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My family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题“My family”属于“人与自我”范畴,主题内容是“家庭与家庭生活”。 本单元由主情境图、对话、介绍、童谣、歌曲、故事等多类型语篇组成,主要内容为:以Amy和Zhang Peng两位新同学的视角,通过交流、询问、分享家庭照片等形式认识和了解同学的家人;Mike和Wu Binbin通过family tree和family photos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人。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教材人物的家庭成员,并从和谐的家庭场景、有趣的家庭照片、温馨的家庭环境、深情的歌曲中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美好,形成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积极情感。 本单元的核心语言主要围绕如何询问和了解朋友的家人,如:Who’s that man/ woman/ boy/... Is he/ she your ... 以及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人,如:I’m ... Look! This is my ... 据此提炼本单元大概念:I love my family. I can introduce my family.
二、学情分析
“家庭”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三年级的学生对家庭成员有一定的经验认知,乐于交流该话题。三上不同单元中曾出现过Sarah’s father, mother, brother和Mike’s father的人物形象,学生有一定的印象。但学生还不具备用英语询问他人家庭成员和介绍自己家人的能力,对教材其他主要人物的家庭成员也并不了解,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建构和提升家庭认知、发展话题的谈论能力和主题语篇的阅读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语篇 课时子主题
学生经过本单元学习后,能够: 1.了解和认识教材主要人物的家庭成员,主要是:Chen Jie’s family, Sarah’s family, Mike’s family 和Wu Binbin’s family. 2.运用句型Who’s that man/ woman/ boy/ girl/... 询问和认识朋友的家庭成员。 3.运用语言支架Hi, I’m ... Look! This is my ...较完整地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4.感受家庭的温馨,形成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积极情感和意识。 5.了解元音字母Ee的发音并认读和书写相关单词。 Part A Let’s talk Chen Jie’s family
Part A Let’s learn Sarah’s family
Part A Let’s spell Sound of letter Ee
Part B Let’s talk Sarah’s family photos
Part B Let’s learn Mike’s family
Part B Read and write Wu Binbin’s family
四、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能力 1.认读和运用本单元关于家庭成员类的重点词汇如father(dad) 等。 2.理解和运用本单元核心句型Who’s that ... Is he/she your ... 来询问和认识朋友的家人,用This is my ... 来介绍自己的家人。 3.了解元音字母Ee的发音并认读和书写相关词汇如ten, pen, leg, red等。 4.有感情地吟唱chant、演唱歌曲I love my family。
文化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思维品质 1.通过图片和语境推断人物关系。 2.通过录音和图片判断人物的家庭构成、给图片编号。 3.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和判断是哪个人物的家庭,表达个人观点。
学习能力 1.乐于倾听、观察、学习和模仿。 2.乐于交流,能运用所学语言积极主动地询问和认识朋友的家人。 3.乐于表达,能运用所学语言积极主动地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
Unit 2 My family! Part A Let’s learn课时设计
一、课时教学材料分析:
1. 语篇的主题与内容是什么?(What ) 主题语境:人与自我——个人生活。 内容:Zhang Peng在和Sarah一起找复活节彩蛋的过程中看到了Sarah的家人,通过询问了解了他们的关系。 2. 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Why ) 本课通过Sarah和Zhang Peng的对话,认识Sarah的家人,了解到Sarah家人不同的外貌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加对自己家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感受家庭成员间的和谐、温馨,并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复活节的节日文化。 3. 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How ) 该语篇是由一个小对话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语篇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呈现了该课的核心语言,如:Who’s that woman She’s my … Who’s that man He’s my …等。
二、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话题为My family,以Sarah和Zhang Peng的讨论为线索开展语言学习活动。教师通过挖掘对话发生的背景、对话发生的过程,呈现meet Sarah’s family in the park的对话语境,并在这一语境中教学词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词汇的音和形,更加关注其内涵,引导学生开展词汇的深度学习。在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的基础上,为了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和正确使用,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语音规则,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教学内容确定
四、教学目标定位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 能够听、说、认读有关家庭成员的词汇并介绍自己的家人;(学习理解) 2. 能够在情境中询问他人的家庭成员并介绍自己的家人;(应用实践) 3. 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温馨,培养学生爱家庭、爱家人的积极情感。 4. 能够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点,并创编一首小诗;(迁移创新)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的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词汇】 man, father, woman, mother, brother, boy 【核心句型】 Who’s that man/woman He’s/She’s my ...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家庭成员的词汇:father/dad, mother/mum, man, woman 2. 能够在情景中结合上述词汇及句型:Who’s that man/woman He’s/She’s my ... 询问他人的家庭成员并介绍自己的家人。 【难点】 能够在情景中结合上述词汇及句型:Who’s that man/woman He’s/ She’s my ... 询问他人的家庭成员并介绍自己的家人。
六、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1. 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对话中核心:father/dad, mother/mum, man, woman;(学习理解) 1. Watch and sing 学生观看Family Song 歌曲,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并思考:What’s the song about 学生观看后进行回答。 教师带动学生一起边听边唱,活跃课堂氛围,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思考进行逻辑判断,锻炼了逻辑分析与思考能力。
2. Look and say PPT通过放映的形式分别展示三户家庭。学生快速反应出Whose family is it 学生能够说出:Amy’s family; John’s family; Sarah’s family。
3. Observe and say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片,逐一解读图片。 Where are they They’re in the park. Who’s this boy He’s Zhang Peng. 教师观察学生对课文情境的掌握与理解。
4. Listen, tick and answer (1)学生由Sarah’s family的图片展开学习。 Zhang Peng: Who’s that woman 学生观察图片,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Sarah的回答。 Sarah: She’s my father. 学生根据图片学习句子和单词: Who’s that man She’s my father./ She’s my dad. 感知并说一说句子:He’s tall/handsome.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并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应的评价与反馈。
(2)学生学习主情境图中的第二个人物。 Zhang Peng: Who’s that woman 学生观察图片,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Sarah的回答。 Sarah: She’s my mother. 感知并说一说句子:She’s thin/beautiful. 学习:that (那个)表示远处的事物; woman(成年女子) 有了前面的铺垫和输入,学生看到这幅情境图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本课时的主要句子:Who’s that woman
(3)学生学习主情境图中的第三个人物。 Zhang Peng: Who’s that 学习单词brother,会说句子。 Sarah: He’s my brother. 感知句子:He’s small/cute.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对句子的理解,句子中的词汇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教授,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和理解句子。
5. Think and say 学生深度挖掘图片信息并进行思考:What are they doing 能感知到:They are picking up rubbish.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感。 教师学生对图片进行深度挖掘与思考,帮助学生能对文本信息有更好的探究与了解。
6. Listen and imitate 学生聆听Let’s learn音频,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教师注意学生单词发音的语音语调及准确性。
设计意图: 1. 通过猜测人物,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迅速进入英语课堂。 2. 通过观察图片,引入家庭,并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3. 由Who’s 引导的本课重点句型谈论图片,在话题谈论中逐步呈现语言,训练语言。一个一个人物的学习,降低了新语言学习的梯度,做到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初步的语言输出。该环节的学习,不但对新句子和单词进行了学习、理解和运用,同时也为Let’s chant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2. 能够在情景中结合上述词汇及句型: Who’s that man/woman He’s/ She’s my ...;(应用实践) 6. Role-play 学生进行Pair work 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词汇及对话。
7. Look and say 学生看图片快速的说出图片上的是man or woman 教师检查学生是否能运用本节课所学新知进行描述。
8. Make dialogues 呈现三组动画人物家庭,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扮演对话。 教师检查学生是否能运用本节课所学新知进行对话。
9. Act and say 学生演一演,说一说。PPT呈现Sarah’s family,学生阅读小短文,根据提示补充单词。 用同样的方式呈现Amy’s family,阅读小短文,让学生根据提示补充单词,这篇小短文更丰富。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意义地进行运用与操练。帮助、引导学生能够将会说的句子拉长。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运用一些形容词进行描述,进行分级操练。
10. Let’s introduce 学生能够以自身家庭为例,进行介绍。Look! This is my family. Look at this man. He’s my ______. Look at this woman. She’s my _____. This boy is my _____. This girl is my _____. ... I love my family! 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在介绍自己的家庭,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家人的外貌特点。 教师让学生尝试拓展对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事鼓励能力强的学生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词汇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 1. 通过同桌合作,教师示范理解单词tha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话,掌握单词。 2. 学生在猜测的游戏的过程中巩固单词。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运用目标句型和单词的熟练程度。 3. 通过看图读词的活动,检测学生对目标词汇的认读。同时强化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特别是第2篇小短文复现出更多的家庭成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能够通过学习将所学语言、语用知识结合自身实际生活来操作运用。
3. 能够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点,并创造一首小诗。(迁移创新) 11. Look and answer 课件呈现chant,学生整体感知chant。了解chant内容,理解外貌特点的词汇。 教师鼓励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获取更多信息,尝试拓展相关外貌特点词汇。
12. Watch and chant 播放视频,学生看视频跟着chant。
13. Make a new chant 学生通过运用本课所学,并结合自身实际创编一首new chant. The man is the ______— ___ ___ ___. The woman is the ______—___ ___ ___. That’s the ______— ___ ___ ___. They are a family, one and all. 学有余力的小朋友将chant延长,更丰富和完整的进行创编。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给一些word bank帮助学生完成chant.
14. Good to know 呈现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人、介绍家长,培养对家人的关爱,认同感。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提升学生对家庭的认同感。
设计意图: 能够通过将所学语言、语用知识结合自身实际生活来操作运用,完成创编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人、介绍家长,培养对家人的关爱,认同感。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设计
Need to do: 1. Read the words and say the chant. 2. Make a new chant to describe your family. Choose to do: 1. Introduce and describe your family members to your friends. 2. Do you know other words of family members Tell us next class.
九、板书设计
Unit 2 My family Part A Let’s learn —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dad. —Who’s that woman —She’s my mother/m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