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泥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青蛙卖泥塘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22: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阅读学习方法;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指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青蛙根据小动物们指出的问题,一次又一次的改造烂泥塘,最后烂泥塘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卖、烂”等 14个生字。会写 10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在现实情境中感受语文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2)难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述了青蛙觉得自己的泥塘不怎么样,就想把它卖掉。在卖泥塘的过程中,认真听取每一位来买泥塘的顾客的意见,最后把泥塘建设得非常漂亮,连自己都舍不得卖掉泥塘了。故事篇幅较长,但条理清晰,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劳动和勇于改变的意义。这篇课文内容浅显,语言活泼优美,适合学生积累词句。故事情节非常有趣,适合学生朗读表演。要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抓住课文中的词句展开想象,把课文中的内容同生活联系在一起,明白这些建议和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密不可分。课文共有 12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第一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青蛙想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青蛙竖起了卖泥塘的牌子,吆喝着“卖泥塘”,小动物来卖泥塘,但是都没有买,为了卖掉烂泥塘,青蛙按照小动物提的意见不断改造烂泥塘,把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第十二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青蛙不再卖泥塘了。课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结构是相同的: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谁来了,然后是老牛,野鸭指出泥塘存在的问题后离开,最后写青蛙改造泥塘。这两次卖泥塘,写的比较具体,老牛,野鸭具体说了什么话,青蛙听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都有清楚的交代。从青蛙第三次卖泥塘开始,行文出现了变化,只列举了哪些小动物指出了什么问题,此后青蛙对泥塘的多次改造也是一笔带过。最后,青蛙又一次叫卖泥塘时,对改造好的泥塘的介绍具体而生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怎样将一个地方或一样东西打扮得更加漂亮,并学习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出来。不仅能感动他人,连自己也被感动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老师从森林里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看看他是谁呢?你们认识他吗?(贴青蛙板画)对,是青蛙。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他今天可不是来捉害虫的,那他来干什么呢?(卖泥塘)是的,他要来卖泥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童话故事。
2、板书课题。
(1)看到这个卖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出示生字卡)
生:十+买=卖
(2) 指导书写“卖”字。
3、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
①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②谁来买青蛙的泥塘呢?
③青蛙的泥塘卖出去了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你轻轻打开课本,读书之前,请看读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带拼音生词。
①自读
②小老师,带拼音拼读。
3、去掉拼音认读。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青蛙已经在等着我们了!青蛙好好的住在泥塘里,他为什么要卖掉泥塘搬到城里去住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 1自然段,边读边找出答案。(课件出示)
2、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指生答)
(1)青蛙住在哪儿?(贴字卡烂泥塘)住在烂泥塘里,青蛙觉不怎么样
(2)那烂泥塘是什么样子的呢?(简笔画烂泥塘)(齐读)
3、是呀,住在这样烂泥塘里真不怎么样,于是我们的主人公青蛙决定卖泥塘。说干就干,青蛙先在泥塘旁边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然后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出示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1)指导多音字“喝”。
(2)拓展:怎么“吆喝”。
4、青蛙的吆喝引来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呢。请看学习提示,默读课文 3-10自然段,找找哪些动物准备来买青蛙的泥塘?边读边圈画出小动物们的名字。
5、那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准备来买青蛙的泥塘?(指名回答,顺次呈现动物图: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
6、来了这么多顾客,那青蛙的泥塘卖出去了吗?(没有)为什么呢?我们先来听听老牛是怎么说的吧。谁来读读这段话(指生答)
(1)老牛是怎么说的,谁来回答?(指生答,出示老牛说的话)那老牛喜欢这个泥塘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 1:喜欢,可以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这是老牛喜欢它的原因,也是泥塘的优点。有没有不同意见呢?(生不喜欢,没有草)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这是泥塘的缺点。
(2)同学们,老牛走路是慢悠悠的,说话也一定是-----慢悠悠的。(师生配合读)
(3)要是加上动作和表情,你可能会读得更加好,谁想来试试?
(4)老牛们,把我们的建议再和青蛙说一遍吧。师引读: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
7、师:老牛没有买泥塘,摇摇尾巴走了。听了老牛的话,青蛙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青蛙怎样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青蛙怎样做的句子。开始读吧~
(1)青蛙是怎样想的?指生答
(2)青蛙又是怎样做的?指生答
8、经过青蛙的努力,到了春天会怎么样?“绿茵茵”的小草是什么样的?
9、这一次,谁又来了?(野鸭)谁来读野鸭的话?(指生读、配合读)
10、野鸭没有买泥塘,拍拍翅膀飞走了。那青蛙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自由读课文第 8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青蛙怎样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青蛙怎样做的句子。
11、这一次青蛙的吆喝声吸引来很多小动物,听听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 10自然段,画出小动物们提出的意见。
(1)指生交流:同学们,他们画得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鸟觉得少了点——树,蝴蝶认为少了点——花,小兔觉得缺一条——路,小猴认为少了一所——房子。小狐狸也来,他喜欢什么,又会说什么呢?
(2)(小组合作)小动物们提了这么多的意见,那你们能不能像老牛和野鸭那样,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再把小动物们的话说一说吗?
现在在小组内试着说一说吧(出示老牛和野鸭的话)表演课文:同学们提的建议都很棒!能让烂泥塘变得更加美丽。现在我们来分角色,加上动作来演一演整个故事,哪些同学愿意来为我们大家表演表演。
老师读旁白,小演员们准备好了,观众们你们要认真听,仔细看,能做到吗(学生表演)小小剧场开始啦,在美丽而神奇的动物世界里,青蛙住在烂泥塘里,它觉得那里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于是,青蛙开始大声吆喝:“......”一头老牛慢悠悠地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老牛没有卖泥塘,说完慢悠悠地走了。青蛙又吆喝起来:“...”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野鸭没有买泥塘,拍拍翅膀飞走了。青蛙继续吆喝起来:“......”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小鸟飞来说“......”............青蛙的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它在泥塘旁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
12、青蛙卖泥塘的故事还再继续。青蛙听了小动物们的建议,他做了什么呢?完成画作(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子)。
13、泥塘变得更加美丽了。听,青蛙又开始吆喝了,看屏幕,咱们一起读——第 11自然段。
14、这么美丽的地方,青蛙还想卖吗?为什么?
(生答:他发现泥塘现在变得很漂亮)是啊,小青蛙听取了别人的建议,经过自己的努力,把曾经的烂泥塘变成了一个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因此,青蛙不再卖泥塘了。同学们,我们也要像青蛙一样,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四、推荐阅读
泥塘的烦恼解决了,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
《青蛙卖泥塘》评测练习
一、 读拼音,写生字。
wā quán
1、青( )跑到山里去找( )水。
mài bān
2、青蛙想把泥塘( )掉,换一些钱( )到城里住。
二、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1、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
2、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三、 回顾课文,思考问题。
后来,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是( )
A. 泥塘边有树、花、草 B. 泥塘引来了泉水
C. 泥塘有道路通到城里 D.青蛙逐渐改善了泥塘周围的环境
《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了动物们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一、注重讲读训练,达到从感悟到积累。
本节课的设计紧扣新课程的观念,我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予以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采用师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角色朗、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还通过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理解中读,在感悟中读,达到对语言的感知,感悟和积累。
二、创设情境,培养说话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例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时,学生的吆喝不到位,我结合生活的场景,联系生活实际要学生,再让他们大声吆喝,有了生活资源的经验理解,孩子们吆喝就不再胆怯和不自信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结合起来。
三、强化语言积累,发展学生语言。
语文教学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对于处于低年段的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更应重点应用语言教学,重在言语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