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5: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逶迤(yí) 迤逦(yǐ) 赍发(jī) 搠倒(shuò)
B.将领(jiàng) 将军(jiāng) 庇祐(pì) 延烧(yán)
C.省略(shěng) 省悟(xǐng) 恁地(rèn) 仓廒(áo)
D.提防(dī) 提高(tí) 央浼(miǎn) 髭(zī)须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走卒 妨碍 搭膊 浆洗缝补 前街后巷
B.盘缠 小厮 溯风 素不相识 情理难容
C.刺配 闲暇 佑护 交头接耳 贪脏枉法
D.沽酒 交割 勤谨 碎琼乱玉 通霄达旦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动词,准确恰当的一项是(  )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 得一条絮被。
(林冲)把被卷了,花枪 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林冲)把被 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林冲)劈胸只一 ,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
A.拽 挑 扯 提 B.摸 担 拽 拉
C.扯 戳 拉 拽 D.拽 挑 抓 扔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黥,又称墨刑,在犯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为罪犯的标志,擦洗不掉。
B.宋徽宗,宋朝皇帝赵佶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皇帝、大臣等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C.太尉,一种官名,在宋徽宗时代是武官的高级官阶。
D.《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长篇章回小说。
5.对下列环境描写,分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那雪下得正紧。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A.全部的环境描写,为小说人物的活动设置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为人物活动渲 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
B.环境描写中风雪的变化层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风雪之夜的环境特点与情节发展的 起伏变化交融在一起,为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C.风雪的描写有利于表现林冲委曲求全、随遇而安的性格,同时又反衬了林冲的奋起 反抗是“不得已而为之”。
D.第②③句“紧”字的描写极富神韵,不仅写出风大雪紧,天气愈发恶劣,而且暗示 形势愈发紧张。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小说写出了不同英雄人物走上梁山的不同经历。
②在《水浒传》中,人是社会的人,他们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
③随着生活经历和环境遭遇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④在这方面,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经历是非常典型的,作者将这一人物刻画得最为出色,也最具有典型意义。
⑤从中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以及他们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
⑥他们的性格受到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环境遭遇的影响和制约。
A.②⑥①③⑤④ B.①④②⑤③⑥
C.②⑤⑥①③④ D.②⑥③①⑤④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车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
B.(林冲)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C.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D.(林冲)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8.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杀死) ②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冒犯、触怒)
B.①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从来) ②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
C.①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息) ②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给)
D.①我自在门前理会(懂得,领会) ②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办交接手续)
9.对下列句子描写风雪所选用的角度,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冲)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侧面描写)
B.(林冲)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侧面描写)
C.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正面描写)
D.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正面描写)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情节。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合情合理。
B.林冲拿刀怒寻陆谦,矛盾冲突似乎一触即发。也引起了读者“捏着两把汗”,但作者却老练地虚晃一枪,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这样写,使情节形象生动。
C.林冲最终起来反抗,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D.小说的自然景物和环境描写极为出色。如林冲到草料场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连写三个“草”字,为后文起火预作布置。
二、填空题
11.填空题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采用的是双线结构,明线是   ,暗线是   ,明暗线交汇地点是在    。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采用的是第    人称、   视角,使用这种叙事人称与视角的最大好处是能突破叙述者的所见所闻,不受    限制,自由、灵活地反映生活,拉开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    。
12.施耐庵,   (朝代)小说家,   为其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三、问答题
13.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回答问题。
请根据课文概括故事情节,并梳理出林冲的心理发展历程。
14.《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雪的句子,“那雪正下得紧”,著一“紧”字,境界全出.请解释“紧”的妙处.
15.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回答问题。
林冲得知陆虞候密谋之后采取了怎样的行动?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和性格特征?
四、语言表达
1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林冲身上的英雄气概。请结合下面一幅图画内容描述你对林冲这一英雄形象的理解。
要求:⑴侧重环境描写和肖像描写,并结合使用议论。⑵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⑶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⑷不少于200字。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小二)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我自在门前理会。你且去阁子背后听说什么。”老婆道:“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倘或叫得他来看了,正是前日说的甚么陆虞候,他肯便罢?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你只去听一听,再理会。”老婆道:“说的是。”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只听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转背没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李小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人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说话。”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二心下疑惑,又着浑家听了一个时辰,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拨。又吃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动静。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到第六日,只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说道:“你来这里许多时,柴大官人面皮,不曾拾举得你。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场,每月但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取觅。原是一个老军看管,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你在那里几贯盘缠。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林冲应道:“小人便去。”……
只说林冲来到草料场,就草屋床上放了包裹被卧,与老军交割后,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推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
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林冲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旦去!”三个人都惊得呆了,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林冲将三个人的头割下来,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删节)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李小二透露陆虞侯等人的行迹后,林冲内心萌生了反抗的意识,但因性格等因素,他当时并没有敢真正行动。
B.“酒壮英雄胆”,林冲在酒力的驱动下,冲破束缚,决然反抗,“酒”在他走向反抗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生火御寒,夜宿古庙,是林冲在恶劣环境下为生存做出的选择。因火盆里的火种没有完全浸灭,导致草料场火起。
D.林冲发现自己一再的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并没能改变“对手”蓄谋已久的加害阴谋,因此愤慨之至,手刃仇敌。
1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虞侯明明是来杀害林冲的,在天王堂不杀,在沧州城不杀,直到把林冲拨往草料场才下手,这样的故事编排,使情节起伏跌宕,吊足读者胃口。
B.小说用李小二的视角写陆虞侯等人来店里密谋的情况,这样安排的用意是利用有限视角的限制性,制造出悬念,增强小说阅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C.林冲被派去看守草料场,与老军交割,沽酒路上遇到古庙,对未来充满幻想,这些内容的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使小说情节有张有弛。
D.小说叙事明、暗线交织。明线是林冲沧州遇故旧,带刀寻仇,赴草料场:暗线是陆虞侯到沧州,贿赂管营、差拨,设计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
19.金圣叹评点道:“阁子背后听四个人说话,听得不仔细,正妙于听得不仔细;山神庙里听三个人说话,听得极仔细,又正妙于听得极仔细。”请结合文本,简析设计两次偷听的妙处。
20.朔风吹撼,大雪漫卷,撼动草厅,十分寒冷,风雪好像故意与林冲过不去,让他备受煎熬,似乎是林冲的对头。可有人说,风雪恰恰是林冲的守护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
A.正确。
B.“庇祐”中的“庇”应读作“bì”。
C.“恁地”中的“恁”应读作“nèn”。
D.“央浼”中的“浼”应读作“měi”。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本题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勒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A
【解析】【分析】A无误;B项,溯→朔。C项,脏→赃。D项,霄→宵。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3.【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
从林冲作为一武人的风格看,动作应稍为鲁莽,“摸”不合适,排除B;“戳着酒葫芦”明显不合情理,所以排掉C;根据后句“丢翻在雪地上”,不能再用“扔”,所以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4.【答案】B
【解析】【分析】
B.宋徽宗,宋朝皇帝赵佶的庙号。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根据上下文内容,大致推断文化常识在句子的意思;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推断文化常识的内涵;调动有关文化常识积累,帮助理解文言文句子中的文化常识。
5.【答案】A
【解析】【分析】
A.“为人物活动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不够准确,奋起杀敌前的风雪描写渲染的是悲壮而激越的气氛。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从结构、形象、环境、主题、读者等方面考虑,有时还可考虑到小说的基本特征。
6.【答案】D
【解析】【分析】语段的首句应明确阐述对象,据此确定②为首句;文段说明的是人物性格与社会的关系,即⑥③紧随②之后,①⑤④则是进一步举例说明这一关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7.【答案】A
【解析】【分析】去掉句中的顿号。“三二”表约数,“三、二”表相邻两个数字连用的缩略形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
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D项,①理会:招呼,照看。
故答案为:D
【点评】文言词语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学生要积累好课内的文言词语,做起题来就得心应手。
9.【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味精彩语句。“侧面描写”解释错误,应为“正面描写”。
故答案为:A
【点评】品味精彩语句首先要了解语句的含义,其次要结合句子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特点。
10.【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诗内容的理解。“这样写,使情节形象生动”表述错误。应为“这样写,使情节跌宕起伏”。
故答案为:B
【点评】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是灵魂,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每个情节和环境合理与否要看对塑造人物祈祷的作用。
11.【答案】(1)林冲被逼上梁山;陆虞候设计陷害;山神庙
(2)三;全知;时空;客观性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小说的叙述技巧及作用。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双线结构分析:在叙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时,施耐庵根据小说的矛盾使用了双线叙事的方法。小说矛盾冲突的双方分别是以林冲和陆谦为首的两派势力,双方在沧州草料场展开了一场迫害和反迫害的斗争。因此,林冲和陆谦就成为两个线索人物,一个线索人物领起一条线索,从而形成本文的双线结构。林冲这条线索是一条明线,林冲的活动自始自终都在舞台的前方,贯穿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林冲沧州城遇旧友,闻听仇人到来买刀寻敌,寻敌不着接管草料场,御寒买酒路遇山神庙,草厅倒塌暂住山神庙,草料场火起欲救火,山神庙邂逅仇人明真相,忍无可忍手刃三人。最终林冲被逼上梁山,林冲运动的轨迹就这样画出了一条明线。而陆谦这一条线索是暗线。陆虞候设计陷害林冲。林冲前脚到了沧州,陆谦后脚就跟来了。陆谦和富安在沧州李小二酒店跟管营和差拨接头,商议如何谋害林冲。到了林冲接管草料场,陆谦和富安在幕后指使安排,陷害林冲。等到火烧草料场,陆谦、富安和差拨到山神庙躲避风雪,三人的谈话被林冲听到,真相败露,双方就有一场血腥拼杀。这时明暗线就交织在了一起,因此明暗线交汇地点是在山神庙。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全知视角是在小说创作常用的叙述形式。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并无固定视角,像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一切。简言之即叙述者所知大于作品中人物所知。全知视角即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传统作家通常采用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同时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故答案为:第1空、三
第2空、全知
第3空、时空
第4空、客观性
【点评】
本题考查小说的叙述技巧及作用。叙述技巧包括叙述人称、叙述顺序、情节叙述手法等几种。叙述人称包含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情节叙述手法包括抑扬、对比、衬托、铺垫、照应、线索等。叙述技巧的作用要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
12.【答案】元末明初;《水浒》(《水浒传》);农民起义
【解析】【分析】施耐庵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水浒传》,而《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以地步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是的章回体古典小说。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每一课所涉及的作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忆。
13.【答案】开端:沧州遇旧。发展:买刀寻敌,管草料场。高潮、结局:杀仇上山。林冲心理发展: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反抗增强——苟安求生——大怒杀敌——逼上梁山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内容以及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的能力。
高俅的养子高衙内欲霸占林冲的妻子,高俅设计陷害林冲,使林冲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刺配沧州路上高俅父子指使两个公差百般折磨、暗害林冲,甚至在野猪林要结果林冲的性命,幸得鲁智深相救活命。林冲到了沧州看守草料场后,高俅父子又派陆谦等人赶来杀害他,并一把火烧了草料场,侥幸脱难的林冲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了陆谦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林冲冒着漫天飞雪奔向梁山。
故答案为: 开端:沧州遇旧。发展:买刀寻敌,管草料场。高潮、结局:杀仇上山。林冲心理发展: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反抗增强——苟安求生——大怒杀敌——逼上梁山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内容以及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的能力。这种题型属于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作答时,首先通读文本,掌握小说情节变化,然后仔细揣摩文中对人物语言、肖像、心理等的刻画,从而把握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14.【答案】对此句,金圣叹有“一个‘紧’字,境界全出”之评。它客观地描绘出雪下得很大,又传神地勾勒出林冲处境的危险,还为下文草厅被压塌,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偷听陆谦等人谈话,从而明白事情的真相,最终杀死仇敌等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可以说此一“紧”字,含义之丰富,作用之巧妙,令人赞叹。
【解析】【分析】该题中的“紧”虽只有一个字,但是含义却相当的深刻,有它的字面意思,更有它的深层含义。一个“紧”字,不仅客观地描绘出雪下得很大,而且传神地勾勒出林冲处境的危险,还为下文草厅被压塌,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偷听陆谦等人谈话,从而明白事情的真相,最终杀死仇敌等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可以说此一“紧”字,含义之丰富,作用之巧妙,令人赞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领悟作品丰富内涵和主旨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批注,多思考,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看到后面的本质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
15.【答案】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解析】【分析】
当李小二询问林冲,“恩公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由此可见,林冲违心地说自己是由于冒犯了“高太尉”才落得如此,说明他此时仍存有幻想,并无反抗复仇的想法。由原文“林冲听了,大惊道……林站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可见,当林冲听说仇家已到,开始有了反抗情绪。二这之后,“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由此可见林冲此时的反抗情绪又低沉下来,过起了得过且过的日子。
【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梳理文章内容,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归纳总结。
16.【答案】豹子头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却屡遭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图画中林冲扛着矛枪大步流星地走在雪地里,凛冽的寒风吹动他的英雄氅,纷纷扬扬的大雪烘托着他的英雄气,深仇大恨澎湃着他的英雄血。看,肩扛丈八蛇矛枪,迎着风雪前行,他的目光中充满坚定与刚毅,骨子里透着倔强与顽强。好一派英雄气概!鹅毛般的大雪,为大地铺上了一块辽阔的洁白地毯,就让这洁白的地毯掩盖那些小人、掩盖那些肮脏!这样的背景,难道不是为英雄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吗?难道不是为勇者烘托一种无畏的气概吗?
【解析】【分析】
本题“请结合下面一幅图画描述你对林冲这一英雄形象的理解”“侧重环境描写和肖像描写,并结合使用议论;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首先要对相关背景有充分的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的经典选段,这一情节使林冲被逼上梁山更带有传奇色彩。题干要求写考生对林冲英雄形象的理解,按照具体的限制条件,考生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注意重点突出林冲的英雄形象。画面中的场景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在雪地上林冲大步行走,他的肩上有一条长枪,上面挑着一只酒葫芦,从一些树的姿态看,还有风在吹动。由画成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神情等细节描写去丰富内容,也可以运用一些诸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按照具体的限制条件,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答案】17.D
18.C
19.第一次李小二夫妻酒店偷听,听得不甚分明。这样写造成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第二次是林冲夜宿山神庙听到敌人设计加害自己的真相,揭开了谜底,将情节推向了高潮。
20.①正是风雪的寒冷,驱使林冲前去市井沽酒御寒,从而偶遇山神庙;②正因大雪压倒了草厅,林冲才会前往山神庙借宿,从而逃过一场大火;③正是因为大风,林冲才会用石头抵门防风,陆谦等人推不开门,林冲才有机会得知阴谋真相。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该情节在文中的位置以及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评价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中的相关环境描写,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评价。
17.A.错在“当时并没有敢真正行动”,当街寻仇便是行动。B.“决定性作用”言过其实,“酒”在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火盆里的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草料场火起”是陆虞侯等人恶意所为。
D.正确。
故答案为:D。
18.C.应是“舒缓了故事的紧张气氛”。故答案为:C。
19.第一次李小二夫妻酒店偷听,“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只听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听得不甚分明。这样写造成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第二次是“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林冲夜宿山神庙听到敌人设计加害自己的真相,揭开了谜底,将情节推向了高潮。
故答案为:第一次李小二夫妻酒店偷听,听得不甚分明。这样写造成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第二次是林冲夜宿山神庙听到敌人设计加害自己的真相,揭开了谜底,将情节推向了高潮。
20.①由“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可知,正是风雪的寒冷,驱使林冲前去市井沽酒御寒,从而偶遇山神庙。②由“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可知,正因大雪压倒了草厅,林冲才会前往山神庙借宿,从而逃过一场大火。③由“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可知,正是因为大风,林冲才会用石头抵门防风,陆谦等人推不开门,林冲才有机会得知阴谋真相。
故答案为:①正是风雪的寒冷,驱使林冲前去市井沽酒御寒,从而偶遇山神庙;②正因大雪压倒了草厅,林冲才会前往山神庙借宿,从而逃过一场大火;③正是因为大风,林冲才会用石头抵门防风,陆谦等人推不开门,林冲才有机会得知阴谋真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