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学校 (编号10)
学生班级 学号 小组 姓名
主编
审核
主讲
课题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力、结果、意义;掌握中共成立的时间、代表、内容和意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课文和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探索其对于中共诞生所起的作用;并要求学生构建宏观知识结构。
3.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貎焕然一新。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
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笔记】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一、五四爱国运动
1.背景:
2.过程: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
时间: 地点: 主力:
口号: (略)
(2)第二阶段
时间: 地点: 主力:
3.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
4、意义:五四运动是 ,是中国 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
1、召开的时间: 地点:
主要代表:
2、主要内容:通过了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从此,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3、意义:中共的诞生是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探究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探究二: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探究点三: 习近平于2014年5月4日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习总书记的谈话中提到了五四精神,你认为五四精神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
探究点四: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他会被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探究点五: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归纳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消化)
第10课 五四运动和中共的成立
五四运动
背景
过程
前期(时、地、主力)
后期(时、地、主力)
结果
意义
中共的成立——“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代表
2、主要内容
3、意义
※课堂训练
1. 1919年,上海各界人士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人们的“心思”都去关注下列哪一事件(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D. 中共一大的召开
2.“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和每年一度的青年节是为了纪念( )
A.虎门销烟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八一南昌起义
3.以下人物中,没有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
A.毛泽东 B.董必武 C.李达 D.陈独秀
4.以下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取消二十一条”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右图是l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6.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 )
A.“自强”“求富”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打倒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伟大的意义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使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9.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一次会议的情形?会议是在哪一次战争后召开的?中国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除了顾维钧等外交家的努力外,主要是当时国内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成的?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近代以来,山东屡受日本侵略,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一次战役发生在山东?
(3)面对强权,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作探究解决;展示后教师点拨,深化
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检查、纠错。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讨论纠错,典例讲评。
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讲解答题方法,点拨纠错。
【反思质疑】
(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第10课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一、五四爱国运动
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 北京 主力: 学生
口号: (略)
(2)第二阶段
时间: 6月初 地点: 上海 主力: 工人
4、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
1、召开的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
主要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2、主要内容:通过了 党的纲领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选举 陈独秀 为中央局书记。从此,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3、意义:中共的诞生是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探究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提示】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很弱,正所谓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1教育网
探究点三:习总书记的谈话中提到了五四精神,你认为五四精神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五四精神的具体含义是指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探究点四: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他会被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提示】陈独秀率先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是主要领导人之一,影响深远。并且他在上海创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由于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影响,所以他没有参加中国一大,仍然被选为了中央局书记。
探究点五: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革命的领导力量变了,此后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革命的指导思想变了,此后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革命的前途变了,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的真正独立解放;革命的道路变了,由单纯依靠某一阶级进行革命转变为通过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革命,实行全民族的革命;对国情的认识变了,由过去照搬某些国外经验,逐步转变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21cnjy.com
※课堂训练
1. C 2.B 3.D 4.B 5.B 6.B 7.D 8.D 21·cn·jy·com
9.请回答:(1)【提示】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
(2)【提示】威海卫战役 (3)【提示】落后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