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慈母情深》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9: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慈母情深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仔细读这一段话,你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怎么样?
第7自然段: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仔细读这一段话,你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怎么样?
第7自然段:
矮小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仔细读这一段话,你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怎么样?
第7自然段:

什么样的描写让你们有这样的感受?聚焦这段文字,对于作者的写法你有什么发现?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第7自然段:
反复写法能够让感情更丰富
这就是慈母的心,这就是慈母的情。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场景越压抑,越闷热,越嘈杂,就越能体现——“慈母情深”。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外貌描写
第16自然段: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瘦弱、辛劳
外貌描写
第16自然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背直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背?
转过身来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脸?
母亲的眼睛望着“我”,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眼睛?
动作、神态描写
第19自然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第19自然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比较体会:把课文中三个“我的母亲”去掉前两个,比较着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体会?
“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母子之间一问一答特别简短,读完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迟疑和懊悔
第20-28自然段: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家境贫寒
龟裂的手指
钱来得不容易及母亲的过度操劳


说明母亲很珍惜这为数不多的钱
第29自然段: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写出母亲对儿子读书的支持,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
通情达理
语言描写

资料:
那个年代生活贫困。母亲每月工资只有二十七元,学生的学费是三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来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豆腐要吃三顿,舍不得吃炒菜。
细节描写
贫苦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动作描写
第32自然段: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贫困、辛劳
动作描写
母亲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这样争分夺秒?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32自然段: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一个大人了该怎么对母亲?
第33-34自然段:
如何理解“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母亲挣钱那么不容易,家境那么困难,但她仍毫不犹豫地再次给钱让“我”买书,满足“我”强烈的读书愿望。“我”如果用那钱再买别的东西,实在是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那浓浓的爱子深情。
那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那天,我用这笔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然后又给我凑足了书钱。而我再不敢辜负母亲,于是……
那天,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后来,中国文坛便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梁晓声。
梁晓声,生于1949年,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获全国中篇小说奖。
作者简介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也就在那一天以后,我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零花钱,也就在那一年后,我有了几十本长篇小说。这,都是我自己挣钱买的。这是一个母亲给予一个儿子的力量。后来,我终于成了大作家。
——选自梁晓声的《母亲》
(1)孟子回想起孟母当初不惜三迁,为儿择邻处的事,鼻子一酸。
(2)孟郊看到“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这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令他鼻子一酸。
(3)张炜月第一次抱母亲,发现抢着干重活累活的母亲居然这么轻,这种一生任劳任怨的爱,令他鼻子一酸……
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分享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吧!
时代虽变,“母爱”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