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1.3人口合理容量(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上·浙江·高三浙江省新昌中学校联考期中)下图为西亚某国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该国环境人口容量较低。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文化
2.提升该国环境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人工降水 C.移民外迁 D.改善灌溉
【答案】1.B 2.D
【解析】1.材料表明西亚某国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国西部地区,该国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西南部,气候干旱;该国地形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形较为单一,A不符合;西部高原海拔较高受西南季风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水源充足,B正确;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C不符合;该国地处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文化相似度高,D不符合。故选B。
2.该国降水整体偏少且纬度低,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无法实施植树造林,A错误;该国晴朗天气日数多,云层薄云量少,不具备人工降水的条件,B错误;迁出人口不会提升该区域人口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与当地环境和资源有关,和人数无关),C错误;改善灌溉条件,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更加稳定,人口环境承载力提高,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以及政治、文化等。
(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资源、人口与环境承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
A.环境承载力、人口、资源 B.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
C.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资源、人口
4.关于图中甲、乙、丙及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之后生态环境趋于改善 B.N时期生态环境达最差
C.乙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甲 D.甲与乙呈负相关
【答案】3.B 4.C
【解析】3.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量逐渐下降,对应甲;当人口数量低于环境承载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环境承载力上升,但随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增大,当人口增长至超过环境承载力时,环境趋于恶化,环境承载力会迅速下降,因此乙为环境承载力,丙为人口。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根据上题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M之后人口数量超过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趋于恶化,A错误;N时期人口还远远超过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还会继续恶化,B错误;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C正确;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D错误。故选C。
【点睛】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其中环境承载力与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
(2023上·贵州·高三校联考期中)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内蒙古人口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又回升的变化过程,老年抚养比则是稳中有升。图示意内蒙古人口抚养比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5.2010年——2020年总抚养比升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少年儿童数量大 B.青壮年占比增加
C.老年抚养比变高 D.劳动力大量外出
6.近年来,图中抚养比的变化会导致当地( )
A.人口年龄中位数升高 B.劳动力数量严重短缺
C.幼儿园教师数量紧缺 D.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答案】5.C 6.A
【解析】5.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由图中2010年~2020年总抚养比升高、少儿抚养比基本变化不大、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且曲线斜率与总抚养比接近,可知2010年~2020年总抚养比升高的原因最可能是老年抚养比变高,C正确;少年儿童数量不等同于少儿抚养比,A错误;青壮年占比增加总抚养比会降低,B错误;材料未体现劳动力大量外出的信息,D错误。故选C。
6.由图文材料和上题可知,近年来,图中老年抚养比变高导致抚养比的在升高,即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当地人口年龄中位数升高,A正确;老年抚养比上升,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不是劳动力数量严重短缺,B错误;少儿抚养比变化不大,反映少年儿童占比变化不大,幼儿园教师数量不会紧缺,C错误;抚养比的变化对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学界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口抚养比比较低时,可为经济发展创造比较有利的人口条件。
(2023上·陕西榆林·高三校考阶段练习)据统计,某亚洲国家年龄超过65岁的劳动人口连续多年增加,占劳动人口总数的13.5%,65岁至69岁人群中50.3%仍在工作。2023年,该国将退休年龄定在60~75岁之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国最可能是( )
A.泰国 B.越南 C.日本 D.中国
8.与造成目前该国人口问题的原因关联性最小的是( )
A.社保制度完善 B.退休年龄延迟
C.生活质量提高 D.生育意愿较低
9.为提高该国人口容量,扩大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效果最明显的措施是( )
A.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B.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C.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规模 D.提高科技发展水平
【答案】7.C 8.B 9.D
【解析】7.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国退休年龄在60~75岁之间,且年龄超过65岁的劳动人口连续多年增加,说明该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应该为发达国家,故最可能是日本,C正确;泰国、越南、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相对不如日本严重,ABD错误。故选C。
8.退休年龄延迟是该国针对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其与造成该国人口问题的原因关联性最小,B正确;目前该国的人口问题是少子化和老龄化,随着生活质量提高,社保制度完善,死亡率降低,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会加重人口老龄化,AC错误;生育意愿较低会加剧少子化,进一步加剧老龄化,D错误。故选B。
9.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能增加对资源种类的利用,所以会扩大该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D正确;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对增大该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作用较小,A错误;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会降低该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B错误;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规模不符合日本社会现实,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正相关:自然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自然资源越贫乏,人口容量越小;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人口容量越小;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人口容量越小;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人均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人均消费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大。
(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2019年新疆城镇化率为51.87%,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区域地理环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1个县域城市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即区域人口累计百分比对应的土地面积累计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域( )
①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均匀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不均③城市空间分布集中④城市空间分布较分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域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最可能是( )
A.天山山地 B.塔里木盆地 C.阿尔泰山 D.准噶尔盆地
12.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域( )
A.城镇人口容量扩大 B.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C.农业人口大量剩余 D.城市竞争力明显减弱
【答案】10.C 11.D 12.A
【解析】1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即区域人口累计百分比对应的土地面积累计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域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先急剧升高后缓慢升高,斜率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域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相对集中,城市空间分布较分散,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所以选C。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城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最可能是准噶尔盆地,因为准噶尔盆地的水源比较充足,农业发达,人口密度大,D正确;天山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宜人类活动,A错误;塔里木盆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不适宜人类活动,B错误;阿尔泰山为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宜人类活动,C错误。所以选D。
12.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镇人口容量扩大,A正确;人口数量增多,导致生态环境压力增大,B错误;农业人口大量转移,C错误;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D错误。所以选A。
【点睛】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指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平分坐标轴的直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不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偏移该直线的曲线,人口分布越不均衡,偏移约大。
(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读秘鲁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平原人口少,山区人口多 B.纬度越低,人口密度越小
C.北部人口稠密,南部人口稀疏 D.空间分布不均衡,沿海多于内陆
14.图示甲地区人口分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 B.降水稀少 C.海拔较高 D.终年寒冷
15.为了提高该国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A.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B.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C.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D.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答案】13.D 14.A 15.B
【解析】13.根据河流分布情况和经纬度范围可知,该国内陆地区多山地、高原,沿海有平原分布,沿海平原人口多,山区人口少,A错误,D正确;图示人口分布与纬度高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国家人口分布不均衡,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而不是北部人口稠密,南部人口稀疏,C错误。故选D。
14.读图可知,甲地区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该地区降水丰富,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不利于人类生产与生活,因而人口分布稀少,A正确,B错误;该地区海拔不高,C错误;该地区位于热带,终年高温,D错误。故选A。
15.该国太平洋沿岸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提高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有效,B正确;矿产资源不是制约该地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A错误;节俭的生活方式会影响生活质量,C错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高环境承载力,但不是最有效的措施,D错误。故选B。
【点睛】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而环境人口容量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载能力。
二、综合题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人口2000年为1.466亿,2007年为1.428亿,到2017年为1.445亿。下图示意俄罗斯2017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的空间分布。2019年中俄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双边关系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1)指出2000年以来俄罗斯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其带来的影响。
(2)指出2017年俄罗斯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析甲半岛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
(3)现今俄罗斯人口迁移有向东南部和西南部两个迁移方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1)特点:先降低后增加,人口增长缓慢。
影响: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养老负担重等。
(2)分布特征: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西南部。
自然原因:甲半岛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全年降水较少;河流结冰期长;沼泽广布,多冻土;生物多样性少,植被生长期短等。
(3)向东南部迁移。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好;矿产、土地等资源丰富;东南部与中国等东亚国家合作日渐紧密,就业机会较多;政府引导、地区合作,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
向西南部迁移。西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好;开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靠近大城市,距离欧洲西部较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较为发达,工农业对劳动力的拉力强,就业机会较多等。
【分析】该题以俄罗斯人口变化情况、人口密度分布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人口增长特点及影响、环境承载力、人口迁移的原因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俄罗斯人口2000年为1.466亿,2007年为1.428亿,到2017年为1.445亿,整体上人口增长缓慢,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人口增长缓慢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重;老年人口比重大,会使市场萎缩,购买力下降,投资减少,延缓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问题。
(2)据图可知,俄罗斯2017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影响环境承载力的自然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甲半岛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气候环境不适宜;全年降水较少,且温度低河流结冰期长,水环境不适宜;沼泽广布,多冻土,土壤环境较差;生物多样性少,植被生长期短,生物环境不适宜,因此环境承载力低。
(3)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其他因素等方面。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等;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其他因素:婚姻和家庭等。
(1)向东南部迁移:俄罗斯纬度高,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而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好;同时东南部人口稀疏,土地面积广,矿产资源丰富;东南部与中国等东亚国家合作日渐紧密,就业机会较多;政府引导、地区合作,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
(2)向西南部迁移:西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好;西南部靠近首都莫斯科等大城市,开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靠近大城市,距离欧洲西部较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较为发达,工农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大,就业机会较多等。
17.(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接壤。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2020年温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870.9亿元。
材料二浙江沿海地区潮汐能丰富,而且潮汐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目前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Z”为该水电站地理位置),于1985年建成,总装机容量3900千瓦,2010年全年发电量达731.74万千瓦时。
材料三丽水,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陆域面积17298平方公里。2020年丽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0.02亿元。
材料四浙南部分地区地形图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简要分析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的建设条件。
(3)分析温州市环境人口容量比丽水市高的主要原因。
【答案】(1)①地形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沿海分布少量平原。②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③海岸线较曲折。
(2)有利条件:①地形相对封闭,入口窄,(喇叭形),有利于抬高水位。②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风东南风,风助潮势。③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先进,资金充足。④浙江省及周边省份经济较好,距离用电市场近,减少输电距离,有利于能源安全。⑤潮汐能是清洁能源。不利条件:①海洋及其他生物较多,影响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②该地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建设后(隔断海外内外水交换,)不利于水体净化,加剧水污染。
(3)①沿海地区,地域开放程度高且开放时间早。②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高。③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且交通通达性高。)④沿海平原,土壤肥沃,可耕作面积更多。
【分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资源开发,人口容量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西部海拔较高,地形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沿海分布少量平原。河流由西向东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海岸线较曲折,多岛屿、半岛,海湾等。
(2)根据材料“浙江沿海地区潮汐能丰富”,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有利条件:沿海地区,潮汐规律性海水涨落,能源丰富;喇叭口地形,地形相对封闭,入口窄,潮水向湾内推进时,受陆地阻挡,推起潮位增高,有利于抬高水位。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风东南风,风助潮势。潮位更高;从自然条件看,潮汐能丰富;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由材料“2020年温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870.9亿元”“于1985年建成,总装机容量3900千瓦,2010年全年发电量达731.74万千瓦时”可知,浙江省及周边省份经济较好,距离用电市场近,减少输电距离,有利于能源安全。由材料“潮汐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可知,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问题。不利条件海洋及其他生物较多,建潮汐电站,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影响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地处沿海,对外开放早,该地工业发达,人口较多,水污染严重,建设后(隔断海外内外水交换,)不利于水体净化,加剧水污染。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由材料“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接壤”可知,温州市地处沿海地区,地域开放程度高且开放时间早。由材料“2020年温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870.9亿元”和“2020年丽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0.02亿元”可知,温州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丽水市。温州市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且交通通达性高。温州地处沿海平原,土壤肥沃,可耕作面积更多。丽水位于内陆山区,平地较少,耕作面积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1.3人口合理容量(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上·浙江·高三浙江省新昌中学校联考期中)下图为西亚某国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该国环境人口容量较低。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文化
2.提升该国环境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人工降水 C.移民外迁 D.改善灌溉
(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资源、人口与环境承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
A.环境承载力、人口、资源 B.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
C.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资源、人口
4.关于图中甲、乙、丙及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之后生态环境趋于改善 B.N时期生态环境达最差
C.乙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甲 D.甲与乙呈负相关
(2023上·贵州·高三校联考期中)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内蒙古人口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又回升的变化过程,老年抚养比则是稳中有升。图示意内蒙古人口抚养比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5.2010年——2020年总抚养比升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少年儿童数量大 B.青壮年占比增加
C.老年抚养比变高 D.劳动力大量外出
6.近年来,图中抚养比的变化会导致当地( )
A.人口年龄中位数升高 B.劳动力数量严重短缺
C.幼儿园教师数量紧缺 D.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2023上·陕西榆林·高三校考阶段练习)据统计,某亚洲国家年龄超过65岁的劳动人口连续多年增加,占劳动人口总数的13.5%,65岁至69岁人群中50.3%仍在工作。2023年,该国将退休年龄定在60~75岁之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国最可能是( )
A.泰国 B.越南 C.日本 D.中国
8.与造成目前该国人口问题的原因关联性最小的是( )
A.社保制度完善 B.退休年龄延迟
C.生活质量提高 D.生育意愿较低
9.为提高该国人口容量,扩大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效果最明显的措施是( )
A.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B.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C.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规模 D.提高科技发展水平
(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2019年新疆城镇化率为51.87%,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区域地理环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1个县域城市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即区域人口累计百分比对应的土地面积累计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域( )
①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均匀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不均③城市空间分布集中④城市空间分布较分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域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最可能是( )
A.天山山地 B.塔里木盆地 C.阿尔泰山 D.准噶尔盆地
12.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域( )
A.城镇人口容量扩大 B.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C.农业人口大量剩余 D.城市竞争力明显减弱
(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读秘鲁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平原人口少,山区人口多 B.纬度越低,人口密度越小
C.北部人口稠密,南部人口稀疏 D.空间分布不均衡,沿海多于内陆
14.图示甲地区人口分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 B.降水稀少 C.海拔较高 D.终年寒冷
15.为了提高该国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A.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B.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C.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D.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二、综合题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人口2000年为1.466亿,2007年为1.428亿,到2017年为1.445亿。下图示意俄罗斯2017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的空间分布。2019年中俄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双边关系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1)指出2000年以来俄罗斯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其带来的影响。
(2)指出2017年俄罗斯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析甲半岛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
(3)现今俄罗斯人口迁移有向东南部和西南部两个迁移方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17.(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接壤。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2020年温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870.9亿元。
材料二浙江沿海地区潮汐能丰富,而且潮汐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目前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Z”为该水电站地理位置),于1985年建成,总装机容量3900千瓦,2010年全年发电量达731.74万千瓦时。
材料三丽水,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陆域面积17298平方公里。2020年丽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0.02亿元。
材料四浙南部分地区地形图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简要分析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的建设条件。
(3)分析温州市环境人口容量比丽水市高的主要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