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六国论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6.2 六国论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5: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2 六国论
一、单选题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繁(mí) 洎牧以谗诛(jì)
B.弊在赂秦(lù) 率赂秦耶(lǜ) 弃之如草芥(jiè)
C.暴霜露(bào) 小则获邑(yì) 革灭殆尽之际(dài)
D.胜负之数(shǔ) 岁不我与(yǔ) 思厥先祖父(jué)
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道:原因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彻底
C.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对待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同的一项是(  )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戍卒叫,函谷举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下列选项中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韩愈《祭十二郎文》)
翻译:(我)才得以怀着悲哀(向死者)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准备好应时的鲜美食品作祭品。
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翻译:有人问:六国互相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而灭亡。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翻译: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物中积累起来的,智慧勇敢的人大多被所沉溺的事物困扰。难道仅仅是因为宠幸伶人吗?
D.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翻译:如今的画家却是一节一节地画出竹子,一叶一叶地堆起来,(这样做)哪里还有完整的竹子呢?
5.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④不能独完
⑤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③
6.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思厥先祖父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A.③④ B.①③ C.②⑤ D.①⑥
7.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8.将下列句子合成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
②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并“施之于今”。
③苏洵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④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
⑤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
⑥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A.③①⑤⑥④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⑤③④②⑥① D.⑥④①③②⑤
9.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苏洵,北宋著名散文家,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C.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D.“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政论即“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六国论》。
二、默写
10.六国论
(1)在《六国论》中,“   ,   ”两句,说明了贿赂秦国而导致六国灭亡的原因。
(2)在《六国论》中,“   ”交代了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却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则交代了六国向秦割地求和的结果。
(3)苏洵的《六国论》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方法丰富多样,其中使用了比喻论证来指出赂秦的诸侯国的国君对于祖先打下的江山毫不珍惜的句子:“   ,   ,   。”
(4)在《六国论》中,齐国不曾割地求和,却也随着五国灭亡的原因是“   ”;而燕国虽小却最后灭亡的原因是“   ”。
(5)在《六国论》中,先指出齐国因与秦交好却不帮助五国而灭亡,随后又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   ,   ,   。”
(6)在《六国论》中,苏洵对治理国家的人提出的建议是“   ”。
(7)在《六国论》中,苏洵以古鉴今,其中“   ,   ,   ”三句,告诫宋朝统治阶级不要以贿赂的方式谋得一时之安。
三、问答题
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1.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他们分别号颍滨遗老、东坡居士、老泉。三人均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文章被学者竞相仿效。
12.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荆卿、庆卿、庆轲。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刺杀秦王。荆轲见秦王后,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13.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也可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14.郡: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
四、语言表达
1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完整。
B.思厥先祖父 祖父:祖辈与父辈。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D.当与秦相较 当:如果。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B.暴秦之欲无厌 奈何取之尽锱铢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赵尝五战于秦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
B.第二段运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的疆土比战胜所得的要高百倍,诸侯赂秦失去的土地也比战败失去的多百倍。
C.第三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D.本文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写作。
《六国论》中多处使用假设论证的方法,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等,有力地论证了论点。请尝试就文中某一史实,如齐附于秦,荆轲刺秦王,李牧被杀,韩、魏、楚三国举祖先土地予秦,等等,用假设论证的方法写一段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2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率应读shuài;C项,暴应读pù;D项,数应读sh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识记能力,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字音包括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字的读音,平时总结时要注意分门别类的积累。
2.【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完:保全。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要注意结合句子的语境。文言文实词,一是注意平时的积累;二是在做题时要结合文章的语境,由语境含义推出词的意思。
3.【答案】B
【解析】【分析】例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判断句,“也”表判断。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是判断句,表示对事物的原因解释和推理。
B.“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其中“举”意为“被攻破”。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是判断句,“也”表判断。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是判断句,“也”表判断。
综上分析,A、C、D三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B项是被动句。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4.【答案】B
【解析】【分析】B.“六国互相灭亡”错,“六国互丧”意思是“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互”,交互、一个接一个、陆续。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②礼,礼待,名词作动词。③日,一天天,名词作状语。④完,保全,形容词作动词。⑤义,坚持道义,名词作动词。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的现象。词类活用有如下类型——名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状语③使动用法④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①作名词②使动用法③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①作名词②作动词③意动用法④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名词③作形容词。
6.【答案】D
【解析】【分析】①颠覆:推翻,催毁,灭亡。⑥胜负:胜利和失败;存亡:存续和灭亡。这些词的古今意义都是相同的。②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③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必要。④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⑤祖父:古义,泛指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故答案为:D。
【点评】该题考查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语的理解。正确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反复记忆古今异义的词语,在考场上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可以将记忆中的意义带到语境中,检查语句是否流畅、合乎逻辑。其中,合乎逻辑即符合上下语境更重要。
7.【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固”意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A项,或:代词,有人/副词,或许,也许。B项,而:连词,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连词,表转折,但是。D项,以:连词,表目的,这才/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做此题时,主要是平时的积累,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
8.【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是全段的中心句,应放于首句,故排除A、C。然后分析后面的句群关系,从苏洵其人、其文角度,进行层意安排,③进行总结,故选出B。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做题时,先要阅读材料把握大意;其次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来推断答案。
9.【答案】A
【解析】【分析】A.“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并非李贺,而是李商隐。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10.【答案】(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不赂者以赂者丧;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4)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斯用兵之效也
(5)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赂、惜、芥、略、威、矣。
故答案为:(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不赂者以赂者丧;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4)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斯用兵之效也
(5)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1.错误
12.正确
13.正确
14.正确
【解析】【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这种题型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平时学习和阅读时要了解和准确掌握在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的名字、称号、籍贯、时代、经历、作品及主要成就等。
11.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
故错误。
12.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荆卿、庆卿、庆轲。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故正确。
13.古时,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有的称"爱卿"。古时"卿"也是表示夫妻或好朋友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
故正确。
14.郡是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郡国一百有三。隋朝废郡制,以县直隶于州。唐朝道、州、县,武则天时曾改州为郡,旋复之。明清称府。
故正确。
15.【答案】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考查的重点是概括文段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了解其大意;然后给语段内容划分层次;最后概括出重要信息形成关键词。本段文字主要讲了六国灭亡的背景和原因,这包括秦国强大后逐步吞并六国的土地,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割地赂秦。另外,文段指出了苏洵只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的意图。
故答案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能力,做题时要注意理解全文内容。概括归纳的技巧,一是根据所学知识疏通文本内容;二是根据题目,在原文中找到信息组织答案。
【答案】16.A
17.C
18.C
19.①(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②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附参考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但是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16.A.“完”:保全,形容词用作动词。句意: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故答案为:A。
17.A.以:介词,因为。句意: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以:介词,用。句意: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那么就足以抵抗秦国了。B.之:结构助词,的。句意: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之:代词,代珍宝。句意: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
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句意: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句意:在同一座宫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D.于:介词,译为“与”,“跟”。句意:赵国曾经和秦国交战五次。/于:介词,比。句意: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
故答案为:C。
18.C.“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错误。根据原文,应是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故答案为:C。
19.得分点:
(1)“以”,用;“事”,侍奉;“礼”,名词动用,礼待,礼遇。(2)“苟”,如果;“以”,凭借;“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偌大的国家;“故事”,旧例; “是”,这。
20.【答案】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可就自己熟悉的某一史实确立论点,展开论述。查阅资料,了解史实细节。如写“齐附于秦”可了解战国时的连横与合纵政策;写“荆轲刺秦王”可着眼于前期准备,并结合司马迁的史论来论证;写“李牧被杀”可探究其内在根源;写“韩、魏、楚三国举祖先土地予秦”则可着眼于列国子孙守成的态度。总之,使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时,要紧紧扣住论点展开论证,也可尝试采用设置分论点的方式,使结构更清晰,论证更严谨。
【点评】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高效快速成文的关键:1.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2.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容要精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