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_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________的故事出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二、语言表达
4.下面是“中国天气网”一则应用文的一部分,在标点、字形、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存在五处问题,请找出并修改。
《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征稿启示
《中国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栏目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灾减灾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200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全国各地的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省、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自然选择的证明》,完成各题。
5.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观点的一项是( )
A.达尔文认为,物种会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自然选择只能按照缓慢而短小的步骤进行。
B.生物种群会随着繁殖而扩大并超过其生存空间与食物供应的极限,引起个体间的竞争。
C.资源稀缺会导致生存竞争,有利于生存的变异会被选择并被保存下来,而不利于生存的变异将会被淘汰。
D.现今存在的生物是由其他物种变化而来;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
6.根据文意,下面事例不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狼群中有各种变异的个体,在生存竞争中,只有最敏捷、最狡猾的狼能捕食到鹿而生存下来并传留后代。
B.大洋中岛屿上的昆虫常表现出两种类型:大部分翅退化,少数翅特别发达。海洋上常有大风,翅强大的能顶风飞行,翅退化的不能起飞,它们都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弱翅的则灭绝。
C.长颈鹿的祖先是矮的,因为要吃高的树叶,就拼命伸“长”脖子,脖子长了,遗传给下一代;深海的鱼类,因为看不到光,眼睛退化,也遗传给下一代。
D.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是因为极地风大,温度很低,短而圆的耳朵可以防止被风吹以及保温;非洲沙漠地带温度很高,又长又大的耳朵可以很好地散热,而且长而大的耳朵对声音的敏感度也要高很多。
7.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各个观点之间有何必然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2002年4月《科学》杂志介绍中国科学家完成的籼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到今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称赞我国水稻研究,说明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引领世界。
从跟跑、并跑,直至领跑,中国的水稻研究是如何走向卓越的呢?
与今天人们更加关心健康不同,用“7%的耕地能否养活22%的人口”,也就是粮食安全,是20世纪的中国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1994年,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李家洋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到了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回国后不久,他从拟南芥的研究转向了水稻的研究。提起这一转变,他说,这是为了和当时国家的需求相契合。随后同样回国到遗传所工作的储成才和傅向东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参与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之后,中国主导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启动。2001年,中国联合研究组后来居上完成了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
在科研人员眼中,水稻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作物,而且也是非常理想的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的基因组较小,在作物中第一个完成了测序,加之较容易转化,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进入了这一领域。育种家负责培育新品种,水稻的基础研究者负责了解机理,这两者各有侧重。中国职业化的育种工作由来已久,大量的水稻突变体材料为水稻基础研究提供了便利。而育种家通常也会从生产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基础的和育种家的有机组合,是水稻研究走在前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傅向东说。
虽然与育种家合作,创制优质水稻品种,但储成才认为,在基础研究领域,不宜片面强调应用和产业化目标,基础研究常常需要耐心,研究结果的产生需要积累。就拿他认为自己“最有用”的一项关于粳稻氮肥利用效率的研究来说,前前后后也经历不少时间。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研究组关于“稻瘟病”的研究,从开始到成绩的取得也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摘编自邸利会《中国水稻研究缘何引领世界》,《科技日报》)
材料二
北京时间4月26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报道了“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导,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这是国内外水稻研究专家大协作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农业科学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
“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科技成果将推动水稻规模化基因发掘和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加快优质、广适、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此次研究成果的发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黎志康认为,此次研究成果的完成仅仅是一个开端,随着深入分析和更多数据产生,包含水稻全部优良基因多样性的数据库将更加庞大与精细,可以从中找到与任何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应用到育种实践中。这将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摘编自常理《设计水稻不再是梦》,《经济日报》)
材料三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等人完成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对水稻的起源、基因、分类和进化规律有了全新的更深入的认知。
这一成果表明,中国夺回了对水稻命名的部分话语权,恢复了历史的真实。
1928年,日本学者加藤茂范通过杂交等手段发现了籼稻和粳稻的区别。当时,加藤把籼稻称为“印度型”,把日本栽培极广的粳稻称为“日本型”。自此,籼稻和粳稻在国际上就一直沿用此命名。然而,中国科学家对代表了全球水稻种质约95%多样性的核心种质的3010株水稻的基因组研究表明,这种命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结果,中国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要求恢复使用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在化石证据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植物考古学家日前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在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的荷花山遗址中找到了距今1万多年的野生稻存在以及逐渐被驯化的证据,从土壤剖面中提取的植硅体来自一些野生稻叶片和稻壳。研究人员再次认定,水稻的起源和驯化是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在中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东亚近邻国家。3000多年前,中国水稻传至朝鲜、日本。到了汉代,中国粳稻传到菲律宾。公元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但是,这与水稻基因组研究的结果有差异——中国研究人员从基因组获得的证据则提出,无论是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研究人员对来自全球的3010株水稻的基因组测序后,发现亚洲栽培稻品种间存在9万个微细结构变异,同时发现了1.2万个全长新基因和数千个不完整的新基因。研究人员再次挑选出453份测序深度较高的水稻样本,分析核心基因家族和分散式基因家族,得出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的假说。
显然,未来需要对这两种证据进行整合,同时补充证据,才能得出更可靠和令人信服的结论。
(摘编自张田勘《基因和化石结合探寻水稻起源》,《光明日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联合研究组顺利完成了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获得国内外广泛赞誉,《科学》杂志对此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B.“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是中国主导的国际科研协作成果,将推动水稻规模化基因发掘和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有利于新品种的培育。
C.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黎志康认为,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只是一个开端,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取得新的成就并运用到育种实践中。
D.中国科学家对基本可以代表全球水稻种质的3010株水稻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水稻的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的。
9.下列关于“中国水稻研究走向卓越”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面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一大批学者为了国家需求决心投入水稻研究,为我国水稻研究取得成绩奠定了基础。
B.水稻具有基因组较小和容易转化等自身的一些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加入研究行列,科学家群体扩大,壮大了水稻研究的力量。
C.水稻育种家负责培育新品种,基础研究者负责了解作物机理,在各有侧重的研究基础上有机结合,推动了水稻研究更上一层楼。
D.我国的专家学者在基础研究领域很有科研耐心,强调基础研究,注重积累,花费时间较多,也不强调应用和产业化目标。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参与“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到主导国际16家单位完成水稻研究重大成果,表明中国的水稻研究已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B.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等人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水稻的起源、基因、分类和进化规律有了全新认识,恢复了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
C.中国科学院的考古学家们在浙江龙游荷花山遗址发现的距今1万多年的野生稻叶片和稻壳,有利于证明我国是水稻起源地和驯化地。
D.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依然是世界水稻研究面临的课题。
11.为什么中国要夺回对水稻命名的话语权?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2.以上三则材料中,《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内容各侧重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四、写作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美,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自然选择。……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朱光潜《无言之美》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宋·戴复古《寄兴》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综合理解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实践,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3.C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重点,辨明情境;其次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解答语句补写题,需要联系前后文。
1.第一空,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大。语境中说的是动物迁徙场面很盛大,两个词都适用。第二空,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文中说“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所以是“不是随遇而安”。第三空,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语境中说的是科学家努力探究,应选用“全力以赴”。第四空,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语境中说的是动物迁徙的秘密,它们的故事具有的特点,应选用“引人入胜”。
故答案为:B。
2.分析画横线句,可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发现句子的问题。“它们”是主语,“利用”“获得”是谓语,“嗅觉和听觉”“方向”是宾语,“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是状语,“特殊的”是定语。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存在问题,“以……为参照”和“通过……”句式杂糅;“获得”和“方向”动宾不搭配。那么,就可以联系上下文确定此处的意思,然后对句子进行修改。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D两项没有解决句式的问题,C项“辨析方向”不搭配,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3.本题从上下文来看,上文是“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下文是“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A、C两项紧承上文“迁徙”又与下文“它们”照应,表达更连贯,排除B、D两项。从句式来说,A项是被动句,C项是主动句,而方向感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被动获得的。
故答案为:C。
4.【答案】①将标题中的“启示”改为“启事”或“公告”;②两处《中国天气网》都应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③将第一个“提高”改为“普及”;④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⑤将“务必”删掉。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的文字是“启事”。“中国天气网”不是书名,只是网站名,应该用双引号。“提高”与“常识”不搭配,应将“提高”改为“普及”。“自本网200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语序不当,应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请务必踊跃投稿”中“务必”语气强硬,使用不得体,将“务必”删掉。
故答案为:①将标题中的“启示”改为“启事”或“公告”;②两处《中国天气网》都应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③将第一个“提高”改为“普及”;④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⑤将“务必”删掉。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而言属于语言运用中的得体角度,这类题较之选择题有一定难度,除了会判断语病,还得修改好,需要综合能力。从语病、简明、连贯、得体角度考虑。首先判断要准确,动小手术(增、删、调、换),不改变原意,答案表述要规范,注意审题,不要把正确的改为错误的。
【答案】5.D
6.C
7.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倾向,但是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达尔文因此想到了生存斗争。②繁殖过度引起的生存斗争。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呢?达尔文用遗传和变异来进行解释。③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但哪些变异可以遗传呢?达尔文用适者生存来进行解释。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5. D 这一项属于用进废退的观点,不属于自然选择的观点。
故答案为: D 。
6.C 谈的是“用进废退”和遗传问题。
故答案为: C 。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答案】8.D
9.D
10.B
11.①日本学者“印度型”“日本型”的命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②水稻的起源和驯化是在中国进行的,水稻的推广种植是由中国传到其他国家的。③《科技日报》侧重报道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领先世界,并分析了原因;《经济日报》侧重报道中国主导国际16家单位共同完成“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成果及其意义;《光明日报》侧重报道中国研究人员从基因和化石两方面探寻水稻起源。
12.材料一指出中国的水稻研究领先世界,并用较多篇幅对“中国的水稻研究是如何走向卓越的”进行分析,可见《科技日报》侧重报道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领先世界的事实及其原因。材料二第一段介绍新闻事实,第二段介绍意义,侧重报道的是中国主导国际16家单位共同完成“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成果及其意义。材料三主要介绍了中国研究人员在基因和化石两方面的研究,侧重报道的是中国研究人员从基因和化石两方面探寻水稻起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4)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归纳总结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我们要清楚各则材料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找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根据题干进行信息归纳、要点总结,逐条列出答案即可。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从而确定水稻的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的”是错误的,由原文“根据研究结果,中国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可知,只是“首次提出”,并不是确定的结论。
故答案为:D。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也不强调应用和产业化目标”是错误的,由原文“不宜片面强调应用和产业化目标”可知,是不应该片面强调应用和产业化目标,而不是不强调。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B.“恢复了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是错误的,由原文“中国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要求恢复使用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可知,材料只是说中国研究人员“要求恢复使用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并未说结果如何。
故答案为:B。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1928年,日本学者加藤茂范通过杂交等手段发现了籼稻和粳稻的区别。当时,加藤把籼稻称为‘印度型’,把日本栽培极广的粳稻称为‘日本型’。自此,籼稻和粳稻在国际上就一直沿用命名至今。然而中国科学家对代表了全球水稻种质约95%多样性的核心种质的3010株水稻的基因组研究表明,这种命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结果,中国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要求恢复使用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可知,日本学者“印度型”“日本型”的命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
由原文“在化石证据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植物考古学家日前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在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的荷花山遗址中找到了距今1万多年前野生稻存在以及逐渐被驯化的证据,从土壤剖面中提取的植硅体来自一些野生稻叶片和稻壳。研究人员再次认定,水稻的起源和驯化是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在中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东亚近邻国家”可知,水稻的起源和驯化是在中国进行的,水稻的推广种植是由中国传到其他国家的。
1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材料一指出中国的水稻研究领先世界,并用较多篇幅对“中国的水稻研究是如何走向卓越”进行分析,可见《人民日报》侧重报道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领先世界的事实及其原因。
材料二第一段介绍新闻事实,第二段介绍意义,侧重报道的是中国主导国际16家单位共同完成“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成果及其意义。
材料三主要介绍了中国研究人员在基因和化石两方面的研究,侧重报道的是中国研究人员从基因和化石两方面探寻水稻起源。
13.【答案】【参考例文】
世间完美与缺陷共存
朱光潜先生说:“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
昙花虽美,却只绽放一夜;牡丹虽美,却华而不实;维纳斯虽美,却没有双臂。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完美与缺陷往往共存。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完美,而伴随他一生的却是一个又一个遗憾,一个又一个缺陷。完美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理想的寄托点,然而理想中的完美往往有些虚无飘渺,只有缺陷才是真实的。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也有雷电轰鸣,狂风怒吼。有美丽怡人的夏威夷,风光无限的威尼斯,也有冰天雪地的两极,不断喷发的火山,惊心动魄的海啸和地震。完美总是与缺陷共存。
也许会有人说:“世界并不完美,多么令人遗撼!”而我要说:“世界因缺陷而美丽!”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天地不分,浑沌一团,好似无懈可击,而正是盘古那一斧辟出的缺陷,才辟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女娲补天时,尚有一块没有补全,而正是因为这一缺陷,让大地有了四季之分和风雪雷电;大地东倾,应该也是个缺陷,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缺陷,才有了百川入海,泉水叮咚,江河瀑布,才有了孔夫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才有了“奔流到海不复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同样,昙花正是因为短暂的开放,才显得美妙绝伦。是的,世界因缺陷而美丽!
人的一生也一样。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的、或大或小的缺陷。“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葬花是何等的凄凉。然而正是因为那“花飞花谢飞满天”的景象和黛玉的悲剧,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感人形象;贝多芬耳聋之后,音乐创作有了质的飞越,谱写出了《命运交响曲》这样的音乐经典;英国的海伦、中国的江梦南,她们都有先天带来的残疾,而她们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依靠自己的顽强意志奋斗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们的身体是残缺的,而她们的心灵、她们的精神是完美的。她们的人生因缺陷而美丽,因缺陷而辉煌!
正如朱光潜所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无论是个人还是世界,有缺陷是常态,并不可怕。相反,缺陷是我们不断向上的动力,为了追求完美,我们不断努力弥补缺陷,才有了日渐完善的品格,才有了不断完美的世界。
朋友,让我们正视缺陷,树立起理想中的完美,并为之不懈努力吧!
【解析】【分析】材料引用三则名言。第一句选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一句话意在说明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为了不断优化物种,实现自然的美,第二句则说明自然界并不完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我们要不断优化自身,以接近完美;缺陷的存在才给了我们不断进步、优化的空间。
第二句选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本段文字观点比较明确,就是阐述缺陷与完美的辩证关系。世界因为缺陷的存在才完美,缺陷为趋向完美提供了空间,提供了希望,提供了可能。
第三句选自宋朝戴复古的诗,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在说明再美好的事物也是存在缺陷的,因此,不要求全责备。
综合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立意,要辩证看待缺陷与美的关系,事物因残缺而显得真实而完美,缺陷为趋向于完美提供了空间和希望。
行文构思时,以“世间完美与缺陷共存”为中心论点展开论证,首先引用朱光潜先生的名言入题,引出完美与缺陷共存的观点;然后通过类比论证,以自然界的事物为例说明世间的美好与缺陷同在,说明有缺陷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接下来由自然联系到人生,人生不可能完美,但可以追寻精神和思想的完美;最后论述如何看待缺陷,论述缺陷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可得出人生因缺陷而完美的认识。
立意:
1.缺陷让世界更完美。
2.缺陷也是一种美。
3.让缺陷成就完美。
4.世间完美与缺陷共存。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立意,即确立中心,写作中巧妙地利用好材料。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写作时可引用材料中的事例或名言来叙述,这样可以避免脱离材料主题,避免跑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