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答司马谏议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5.2 答司马谏议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5: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2 *答司马谏议书
一、单选题
1.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文中“书”即上书,一般是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或给地位高的人写信。
B.某启,古人书信格式,即在正文开头称“某启”或“敬启者,“启”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
C.有司,指负有专责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先王是已经去世的君主。“先”一般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如“先父”。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牧:统治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壅:堵塞
C.永保无疆之休 休:喜庆,福禄
D.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不复一一自辨(动词,辨识,辨认)
②辟邪说,难壬人(动词,批驳)
③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动词,体恤,怜悯)
④非某之所敢知(动词,领教)
⑤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动词,从事)
⑥故略上报(动词,省略)
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名词,计划)
⑧胥怨者民也(副词,相互)
A.②④⑤⑦ B.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⑥ D.②④⑦⑧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王安石用来反驳司马光的一组是(  )
①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③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④为天下理财
⑤辟邪说,难壬人
⑥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二、默写
5.默写
(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   ,   ,   ”几句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使“侵官”之说不攻自破。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   ,   ”两句说明变法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驳斥“生事”之说。
(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   ,   ”两句对为保守思想所浸染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怨诽”的来源。
(4)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   ,   ”两句表明,只要确认自己做得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
三、填空题
6.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句式:   
译文:   
②终必不蒙见察。
句式:   
译文:   
③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句式:   
译文:   
④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句式:   
译文: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文本二: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意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愿A监苟者B因循之弊C明D诏大臣E为之F以渐G期H合于当世之变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这里的“有司”是代指官吏。
B.区区:用来自称。与“秦以区区之地,而致万乘之势”中“区区”意思不一样。
C.忧:此指丁忧。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是为“丁忧”。
D.洎:意思是“等到”。与“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中的“洎”意思不一样。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用一“受”、一“议”、一“授”,从决策、制定到推行全过程将新法置于名正言顺、合情合理的境地之中。
B.王安石坚定变法,无畏人言。“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说明王安石并非不知众多的埋怨讥谤,而是早有预料。
C.王安石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在万言书中认为朝廷和民间都有人才不足的问题,所以大力提拔门下聪慧的年轻人。
D.王安石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所谓“大儒”大多才能庸俗。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②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11.马端临评王安石,“介甫之行新法,其意勇于任怨,而不为毁誉所动。”结合两则文本,谈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写作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担当起匡世济民的责任。如《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为改变国家贫弱现状,面对质疑,敢于迎难而上,推动变法;如《与妻书》中,林觉民为拯救国家民族,不惜牺牲个人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再如直面新冠肺炎疫情的“逆行者”们为守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敢于挺身而出。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对此持不同看法,有的说:“我们还小,没必要在这时就践行担当精神,等长大了再说。”也有的说:“践行担当精神,就会牺牲个人的利益,这样值得吗?”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阅读上面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你作为高二学长代表,以“发扬担当精神,践行青春
使命”为题在高一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符合演讲稿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书写工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A.错误。本文的“书”是书信这一文体。B.正确。C.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2.【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A.牧:养,这里指提高修养。译文: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修养。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①错误。“辨”同“辩”分辩。译文:不再一一为自己辩白。②正确。③错误。“恤”,动词,顾念、忧虑。译文: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④正确。⑤错误。“操”,动词,持。译文:这是因为我们所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⑥错误。“略”,副词,简略、简单。译文:所以过去只是简单地给您回封信。⑦正确。⑧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①是分析两人的交往情况,⑥是分析社会现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5.【答案】(1)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4)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
易错字:受、授、弊、恤、媚、度、悔。
(1)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4)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6.【答案】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是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最终也必定不能被(您)理解。;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人主受命,议法律而于朝廷修之”。;译文: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宾语前置句,“何为”应为“为何”。;译文:那么众人又怎么会不凶猛地抨击我呢?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1)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
(2)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最终也一定不会被您理解。
(3)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谓于人主受命,议法度而于朝廷修之”。句意: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
(4)宾语前置句,“何为”正常语序是“为何”。句意: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
故答案为:句式:宾语前置句,“何为”应为“为何”。译文:那么众人又怎么会不凶猛地抨击我呢?
【点评】
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答案】7.CEG
8.D
9.C
10.①商王盘庚迁都,怨恨的是百姓,不仅是朝廷士大夫(反对)而已。
②王安石性格倔强固执,遇事不论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
11.①坚定变法,无畏人言。
②坚决与得过且过,不忧国事,献媚讨好的社会风气作斗争。
③性格倔强,相信自己,坚决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
④提出“三不足”主张。
12.【答案】【参考例文】
发扬担当精神,践行青春使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担当精神,践行青春使命”。
青春是美好的,我们要发扬担当精神,努力践行国家给予我们的青春使命。
“青年者,国之魂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 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 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 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有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终将变成现实。古人云:“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当代 青年只有充分融入新时代,用火热的青春担当起“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方不辜负美丽 韶华,也不辜负这美好新时代。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要承担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青年一代就必须有理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树立何种人生理想,选择哪种奋斗方向, 决定着我们的青春往何处去。古有“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一代名将霍去病,有“愿乘 长风破万里浪”的少年宗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青年杜甫,今有“为中国 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们都是在年少之时立下鸿鹄之志,担当起了历史的使命。 我们青年一代唯有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 想,才能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青年一代担当使命,更应有本领、有实干精神。使命重在担 当,实干铸就伟业。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个体人生而言,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对于进入高中的你们,就应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埋头苦学,用汗水 浇灌青春的花朵,这样才能抗下“复兴中华”的青春使命。
每个青年都应执着追梦,永不低头,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在青春里拼尽全 力,做自立自强自信的搏击者、弄潮儿。而不应以“我之年龄尚小”躺在安乐窝中,更不 能以“一己之私利”让青春退却本该有的光彩。君不见英勇就义的少年英雄刘胡兰,君不 见大运会上为国争光的青春脸庞。
新时代征程上,我们是有抱负、更务实的中国青年,我们要要发扬担当精神,努力践 行国家给予我们的青春使命,力争在青春的接续奋斗中书写更辉煌的明天。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刚刚升入高一年级,前途远大,未来可期,如旭日之东升。生 逢盛世,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应该肩负责任,磨砺青春,“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来吧,做一个担当者,做一个青春的领跑者,享受独属自己的成功喜悦!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