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无言之美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无言之美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18: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无言之美(第33~34课时)
【目的要求】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重点难点】
1.探讨作者层层阐述的思路,通过事例体会“无言之美”的意蕴。
2.用文学艺术中诸多实例领会“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导学过程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我的积累 朱光潜,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编著有《文艺心理学》等,译著有《歌德谈话录》等。2.我的检测(多媒体出示)(1)下列黑体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A.意蕴(yùn) 附丽(fù) 譬如(pì) 寂寥(liáo)B.颦眉(pín) 菩萨(pú) 狗吠(fèi) 顷刻(qīn)C.幽美(yōu) 榆柳(yú) 擒住(qín) 怆然(chuàng)D.筋肉(jīn) 蛾眉(é) 谚语(yàn) 信手拈来(niān)(2)下列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A.缥缈无踪 铢两悉称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B.心旷神怡 轻描淡写 不舍昼夜 尽善尽美C.包罗尽致 闲情逸致 逝者如斯 金刚怒目D.目不忍睹 难能可贵 挣扎呼号 信手沾来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质疑解难】一、整体感知1.找出文章要探讨的话题,以及文中最能表达观点的句子。 明确:①无言。②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2.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明确: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 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 → 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之美来论证 → 归纳出话越少说美感就越大深真的观点。(导入话题<1、2段>—提出问题<3~6段>—分析问题<7~12段>—得出结<13段>论)二、问题探究1.何为“无言之美” 明确:“无言”是注重含蓄,避免直露,易引发欣赏者想象的参与,体会更微妙更深广的内容。如此一来,体会到的美感也就更浓厚,更令人难忘。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 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①“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②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情绪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情绪意旨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情绪意旨也能达到美。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①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②举例论证。4.说说第3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明确:①运用道理论证,论述言不尽意的观点。②运用对比论证,阐述“言”与“意”的区别。③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地论述言不尽意的观点。【课堂检测,学以致用】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文章开头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说起,有什么作用? 答:引出“无言”的话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请概括说明第③段中作者认为“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的理由。 答:“言”是“达意”的手段,它固定,有迹象,散碎,有限;“意”是“言达”的目的,它多变,无踪,混整,无限;“言”不可能完全“达意”,只能述其大概。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答:首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的分析理解;其次,举例阐述美术作品追求言不尽意;最后得出结论:美术之美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4.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5.结合文章论述内容,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做到“无言之美”? 答:追求含蓄,避免直露,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情感意旨,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拓展延伸,博闻强技】 讨论: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请举例论证。【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完成练习册本课所有作业。【导学反思,自悟自励】 查阅书网,积累知识。台上现做,台下评改。结合文段,开启思维;与人交流,形成共识。代表发言,教师作结。启用思维,调用储存,确保完成。小组评阅,老师讲析,学生自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