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 再别康桥
一、单选题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荇(xìnɡ) 长篙(hāo) 漫溯(sù)
B.笙箫(shēnɡ) 撑开(chēnɡ)哀怨(āi)
C.寂寥(jì) 彷徨(pánɡ) 彳亍(cì)
D.凄婉(wǎn) 斑斓(lān) 笙箫(xiāo)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陷井 哀怨 轻手蹑脚 水波荡漾
B.破锭 凄婉 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C.回溯 寂寥 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D.沉淀 迷茫 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3.下列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荫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①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②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③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④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⑤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⑥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选择上市或者发行债券等企业融资方式,一般要求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才能成功融资。
B.东京审判用法律的手段审判和严惩了因指挥、发动和策划侵略战争而犯下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的战犯,伸张了正义。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目前,诗歌的命运空前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
6.下列选项中关于《再别康桥》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的语言,多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表达了诗人的深情。
B.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都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的感情,语意完全相同,没有变化,但正是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创造了深邃的意境。
C.“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做“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
D.诗人以“西天的云彩”为别离对象,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在气氛创造方面,诗人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又选取了“云彩”“青荇”“星辉”等意象,造成一种清新感。
二、问答题
7.阅读《再别康桥》,回答问题
“金柳”“青荇”等意象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诗人为何“甘心做一条水草”?
8.阅读《再别康桥》,回答问题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这对于表达揭示主题起什么作用?开头的“轻轻的”与结尾的“悄悄的”能不能对换?
9.《再别康桥》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在一起的?
三、诗歌鉴赏
10.阅读课文《再别康桥》,完成下面各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下列对诗歌二,三两节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节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柳影、水草、柔波恰当地衬托了诗人喜爱、留恋的心境。
B.诗人因为热爱康桥,所以对康河里的水草充满了柔情,宁愿化身其中,和康桥永远在一起。
C.在这两节诗中,诗人写景的顺序是由近及远,由高到低,写出了母校康桥特有的优美景色。
D.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2)下列对诗歌4-6节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仰慕与追怀。这里融情入景,营造出难以言传的优美意境。
B.第五节紧承上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向诗意纵深处开掘。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C.第六节诗,诗人的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拉回到现实,诗情达到高潮。但这个高潮却以情绪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唯其如此,才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离情。
D.从这几节诗可以看出,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无限的伤感,虽然诗歌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差异?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记忆
戴望舒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但在寂寥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但是它的话却很长,很长,
很长,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
它的话是古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
或是沈沈①地睡了,
但是我永远不讨厌它,
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
【注】①沈沈:即“沉沉”。
(1)诗歌的第二小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它的话是古旧的”中的“它”指代什么?“古旧”的含义是什么?
四、写作
12.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要求写作
①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③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乡愁》)
④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⑤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这些意象生动,含义隽永的诗句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感受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A项,“长篙”中的“篙”应读“ɡāo”;C项,“彳亍”中的“彳”应读chì;D项,“斑斓”中的“斓”应读“lán”。
【点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答案】C
【解析】【分析】A项,“陷井”中“井”应为“阱”;
B项,“破锭”中“锭”应为“绽”;
C项,正确;
D项,“悄无生息”中“生”应为“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识记字形的方法有同音归类法、同字联系法、形义结合法、语境辨析法、结构分析法、追本溯源法。“井”和“阱”“锭”和“绽”为形近字误写,“生”和“声”为音同字误写。
3.【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朗诵。B项应该是“在我的心头/荡漾”。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句子复位的能力。
语段内有三个空格,第一个空格的上文是写色彩的话语,所以与视觉有关,只有①能很好地同“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连接。第二个空格的上下文都是举出“视觉享受”的例子,只有④才是写倒影的短语,而③则是描写金柳的句子,因此应填④。据此排除即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句子复位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复位句子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5.【答案】D
【解析】【分析】A项,句式杂糅。社会认可度高,这样才能成功融资。
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策划、发动和指挥”。
C项,最后一句缺少主语,可删掉“使读者”。
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策划、发动和指挥”属于并列短语,容易出现的语病为顺序不当。
6.【答案】B
【解析】“语意完全相同,没有变化”,错误。在这里,语意同中有异,又进了一层。
7.【答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喻为“夕阳中的新娘”,既写出了柳枝的娉婷袅袅、妩媚多姿,也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极度迷恋之情。河底的泥是“软”的,青荇的色泽是“油油的”,写出了景物的质感美。“招摇”将青荇拟人化,写出了它的动态美,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甘心做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热烈的爱恋之情。
【解析】【分析】“金柳”“青荇”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结合诗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重点写出金柳、新娘、青荇、招摇的特点;结合上下文,由于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因此“甘心做一条水草”。
8.【答案】①首尾两节虽然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但并不让人觉得啰嗦,而在客观上强调了诗歌的抒情性,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强化了诗人心中那种对康桥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缭绕心头。②两词不能互换,“轻轻”是诗人客观的动作和心理,而“悄悄的”既是周围环境的静,也是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不忍心打搅康桥的一切,所以选择轻轻地来、悄悄地去。
【解析】【分析】诗歌题目为“再别康桥”,首尾节文字强调的“走了”正好点明“别”之意。由“别”展开的思绪,最终又回到“别”上来,既展现了形式上的完整性,又在反复强调中流露出作者的留恋之情。“悄悄”是顺承上节文字“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而来,从行文逻辑上来看,不能与“轻轻”互换。且“轻轻”展现的是动作,“悄悄”展现的是心理,从动作到心理,是感情深化的过程。
【点评】关键词句或句式的反复出现是诗歌音乐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强调主题的一种手法。理解诗歌词句的独特性一定要结合词句所在的逻辑环境与思想环境。
9.【答案】诗中描写了诗人再别康桥时所看到的特定的景物: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以及想象中的笙箫和沉默的夏虫,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清丽的画面,这些景物融入了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
【解析】【分析】对于“云彩”,作者“轻轻的招手”;对于“金柳”,作者把它比作“新娘”,用“艳影”形容,并说在“心头荡漾”;对于“青荇”,作者“甘心做一条水草”与之相伴;对于“潭”,作者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作者用“斑斓”形容,并在其下放歌。作者在形容这些景物时多用含义美好而宁静的词语,明显包含着喜爱之情,喜爱而不得不别,又含蓄透露出淡淡的忧愁。
【点评】分析意象与作者感情之间的关系,应该把握形容或表现这些意象的词语,这些词语透露着作者的主观感情。
10.【答案】(1)C
(2)D
(3)比喻。“金柳”是对夕阳下柳树色彩的生动描绘,它秀美婀娜,随风摇摆,好似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样写既描绘出了其形态美好,又表达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与眷恋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4)“轻轻的我走了”与“我轻轻的走了”相比,在语言表达上强调“轻轻”两字,这样就更能表达“我”不愿打扰梦中的康桥的情态,更能表现“我”离别时的洒脱和惆怅之情。
【解析】【分析】(1)“诗人写景的顺序是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理解错误。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康桥的柳影和水草,不能体现出远近高低的区别。
(2)从诗歌内容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康桥的依恋,所以,“无限的伤感”一语不准确,应为“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
(3)结合语句可以看出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比喻修辞的作用主要有几下几点: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使事物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②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③使抽象的道理具象化。答题时,只有抓住比喻的这几点作用来答即可。
(4)解答这类题,应结合句子,抓住两句话在表达上的差异来分析。“轻轻的我走了”侧重点在“轻轻”,“我轻轻的走了”侧重点在“我”。根据诗文,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是“我”不愿打扰梦中的康桥的情态,用“轻轻的我走了”更能表现“我”离别时的洒脱和惆怅之情。
故答案为:
(1)C
(2)D
(3)比喻。“金柳”是对夕阳下柳树色彩的生动描绘,它秀美婀娜,随风摇摆,好似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样写既描绘出了其形态美好,又表达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与眷恋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4)“轻轻的我走了”与“我轻轻的走了”相比,在语言表达上强调“轻轻”两字,这样就更能表达“我”不愿打扰梦中的康桥的情态,更能表现“我”离别时的洒脱和惆怅之情。
【点评】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第一题要抓住“柳影和水草”来确定写作顺序,进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11.【答案】(1)诗人用“燃着”“破旧”“颓垣”等词语来分别修饰“烟卷”“粉盒”“木莓”,又有“喝了一半的酒瓶”“凄暗的灯”这些意象,都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郁闷烦躁甚至自暴自弃的生活状态。
(2)“它”指“我”的记忆中的世界。“古旧”指“我”记忆中的内容已经十分古老、陈旧了。
【解析】【分析】(1)先找出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代表的生活状态,然后分析诗人为何这样。比如“燃着的烟卷”“喝了一半的酒瓶”等,都体现了诗人郁闷、无聊的生活状态。
(2)结合全诗,理解诗歌中的“它”指代的具体内容,可结合题目,结合诗中对“它”的描述。分析“古旧”这个词语与“它”的关系,理解“老讲着同样的故事”的意思,以此把握“古旧”的含义。
故答案为:
(1)诗人用“燃着”“破旧”“颓垣”等词语来分别修饰“烟卷”“粉盒”“木莓”,又有“喝了一半的酒瓶”“凄暗的灯”这些意象,都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郁闷烦躁甚至自暴自弃的生活状态。
(2)“它”指“我”的记忆中的世界。“古旧”指“我”记忆中的内容已经十分古老、陈旧了。
【点评】诗词的鉴赏答题,最关键的是要读懂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如第二题就是考查代词及形容词的含义,回到原文,抓具体诗句理解含义。
12.【答案】【参考例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给我最大嘈杂之感的地方是学校。谈起学校,我总是会条件反射地想到作业和考试。偏偏这是一个最令学生头疼的问题,我也是如此。有时候真恨不得不去学校,作业和考试总是让我的心反复撞击,不得平静。
有一天晚上,忙作业、忙考试复习,一直忙到半夜。已是十一点钟,我终于完成了今天有关学校的一切。在书桌前站起来,我却毫无睡意。夜晚的微风轻轻地吹进来,卷开了我的窗帘。我像被微风吸引似的,鬼使神差般向窗户走去。
伫立在窗前,我享受着清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我一直很怀念那种感觉,只是平日功课繁重,脚步也是匆匆,连风拂过脸颊、吹起发丝,甚至撩开衣角,都不曾感受到。我忽然在窗外发现一点微弱的光。是月亮吗?我把头凑过去,才发现那是我家养的吊兰枝叶上新长出的嫩苗,借着月色,被渲染了一层柔润的光泽。嫩苗很小很小,只有一个小指头大小。有两三片小叶子,最长的一片也不足一厘米,都带着浅绿色的边,绿边包裹着中央的一片纯白。嫩苗中心的最深处还有一片蚂蚁大小的叶子,同样勾勒着绿色的边,但似乎不同于其他的叶子,显得更加浅淡。被那抹绿色环绕着的也是一片纯白,一种十分圣洁的很轻很透亮的白色。几片新生的叶子自由地舒展着身体,仔细看去,才发现了它们在无形之中流露出的一种东西,一点“清心”的感觉。一片一片地排列着,仿佛上帝在领着它们到来时,它们是踩着鼓点从上至下旋转踏步而成的。我为这嫩苗所震撼,那种丝毫不掺杂质的真和圣,仿佛心灵深处的一根弦被拨动了。
可以说我“喜新厌旧”,我真的更偏爱那新长出的美丽的奇迹。我不喜欢那嫩苗的母亲,它的叶子所呈现的白色太浑浊,饱经风霜,仿佛经历遍了人情世故。我曾经想将它擦拭干净,于是很细心地收集了满满一个玻璃瓶的清亮的雨水。后来发现那是徒劳的,因为没过几天那株吊兰就又弄得“饱经风霜”了。是的,我渴望宁静的生活,不喜欢每天公路上的车水马龙,甚至是憎恶。
然而在那天夜晚之后,再读海子的那首诗,我忽然就笑了。因为我明白,渴望宁静,不一定非要拥有宁静的生活。“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保持一颗本来的心,不随波逐流,每天对着前方的路途笑一笑,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解析】【分析】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是六个诗句。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含义,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首先明确六个句子的含义:①句说的是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都很困难,也要以同大风大浪搏击作为乐事,有着关注国家兴衰的情怀,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②句说的是在构建自己的梦想,构建自己的幸福家园时,要把个人同民族、国家、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③句说的是“乡愁”,表达对家园的热爱、思念之情;④句说的是对黑暗的否定、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⑤句说的是你梦中有明月,别人梦中有你。有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怀;⑥句说的是洒脱的人生态度。六个句子中,①②句可以组合,立意为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时要自信,乐观。可以选择③⑤句,立意为乡愁是中华儿女永远的情怀。行文中注意首先选取两三个句子,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确定立意,在论证过程中合理引用所选句子,展开联想,写出自己个性的感受和独特的思考。
【点评】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材料是多则意象生动,含义隽永的诗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理解不同的诗句,以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参考立意:远离故土,离不开乡愁;寻找光明等等。学生作文符合材料要求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