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齐桓晋文之事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齐桓晋文之事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5: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齐桓晋文之事
一、单选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B.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俯足以畜妻子
D.则牛羊何择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3.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①为长者折枝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①盖亦反其本矣 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C.①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②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①愿夫子辅吾志 ②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恶:怎么、哪里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爱惜
D.不识有诸 识:知道
5.对下列句子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B.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C.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D.将以衅钟(“以衅钟”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在文章的这个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
D.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二、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   ,   ,   。
(2)《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   ,   ,   。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   ,   ”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三、填空题
9.《齐桓晋文之事》选自《   》,主要内容是写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    ,施行    。
10.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
句是   ,   。
四、语言表达
11.汉字文化魅力无穷,儒释道文化又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参照下面的示例,从结构特点和蕴含道理两方面对“儒”字和“道”字做简要解析。
佛:左边是“人”,右边是“弗”,合起来仿佛是说“人不要”的意思。这分明是说要摆脱私心的束缚,超脱对外物的追逐,即“放得下”。
儒:   
道:   
五、问答题
12.“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的目的何在?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节选自《孟子见梁襄王》)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B.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始作俑者,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地方,古代地理观念,谓地呈方形。这里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土地方圆。
D.孝弟,孝,指还报父母的爱;弟,同“悌”,指敬爱兄长。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15.下列对这两篇文章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
B.两篇文章均以谈话为主体,通过孟子与魏国两位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归顺,就能天下无敌。
C.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首先批评了梁惠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D.从文段二可以看出,孟子一开始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说他没有国君的样子,但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讲仁政爱民的思想。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②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17.本文中“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七、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庖丁解牛》中,庖丁遇到牛“筋骨交错”的地方就避开,顺其自然,从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明知当时诸侯大都崇尚霸道,还是不遗余力地宣扬王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庖丁和孟子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项,句意为: 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的连词。
B项,句意为: 不,我为什麽这样做心里才痛快呢?我只不过想实现我心里的最大愿望埃 。古义:两个词。于,对;是,代词,这。今义:连词,表示承接。
C项,句意为: 下能养活妻子儿女。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D项, 句意为:那牛或羊都是一样的,又有什么选择的必要呢?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要求。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而古汉语的一个词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针对古今异义设题,然后应结合具体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词类活用设题。
A项,句意为: 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B项,句意为: 五十岁以上的人能够(可以)穿丝绸了。 衣:名词作动词,穿。
C项,句意为: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D项,句意为: (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刑:名词作动词,做榜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词类活用设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的现象。词类活用有如下类型——名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状语③使动用法④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①作名词②使动用法③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①作名词②作动词③意动用法④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名词③作形容词。
3.【答案】D
【解析】【分析】
A项,①句意为: 为长者折树枝。引申义较多。后比喻为长者效劳。 “枝”同“肢”,肢体;②句意为: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颁”同“斑”。
B项,①句意为: 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 “盖”同“盍”,何不;②句意为: (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C项,①句意为: 还是因为好看的颜色用眼看不够。 “采”同“彩”;②句意为: 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 “罔”同“网”。
D项,①句意为: 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 无通假字;②句意为: 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 “涂”同“途”,道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通假设题。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从本质上说体现的是文字之间一种共时的关系。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能够从具体的句子中合理地推断出有可能的通假字。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用法的能力。
A句意为: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 就:走向。解释正确;
B句意为: 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恶:怎么、哪里。解释正确;
C句意为: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 爱,吝惜,舍不得。解释错误;
D句意为: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识:知道。解释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熟知文言实词的几种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然后结合句子明确字义、词性,从而确定其用法。
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A 项,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分析正确;
B项, 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分析正确;
C项, 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分析正确;
D项,本句是省略句,“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分析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一般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
6.【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
②句中有“也”字,应该放在①后才合适,故排除A项。
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应区别于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该考虑在B、D两项中作选择。
④①都含有“既有”“则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
7.【答案】B
【解析】【分析】B.“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理解错误,应为在“养”的基础上有“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这种题关键在于平时认真读书,把老师讲的记好、记牢,考试时谨慎判断即可。
8.【答案】(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谨、庠序、孝悌、寡、御、邦、宅、桑。
故答案为: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⑵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⑶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点评】 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
9.【答案】孟子 梁惠王上;霸道;仁政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综合的能力。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故答案为: 孟子·梁惠王上 霸道 王道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综合的能力。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0.【答案】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1.【答案】儒:左边是“人”,右边是“需”,合起来仿佛是说“人需要”的意思。这分明是说要满足自己精神的需求,积极进取、主动担当,即“拿得起”;道:左边(外面)是“走”,右边(里面)是“首”,合起来仿佛是说要“走脑子”的意思。这分明是说脑中要想透彻,依道而行、顺应规律,即“想得开”。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首先要研究清楚例句,然后明确仿写的要求,此题要求从结构特点和蕴含道理两方面对“儒”字和“道”字做简要解析,根据例句特征,首先从字形分析,即把字拆开,然后把拆开的字放到一起产生新的内容——做事的方法,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即可。
故答案为:儒:左边是“人”,右边是“需”,合起来仿佛是说“人需要”的意思。这分明是说要满足自己精神的需求,积极进取、主动担当,即“拿得起”;道:左边(外面)是“走”,右边(里面)是“首”,合起来仿佛是说要“走脑子”的意思。这分明是说脑中要想透彻,依道而行、顺应规律,即“想得开”。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
12.【答案】齐宣王向孟子请教齐桓、管文之事,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方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可以这样问,“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这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此类问题,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这句话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我们知道,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齐宣王和孟子谈论齐桓、晋文之事,就是想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方法。结构上自然引出下文。
故答案为:齐宣王向孟子请教齐桓、管文之事,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方法。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答案】13.C
14.A
15.C
16.①(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②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了。
17.用了类比推理的写作手法。说明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以及用政治害死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人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附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说:)“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偶土偶的人,大概会没有后代吧?’这是因为木偶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用木偶土偶殉葬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三国分晋之后的魏国)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的地方;南边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洗恨雪耻。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方圆百里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身披坚硬盔甲、手执锐利刀枪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古语)说:‘施行仁政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孟子拜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们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又问)‘谁能统一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大王又问)‘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萎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了。如果真能这样,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这句话是梁惠王陈述以前的魏国和当下的魏国,首先根据四面受敌的情况,确定要在方位词“东”“西”“南”前面断开,排除A、B两项;根据“叟之所知也”中的“之”的用法(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兵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说法错误,“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故答案为:A。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C.“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错误,这句话不是孟子的意思,原文“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意思是,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官呢?
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句子翻译能力。
① 庖,与后面的“厩”相对,翻译为“厨房”;率,率领;“此率兽而食人也”判断句。 句子翻译为:(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
② 嗜:喜欢;引领:伸长脖子;望:期待。句子翻译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了。
17.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评价文章思想观点的能力。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用了类比推理的写作手法。说明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以及用政治害死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人民。
故答案为: 用了类比推理的写作手法。说明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以及用政治害死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人
18.【答案】略
【解析】【分析】首先审题:材料共两句话,一句源于《庖丁解牛》,一句源于《齐桓晋文之事》。应明晓两句话中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一句话,“筋骨交错”,是指解牛中遇到的难以分解的地方,喻指生活中的困难,于个人而言,是生活成长中困难、纠结,学习上的困难,具体科目上的难题;于科研而言,是研发中的瓶颈,是技术的关卡;于社会而言,是社会中的难以处理的问题;于国家而言,是发展中的阻碍、磨难、挫折。“避开”,是绕过难解之处,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躲避。“顺其自然”,是遵循本来的样子,是指对规律的把握,顺应规律解牛。“避开”和“顺其自然”两者结合,可以理解为遇到困难时不蛮干,要懂得遵循规律。第二句话中的“明知”是指对事件提前的了解,知晓事件的难易程度、解决方法、价值意义,甚至是后果代价;“不遗余力”,是指全力以赴,“明知”是前提,“不遗余力”是践行过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对这句话的总结,“不可为”是达不到效果、实现不了目标,与“为之”形成对立,在对立中凸显出人的精神品质和意志: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的努力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暂时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仍然抱着飞蛾扑火的勇气,坚定地去有所作为。其次,试题要求写作一篇议论文,写作时,要将两句话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可以侧重一方,一主一辅;也可以两者结合,分析其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侧重一方,作为朝气蓬勃的当代青年学生,侧重于强调孟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民族精神,会使作文更大气。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比如,个人名利荣辱、生老病死,可以顺其自然,不违天命;但对事业的追求、对事关民族大义、家国命运的大事,则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因有对个人得失的顺其自然之心态,才能更专注于为不可为之事业;也正因为聚精会神于为不可为之事业,自然会看淡个人得失。
因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积极有为而不违背规律。
2.迎难而上时要学会避其锋芒。
3.面对规律要顺应自然,面对困境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4.处世有顺其自然之心,为国应有“有为”“敢为”之志。
5.以顺其自然蓄势,方能成积极有为之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有以下特点,一是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以往的简单的一句名言、一个寓言、或是一首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 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