家长形象。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3)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13.B.这场戏的高潮部分是周萍即将给蘩漪下跪请求她喝药。
故答案为:B
14.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
因为蘩漪和周萍的乱伦关系,在这个场景当中,在周朴园的压力之下,蘩漪当时的心理之复杂通过几次“望”表现了出来。由“蘩 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可知,她“望”周朴园应是满眼憎恨,不想喝药,是不想屈从于周朴园的专制;她“望”周萍,应是满含期待,希望周萍能和自己站在一起,反抗周朴园的封建家长制。
故答案为: ①对周朴园投去的是愤恨的目光,表现对周朴园无声的反抗。②对周萍投去的是期待的目光,期望周萍和自己一起反抗封建大家长周朴园的专制。
15.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分析周朴园这样做的原因时,要从表层和深层原因入手分析。从表面上来看,“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他逼迫蘩漪喝药是为其身体着想;实则是希望她做个“服从的榜样”,这点由“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可以得知。从深层原因来看,这与他的性格和思想不无关系,他经常在别人面前标榜自己的家庭是最有秩序、最符合伦理道德的,他逼迫蘩漪喝药恰恰体现了他专制暴君式的家长形象。
故答案为: “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表面上看,周朴园似乎是为蘩漪的身体着想,但最后一语道破天机,是要她做个“服从的榜样”。他认为自己的家庭是最有秩序的、最符合伦理道德的家庭。由此可见他专制暴君式的家长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