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第26~27课时)
【学习目标】
1.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理解文章思路,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2.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导学过程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沙砾( lì ) 山麓( lù ) 沟壑( hè ) 龟裂( jūn )2.收集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马克思: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莎士比亚: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鲁迅: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郭沫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富兰克林: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合作探究,质疑解惑】活动一:跳读,贴标题多媒体出示4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活动二:寻读,说过渡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举例:第5段,引出文章要说明的对象,表明下面将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7段,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第18段,总括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历程。第22段,承上,说明化石的作用;启下,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活动三:扫读,讲故事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5~29段,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 示例:如果砾石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活动四:说读,学写法 本文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示例: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课堂检测,学以致用】1.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答: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2.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答: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3.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试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答:强化了阳光、霜雪、风雨和岩石的敌对性,形象说明了岩石长期遭受的破坏。②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答:生动地描绘了这些自然力量势不可挡的威力,增强了它们的动感和目的性。③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答: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④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答:化静为动,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拓展延伸,博闻强技】讨论: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课后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练习册本课所有题目。【导学反思,自悟自励】 查阅字典,认读生字。搜索资料,收集名言。参加活动,解读课文;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题不在深,有心就行。小组点评,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