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谏逐客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谏逐客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5: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 谏逐客书
一、单选题
1.关于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A.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C.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过:错误的
至今治强 治:治理
B.遂散六国之从 从:同“纵”,特指合纵
而陛下说之,何也 说:说到,提及
C.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所以:用以,用来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推辞
D.却宾客以业诸侯 业:使……成就事业
藉寇兵而赍盗粮 赍:赏赐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且以汝之有身也
A.亦以天下人为念 B.汝可以模拟得之
C.汝不必以无侣悲 D.以今日事势观之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D.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B.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6.下列对文中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侯、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B.翠凤,以翠羽装饰的风形旗帜。因天子所乘饰以翠羽的凤形车驾,亦借指天子。
C.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泛指天下。
D.五帝,是对上古时代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首领的尊称。《史记·五帝本纪》中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列举四位明君、诸多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事例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说服力。
B.作者认为,如果秦君所看重的只在色、乐、珠玉方面,所轻视的却是百姓客卿的话,那么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
C.作者对秦王辞退一切客卿、把兵器和粮食给予盗贼,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结怨的做法很不理解。
D.文章最后指出,驱逐客卿是在帮助敌国,是在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强敌国的实力,会使秦国变弱,使国家陷于危地。
二、默写
8.默写
(1)秦王嬴政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作《谏逐客书》,开篇便表明自己的立场:“   ,   。”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运用假设从反面论证四位君主“却客”“疏士”的后果可能是“   ,   ”。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以“太山”和“河海”为喻,是为了说明“   ,   ”。
(4)《谏逐客书》中,李斯用“   ,   ;   ,   ”来证明只有胸怀广阔,才能广纳贤才,成就霸业。
(5)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指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的危害是“   ,   ”。
(6)李斯《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直接影响的句子是“   ,   ”。
三、问答题
9.《谏逐客书》文章第三段中论据的运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10.《谏逐客书》是如何围绕“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展开论述的?
11.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王最终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联系作品,谈谈李斯是怎样使秦王收回成命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谏逐客书(节选)
(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论(节选)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苟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
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来不豹、公孙支于晋
到来
B.兵强则士勇
士兵
C.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
投合
D.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
表被动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B.而愿忠者众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秦之乱天下之法
杳不知其所之也
D.斯非行其学也
吾其还也
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
B.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
C.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
D.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颦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
1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劝谏秦王撤销逐客令,站位高远,劝谏角度巧妙,全文采用了举例、比喻、类比等多种论证方法,理足辞雄,情词恳切,最终说服秦王。
B.《李斯论》落笔先明确提出自己的论点,先破后立,进而剖析“趋时”者的心态及对国家安全的巨大危害,文简意赅,气势雄厚而议论警策。
C.《谏逐客书》中体现的广纳人才、任人唯贤的政治主张,《李斯论》中对“小人之仕”的深刻剖析,对阿附邀宠的政坛风气的鞭挞,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D.李斯虽有杰出的政治、文学才华,却缺少高尚的品格。他为个人富贵而“趋时”“邀宠”,不惜放弃原则,为人诟病,其政治功绩、文学成就全被抹除,令人叹息。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②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上下文语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等文言现象加以判断即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治,社会安定。B项,说,同“悦”,喜欢。D项,赍,送给、付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熟知文言实词的几种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然后结合句子明确字义、词性,从而确定其用法。
3.【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
例句与C.“以”都是连词,因为。
A.介词,与“为”组成“以……为”的形式,译为“把……作为”。
B.介词,凭。
D.介词,拿。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
A句意为: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状语后置句;
B句意为: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状语后置句;
C句意为:像我们这样感情浓挚的人,能忍看这种惨状吗?,定语后置句;
D句意为: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状语后置句;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文言文中倒装句有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介词宾语提前。(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状语后置。主语后置。解答此类题型,要熟练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平时要注意积累。
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古今异义词设题。
A膏腴:肥沃。腴(yú):肥;
B富利:丰厚的实力;
C形容: 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D“所以”一词表原因,不表结果。现代汉语表结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古今异义词设题。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彩变化。5.名称说法改变。6.词义弱化。7.词义强化。8.古褒今贬。9.古贬今褒。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信息推断出合理的古今异义词。
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A汉代分王、侯二等,表述错误;
B 翠凤,以翠羽装饰的风形旗帜。因天子所乘饰以翠羽的凤形车驾,亦借指天子,表述正确;
C 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泛指天下,表述正确;
D 五帝,是对上古时代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首领的尊称。《史记·五帝本纪》中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7.【答案】C
【解析】【分析】“把兵器和粮食给予盗贼”理解有误,原文是把“秦王辞退一切客卿”的行为比喻为“藉寇兵而赍盗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8.【答案】(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3)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4)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6)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吏、窃、庶、壤、择、怨、殷。
故答案为:(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3)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4)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6)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9.【答案】论据由历史到现实,由物到人,由五帝、三王到秦,巧妙之处在于这样纵横相连,拓宽了视野,形成比较印证,使秦王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调整意向,向着有利于接受劝阻逐客建议的方向转变。
【解析】【分析】这篇文章文章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从“地广者粟多”等联系到泰山、河海的比喻,再转到“弃黔首以资敌国”的错误,归结到“今逐客以资敌国”的危殆,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最后不逐客。
故答案为:论据由历史到现实,由物到人,由五帝、三王到秦,巧妙之处在于这样纵横相连,拓宽了视野,形成比较印证,使秦王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调整意向,向着有利于接受劝阻逐客建议的方向转变。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作用分析能力。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论据谁在先谁在后,是有讲究的。它体现思维的严密性和论证的逻辑力量。安排不当会影响说服力。一般说来,应按程度轻重、范围大小、时间先后、性质类别、人物身份等顺序,作出合理的安排。
10.【答案】第一段开篇指出逐客主张是错误的,开宗明义,提出问题,统领全文。接着援引秦国历史上四位著名君主任用客卿成功的史实,从正面论证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作者首先列举四代君主任用客卿富国强兵的事实,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进而提出诘问:“客何负于秦哉!“以驳倒“吏议”。然后又从反面做出推论:假如这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国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强大,从而将逐客之错误巧妙隐含于评述用客之功中。
第二段铺叙当今秦王重物轻人的实际,从反面论证逐客的错误性。作者首先从正面议论秦王的重物;然后指出秦王重物并不排斥客国之物,而用人则要排斥客国之人;最后论证秦王这样重物轻人的做法不是成就霸业的人所为。
第三段阐述“王者不却众庶”的好处和今人逐客的荒唐,从正反两方面深入论述逐客的极端错误。他首先用比喻和排比句式正面阐述“王者不却众庶”的好处,又用类比方法反面阐述了逐客的危害和荒唐,正反对比愈显逐客错误的严重性。
第四段强调逐客的严重后果,与篇首呼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文章开头摆出自己的观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接着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穆、孝、惠、昭四代国君任用客卿而国富兵强的史实,用充足的事例说明客卿对秦国帝业的建立是有功的,从而证明了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列举出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等大量的生活享用,目的是同秦王对待客卿的态度进行比较,指出秦王用物跟用人态度的矛盾。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意在表明逐客不仅会导致本国人口减少,造成内部空虚,还会使敌国人力增加,而且宾客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诸侯,从而构树新怨。本文在论证的逻辑上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及近,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言及未来。在论逐客的危害时,程度由轻及重: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强大;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还有亡国的危险。
故答案为: 第一段开篇指出逐客主张是错误的,开宗明义,提出问题,统领全文。接着援引秦国历史上四位著名君主任用客卿成功的史实,从正面论证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作者首先列举四代君主任用客卿富国强兵的事实,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进而提出诘问:“客何负于秦哉!“以驳倒“吏议”。然后又从反面做出推论:假如这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国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强大,从而将逐客之错误巧妙隐含于评述用客之功中。
第二段铺叙当今秦王重物轻人的实际,从反面论证逐客的错误性。作者首先从正面议论秦王的重物;然后指出秦王重物并不排斥客国之物,而用人则要排斥客国之人;最后论证秦王这样重物轻人的做法不是成就霸业的人所为。
第三段阐述“王者不却众庶”的好处和今人逐客的荒唐,从正反两方面深入论述逐客的极端错误。他首先用比喻和排比句式正面阐述“王者不却众庶”的好处,又用类比方法反面阐述了逐客的危害和荒唐,正反对比愈显逐客错误的严重性。
第四段强调逐客的严重后果,与篇首呼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11.【答案】第一部分列举四位明君、九个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第二部分由物及人,指出逐客的无理和偏执、秦王轻视人民不思进取的过错,最后直接说理,秦王欲成就统一大业,必须海纳百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客卿是秦国政治中的新锐势力,为秦的大业立下了不世功勋,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李斯均位其列,但他们势力的膨胀,严重地威胁了秦国宗室大臣的权势。宗室大臣便纷纷向秦王上书,先是列陈前时的实例,说韩国间谍郑国为秦修建水渠,其目的是阻挠秦的东征进程;然后,他们又提出:别的国家的人来秦,目的也都跟郑国差不多,大抵都是代他们的主子向秦王游说,或是做间谍,反正有百害无一利。 秦王听了他们的话,下了命令:驱逐在秦国的一切别国客卿。 当时,李斯就在被驱逐的人当中。逐客令一出,他大为着急,于是,他连夜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谏他收回逐客令,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 在书中,他举出大量实例,说秦国的强盛有赖于客卿的功劳。
故答案为:第一部分列举四位明君、九个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第二部分由物及人,指出逐客的无理和偏执、秦王轻视人民不思进取的过错,最后直接说理,秦王欲成就统一大业,必须海纳百川。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答案】12.C
13.B
14.B
15.D
16.①现在驱逐客卿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民众而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
②我认为那些善于探测君主的心事,一味采取委曲顺从变化的手段来适应世俗喜好的臣子,他们的为人尤其可怕啊!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苏轼认为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这是不正确的。秦扰乱天下的法度,不需要等到李斯,李斯也不曾用荀子的学说侍奉秦国。
在秦朝中期,孝公即位,得到商鞅而任用他。商鞅教秦孝公焚烧《诗》《书》,制定明确的法令,设置藏奸不告之罪及连坐之罪,并且禁止他国的人来游历以求仕进。凭借着秦国便利的地形,采用他的治国方法,富强了几代,兼并诸侯,一直到秦始皇。始皇的时候,完全采用商鞅已有的法令,虽然李斯协助他,说明使用已有法令的好处,更加酿成了秦朝的混乱,然而即使李斯不说已有法令的好处,秦始皇本来就会自己去实行暴政且还不感到满足。为什么呢?秦视刻薄寡恩为甘美,以严刑峻法为便利已经很久了,这之后世代便沿袭且认为是好的做法了。李斯推测试探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认为)不这样做(鼓吹实施暴动)就不足以投合残暴放纵的君主而扩大自己获得的恩宠。因此他完全舍弃了自己的老师荀子的学说,而实施了商鞅的学说;扫除夏、商、周三代先王的仁政,而所有一切都取自恣意妄为来实施统治,焚烧《诗》《书》,禁止读书人的言论。毁灭三代的仁政之治而崇尚督察之法来责罚众人,李斯不是实行荀子的学说啊,只不过迎合形势罢了。假若他遇到的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李斯的治国之法将不会效仿商鞅,他不施仁政,也是为了迎合形势罢了。
君子做官,进取时不隐瞒自己的才能;小人做官,且不说他的学识是不对的,就算有学识十分得当,但他们看见自己的国君行事违背常理,不合道义,他们会在自己的家中痛心疾首,却在朝堂之上夸耀、迎合君王以追求声誉。明知君主不合道义而依然勉励君主去做,认为天下人将原谅他们对国君这样是无可奈何的,而不会怪罪自己;明知国家将要灭亡却还这样做,认为自己或许可以免于惩罚。况且小人虽然明知天下将会发生变乱,但最终不因此改变眼前的富贵,而出于富贵的考虑,招致天下的混乱,固然可以终身安享富贵欢乐,而将祸患留给后人,自己却安闲得像没有制造祸患的人一般。唉!秦朝还没有灭亡,李斯就先遭受腰斩之刑,灭绝三族。上天惩罚恶人,也有一定的时候并且是很灵验的啊!
我认为那些善于探测君主的心事,一味采取委曲顺从变化的手段来适应世俗喜好的臣子,他们的为人尤其可怕啊!
12.A.来:招致。译文: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B.兵:兵器。译文: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
C.正确。
D.被:遭受。译文:秦朝还没有灭亡,李斯就先遭受腰斩之刑,灭绝三族。
故答案为:C。
13.A.介词,凭借/表目的的连词,来。
B.均为连词,表转折,但是。
C.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到。
D.代词,他的/表示祈使的副词,还是。
故答案为:B。
14.译文:小人做官,且不说他的学识是不对的,就算有学识十分得当,但他们看见自己的国君行事违背常理,不合道义,他们会在自己的家中痛心疾首,却在朝堂之上夸耀、迎合君王以追求声誉。
“学识”为一个词,不可断开,排除AC。“行事悖谬无义”的主语是“君国”,要连在一起,排除D。
故答案为:B。
15.D.“政治功绩、文学成就全被抹除”错,历史既肯定李斯之功,又批评李斯之过。评价历史人物,应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观点。
故答案为:D.
16.①资:帮助;益:增加;树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句,应是“于诸侯树怨”。
②探:探测;隐:心事;一:一味。
故答案为: ①现在驱逐客卿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民众而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
②我认为那些善于探测君主的心事,一味采取委曲顺从变化的手段来适应世俗喜好的臣子,他们的为人尤其可怕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