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 太空一日
【导学目的要求】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导学重点难点】
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
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
【导学方法时间】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2.二课时。
一、预习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1.写作背景及作者
①背景链接:
②作者名片:
2.为下列黑体字注音。
炽热(chì) 俯瞰(kàn) 稠密(chóu) 烧灼(zhuó)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A.炽热 轮廓 千均重负 B.模拟 遨游 五脏六腑
C.严谨 稠密 耐人寻味 D.概率 烧灼 惊心动魄
3.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有什么心理活动或举动?在文中用横线和波浪线标出相关语句。
(详见下文“三、探究问题 体会精神1”)
二、浏览课文,把握内容
火箭发射:
在太空中:
飞船返回:
三、探究问题,体会精神
1.第一部分说到“意外出现了”。通读全文,说说作者遇到了哪些意外?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教材“思考探究”一)
明确:飞船起飞时发生共振(心理见第一部分9~11段中);出现神秘的敲击声(举动见第三部分第8段);飞船返回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见第四部分8、12段)。
2.阅读第一部分,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
3.第二部分“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心情: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
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4.作者在第三部分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教材“思考探究”二)
明确:①“我”详细描述了共振令人难受的过程。②“我”没有看到长城。③仔细辨听神秘的敲击声,没有确认就不签字。④在飞船中按照指令准确地操作。
5.结合课文,体会下面语句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明确: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看到杨利伟安然无恙时激动兴奋的心情。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明确: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对祖国和亲友的热爱。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
明确:表达了“我”回到地面的惊喜、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切。
四、理解主旨,说出写法
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作者通过叙述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表现了航天英雄的沉着冷静,体现了可贵的探险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篇。
五、课题小练
阅读课文《神秘的敲击声》,回答下列问题。
1.选段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简要交代写作内容。
2.选段写了哪些突发的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映是怎样的?
答:(详见上文“三、探究问题 体会精神1”)
3.回到地面后作者报告这些情况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答:汇报了。从技术人员反复试验来找原因可以看出。
4.从选段中反映出作者的哪些品质?
答: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
六、课堂小结
本文写作者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员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再辅以小标题的方式使全文思路清晰而各有侧重,于平实的记叙中既让我们了解太空一日为人所不知的细节,也让我们有惊心动魄之处,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飞船起飞的过程及作者的感受,小标题就吸引眼球,“意外出现了”,不仅让“作者几乎难以承受”,让“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也让读者为之揪心。
“我看到了什么”,既写见到了什么,也写没有见到了长城,表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神秘的敲击声”写出了船行过程中的未解之谜。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写出回归过程的惊险。
作者的叙述虽然平实,但写出了鲜为人知的内容,又写出了自己细致的观察、真切的体验,据有很强的可读性。
七、作业安排
1.完成语文练习册本课作业。
2.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
八、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