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学校 (编号12)
学生班级 学号 小组 姓名
主编
审核
主讲
课题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斗争必须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学习重点】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学习难点】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笔记】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一、南昌起义
1、背景: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血腥的屠杀政策,革命处于低潮
2、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南昌
人物: 、 、 等。
3、结果:失败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 ,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秋收起义
1、时间、地点和领导人
时间:1927年9月 地点: 领导人:
2、结果:进攻失利,起义军损失惨重。
3、重要决策:
(1)起义军进攻失利后,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 ,改向 进军。
(2) ,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基础。
(3)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三、井冈山会师
1、时间: 年4月
2、会师队伍: 、 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起义的农民武装和毛泽东领导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
3、决议:会师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 , 任军长, 任党代表。
4、意义: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的意义
它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探究一: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 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探究二: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探究三:毛泽东为什么要选择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归纳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消化)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2.时间、地点、人物
3.结果
4.影响
二、秋收起义
1.时间、地点、人物
2.结果
3.重大决策
三、井冈山会师
1.时间、地点
2.会师队伍
3.意义
四、起义的影响
※课堂训练
一、巩固基础
1.央视的《开心辞典》中有一题,提示了以下关健词:1927、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枪,它是指( )
A.五四运动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团大战
2. 李明参加暑期“红色之旅”活动,参观了“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方”并拍摄了一张照片(见下图)。由此判断,王老师到的地方是
A.井冈山 B.上海
C.南昌 D.延安
3.以下人物中,没有参加南昌起义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贺龙 D.朱德
4.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5.作为中国红色旅游区之一的井冈山,它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6. 今年暑假小明准备去江西参加以“革命摇篮,星火燎原”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了解的历史大事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井冈山会师 ③长征会师 ④中共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他们曾一度攻占了一些城镇,由于城市的敌人势力较强大,受到严重损失,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材料三: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 (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八一”历史至2015年有多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历史意义是什么?
(2). 材料一涉及到那几个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四军”是指哪支部队?“朱毛合”而“建四军”有什么奇功?
?
(3)从材料二、三看,毛泽东为什么要在农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温馨提示:从敌我力量对比、农村状况、井冈山的优势等方面分析)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材料(四)这首歌谣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学习红军身上的什么精神?
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作探究解决;展示后教师点拨,深化
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检查、纠错。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讨论纠错,典例讲评。
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讲解答题方法,点拨纠错。
【反思质疑】
(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一、南昌起义
1、背景: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血腥的屠杀政策,革命处于低潮
2、时间:1927年8月1日 地点:南昌
人物: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3、结果:失败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秋收起义
1、时间、地点和领导人
时间:1927年9月 地点:湘赣边界 领导人:毛泽东
3、重要决策:
(1)起义军进攻失利后,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农村进军。
(2)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基础。
(3)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会师队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起义的农民武装和毛泽东领导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
3、决议:会师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4、意义: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的意义
它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课堂训练
1.C 2.C 3.A 4.C 5.B 6.A
7.(1)【提示】88年;南昌起义;意义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提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进而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3) 【提示】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的农产品丰富,可以给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食;离大城市较远,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启发是革命斗争必须依据不同的斗争策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21教育网
(4) 【提示】说明了当时在井冈山的斗争生活非常艰苦。我们应该学习红军身上的艰苦奋斗,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