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短文两篇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短文两篇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18:2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短文两篇(第29~30课时)
【目的要求】
1.认识读书的好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习本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3.理解并积累文中精辟的句子。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2.理解并积累文中精辟的句子。
导学过程 导学方法
一课时(导学《谈读书》)【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我的积累 《谈读书》的作者培根是英国17世纪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不求甚解》的作者马南邨(原名邓拓)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2.我的检测(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狡黠(xiá) 诘难(jié) 咀嚼(jué) 咬文嚼字(jiáo) 要诀(jué) 滞碍(zhì) 睾肾(gāo) 豁然贯通(huò)(2)解释下列词语。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不求甚解: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3)文学常识填空。 《谈读书》的作者 培根 是 英 国17世纪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不求甚解》的作者 马南邨 (原名邓拓)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是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史学家、诗人和杂文作家,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质疑解难】一、整体感知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阐述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二、问题探究1.读书的目的有哪些?读书的偏向有哪些? 明确:①怡情,傅彩,长才。 ②费时过多,藻饰太盛,全凭条文断事。2.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观察。3.读书有哪些功效?读书有哪些方法? 明确:①塑造人的性格(正),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反)。②选读,浏览,通读,精读,读摘要。4.本文运用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①比喻论证(第5/14/15句);②对比论证(第1—4句、第13—17句);③举例论证(第16句);④归纳论证(第13句)。5.从文中选取并品味自己喜欢的句子。 明确:(略)【课堂检测,学以致用】阅读《谈读书》,完成下列各题。1.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答:书上的内容,也许对,也许错;对读者来说也许有用,也许无用。不加分析,全盘吸收,效果不会好。2.“读书使人充实……作文使人准确”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排比;这样写,句子整齐,造成一种气势,有力地证明了论点。3.“人之才智……除之”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句的论点。 答:比喻论证;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简述读书的正确目的、方法和作用。2.齐读文中精辟的句子。【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完成练习册本课你做得来的题目。 二课时(导学《不求甚解》)【知识回顾,温故知新】1.概述《谈读书》的内容。2.读书的方法有哪些?【合作探究,质疑解难】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 1 段 树靶子(摆出错误观点)第2~8段 做分析(具体阐述“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第 9 段 亮观点(强调书要反复阅读)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本文开始是怎样提出观点的?作者的态度怎样? 明确:①在摆出错误观点之后顺势提出。②不完全赞同。2.“不求甚解”最早见于谁的作品中?“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包含哪两方面内容?“不求甚解”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①(见第2段);②(见第3段);③(见第4段)。3.“不求甚解”意味着不认真读书吗?你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明确:①只是“观其大略”。②将它与精读、选读等方法结合起来。4.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阐述了读书也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道理。(列举诸葛亮与徐庶等人读书的例子,引用《英雄记钞》的文字,将诸葛亮与徐庶等人读书的方法做对比。)(课文还有道理论证,如末段。)5.比较两篇短文的不同。(教材“思考探究一”)课题论述角度写作方法论证方式语言风格谈读书读书的方方面面先提出观点,再做阐释说明。立论平易流畅,运用比喻、排比、类比,笔法灵活,语言精辟。不求甚解读书的具体方法一步步提出观点,作出阐释,得出结论。驳论,有破有立。平易亲切,娓娓而谈。【课堂检测,学以致用】阅读《不求甚解》,完成下列各题。1.作者批驳的论点是什么 答: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2.请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思路。 答:首先提出本段观点“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然后通过正反对比来论述好读书的益处,最后用陶渊明的事例进一步论述本段观点。3.阅读第四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答:一是读书的态度,要虚心不要骄傲自负(虚心的读书态度);二是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4.第六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答: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用诸葛亮“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取得更大成就的例子,有力地证明“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见首段)这一观点。5.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 为什么 示例一:赞同。一下子想要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这是不可能的;读书应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不求甚解),并认真反复阅读,才能真正读懂。示例二:不赞同。读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求甚解”实际上就是精读,强调的是读懂读透,这也是读书的一种方法。6.结合你的读书实践,谈谈学了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 答:(略)【拓展延伸,博闻强技】 请同学们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运用驳论,说一段话。【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完成练习册本课你未做完的题目。【导学反思,自悟自励】 查阅书网,积累知识。重点研读,捕捉信息;思考有得,交流发言。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教师巡查,指点迷津。思考讨论,代表发言。课文研读,答案做出。若遇障碍,务必求助。
教学补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